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的由来和寓意和传说是什么?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
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
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习俗存在的时间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以放鞭炮来庆祝。甚至在很多地方老人去世也会放鞭炮,但不是为了庆祝。各地的习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同,但大多都是为了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根据烟花爆竹产品的结构和燃放后的运动形式将烟花爆竹分为以下14类。
1 喷花类: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花为主的产品。
2 旋转类:燃放时主体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
3 升空类:燃放时主体定向升空的产品。
4 旋转升空类:燃放时自身旋转升空的产品。
5 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多颗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
6 线香类:用装饰纸或薄纸筒包裹装烟火药,或在铁丝、竹杆、木杆或纸片上涂敷烟火药形成的产品。
7 烟雾类:燃放时以产生烟雾效果为主的产品。
8 造型玩具类:产品外壳制成各种形状,燃放时或燃放后能模仿所造形象或动作;或产品外表无造型,但燃放时或燃放后能产生某种形象的产品。
9 摩擦类:用撞击、摩擦等方式直接引燃引爆主体的产品。
10 小礼花类:燃放时放置在地面,从主体内发射(单筒内径<76mm)并在空中爆发出珠花、声响、笛音或飘浮物等效果的产品。
11 礼花弹类:弹体从专用发射工具(发射筒内径≥76mm)发射到高空后能爆发出各种光色、花型图案成其他效果的产品。
12 架子烟花:通过框架固定烟花位置、方向燃放的产品。
13 爆竹类:单个爆竹产品或多个爆竹组合而成的产品。
14 组合烟花:由多个单筒组合而成的烟花产品。
鞭炮的类型具体如下:
1、 喷花类: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花为主的产品;
2、 旋转类:燃放时主体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
3、 升空类:燃放时主体定向升空的产品;
4、 旋转升空类:燃放时自身旋转升空的产品;
5、 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多颗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
6、 线香类:用装饰纸或薄纸筒包裹装烟火药,或在铁丝、竹杆、木杆或纸片上涂敷烟火药形成的产品;
7、 烟雾类:燃放时以产生烟雾效果为主的产品;
8、 造型玩具类:产品外壳制成各种形状,燃放时或燃放后能模仿所造形象或动作;或产品外表无造型,但燃放时或燃放后能产生某种形象的产品;
9、 摩擦类:用撞击、摩擦等方式直接引燃引爆主体的产品;
10 、小礼花类:燃放时放置在地面,从主体内发射(单筒内径<76mm)并在空中爆发出珠花、声响、笛音或飘浮物等效果的产品;
11、 礼花弹类:弹体从专用发射工具(发射筒内径≥76mm)发射到高空后能爆发出各种光色、花型图案成其他效果的产品;
12、 架子烟花:通过框架固定烟花位置、方向燃放的产品;
13、 爆竹类:单个爆竹产品或多个爆竹组合而成的产品;
14、 组合烟花:由多个单筒组合而成的烟花产品。
法律依据:《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第三条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以下简称批发企业)和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以下简称零售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分别取得《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以下简称批发许可证)和《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以下简称零售许可证)。
从事烟花爆竹进出口的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批发许可证。
未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
叫万户。
万户(?—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
在元末,陶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欢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变成制火药。元末,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带领弟子们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战事中屡建奇功,朱元璋封赏“万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
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陶成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背,陶成道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陶成道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
陶成道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陶成道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
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扩展资料:
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并随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
传说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人——明朝的万户(有人说万户是官职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有的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白居易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曹松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 玉楼春》毛滂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文征明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凤城新年辞》查慎行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有怀》杜审言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高适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来鹄
扩展资料:
古诗词中的传统习俗,是古代诗人们寄托自身思想感情一种特殊介质,特别是在传统节日之时,或家人团聚,或独身在外,或借景抒情。
放鞭炮的由来和寓意和传说是什么?
本文2023-10-14 22:04: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