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佛学家、翻译家不空三藏法师简介,是密宗祖师之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唐朝佛学家、翻译家不空三藏法师简介,是密宗祖师之一,第1张

人物履历

不空是其受灌顶的号,他名智藏,或称不空智。生于公元705年(唐神龙元年),幼年出家,十四岁在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见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720年(开元八年)到洛阳(此据《贞元释教录》卷十五。另据赵迁《不空三藏行状》说,他是西域人,幼随舅父来中国,十岁周游武威(武威莲花山)、太原,十三岁遇金刚智)。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岁,他在洛阳广福寺说一切有部石戒坛受比丘戒。此后十八年中学习律仪和唐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语。

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诏许金刚智和弟子回国。但金刚智从长安到洛阳时就生病,于同年八月三十日圆寂,不空奉金刚智遗命,仍想前往天竺。这时他又奉敕朝廷的命令,赍送国书往狮子国(斯里兰卡)。他先到广州率弟子含光、惠銎等僧俗三十七人,携带国书,于十二月附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中部),未满一年到狮子国。当时狮子国王因不空是大唐来使,殊礼接待,把他安置在佛牙寺。不空遂依止普贤阿黎,请求开坛重受灌顶。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銎同时入坛受学密法,前后三年。他并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获得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共计一千二百卷(依不空于774年奏表)。

后来,不空要回中国,狮子国王尸罗迷伽(戒云,719—759)请附表,并托献方物。不空遂同使者弥陀携带献物和梵夹等回唐,于天宝五年(746)到达长安。最初,他奉敕在净影寺从事翻译和开坛灌顶。天宝九年(750)又奉旨放回本国,但不空到韶州时得病不能前进。天宝十二年(753)因西平郡王哥舒翰的奏请,玄宗又降敕将不空追回。他到长安保寿寺休息月余后,即又奉诏令往河西。不空遂到武威,住开元寺从事灌顶译经。天宝十三年(754),又征安西法月的弟子利言(一称礼言,有《梵语杂名》一书传世)来参加译事。肃宗至德元年(756)征召不空入朝,住兴善寺开坛灌顶。后来长安被安禄山的军队攻陷,不空仍然秘密派人和肃宗通消息。因此至德二年(757)肃宗还都以后,不空备受皇帝的礼遇。

乾元元年(758),不空上表请搜访梵文经夹加以修补,并翻译传授,得敕许将中京(长安)慈恩、荐福等寺,东京圣善、长寿等寺,以及各县的寺舍、村坊,凡有旧日大遍觉(玄奘)、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三藏所带来的梵夹,都集中起来,交给不空陆续翻译奏闻。这是唐代梵夹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在兴善寺)。后来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灭法,大兴善寺被毁,大批的梵夹也就损失了。

在肃宗还都以后十七年中,不空得到朝野的倾心崇奉,广译显密经教,灌顶传法,教化颇盛。晚年(766)使弟子含光到五台山造金阁寺,继又造玉华寺,并奏请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二十一人,自后遂成为密教重心。大历九年(774)示寂,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唐代宗敕赠“司空”,更加“大辩正”的谥号。建中二年(781),德宗敕准不空弟子慧朗在大兴善寺为不空立碑。

不空的弟子很多,在他赴狮子国以前已有弟子含光、惠銎等人。诸弟子中,不空认为能尽传五部之法的除早亡二人外,仅余六人(时称六哲),即金阁寺含光、新罗惠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惠朗、保寿寺元皎和觉超。其中惠朗年最长,不空殁后,继他的法位,教授后学。又疏勒人慧琳也是不空弟子,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广引内外典籍,详释梵汉名义,对于经论的解诂、正字乃至外典的考据、辑佚都有很大的贡献。又当时大德如良贲、潜真、法崇等也都参与不空译场,承受法义,造作注疏。中唐诸帝如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为太子)都曾依他受法灌顶或参加译事,其余王公大臣都对不空的译经传法尽力护持。翰林待诏赵迁撰有《不空三藏行状》,说他居灌顶师位四十余年,受法门人约万计,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人,因此他也是说一切有部的一代戒师。

