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截疟饮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柴胡截疟饮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柴胡截疟饮的用法用量 5 注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截疟饮 1 拼音

chái hú jié nuè yǐn

2 处方

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桃仁。

3 功能主治

不足之人疟疾。

4 柴胡截疟饮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并滓露1宿,次日发前12时,小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

5 注意

戒鸡、鱼、豆腐、面食、羹汤、热粥、热物。

6 摘录

《金鉴》卷四十二

古籍中的柴胡截疟饮 《杂病心法要诀》:[卷四]久疟虚疟劳疟

加鳖甲,热盛者除去黄、肉桂,加柴胡、黄芩也。柴胡截疟饮密佗僧散诸疟发过三五次,表里皆清截法先,未清

《胎产指南》:[卷八医方类]饮类

皮(五分)猪苓(八分)泽泻(八分)白扁豆(八分)柴胡(一钱)木通(五分)元胡索饮莪术三棱当归红花元胡

《陈氏幼科秘诀》:疟

发过,即宜截,久则元气虚。久疟成劳,用四兽饮、截疟饮。四兽饮常山(三钱)枳壳(三钱)槟榔(一个)生

《万病回春》:[卷之三]疟疾

自除也。人参养胃汤治暴疟初起,服二帖后,用人参截疟饮加减截之。人参茯苓(去皮)陈皮半夏(姜汁炒)浓

《景岳全书》:[卷之十四性集·杂证谟疟疾]疟疾论列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3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摘录 5 《四圣心源》卷七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1 拼音

chái hú guì zhī gàn jiāng tāng

2 英文参考

Chaihu Guizhi Ganjiang Tang

3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3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别名

柴胡桂姜汤(《金匮要略》卷上)。

32 处方

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33 功能主治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3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35 摘录

《伤寒论》

4 《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

41 处方

柴胡、桂枝、黄芩、广皮、甘草、人参、芍药、干姜、半夏。

42 功能主治

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少阳症兼见太阳,小便不利。

43 摘录

《伤寒大白》卷一

5 《四圣心源》卷七 51 方名

柴胡桂枝干姜汤

52 组成

柴胡3钱,甘草2钱,人参1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

53 主治

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5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古籍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

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汗之。又有柴胡证具,而反下之,心下满而硬痛

《伤寒溯源集》:[卷之七少阳全篇(合病并病附)]少阳证治第十四

。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发汗。固所宜然。虽五六日。若表证

《证治准绳·伤寒》:[卷三少阳病]往来寒热

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难知曰若用柴胡而移时于早晚气移于血血

《伤寒论纲目》:[卷十一·少阳经症]寒热往来

热后寒。然寒热有三症。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有表症而往来寒热者。用小柴胡。即本条是也

《伤寒证治准绳》:[卷三少阳病]往来寒热

目录 1 拼音 2 《伤寒大白》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3 方出《明医杂着》卷二,名见《医统》卷二十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羌活柴胡汤的用法用量 36 附注 4 《症因脉治》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5 《症因脉治》卷一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羌活柴胡汤 1 拼音

