怎样讲解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怎样讲解文言文,第1张

1 怎样解读古文

我们如何解读古文名篇?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灿若繁星。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文名篇不胜枚举。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解读离我们遥远的古人们的这些名篇佳作?观看了江苏两位老师的视频课《诗经》,又浏览了老师们的一些作业和评论,各抒己见,异彩纷呈!这里以《诗经》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诗经》作为比较早的的一部作品,我们对它的了解是有限的。文中各篇的解读也是后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演绎的。"有一百个莎士比亚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尽管现在有比较统一的文意理解,但差异仍是存在,有的争议也未停止。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们独到的理解与见解,摈弃"一言堂"和"唯师论"。"唯书论",让学生先自己读自己体会,不要急着看课下注释和参考翻译书,在学生自己的理解。思考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索中,畅所欲言,发表各自高见。老师作为指点迷津的主持人,适时呈现与文章相关的,画面,配乐诵读,文意理解等,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理解去感悟体会。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有疑惑就有质疑,有问题就有解答。求同也存异!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的学生里会涌现出一些文学评论家和研究家呢!教无定法,法无定论,学无止境,追求永恒!我们的文学前辈大概也希望后人能不断地探讨他们的作品而不是一锤定论吧?

教学中还有个问题不太好解决,怎样让我们的学生能尝试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课堂上勇于表现自己?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太强也太懒!课下玩得活泼,课上学的安静。是老师没给他们机会还是他们不能抓住机会?都应思考。

2 怎样讲解古文啊

今天要为大家讲的是《鲁人徙越》,作者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这人是个大结巴,但文章写得非常有气势,《鲁人徙越》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文章很短,跟潘长江一样,短小、精悍,浓缩,即是精华。

故事说,鲁国有个人,擅长编草鞋,他老婆呢,擅长织白绸子,白绸子在古时是用来做帽子的,这两口子一个负责脚底板,一个负责大脑袋,日子过得也还不错。但有一天,他们听说越国是个鱼米之乡,那里日子挺好过,于是也想搬那去。

这时有个邻居就过来劝他们不要去,说你们去了一定会变成穷光蛋。这人就问了:“为什么啊,我们两口子一身手艺,到哪没饭吃啊!”

邻居说:“你想想啊,这鞋子呢是穿脚上的,可越人都光着脚丫子;这白绸子是做帽子的,可越人全都披头散发惯了。你手艺好有屁用,人家用不着你啊,你说你去那不变成穷光蛋,可能耽耿槽际噩宦茶为偿力吗?

有人总结说:“鲁人徙越”这个故事,说明做事要实事求是,分析客观条件,人实际出发才行,否则就一定会碰壁。

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越国没人穿鞋子没人戴帽子,这意味着这里的市场完全空白,如果这夫妻去了之后改变越人的生活习惯,都想穿鞋戴帽了,你想想,全国那么多光脚丫子光脑袋,得做多少鞋子多少帽子?这两口子不仅不会变穷,还要变成大富翁。

3 老师怎样才能讲好文言文

由老师逐句讲解后过度到学生“自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讲”文言文的四个阶段 (一)讲词句 这是学生自讲文言文的初级阶段,是在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较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讲。这时的文言文学习,以教师“逐句讲解”为主,学生“自讲”为辅。

这一时期,教师应指导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会学生识别常见的词法,如使动、意动等,句法,如判断句、被动句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 同时,要尽量提供学生“自讲”的机会,碰到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词句,就尽量“提问”学生,叫学生来讲。

这时的学生自讲,表现为对教师关于常识、语言点等提问的回答。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必修1)第一句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可以“逐句讲解”的知识点有:①郑:郑国国都;②以:介词,因;③于晋:介词“于”和名词“晋”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翻译时翻译到谓语“无礼”的前面。于:对。

④于楚:? 以上的①是对实词的讲解,②是对虚词的讲解,③是对句式的讲解,而④就可以挑出来提问学生,要学生“自讲”了。因为这里的“于楚”和③的“于晋”都是介宾短语后置,而且介词“于”都可以翻译为“对”。

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自讲“于楚”,既是对学生听讲效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自讲”的一种初级训练。 (二)讲语段 在学生的文言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查看工具书、参考书,讲解指定的语段了。

在讲解语段时,要遵循以下步骤:①读,即将所讲的片断读一遍,目的在于订正读音,也使同学们再熟悉一下语段;②问,“自讲”的学生在准备自讲时,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有查清,这时可以先向老师或同学问清楚;③讲,讲解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④译,将语段翻译一遍,尽量直译;⑤答,回答同学的疑问,或老师的提问。 这是比较正式的“自讲”了,达到了这个水平的学生,其文言文阅读能力已经比较高了。