时代背景

印度的佛教,在历史上可分为小乘、大乘、金刚乘(密教)三个阶段。而不空三藏正好生长在密教盛行的时代。密教在印度可说是源长流远,其实践与理论都立于整个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宗派,而是广大印度宗教潮流的一支。或许可以说它早已潜伏在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双方的生活中,从七世纪起,才慢慢独立而具有明确的形式。

关于密教在印度成立的社会背景,虽不得详知,但至少可从以下四项明确的事实探求密教成立的因素:(一)西罗马帝国灭亡(475),导致印度与西方世界的贸易及其商业资本衰退。(二)强大统一的笈多王朝逐渐衰弱,接着异民族(匈奴)侵入,逮其被击破后,地方王朝分立,政治日趋专制。(三)农村封琐性经济成立,自古停滞于农村的政治、文化势力反而大见伸张。(四)受商业资本家支持的佛教与耆那教势力日衰,而居于主流、正统的印度教(婆罗门教)反而日渐兴盛。

密教亦称为秘密佛教,是混合了复杂的要素而成立的。要简单的下其定义是很难,但可举出其两大特色:一是高度发达神秘主义的哲学;另一是低俗咒术仪礼的组织化。前者是继承大乘佛教中观与瑜伽行而来;后者是密教与民众接触时重要的一面。 

七世纪以后具有独立性质的密教,称为「纯密」。在此之前的密教,称为「杂密」,指见于一般大乘经典陀罗尼品中的密教。陀罗尼,汉译为「总持」,亦即咒语,系用以忆持佛典要点的摘要语,也被认为具有神秘的灵异机能。在此语言被视为神圣。原始佛教时代,释尊对咒语采取严禁的态度。但到了密教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出现于印度佛教史上时,咒语极其盛行,不只密教经典,而且连显教的大乘经典都加入咒语,如《心经》中的般若波罗密多咒。

「纯密」即纯正的密教,是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二大支柱而成立的密教。

《大日经》是一部叙述大日如来比如阳光一般的智慧光明,慈悲救济一切众生的经典,它所依据的是中观、般若经,其所开展的世界叫做胎藏界。而《金刚顶经》是承继《大日经》而成立的,但它依据瑜伽行唯识派的哲学与认识论。它开展的世界叫做金刚界。至此不论是中观派或是唯识派,其学说进展的结果都有渗透了一些密教的思想。

东晋已有密教经典传入中国,这些都是印度初期的密教经典,亦即杂密的经典。唐玄宗时代,印度密教大师善无畏来到中国。初被迎住兴福寺,后任西明寺住持。善无畏三藏曾在那烂陀寺──当时印度佛教亦即密教的研究中心──学习密教。他到中国后,着手翻译密教的经典。在善无畏的译经中,最重要的是《大日经》。密教采用印度固有的灌顶礼仪,作为其师徒传承密法的仪式。这种灌顶式在四世纪从印度传来,但中国实际举行是在善无畏以后,给予中国上下强烈的印象。

另一位印度密教大师金刚智,亦来到中国。金刚智三藏,是东印度人。他在印度各地学律、中观、瑜伽行唯识,并在南印度修学密教。约四十岁时到中国;在中国译经弘法大约二十年。金刚智三藏所学的密教是流行于南印度的《金刚顶经》系密教,他将它传到中国。他的译经中最重要的是属于《金刚顶经》系的《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等。此代表金刚界的密教。经由善无畏与金刚智二位密教大师的译经,中国佛教才开始能接触到金、胎两部的密教。

后不空三藏遇金刚智三藏,师事他,接受他所有的密法;在师子国遇普贤阿黎,蒙授秘法。不空三藏自师子国请回大量的密教经典,并进行翻译,令密教渐行于中国。不空三藏是印度人,但幼年就到中国,比前二位大师更具中国色彩。除译经外,他在宫廷或在其它地方也弘法,并在五台山等建密教寺院。由于时势所趋,他所译所弘均属密教。