qiāng huó chái hú tāng

2 《伤寒大白》卷三 21 方名

羌活柴胡汤

22 组成

羌活、柴胡、防风、黄芩、广皮、半夏、甘草。

23 主治

少阳、太阳为病,寒热呕苦,耳聋胁痛而呃,恶寒头痛。

3 方出《明医杂着》卷二,名见《医统》卷二十五 31 方名

羌活柴胡汤

32 组成

羌活1钱,苍术(泔浸)1钱,柴胡1钱,黄芩1钱,橘红1钱,半夏(汤洗)1钱,枳实1钱,甘草(炙)1钱,川芎1钱。

33 功效

解表清热,降气行痰。

34 主治

一切时行感冒疫气,岭南瘴疟。

35 羌活柴胡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滓随服。取汗出止服。

36 附注

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羌活苍术汤”。

4 《症因脉治》卷二 41 方名

羌活柴胡汤

42 组成

羌活、独活、柴胡、防风、川芎、白芍药。

43 主治

血分感寒劳伤,左脉浮紧。

5 《症因脉治》卷一 51 方名

羌活柴胡汤

52 组成

羌活、柴胡、黄芩、广皮、甘草。

53 主治

肝胆气分发热,左脉洪数。

古籍中的羌活柴胡汤 《症因脉治》:[卷一发热总论]内伤发热

肺热气分发热之治左脉洪数,肝胆气分发热,羌活柴胡汤、地骨皮散。右脉洪数,肠胃气热,干葛石膏汤、

《症因脉治》:[卷二劳伤总论]外感劳伤

感寒。感寒劳伤之治左脉浮紧,血分感寒者,羌活柴胡汤,加川芎、芍药治之。右关浮紧,气分感寒者,干

《伤寒大白》:[卷三]呃逆

呃,此表邪传少阳也。若见左脉浮紧,身热无汗,羌活柴胡汤主之。若有汗,脉数,小柴胡合清胆汤。若内热口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五瘟疫门]药方

各七分)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羌活柴胡汤治一切时行感冒、疫气、岭南瘴疟。羌活(一钱)

《伤寒大白》:[卷四]温病

柴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许多中医师都擅长运用柴胡,特别是学习经方的一些医家,柴胡则更是常用的一味药物。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个民间传说。从前,一地主家有两个长工,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姓胡的病了,一会发热,一会发冷。地主看到姓胡的不能干活,还要自己管饭,于是把姓胡的赶走。姓柴的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自己也和姓胡的一道离去。

他们无依无靠,既没有吃的,又没有住的地方,他们无奈走到了一山中,由于生病的原因,姓胡的躺在地上走不动了。姓柴的去找吃的。姓胡的肚子饿了,无意中拔了身边的一种叶似竹叶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体轻松些了。待姓柴的回来,便以实告。姓柴的认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于是再拔一些让胡食之,胡居然好了。他们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于是将这种草药称为“柴胡”。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了柴胡的功效,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柴胡:主胸腹,去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些功效后世大都认同,可见古人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后世认为柴胡入肝、胆经,以醋制柴胡则更佳。肝脏主人体气机的疏泄,即保持气的通畅,不至于郁滞于局部,从而形成气滞证。人体气一旦不畅,则血液的运行亦会不利,水液代谢也会失去正常,由此可见气机通畅的重要性。柴胡可以助肝脏通畅气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神农本草经》谓之“去肠胃结气”,结气便是气结于某处,正是气滞证,气结在胃肠则腹胀、痞满,肠鸣时作,矢气较多,矢气后症状稍缓解。

以柴胡治疗气机郁滞的中药方剂数不胜数,经方中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等等,无不是以柴胡行少阳之气,散肝胆之气滞。后世亦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名方,以柴胡配合其他中药疏肝理气。小柴胡汤八大主症,后世总结为“柴胡八症”,胸胁苦满就是柴胡汤症的重要指征。

此外柴胡汤证有一个比较有特征性的症状,《伤寒论》称之为”往来寒热“,即病人发热与怕冷交替发作,疟疾的发作便有这种热型,因此后世论述疟疾”不离少阳“,柴胡剂被作为治疗疟疾的常用方剂。以上是《伤寒论》中运用柴胡的一些经验,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功效基本相同。

后世运用柴胡多了一个功效,升阳举陷,即中气不足导致人体脾气下陷,表现为短气乏力,内脏下垂。如李东垣创立的补中益气汤,张锡纯创立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均是以柴胡提升下陷之清气。但是不论是仲景,亦或是《神农本草经》都未曾有此运用。何况柴胡主“饮食积聚”,“推陈致新”,很明显是将食物向下推送,方向应当是向下,怎么会有提升阳气的作用?这是因为柴胡可以打通三焦,三焦通畅,气机升降恢复正常,因此脾气得以上升,浊气得以下降。

柴胡入肝经,散郁滞之气,肝上系与目,肝气郁滞,眼睛受影响而不明,因此《神农本草经》谓柴胡可以明目。“益精“是因为肝气郁滞,疏泄太过,容易导致遗精,柴胡疏肝理气,打通三焦气机,气血得以全身通畅,遗精消失,因此被称之为”益精“。