(三)讲鉴赏 经过一定的训练以后,一般的学生对于“自讲”浅易文言文的文言知识应该问题不大了。也就是说,一般的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已经没什么文字障碍了。

这时候,就要适当地指导学生“自讲”对于文言文的鉴赏了。

4 文言文怎么讲更有效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其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二要自己用心领悟;三要主要积累词汇,语汇,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文言现象汇总: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名词转化为动词); (4)特殊语句: 1倒装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翻译原则: (1)信(译文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 (2)达(译文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我们的用语习惯) (3)雅(指译文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自然优美,富有表现力)翻译方法: (1)补(把单音节变成双音节)(组词); (2)换(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换古文); (3)留(人名,地名,朝代等); (4)删(删除不需要翻译的虚词); (5)调(调整词序或句序)希望能帮得到你!望采纳。

5 老师怎样才能讲好文言文

由老师逐句讲解后过度到学生“自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讲”文言文的四个阶段 (一)讲词句 这是学生自讲文言文的初级阶段,是在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较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讲。这时的文言文学习,以教师“逐句讲解”为主,学生“自讲”为辅。

这一时期,教师应指导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会学生识别常见的词法,如使动、意动等,句法,如判断句、被动句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 同时,要尽量提供学生“自讲”的机会,碰到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词句,就尽量“提问”学生,叫学生来讲。

这时的学生自讲,表现为对教师关于常识、语言点等提问的回答。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必修1)第一句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可以“逐句讲解”的知识点有:①郑:郑国国都;②以:介词,因;③于晋:介词“于”和名词“晋”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翻译时翻译到谓语“无礼”的前面。于:对。

④于楚:? 以上的①是对实词的讲解,②是对虚词的讲解,③是对句式的讲解,而④就可以挑出来提问学生,要学生“自讲”了。因为这里的“于楚”和③的“于晋”都是介宾短语后置,而且介词“于”都可以翻译为“对”。

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自讲“于楚”,既是对学生听讲效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自讲”的一种初级训练。 (二)讲语段 在学生的文言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查看工具书、参考书,讲解指定的语段了。

在讲解语段时,要遵循以下步骤:①读,即将所讲的片断读一遍,目的在于订正读音,也使同学们再熟悉一下语段;②问,“自讲”的学生在准备自讲时,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有查清,这时可以先向老师或同学问清楚;③讲,讲解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④译,将语段翻译一遍,尽量直译;⑤答,回答同学的疑问,或老师的提问。 这是比较正式的“自讲”了,达到了这个水平的学生,其文言文阅读能力已经比较高了。

(三)讲鉴赏 经过一定的训练以后,一般的学生对于“自讲”浅易文言文的文言知识应该问题不大了。也就是说,一般的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已经没什么文字障碍了。

这时候,就要适当地指导学生“自讲”对于文言文的鉴赏了。

6 文言文如何教效果才明显

一、多朗读文言文语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

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你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同时,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学生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因学生不会的知识太多,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或死记硬背,或勉强记忆,学习效果自然就差。 二、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

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今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

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三、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是很有帮助的。

四、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多在读懂文本上下工夫、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亲要采纳哦1。

 作品介绍

 《鹤鸣》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我们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小雅·鹤鸣》译注

题解 :招致人才,为国所用。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鹤鸣于九皋1,

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

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

其下维萚3。

他山之石,

可以为错4。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

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

其下维榖5。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幽幽沼泽仙鹤鸣,

声传四野真亮清。

深深渊潭游鱼潜,

有时浮到渚边停。

在那园中真快乐,

檀树高高有浓荫,

下面恶木叶凋零。

他方山上有佳石,

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

声传天边很整齐。

浅浅渚滩游鱼浮,

有时潜入渊潭嬉。

在那园中真快乐,

檀树高高枝叶密,

下面楮树矮又细。

他方山上有佳石,

可以用来琢玉器。 1九皋:皋,沼泽地。九:虚数,言沼泽之多。

2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

3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萚"乃枯落的枝叶。

4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

5榖(ɡǔ):树木名,即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Y-024鹤鸣

 题解及原文劝告统治者任用在野的贤人。通篇比兴,为我国招隐诗之祖。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1、皋(高gāo):沼泽。《释文》引《韩诗》:“九皋,九折之泽。”

 2、声闻于野:《毛传》:“言身隐而名著也。”

 3、“鱼潜”二句:《正义》:“以鱼之出没,喻贤者之进退。”

 4、萚(拓tuò):落叶。

 5、它山:《郑笺》:“它山,喻异国。”

 6、错:琢玉用的粗磨石。《说文厂部》引作“厝(错cuò)”。段玉裁注:“厝石,如今之金刚钻之类,非厉石也。”

 7、毂(谷gǔ):《正义》引陆玑疏:“幽州人谓之毂桑,荆扬人谓之毂,中州人谓之楮(楚chǔ)……捣以为纸,谓之毂皮纸。”