如上述,自七世纪起,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唯识二大派,已逐渐密教化,佛教经典也随着时空纳入许多密教思想。八世纪,密教的经典大量的从印度展转传入中国。中国佛教接受未密化、已密化的经论后,一些修行仪轨亦逐渐流行。不空三藏处身于密教兴盛的时代,在自己精进努力下,终于成为一位密教的大师。 

主要成就

关于不空的思想和学说,可以注意的是,他自幼来华能够通晓中国的语文和文化,这个优越条件是历代来华的译师所少有的。当时佛教中各宗竞立,密法渐行,有一种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长期住在中国,对于这种情况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从他的译述中可以看出,他正是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这种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他在后代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密宗的祖师,但他的译述并没有独尊密法抵抑显教的意思,不过认为真言门的修行证果比显教为速而已。不空的译籍可以分为五类:

显教类

《般若》、《华严》、《大集》三部大经包含了大乘佛教的主要内容,其“译汉”工作在不空以前基本上已经完毕。不空特改译《仁王般若经》二卷以发明般若余蕴;又重译《密严经》三卷以沟通《华严》、《胜》等经;又重译《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以抉择大集法门。又佛教的显密经典以及历代中印传说,都认为中国汉地是文殊菩萨应化之域,不空因此重译《文殊师利佛刹功德庄严经》二卷,以加强这一信仰。此外,还译有《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一卷、圣者郁楞伽造《大乘缘生论》一卷、《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一卷、《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大圣文殊师利赞佛法身礼》一卷、《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一卷。这几部经论的译出对于当时佛教中流行的几个重要句义(范畴)象缘生、正法正理、如来藏、法身等都提供了经典性的根据和解释。

杂密类

所谓杂密一般是指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法以外的密部经轨,但这是在金、胎两部法特别受到推崇以后所立的名称,不空时代还没有确定这一说法。对于杂密法门,不空不但非常重视,而且为提高它们的位置作了很大的努力。他在返唐之初(754),曾特别提出《金刚大道场经》一系里“一字佛顶法”的各种经轨加以译述。其中观想由日轮出生本尊,这和胎藏界的观想莲华上月轮以及金刚界的观想月轮中莲华的意义都有所不同。事实上,日轮观在佛教显密经典中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传统,而月轮观则是在金、胎两部法兴起以后才普遍的。不空在《三十七尊出生义》中,以为从释迦(能仁)的普贤金刚性海中流出三十七尊,而以顶轮法为“胜绝唯一法”,可见他对于这一系法的推崇。另外,可以归入本类法的文殊咒藏各法,不空也广事翻译,如焰曼德迦法、金翅鸟法、摩利支法等。

金刚类

金刚界法是不空早期从金刚智研学的重心,也是他后来发展所学的基础。据不空所译《金刚顶十八会指归》,金刚界法只是初会中的一部分内容。不空曾选译初会一分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其全经四千颂到宋代施护才完全译出为三十卷。不空另有《三十七尊出生义》、《不空心要》和《金刚顶经义诀》(残)等述作,都属这一类。从印度佛教密宗发展的过程看,金刚界法的观想组织是后来流行的各种秘密瑜伽法门的重要依据。但自金刚智于公元701年学得本法起,以后百余年间其内容一再变化。如不空所译经文就和金刚智所传不同,而公元774年前后到乌荼国王寺从灌顶师达摩吉栗底(法称)受瑜伽教法的宾人般若,来华后所译的《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又和不空所传有别。

