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的人会看《黄帝内经》吗?这本书有什么医学价值?
有价值。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学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位又一位名医,又一项宝贵的工作流传下来。大量中医古籍的流传,为我们研究和深化中医理论,学习和完善临床治疗经验,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医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特别是作为中医理论体系源头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包括《素文》和《灵枢》),不仅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而且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有人可能会问,这部形成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作品,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有参考价值。毫不夸张地说,《内经》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好证明,也是现代中医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两千多年的医学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具有巨大的价值。它不仅受到历代中国医生的重视,也引起了许多国家医学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的关注。一些国际针灸组织甚至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目前,《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已被翻译成日语、德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并在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共18卷,162章,约14万字。它被称为“黄帝”,其实是许多古代医学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它是中国医学最宝贵、最光荣的遗产。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针灸电子书|中医针灸减肥马其江|中医脐疗的文献研究贾红玲 免费下载
s9aj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现代中医要想发展就必须去钻研并总结我们的传统中医,把他们联系起来。
传统中医诊断方式上是“望闻问切”,把脉是很关键的一个手法;现代中医则结合了西方科技,比如骨伤可以去拍个片子;验个血查一下生化指标等。
传统中医,是和中国古代的文化分不开的,儒释道三家对中医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平衡,治病要达到体内阴阳平衡,各安其位,很显然是受到儒家的中庸思想影响,在古代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大医家。
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这本书书中传达出来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治法则、预防养生等,都成为了后代医学的起点,中医后世的所有发展都是基于它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壮大的。
到秦汉时期,出现了《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名医扁鹊所著,用了问答的形式,对《黄帝内经》提出了八十一道重点问题,并提出了解答,后代各朝的医家对这本书都有书写注释,或者针对这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
到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出现,为中医的发展掀起了高峰。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在我国医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记得在老家原来有那种小的门诊,都是中医,我们一个镇的人几乎有什么病都去那里看,就两个医生,是师徒关系,只要有人看病他们都会看完才关门的,而且药也不贵,作用还不错,后来没有许可证下岗了。现在的医生我是不敢恭维啊!
总觉得现代中医不如以前,我觉得主要是学艺不精!好的中医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背完后还要学习灵活运用。现在在学校学的不能学以致用,教育制度出了问题?没有人手把手来教,没有实际案例耳濡目染,连找工作都没人要,更别说能学到实用技能了。
总之,要学习好中医,就必须同时去钻研并总结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与中医联系起来。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用,喜欢学西医,想当年中医的博大精深现在还剩几成?现在社会都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不能这么糟蹋,一定要传承下去,何况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才是硬道理!
医书网 里收录了各个朝代的中医书籍,包括中医针灸,中医医案,中医方剂,中医养生,中医妇科,中医艾灸、、、等各种中医书籍,还有很多流传到日本韩国的古刻版的中医书籍,都是高清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都是这种高清中医书籍
1 《中医四部经典》我国古代医学四大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是中医必读之书,传统称为四部经典。这四部经典是祖国中医古籍中的宝贵遗产,向来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战国至秦汉时代的作品,是我国现存一部最早的医书专著,是黄帝和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等论医之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其奠定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在认识疾病、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后世中医发展的框架。
3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秦越人(扁鹊)所著。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当在秦汉之际,至少也得在东汉以前,是经过较长时间不断地修改、补充而成。全书以设难答疑的形式,解释经络脏腑、疾病诊法等81个难题。具体内容为:第1~22难,论脉;第23~29难,论经络;第30~47难,论脏腑;第48~61难,论疾病;第62~68难,论穴道;第69~81难,论针法。《难经》不但推演《内经》的微言奥旨,发挥至理,剖析疑义,垂范后学,而且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候脉法,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弥补了《内经》经络学说的不足;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等等,都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4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全名《神农氏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中医学运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证思想认识人的生命现象,对现 代医学分析思维模式中出现的困惑开辟了崭新的思路。这种思想的前瞻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与未来发展潜力将被展现出来。而存世的大量古代中医药医史文献,记录了中医学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一直维系和促进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
当今社会,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的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注意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方法。当学者把目光转向博大精深的文献时,感到难以实现对大量信息的完整把握。在中医药学的科研、教育、临床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均取材于中医药古代文献。如一类新药青蒿素的制作技术就是从近代葛洪《肘后方》一书中发现的。但由于文献的博大精深,其中很多信息尚未被认识和发现,尤其是其中蕴藏的大量防病治病经验,亟待研究开发。因此,对于不断认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疾病与健康的关系而言,中医药古代文献是赋予人们智慧的源泉。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整理出版了一大批中医药古籍,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建立了一批专门机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整理出版的500余种古籍中,包括《神农本草经辑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针灸甲乙经校注》等;编撰的大型中医药工具书中,有《中华本草》、《中国医籍通考》、《中医大辞典》等;编撰的数十种专科类书籍中,有《中风专辑》、《妇科专辑》等;研制的电子图书中,有《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但这些毕竟局限在个人、单品种以及局部方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医药学继承创新的需要。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改变文献存储与传播方式,使中医药古代文献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中医药学继承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中华医典》是对中医古籍进行全面系统整理而制成的大型电子丛书。最新版本的中华医典收录了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000部,卷帙上万,4亿字,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其中不乏罕见的抄本和孤本,大致涵盖了至民国为止的中国医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至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中医类电子丛书,故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项目。
《中华医典》按图书馆分类法将收入的1000部历代中医古籍分为医经、诊法、本草、方书、针灸推拿、伤寒金匮、温病、综合医书、临证各科、养生食疗外治、医论医案、其他等十二个大类,条理清晰、经纬分明,涉及了中医学的所有学科,大部分有影响的中医古籍均囊括其中,如长达800余万字的《普济方》,名贯中外的《本草纲目》等巨著均一一收录。有了它,便等于把一座中医古籍图书馆搬到了办公桌上或家中,使读者能纵观千古医学之大成而无遗珠之憾。
《中华医典》中还设置了内容丰富的辞典,辞典由“名医”、“名言”、“名词”、“名著”、“名药”、“名方”六个部分组成,对200多位古今名医的生平业绩,2500多条中医名言,6000多个中医名词术语,800多部名著内容,1200多味中草药生态、功用及彩色图谱,1000多种临床广泛应用的中成药药方及1000多个常用方剂都能快捷地查阅到。
参加这套电子光盘的编制者,有全国中医学界、出版界的百余名志士,主审者为裘沛然、邓铁涛、王永炎、朱文锋、谭新华、刘祖贻等著名人士,他们都是学识渊博的一时之选,从而保证了全书在选目、分类、点校方面的学术质量。
《中华医典》推出后,引起社会舆论的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等权威媒体纷纷报道,并予以高度评价;
《中华医典》在2000年荣获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评选提名奖。
《中华医典》是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史上一部巨著,是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贡献,它的出版使古老的中医学重新焕发出青春,对中医学的普及、推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2023-08-04 18:38: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