 8、《传疏》:“诗全篇皆兴也,鹤、鱼、檀、石,皆以喻贤人。”

 白话翻译

 鹤叫沼泽九曲弯,声音嘹亮传上天。鱼儿潜藏在深渊,有的游到浅滩前。我爱那个好林园,园中生长有香檀,还有枣树在下边。别的山上有美石,可做琢玉金刚钻。

 鹤叫沼泽九曲弯,声音嘹亮传上天。鱼儿游至浅水滩,有的潜藏在深渊。我爱那个好林园,园中生长有香檀,还有楮树在下边。别的山上有美石,可做琢玉显璀璨。

 讲解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笔者以为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我们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徐培均)

鹤鸣·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风雅正变说是《诗经》学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按照传统的观点,风、雅是指《诗经》的体裁,正、变是针对诗篇的内容而言的。然而关于风雅正变说的起源、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存在的可能性,历代各家各派的学者却众说纷纭。苏辙对于风雅正变,在《诗集传》中指出了其产生的缘由,并提出以时代大势论正变的观点。这有同于毛、郑处,也有不同处,但从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出苏辙仍是遵从毛说的,仍是以儒家传统诗教观念解诗的,只是在方法上力求更加完善而已。bCG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作品介绍

 《车攻》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石鼓文》中的“吾车既工,吾马既同”显然是因袭本诗而来。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马鸣’二语,写出大营严肃气象,是猎后光景。杜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本此也。”可见一代诗圣杜甫也深受此诗的影响。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小雅·车攻》译注

题解 :叙述周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诗。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我车既攻1,

我马既同2。

四牡庞庞3,

驾言徂东4。

田车既好5,

田牡孔阜6。

东有甫草7,

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8,

选徒嚣嚣9。

建旐设旄10,

搏兽于敖11。

驾彼四牡,

四牡奕奕12。

赤芾金舄13,

会同有绎14。

决拾既佽15,

弓矢既调16。

射夫既同17,

助我举柴18。

四黄既驾19,

两骖不猗20。

不失其驰21,

舍矢如破22。

萧萧马鸣23,

悠悠旆旌24。

徒御不惊25,

大庖不盈26。

之子于征,

有闻无声。

允矣君子27,

展也大成28。 猎车修理已坚牢,

辕马选出都健矫。

四匹骏马壮又高,

驾车向着东方跑。

猎车装备已完成,

四匹骏马势威猛。

东方甫田茂草长,

驾车出猎快驰骋。

天子夏猎在野郊,

清点士卒声嘈嘈。

队伍前后旌旗飘,

敖山打猎意气豪。

驾起四马行原野,

四马从容又迅捷。

红色蔽膝金黄鞋,

会合诸侯有序列。

扳指护臂已戴正,

弓箭调配已相称。

射击比武有对手,

搬运猎物相帮衬。

四匹黄马已起驾,

两旁骖马无偏差。

驾车驰骋有章法,

放箭中的技艺佳。

凯旋萧萧驷马鸣,

迎风悠扬飘旗旌。

徒步拉车兵机警,

猎毕厨房野味盈。

天子猎罢上归程,

但见队伍不闻声。

勇武果敢真天子,

确实成功有才能。 1攻:修缮。

2同:齐,指选择调配足力相当的健马驾车。

3庞庞:马高大强壮貌。

4言:句中语气词。徂(cú):往。东:东都洛阳。

5田车:猎车。

6孔:甚。阜(fù):高大肥硕有气势。

7甫:通"圃",地名,诮窈幽现心参鳌BR>

8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

9选:通"算",清点。嚣(áo)嚣:声音嘈杂。

10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牦牛尾的旗。

11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12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

13赤芾(fú):红色蔽膝。金舄(xì):用铜装饰的鞋。舄,双层底的鞋。

14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此处指诸侯参加天子的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

15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佽(cì):"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

16调:相趁。

17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

18举:取。柴(zī):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

19四黄:四匹**的马。

20两骖: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

21驰:驰驱之法。

22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

23萧萧:马长鸣声。

24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

25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

26大庖(pǎo):天子的厨房。

27允:确实。君子:指天子。

28展:诚。

 Y-019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注释

 1、攻:修治。《石鼓文》有“吾车既工”句,字作“工”。这句说车子已经加工秀丽,坚固可用。

 2、同:齐。这句说拉车的马已经过挑选和训练,跑起来快慢相齐了。

 3、庞庞(龙lóng):躯体充实。驾:驾车。言:语助词,无义。徂(cú):往,到。“驾言徂东”言驾好车往东方去。东:指东都雒邑,在镐京之东。(雒:同“洛”。)