大乐类

以《般若理趣经》为本源的大乐系密法,在不空的译述中也特别值得注意。他所译关于本类的经、释、仪轨共有十多种。当时代宗也从不空受学此法,其受到重视可想而知。《般若理趣经》的翻译虽从玄奘开始,但经末咒文早由波颇密多罗(626来华)传与玄模(见《法苑珠林·咒术篇》)。又《理趣经》末的咒也已收入阿地瞿多的《金刚大道场经》抄译本《陀罗尼集经》中。《金刚大道场经》十万颂本在公元535年以前成立,所以《理趣经》咒的传世是很早的。《理趣经》的义理是《大般若经》中实相般若一分的略要,所以菩提流支的重译本即题名《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实相就是法界,所以本系法中以表示周遍于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法界身普贤金刚萨为本尊,同以他受用身的毗卢遮那或持金刚和自受用身(智法身)的四面毗卢遮那或金轮佛顶为本尊的法门相比,意义上更深入一层。大乐系的法门和公元八世纪中到我国 地区的莲华生、无垢友等所传授的大圆满,以及印度超岩寺后出的大手印法门在理论和修法上都一脉相通。而且大圆满和大手印都别称实相般若,而大乐金刚萨的修法也别称大印法门,足见它们在义理上有共同的渊源。

杂撰类

不空译述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依《贞元录》)的显密经轨中,有他和当时天文家杨景风共译的《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为后代密宗所常用,其中具见印度当时的一般天文星历的知识。此外还有《金刚顶经义诀》一种(残),据说是他赴印以前的著述,也为后世密教所诵习,他还遗有奏表若干篇,由圆照集为《表制集》六卷(兼收不空弟子表文)。从这些遗表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文学的修养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圆照并称赞他“冠绝古今,首出僧伦”。

祭日情况

7月17日(农历六月十五日)恭逢唐密祖师不空三藏纪念日,历史上他于农历的这一天入寂。不空三藏为中国唐代在汉地系统的传播密法的三位祖师: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三藏译师和金刚上师之一,不空三藏毕生在传承佛教教法上作出极杰出的贡献,使后人能够较为完整的阅读到众多系统的密法著作和大乘经论,他的法脉至今绵延,无数后学追随伟大持教前贤的脚步,为如来教法利益众生和对心的深刻认知而努力修学并将教法付诸实践。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初行愿者。谓修习之人。常怀如是心。我当利益安乐无余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所言利益者。谓劝发一切有情。悉令安住无上菩提。终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真言行人。知一切有情。皆含如来藏性皆堪安住无上菩提。是故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故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门人弟子

不空的弟子很多,在他赴狮子国以前已有弟子含光、惠(工凡言)等人。诸弟子中,不空认为能尽传五部之法的除早亡二人外,仅馀六人(时称六哲),即金阁寺含光、新罗惠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惠朗、保寿寺元皎和觉超。其中惠朗年最长,不空殁後,继他的法位,教授後学。又疏勒人慧琳也是不空弟子,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广引内外典籍,详释梵汉名义,对於经论的解诂、正字,乃至外典的考据、辑佚都有很大的贡献。又当时大德如良贲、潜真、法崇等也都参与不空译场,承受法义,造作注疏。中唐诸帝如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为太子)都曾依他受法灌顶或参加译事,其馀王公大臣都对不空的译经传法尽力护持。翰林待诏赵迁撰有「不空三藏行状」,说他居灌顶师位四十馀年,受法门人约万计,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人,因此他也是说一切有部的一代戒师。

人物评价

不空的译经,从质与量上讲,与前人比都有所突破,并成为后人译经的楷模,在中国佛教史上,堪与北朝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和唐代的玄奘,合称四大翻译家。

不空自随其师入大唐弘教以来,就表现出非凡的宣传才能,玄宗时,不空的才华和能力,可与早来的善无畏及其师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足见其在佛教界和大唐朝廷的地位之高。安史之乱中,不空虽滞留长安,但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与和平,与元在灵武的肃宗,保持信讯来往,鼓动收复京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得宠于肃宗。代宗时期,不空出入朝廷,与文武官员、王公贵戚,深交相纳,情谊特厚,并进而跻身于公卿班位,被授予特进试鸿胪卿;寂灭后,还又被赠肃国公、司空,这些特殊的荣誉,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没有任何僧人可与论比,真所谓“冠绝千古,首出僧伦”了。