目录 1 拼音 2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四物加柴胡丹皮汤 1 拼音

sì wù jiā chái hú dān pí tāng

2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21 组成

芎、归、赤芍、生地、柴胡、丹皮、骨皮、陈皮、柏子仁、秦艽、泽兰、麦冬、白茯苓。

22 主治

产后肝虚血燥,阴火上炎发热。

23 各家论述

是方四物养血,佐以柏子仁、麦冬之甘寒以滋阴降火,配以柴胡、丹皮、骨皮、秦艽、泽兰退热除蒸,茯苓引心火下行,正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也。

古籍中的四物加柴胡丹皮汤 《血证论》:[卷四]便脓

急夺其血。则不酿为脓。以免溃烂之险。用丹皮汤。加乳香没药柴胡荆芥山甲治之。如血已化脓。便宜排脓。赤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续法

脉方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宜用干姜柴胡汤。柴胡(四两)栝蒌根桂枝(一两半)牡蛎(一两)干姜甘草

《普济方》:[卷三百十八妇人诸疾门]热入血室

去。作寒热。谵语见鬼。日轻夜甚。此上用四物汤等分加柴胡煎。如不退。用小柴胡汤入生地黄捣碎煎服。小柴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外科

久服亦收敛疮口。人参黄当归熟地川芎芍药(各一钱)柴胡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托里健中汤(十二)治疮疡

《顾松园医镜》:[卷十四·数集胃脘痛(胸痛、心痛、腹痛。)]举例

 痛风目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因此我为你准备了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希望这些中医药方对你有帮助!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 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

 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

 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二、迁延活动期

 1湿痹稽留型:急性期不愈,湿热流注,关节痹阻,红肿胀痛,痛风石、尿结石生成,治以清化湿热,活血散结。宣痹汤加艾叶、全虫、生草乌、生半夏各10克,生南星15克。

 2脾胃虚弱型:脾虚运化湿浊功能减弱,代谢产物蓄积不化,湿浊流注关节郁久化瘀,湿瘀相合是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所以,尿酸高而不降,有痛风石,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治以补脾益气,化痰除湿。运脾渗湿汤加黄芪、泽兰各20克,防己、灵仙各15克,丹参30克。

 3瘀血型:病久迁延,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治以化痰祛瘀,搜风通络。身痛逐瘀汤加穿山甲、地鳖虫、祁蛇10克,法半夏15克。

 三、间歇期

 1脾虚湿滞型:症状缓解,但血尿酸仍明显高于正常值,此时要继续治疗。治以益气健脾,泄浊化瘀,尿酸平降剂方(经验方)加减。土茯苓、忍冬藤、滑石粉、生苡仁各30克,泽泻、丹皮、当归、赤芍、黄柏、川芎、防己各10克,苍术15克,半夏12克,党参20克。

 2正虚邪恋型:关节炎症和体征已经消失,血尿酸仍增高,神疲乏力,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治以补气养血,舒筋通络,三痹汤加减。人参(兑服)、白术、炙草、五味子各10克,当归、茯苓、熟地、怀牛膝、川断、杜仲、赤芍各15克,黄芪30克,陈皮、

 防风、秦艽各9克,细辛3克,川芎、独活各12克,桂枝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3脾肾不足型:痛风诸症缓解,但仍腰酸膝冷,畏寒水肿。治以健脾护肾,祛湿扶正巩固疗效,加味四妙汤加减。苍术、黄柏、牛膝、萆、赤芍、地龙、全蝎、寄生、知母各15克,防己、泽泻、茯苓、川断各10克,薏苡仁20克,金钱草30克,生黄芪、山药各15克。

 上述方药均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温服。

 民间治愈本病的效验良方有:

 处方1: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疗效:服药1个月,可获痊愈。

 处方2: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5天。 疗效:用药1-2疗程。

 饮食控制:多吃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精白米、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卷心菜、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杏仁、核桃、果酱等。

柴胡截疟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柴胡截疟饮的用法用量 5 注意 6 摘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