 4、田车:打猎时所乘的车。

 5、孔阜:很高大肥壮。

 6、甫草:甫田之草。甫田一名圃田,一名原圃,宣王时其地在王畿之内,后归郑国。行狩:进行田猎。冬猎为狩,这里用来指一般田猎。这两句说驾车往甫田行猎。畿(基jī):国都附近的地区。

 7、之子:那些人(指随从周王出猎者,实即指周王,古人对尊贵的人往往不直接指称,而称其臣属以代本人,如陛下、殿下、阁下、左右等都是)。于苗:往猎。“苗”本是夏猎的专称,这里指一般田猎,因押韵而换字,正如上句之用“狩”字。

 8、选:读为“算”,点数的意思。徒:步卒。嚣嚣(萧xiāo):众多。

 9、旐(兆zhào):古代一种画有龟蛇图案的旗。旄(猫māo):旗杆头上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

 10、搏兽:一作“搏狩”。敖:地名,和“甫田”相近。今河南成皋县西北有敖山。这两句说前往敖地打猎。

 11、奕奕(益yì):盛貌(形容车马络绎)。

 12、赤芾(扶fú):诸侯朝服的一部分,见《曹风候人》。金舄(细xì):黄朱色的鞋。会同:诸侯盟会的专称。有绎(益yì):犹“绎绎”,盛貌。这两句说诸侯聚会。

 13、决:射时钩弦之具,用象骨制成,戴在左手拇指。拾:又名遂,就是射韝(韝:音勾gōu。射韝是用熟制兽皮制成的臂套,著在左臂)。佽(次cì):利。调:指箭的重轻和弓的强弱配合得当。

 14、射夫:射手。夫是男子的总名。同:聚齐。柴:堆积物,这里指堆积动物的尸首。这两句说参加打猎的射手都已集合来相助获得禽兽。

 15、四黄:四匹黄马。两骖(参cān):左右两侧的马。“猗”,当作“倚”。“不倚”指方向不偏,和中间两马一致。

 16、不失其驰:指御不违法则。御和射相配合,有一定法则。舍矢:言放箭。如:犹“而”。破:指射中。“舍矢如破”和《秦风驷驖》“舍拔则获”句意同,就是说箭一离手就中的。

 17、萧萧:马长嘶声。悠悠:闲暇貌。这两句写大猎后整队等待着下令返归时的静肃景象。

 18、徒:指步行者。御:指在车上驾驶者。惊:当作“警”。徒御不惊:是用诘问语气说明车上车下都在警戒着(等候周王)。大庖:指周王的厨房。这句说大庖充实,猎货物很多。

 19、征:行。有闻:言车行马鸣的声音有所闻。无声:言没有人声。二句说归途中队伍严肃。

 20、允:惬当,指周王指挥措施得宜。展:诚。末句称颂这次会合诸侯,选徙行猎,十分成功。

 题解及原文

 这首诗记周宣王东巡田猎,会合诸侯的事。

 余冠英今译

 我们的车儿制造精细,我们的马儿动作齐同。四匹雄驹肌肉饱满,驾起车来奔驰向东。

 我们的猎车全都完美,四匹马儿高大雄伟。大块草泽就在东边,驾起车儿前去打围。

 那位君子出发打猎,清点步卒人声喧喧。龟蛇旗竿上挂牛尾,为了打猎要上敖山。

 那些车子驾着四马,四车的马儿络绎纷纭。金色的鞋子红皮蔽膝,诸侯们纷纷前来会盟。

 扳指和射韝全都便利,弓儿和箭全都相配。弓箭手们会合拢来,帮我们猎获禽兽成堆。

 驾起四匹马毛色金黄,两旁的马儿没有偏向。四马的步儿一丝不乱,箭才离了弦就有杀伤。

 声萧萧马儿嘶唤,轻悠悠旌旗招展。车上车下谁不警戒大厨房里怎不充满

 那位君子走上归程,只听见车马不闻人声。君子的措施果然得当,如今真个是大功告成!

 讲解

 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逸周书·王会解》首言成周之会。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竹书》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皆其明证。宣王中兴,重举是礼,故曰复会。”(《毛诗后笺》)古代天子举行田猎活动,常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作用,周宣王会同诸侯狩猎,当有政治军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厉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礼仪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亦心离王室。宣王继位后,志在复兴王室,一面治乱修政,一面加强军事统治。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方玉润对此有精辟的见解。《诗经原始》中说:“盖此举重在会诸侯,而不重在事田猎。不过籍田猎以会诸侯,修复先王旧典耳。昔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室既衰,久废其礼。迨宣王始举行古制,非假狩猎不足以慑服列邦。故诗前后虽言猎事,其实归重‘会同有绎’及‘展也大成’二句。”

 《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车攻》是《诗经》中的名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石鼓文》中的“吾车既工,吾马既同”显然是因袭本诗而来。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马鸣’二语,写出大营严肃气象,是猎后光景。杜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本此也。”可见一代诗圣杜甫也深受此诗的影响。 (贾海生)

车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伐木》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则前人没有深考,我们认为: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终于导致了国人暴动。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做。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小雅·伐木》译注

题解 :宴朋友亲戚故旧。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伐木丁丁1,

鸟鸣嘤嘤2。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3,

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4,

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5,

终和且平6。

伐木许许7,

酾酒有藇8!