不空“翼赞三朝,近三十载”的特殊地位,和他本身的高尚道德修养,以及他天赋的精湛的语言本质,造就了他弘扬密教优越的自然条件。密教两位创始人善无畏和金刚智,地位虽高,徒众虽多,但仅限于东西二京,而不空在继续弘扬密宗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二京,在河西,在岭南,在朝野,时不时与君臣,与僧俗,与士庶都在交往,足迹所止,即法到处。不空晚年,在五台山让弟子建造五处寺院,又在太原置文殊院,这些寺院成为密教盛传之地,并不断深入社会基层,经不空的弘传,密教遂为唐代佛教六大宗派之一。佛教史家称不空为密教三大创始人之一,而僧传则列善无畏为密教的创祖,金刚智为始祖,不空为二祖。

玄奘大师是著名的译经三藏法师,也是唯识宗的祖师。

玄奘大师会梵语、也会写梵文。

古代佛经都是悉昙梵文的,为方便东土众生故,译之为汉文。

现在悉昙梵文版的佛经已经失传了,但真言咒语还是悉昙梵文的。

只要是佛弟子都应该学习悉昙梵文。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的时间却成果丰硕,翻译的经论就有九十八部,一共是整整四百二十一卷。

姚兴护持佛法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帮助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佛经。三千人的译场中,有宣梵本的、有定字义的、有润文的、有校正的。他们经过很多道流程和把关才能出一个经本,再报请皇帝批准流传。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慎重和严谨。

在这其中就有僧法师。据《高僧传》记载,僧法师出身贵族,博通经论。姚兴看中他的才华,就令他做僧主。僧法师讲究戒律,非常严肃,我们所熟知的佛驮跋陀罗尊者(与东林寺很有因缘)被摈时的羯磨法就是他主持的。

僧睿法师(在我们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里也有他的名字)更是博通经论,对《中论》《般若》都有着深刻的把握。僧睿法师当时是做译经的「笔受」,协助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法华经》,贡献很大。

当时《法华经》虽然已经翻译过好几次了,但是鸠摩罗什大师看到原来的翻译有很多错谬,就决定重新翻译。在重译时经常是鸠摩罗什大师拿着梵本,姚兴拿着原来旧的译本对照着比对,这些义学沙门就来证义和语言上的润色。

当他们翻译到《正法华经·授决品》时,原来的本子上写着「天见人,人见天」,竺法护译为:「人见到天,天也见到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到这里就皱起了眉头说:「这句话有点过于朴实了。」僧睿在旁边就建议说是不是可以翻译成「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呢?相形之下,「人见天,天见人」,就显得没有味道了。

僧睿法师之所以能成为东林莲社的十八高贤之一是有原因的。他不仅教理非常通达,还对净土法门一往情深。他从小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临终时是面西合掌念佛往生的。

《南山感通录》又叫《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感得天人来护持、护法。这部《感通录》里,收录了道宣律师与王璠、陆玄畅、费氏等天人的对话。

这个《感通录》很有意思。可以说这本书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唐代时的一位沙门与天人的对话。比如道宣律师问费氏:「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经典为什么至今被人受持读诵,非常盛行,而且越来越盛行?」

《法华经显应录》引《南山感通传》中费氏回答说:「什公聪明,善解大乘,彼自七佛以来传译,得法王之遗寄也。」「什公聪明,善解大乘」,说鸠摩罗什深刻把握大乘佛法的精髓,而且参与译经的人员都是「一代之宝」,所以他翻译的佛经可以被评价为「绝后光前」。

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为意译,「以悟达为先」。他先「悟」,以佛的法义为先,再转为当时国人能习惯的表现方式来翻译。他所译的经典得佛「遗寄之意」,能够到佛说法的本来义味。

他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以来的译经师,更是过去七佛以来的译经师。过去七佛是指庄严劫的后三尊佛:毗婆尸佛、毘舍浮佛、尸弃佛;贤劫的前四尊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七佛降诞在南阎浮提,都是在西天竺,就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所以,迦毗罗卫国才叫中国——世界的中心,一四天下的中心。

