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时都有哪些古籍记载了兽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7收藏

我国古时都有哪些古籍记载了兽医?,第1张

西周时,专职兽医开始出现。当时,家畜去势术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周易》中,已指明去势的公猪性情已变得温顺。

据《周礼夏宫》记载,朝廷每年早春即下达“执驹”,而在夏天则“颁马攻特”,即将不作种用的公马定期进行去势。

《周礼》等古文献中记载有100多种人畜通用的天然药物及采集草药的时期。

在西周时期,有一位畜牧兽医名人造父。他具有高深的兽医技术,善治马病,留下了刺马颈放血为马解除暑热的传说。放血疗法是我国中兽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畜牧兽医的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战国时期,已有专门诊治马病的“马医”。

据《列子说符》记载,齐国有个穷人,经常在城中讨饭。城中的人讨厌他经常来讨,没有人再给他了。于是他到了田氏的马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就是跟着马医干活而得到一些食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兽用药物,也是在根据人用药物进行分类。当时的人药物分草、木、虫、石、谷5类,并分为以五毒攻病、五味调病、五气节病、五谷养病等治疗原则。这些经验,常常被兽医尤其是马医所借鉴。

当时的马医在治疗马的内科病时,已经掌握了用水煎剂灌服的技术,还掌握了外科病用涂敷药或去其坏死组织的办法。

事实上,我国最早记有“兽医”一词,就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周礼》,其中记载: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行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

意思是说:兽医的职掌是治疗内外科兽病。治疗内科病,采用口服汤药,缓和病势,节制它的行动,借以振作它的精神,然后观察它的表现和症状,妥善调养。治外科病,也是服药,并且要手术割治,把脓血恶液排除,然后再用药治,让它休养,并注意调养。

这个记载说明,战国时期的兽医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不仅已经有了内科外科的区分,而且制订了诊疗程序,并且重视护理。

  “放血”听起来有点让人害怕,但在中医治疗手段中,放血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手段,就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北京同仁医院中医针灸科孙红大夫说,放血疗法也叫刺络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拔罐使用,对于治疗痤疮、关节痛和上火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据了解,放血疗法源于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后来就发展成为金属针和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针具一般是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孙大夫说,放血疗法就是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祛淤生新,调气理血,给病一个出口。

  放血疗法在使用针具上手法上有点刺、挑刺和丛刺,孙大夫告诉记者,现在最常用的是点刺法。例如治疗痤疮一般是点刺背部的大椎穴4~5次,然后再对着点刺处拔罐。所谓的点刺就是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可以采用。如果是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就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

  放血治疗安全可靠,一般没有什么危险。孙大夫说,在治疗前,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放血疗法一般要隔天进行,一周两次,一个疗程是5次,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但是孙大夫指出,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血管瘤患者和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都不宜使用放血疗法。

  另外,针刺放血疗法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带状疱疹、感冒、发烧等都有效,具有镇静、止痛、泻热、消肿、解毒、化淤等功效。对于某些急病重症也能及时抢救,收效迅速且无副作用。

中医放血疗法听起来很吓人,许多晕血的人听到放血疗法都会毛骨悚然,怕的连忙躲开,可是真正得了什么病这个效果还是非常有效的,比如治疗发烧,解毒等还是非常不错的,具体有哪些作用让我们看了才知道。

放血疗法的作用效果

退热作用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作用

中医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而生的疮疡痈疽。放血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泻火作用

中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神昏、谵语等症状。放血疗法可以直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热证。

消肿作用

肿痛多由于气滞血涩,使经络瘀滞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促使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止痒作用

痒是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的表现,故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放血就是理血调气,使血脉流畅迫而风邪无所留存,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缓解麻木作用

气虚不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疗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气至的理论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镇吐作用

急性呕吐多属胃热炽盛或肝气横逆犯胃或食滞停留,放血能泻热平肝逆,并有疏导肠胃积滞下行的作用,故能镇吐止呕。

止泻作用

放血治疗泄泻的范围,一般是指肠胃积滞化热而成的热泻,或者感触流行时疫,造成清浊不分的泄泻等。其机制是泻火降热而达到升清降浊的作用。

急救作用

所谓急救作用,是指卒然昏倒,惊厥不省人事的闭证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抢救方法。

高血压放血疗法是什么

高血压放血疗法主要指的是耳尖放血疗法,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里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通过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来治疗。这个方法的作用是能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这个疗法的特点是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中医放血疗法的起源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

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如中医或藏医还存在采用放血疗法的情况。

放学疗法小知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如中医或藏医还存在采用放血疗法的情况。西医中,利用医蛭吸吮臃肿块附近的淤血,也还是一种常规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和病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种不同时机进行治疗。凡是热性病早期,应在热症才起,热势亢盛的时期,及时放血。有些病则在病程的中期,当寒战才停,身体才感麻重之时,就及时刺血,放出恶血,以免热性扩散,难以控制。而在血病及赤巴病过程中,病血已散布在脉道之中,或因饮食不当而有余热未消,已散布于脉道,虽属晚期,也可放血治疗。

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粘液者,均为歹血病血。如果放出的血色鲜红且较稠者,则显然不是病血,不能再放。至于放血多少合适,也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一般情况而定,一般病人体质较壮实者,可略多放些。放血后,一旦病血流尽,一现好血,即应该停止,勿放血过多。

第一章 放血疗法基本知识

第一节 放血疗法简介

第二节 放血疗法的治疗原理

第三节 放血疗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节 放血疗法常用穴位

第二章 内科疾病放血疗法

感冒

咳嗽

哮喘

失眠

血证

狂病(精神病)

头痛

高血压

三又神经痛

高血脂症

眩晕

厥晕

中暑

梅核气

中风

肥胖

消渴(糖尿病)

耳聋

淋证(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乳糜尿)

腰痛

胃病

呕吐

呃逆(打嗝)

泄泻(腹泻)

胁痛

黄疸

痹病

痛风

痿病

手指麻木

食物中毒

足踝逆冷

第三章 皮肤科和外科疾病放血疗法

丹毒

乳痈(急性乳腺炎)

乳癖(乳腺增生)

鸡眼

接触性皮炎

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隐疹(荨麻疹)

湿疮(湿疹)

蛇串疮(带状疱疹)

鱼鳞病

白疤(银屑病)

神经性皮炎

黄褐斑

粉刺

油风(斑秃)

臁疮(小腿慢性溃疡)

静脉曲张

青蛇毒(血栓性浅静脉炎)

冻疮

外伤

天然气中毒

第四章 骨科疾病放血疗法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跟痛症

骨质增生

软组织扭挫伤

腰部扭挫伤

踝关节扭伤

腰三横突综合征

肱骨外上髁炎

骨性关节炎

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五章 妇科疾病放血疗法

痛经

带下病

经前期综合征

产后乳房胀痛

第六章 儿科疾病放血疗法

感冒

肺炎喘嗽

食积(消化不良)

厌食

遗尿

夜啼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放血疗法

暴风客热(急性结膜炎)

天行赤眼(红眼病)

翳症(白内障)

针眼

电光性眼炎

视疲劳

口疮

喉痹(咽炎)

乳蛾(急性扁桃体炎)

牙痛

鼻炎

面瘫

第八章 男科疾病放血疗法

遗精

精癃(前列腺增生)

精浊(前列腺炎)

我国古时都有哪些古籍记载了兽医?

西周时,专职兽医开始出现。当时,家畜去势术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周易》中,已指明去势的公猪性情已变得温顺。据《周礼夏宫》记载,朝廷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