既有肥羜9,

以速诸父10。

宁适不来11,

微我弗顾12。

於粲洒扫13,

陈馈八簋14。

既有肥牡15,

以速诸舅16。

宁适不来,

微我有咎17。

伐木于阪,

酾酒有衍18。

笾豆有践19,

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20,

乾餱以愆21。

有酒湑我22,

无酒酤我23。

坎坎鼓我24,

蹲蹲舞我25。

迨我暇矣26,

饮此湑矣。 咚咚作响伐木声,

嘤嘤群鸟相和鸣。

鸟儿出自深谷里,

飞往高高大树顶。

小鸟为何要鸣叫

只是为了求知音。

仔细端详那小鸟,

尚且求友欲相亲。

何况我们这些人,

岂能不知重友情。

天上神灵请聆听,

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

滤酒清纯无杂质。

既有肥美羊羔在,

请来叔伯叙情谊。

即使他们没能来,

不能说我缺诚意。

打扫房屋示隆重,

嘉肴八盘桌上齐。

既有肥美公羊肉,

请来舅亲聚一起。

即使他们没能来,

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

滤酒清清快斟满。

行行笾豆盛珍馐,

兄弟叙谈莫疏远。

有人早已失美德,

一口干粮致埋怨。

有酒滤清让我饮,

没酒快买我兴酣。

咚咚鼓声为我响,

翩翩舞姿令我欢。

等到我有闲暇时,

一定再把酒喝完。 ·1丁(zhēnɡ)丁:砍树的声音。

·2嘤嘤:鸟叫的声音。

·3相:审视,端详。

·4矧(shěn):况且。伊:你。

·5听之:听到此事。

·6终……且……:既……又……。

·7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8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

·9羜(zhù):小羊羔。

·10速:邀请。

·11宁:宁可。适:恰巧。

·12微:非。弗顾:不顾念。

·13於(wū):叹词。粲:光明的样子。埽:同"扫"。

·14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ɡuǐ):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15牡:雄畜,诗中指公羊。

·16诸舅:异姓亲友。

·17咎:过错。

·18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

·19笾(biān)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20民:人。

·21乾餱(hóu):干粮。愆(qiān):过错。

·22湑(xǔ):滤酒。

·23酤:买酒。

·24坎坎:鼓声。

·25蹲蹲:舞姿。

·26迨(dài):等待。

 Y-005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埽,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释

 1、丁丁(争zhēng):刀斧砍树的声音。

 2、嘤嘤(莺yīng):鸟鸣声。

 3、相:视。

 4、矧(沈shěn):况。

 5、终:既。以上二句是说人类友好和爱,神听到之后也会给予人既和且平之福。

 6、许许:一作“浒浒”,一作“所所”,剥木皮声。

 7、酾(师shī):用筐漉(路lù)酒去掉酒糟。藇(序xù):甘美。

 8、羜(苎zhù):五月小羊。

 9、速:召。诸父:对同姓长辈的尊称。

 10、宁:犹“何”。这句是说诸父何往而不来呢言其必来。

 11、微:训“无”,就是勿。顾:念。微我弗顾:就是勿弗顾我。

 12、於:发声词,犹“爰”。粲:鲜明貌。埽:古读如“叟”。

 13、馈:进食品给人叫做“馈”。簋(鬼guǐ):古读如“九”,盛食品的器具,圆筒形。八簋:言陈列食器之多。

 14、牡:指羜之雄性的。

 15、诸舅:对异姓长辈的尊称。

 16、咎:过。

 17、阪:山坡。

 18、衍:水溢叫做“衍”,这句言酒多。

 19、践:陈列貌。

 20、兄弟:指同辈亲友。无远:言别疏远我。也是希望对方应邀赴宴的意思。

 21、失德:言失和而相仇怨。

 22、餱(候hóu):干粮。“干餱”代表食品之粗薄的。愆(牵qiān):过失。以上二句言人与人反目失和,往往因饮食细故。

 23、湑(许xǔ):澄滤。我:语尾助词,犹汉乐府《乌生》篇“唶(借jiè)我”之“我”。以下三句仿此。

 24、酤(沽gū):买酒。

 25、坎坎:击鼓声,见《陈风宛丘》篇。

 26、蹲蹲(存cún):舞貌。

 27、暇:古读如“户”。

 题解及原文

 这是燕亲友的乐歌。第一章以鸟与鸟的相求比人和人的相友。以神对人的降福说明人与人友爱相处的必要。第二章言备酒肴,勤洒扫,专待长者们到来。第三章写醉饱歌舞之乐。末尾两句是再约后会。

 余冠英今译

 砍树响丁丁。鸟儿叫嘤嘤。出了深谷底,飞上高树顶。鸟儿为何叫嘤嘤,要把朋友声音找。请看鸟儿多殷勤,要把朋友声音找;人比鸟儿更有情,反而不把朋友交人的友爱神听着,既保平安又和好。

 锯树呼呼响。筛酒扑鼻香。我家宰了小肥羊,众位伯叔请来尝。哪儿去了还不来可别不肯来赏光!打扫屋子生光彩,八大件儿席上摆。我把肥壮公羊宰,众位长亲请过来。哪儿去了还不来千万别见我的怪!

 砍树砍倒山坡上。筛酒漫出酒缸边。盘儿碗儿排齐整,老哥老弟别疏远。有些人们伤和气,饮食小事成祸源。咱们有酒把酒筛啊,没酒也得把酒买啊。咱们冬冬打起鼓啊,跳跳蹦蹦一齐舞啊。趁着今儿有功夫啊,来把清酒喝个足啊。

 讲解

 《毛诗序》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历代学者一般也都认为这是一首宴享诗。但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则前人没有深考,我们认为: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终于导致了国人暴动。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做。作者很可能就是召伯虎(详见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收《诗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在抒情方式之选择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种先迂回后正面的表达方式。诗一开头,就以“丁丁”的伐木声和“嘤嘤”的鸟鸣声,令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为。只有这伐木之声和悦耳的鸟鸣在空旷的幽谷里回荡。一个孤独的伐木者,一个出谷迁乔去寻找知音的鸟儿,这两个意象在这仙境一般的氛围中被不断地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重叠和加强:声音使人联想到形象,形象又赋于声音特殊的内涵。从而最终幻化出一个远离现实政治的、借以寄托内心苦闷的超然之境。这一境界是诗人内心的人生理想在潜意识中迂回曲折的表露。同时也是厉王暴政下朝臣们心有余悸、不敢谈论政治而另寻寄托的普遍心态。现实毕竟是现实,随着这一比兴手法的完结,作为政治家的诗人终于强迫自己面对这冷酷的存在世界:“相彼鸟矣,犹求友生。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号召人们起来改变现实,叙亲情,笃友谊,一切从头开始。然后又申之以“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从人情天理处说起,避开政治而为政治,这就是诗人既体察人心,又深谙做诗劝戒之道的地方。

 第二章,诗人批评了不顾情谊、互相猜忌的不良现象:“既有肥羜”,“於粲洒埽,陈馈八簋”,邀请“诸父”、“诸舅”而“不来”,又于我“弗顾”。显然,这样的局面是不利于重振祖业的政治理想的。第三章作者为失去的友情和亲情而振臂高呼,他用饱经沧桑的笔调描绘着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普通人之间以诚相待绝不“乾餱以愆”。亲友之间相互理解(“有酒湑我,无酒酤我”)、信任,和睦快乐地相处。人和者政必通,最后,作者又是以一个超越于现实之上的境界结束全诗:在咚咚的鼓声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畅叙衷情……一派升平景象。这分明是作为政治家的诗人中兴周室之政治理想的艺术展示。

 综观全诗,理想——现实——理想,三重境界的转换,既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顺人心、笃友情的愿望,又造成了诗歌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意境的营造为手段的构思方法。此诗对友情的歌颂给后世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致“嘤鸣”一词常被人用做朋友间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的比喻。 (赵逵夫 韩高年)

伐木·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甫田》是《 诗经 》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头两章是写实,采用重叠形式,只换了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首两句直赋其事,意在引出下两句。诗第一、第二章是隔句交错押韵,即田、人属上古真部韵,骄、忉属上古宵部韵,桀、怛属上古月部韵。第三章四句连韵,属上古元部韵,并皆有“兮”字收尾。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齐风·甫田》译注

题解 : 妻子怀念远方丈夫,久不归家,徒劳心力。一说少女怀念少年,久不相见,及相见,已由小孩变为成人。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无田甫田,①

维莠骄骄。②

无思远人,

劳心忉忉。③

无田甫田,

维莠桀桀。④

无思远人,

劳心怛怛。⑤

婉兮娈兮,⑥

总角丱兮。⑦

未几见兮,

突而弁兮。⑧ 大田宽广不可耕,

野草高高长势旺。

切莫挂念远方人,

惆怅不安心惶惶。

大田宽广不可耕,

野草深深长势强。

切莫挂念远方人,

惆怅不安心怏怏。

漂亮孩子逗人怜,

扎着小小羊角辫。

才只几天没见面,

忽戴冠帽已成年。 ①无田(diàn 佃)甫田:不要耕种大田。田(diàn 佃),治理。甫田(tián),大田。

②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大貌。

③忉忉(dāo 刀):心有所失的样子,一说忧劳貌。

④桀桀:借作"揭揭",高大貌。

⑤怛怛(dá 达):悲伤。

⑥婉、娈:毛传:"婉娈,少好貌。"

⑦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丱(ɡuàn 贯):形容总角翘起之状。

⑧弁(biàn 辨):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F-102甫田

题解及原文想念远方的人,十分苦恼,几时不见,那个小孩当已长大成人。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注释

1、甫:大。第一个“田”为动词,意为种田。此诗劝时人勿厌小而务大,勿近而图远。《毛传》:“甫,大也。” 《正义》:“上田谓垦耕,下田谓土地。”

2、莠(有yǒu):杂草。骄骄:借为“乔乔”,草盛貌。《集传》:“莠,害苗之草也。”

3、忉忉(刀dāo):忧思状。《毛传》:“忉忉,忧劳也。”

4、桀桀:茂盛貌。

5、怛怛(达dá):忧劳貌。

6、婉、娈:年少而貌美。

7、丱(灌guàn):旧时儿童束发如两角之貌。

8、弁(变biàn):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白话翻译

千万不要耕大田,杂草丛生高又密。不要想念远方人,心里忧伤太压抑。

千万不要耕大田,杂草丛丛密又深。不要想念远方人,心里忧伤太烦闷。

这人美丽又温顺,发结两角多天真。没过好久再相见,突然戴冠成大人。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

讲解

 对这首诗主旨的看法分岐很大,比较流行的旧说有:刺齐襄公(《毛序》:“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刺齐景公(丰坊《诗说》:“齐景公急于图霸,大夫讽之。”)、刺鲁庄公(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庄公生而蒙非种之讥,及已即位,而有不能防闲其母之诮,且与其母更道入于齐国,……诗人代为之愧……。”)、刺奇童无成(牟庭《诗切》:“诗人有所识童子美质者,已而离远不相见,常思念之,……及长而复见之,则庸人矣,故悔思之也。”)、戒厌小务大(朱熹《诗集传》:“田甫田而力不给,则草盛矣;思远人而人不至,则心劳矣。以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戒学者及时进修(刘沅《诗经恒解》:“盖当时有少年,志大躐等求功,不知循序渐进者,故诗人戒之。”),今人新说则有:初耕种时的祷神歌、劝慰离人不须徒劳多思的诗、妇人思念征夫之词、少女恋慕少男的诗,等等。各家之说都有其理由,不过比较各家之说,相对而言,我认为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说,较为符合诗篇的文本意义。

 这首诗头两章是写实,采用重叠形式,只换了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首两句直赋其事,意在引出下两句。因丈夫去了远方,家中没有劳力,耕作粗放,本来长着绿油油庄稼的大田,如今全长着深深的野草,见不着一棵小苗,诗人面对如此荒芜的大田,忧心忡忡,感慨万千,不觉脱口说出“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桀桀)”!目有所见,心有所感,自伤自怜,自怨自艾,引出一腔怨气,不禁讲出了气话:“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怛怛)!”实际这不过是思极的反语、伤心语,说“无思”,恰是刻骨相思。正因为她无法摆脱相思的痛苦,第三章出现了幻觉,由实转虚,诗人似乎觉得丈夫突然归来,想像他见到离家时还是扎着丫角的小儿子,忽然间已经长大成人了,他惊喜不已:“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这一自我构造的虚幻境界,既是对丈夫早日平安归来的渴望,又是对孩子快快长大的期盼。本诗的含蓄美尽在这一虚境之中。清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末章前两句云:“换笔顿挫,与上二章形不接而神接”,评后两句云:“奇文妙义,与上四‘无’字神回气合。”

 本诗第一、第二章是隔句交错押韵,即田、人属上古真部韵,骄、忉属上古宵部韵,桀、怛属上古月部韵。第三章四句连韵,属上古元部韵,并皆有“兮”字收尾。译文尽量保留原诗韵式及叠词的运用。 (蒋立甫)

古注的内容 古书注解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包罗万象。从释词注音到点明章旨,从说明典故出处到考辨名物制度,从分析句读到提示语法,凡是注释者认为有可能产生阅读障碍或理解困难的地方,无不进行注释或疏解。概括地讲,大致有以下内容: (一)解释词义 词义是理解语意的基础。因此,古人注释古书一般都是从注解词义开始的,解释词义也就成了古书注解的基础工作。古书的旧注对词义的解释与字典辞书的解词释义不同,它对词义的解释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它所解释的是词在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即词的具体义或临时义。古书旧注的释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释词,二是在串讲句意中释词。另外,古注在解释词义时,还注意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1、直接释词 就是直接拿出原文中的词语进行解释。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的毛传:“泚(zǐ),鲜明貌;沵(nǐ)沵,盛貌。”郑笺:“鲜,善也。”都是直接释词。有时,古注中对同一字词有不同的解释,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对“殄(tiǎn)”字的解释就有两种:毛传:“殄,绝也。”郑笺:“殄当作腆(tiǎn),腆,善也。”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况决定取舍。 2、串讲中释词 有时古注并不对某词直接注释意义,而是在串讲句意中注释词义。例如《诗经·鄘风·相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中的“仪”字,毛传并没有单独拿出来注释,而是在串讲句意中解释“无礼义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仪”解释为“礼仪”。 3.辨析同义词 古注在注释单词时,还注意同义词的辨析。例如 《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孔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4.注释虚词 古注主要是注释实词,有时也注释虚词。例如 《墨子·鲁问》:“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孙诒让注:“焉犹于是也。”就是对虚词“焉”的注释。 (二)古书的注解,常常在解释词义以外,还要串讲一下文句的大意。 文意赖词义而显,词义在文意串讲中而明,二者互为补充。例如《诗经·邶风·新台》毛传:“水所以洁污垢,反于河上而为*昏之行。”郑笺:“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谓伋(jí)也,反得籧篨不善,谓宣公也。籧(qú)篨(chú),口柔,常观人颜色而为之辞,故不能俯也。”都是串讲文意。“疏”以下内容更是以串讲文意为主。或串讲正文之意,如疏解“新台至不鲜”;或串讲注文之意,如疏解“传:‘籧篨不能俯者。'” 古注串讲文意,有时相当于对上文的翻译或改写,有时则是点明或阐发正文的言外之意。如《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逸注:“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秋往来,以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前一“言”字之后的注文就是对原文的翻译,而后一“言”字之后的话则是点明诗句的含意,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有的学者(特别是宋代学者),在串讲文意的过程中寄寓或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对这一类的古注,我们在参阅时须细心体察,这里不再举例。 (三)正字注音 “正字”即纠正错别字。古书在历代的传抄、刻印过程中,文字往往有讹误,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意,古注常纠正这些错误。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郑笺“殄(tiǎn)当作腆”,即是正字例。 古注中注音的方式很多。早期的注音除用读若法外,多采用直音法。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泚(zǐ),音此”、“污,音乌”等都是采用的直音注音法。后来的注音多采用反切注音法,或直音、反切并用。上例《诗经·邶风·新台》中就是直音、反切并用,不复举例。 (四)分析篇章 古汉语中篇、章的含意与今天不同,“篇”大于“章”。如《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下面分许多章。而每一章又是独立的,并无关联,所以“章”又不同于今天的“段”。篇章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是文章表达思想的脉胳。因此古书的注解在解词释句之外,有的还解说章旨,分析篇章结构。尤其是东汉出现的章句体注释,在串讲文意中往往夹有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并且每章之后有“章旨”来点明此章的主要内容。例如: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朱熹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 (五)补证史实 补证史实也是古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补证史实的目的是为使人能更清晰、更完整地了解文章内容。例如《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杜预注:“昭王,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诸侯不知其故,故问之。”孔颖达疏:“旧说皆言汉滨之人,以胶胶船,故得水而坏,昭王溺焉。” (六)指明典故出处 用典是古人写文章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汉代以后的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用典成风。注解这些作品时,有必要注明典故出处。唐代李善给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作注时,就是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例如: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礼记子曰回得一善拳拳不失之矣郑玄曰拳拳捧持之貌说文曰列分解也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一句话,李善注指明“拳拳”之词来自《礼记》(见《礼记·中庸》,原文是:“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并转引郑玄对这个词的注释。对“列”字,则转引《说文》的解释。 (七)说明名物制度 古代文献反映着古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其中自然有许多关于社会制度、民间习俗、器物工具等等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一切也都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前代的名物制度等,后人势必越来越感到生疏以至于很难弄懂了。因此解释名物制度也就成了古书注释的内容之一。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杜预注:“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注文把古代的兵车制度交代得很清楚。 《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杜注:“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孔疏:“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乃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 又“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下孔疏:“若君亲在军,则君当车中,御者在左,勇力之士在右。” 了解古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和有关名物制度,实际上是读懂古书更高层次的要求。仅仅是扫除文字上的障碍,还只能说粗知古书。因此古注中比较详细的部分,往往是补充史实或考辨名物制度。

怎样讲解文言文

1 怎样解读古文 我们如何解读古文名篇?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灿若繁星。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文名篇不胜枚举。作为现代教育工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