七佛灭度之后,在他们的正法时期或者在像法时期,他们的梵典必定会传到震旦国。震旦国也是很了不起的国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通常说是佛灭度千年以后,到了东汉明帝年间才传过来。从历史记载来看在殷商时期就有佛法了,在周朝——周昭王、周章公这个时代也有佛法和佛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释迦化身无数,所以「随人所感,前后不定,或在殷末,或在鲁庄」。

《道宣律师感应录》里面谈到周穆王的时候建佛塔以及建佛像的过程,那就不是汉明帝时候的事情。所以,佛法在中土的流传,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历代都有译经师把梵文译成华文。像从汉明帝以来,来自天竺和西域的三藏法师都是以翻译经典开始传播佛法的。

在这个《感通录》里还有一个问答,道宣律师问:「世间人常常议论鸠摩罗什大师的戒律清不清净。」这就是为什么鸠摩罗什大师的母亲对他说:「你到震旦国,对自己不利。」

在吕光占领龟兹国的时候,就用尽手段逼着鸠摩罗什大师跟龟兹国王的女儿在一起;到了姚秦,姚兴又逼他生后代——你智慧太高了,得有后代来遗传。不让鸠摩罗什大师住僧房,让他住在逍遥园。这好像是一个污点,其实鸠摩罗什大师都是被逼的。

他每次讲经论的时候,必先要说一句话——一个比喻:如臭泥中生莲华,但采莲华,勿取臭泥。

费氏天人说:「不须相评,非悠悠者所议。」说这个事情不是一般人所能评议的。「罗什师今位阶三贤,所在通化」,就是位证三贤,是三贤位的菩萨!圆教三贤位,那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是菩萨摩诃萨。

三贤位就是阿鞞跋致菩萨,智慧广大,可以游戏神通,有种种善巧方便。鸠摩罗什大师为了弘扬佛法,忍辱负重,哪是要去破戒呢?

为了阻断这些不正确的想法,有一天在过斋的时候,鸠摩罗什大师在每位比丘面前摆了针,叫他们把针吃下去。可是谁敢吞针呢?自然是没一个敢吃的。

鸠摩罗什大师就叫下面人把所有的针全都收上来,那是一大把,当着众人的面吞下去。这样一来下面人再不敢说要跟鸠摩罗什大师一样。大师此举意味着你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敢吞针,就可以跟我一样;你若吞不了针,就不能一样。

想想鸠摩罗什大师作为三贤位菩萨是真实不虚的,我们不能用一般人的价值标准去判断他,因为这哪是我们所能够随便评价的呢?

鸠摩罗什大师临终的时候曾发愿:我所翻译的经典流传后世,弘通永远,今在众人面前「发诚实誓」,若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谬的话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所以,鸠摩罗什大师能够到中国——震旦国来传扬大乘经典佛法,对我们的恩德重大。感恩这位菩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需根据断句来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读音为:[yáo qín],[sān zàng fǎ shī],[jiū mó luó shí],[yì]。

1、姚秦:代表翻译的时间,(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一般指后秦 ,由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历经三十四年。为了便于分辨,在秦朝的前面加了姚姓,称“姚秦”。

2、三藏法师:法师是僧人的称呼,一般特指受过具足戒的僧人。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

3、鸠摩罗什:人名,东晋时期后秦高僧。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显著。

4、译:翻译。

扩展资料:

鸠摩罗什58岁时,在几年里发愤苦读,完全掌握了汉语,加上精通梵语、西域语和印度语,通晓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鸠摩罗什一共翻译了380多卷佛经,大乘佛法从此传入中国,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结下不解之缘,他翻译的《金刚经》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中国禅宗的根本经典。

《维摩经》《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坐禅三昧经》等则是一切修习佛学者的必读典籍,人们日常所使用的“世界”、“刹那”、“智慧”“意识”等等词汇,都是来自佛经,它不光是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人的心智。

尤其是唐、宋、明时期的文学、以及宋、明时期的理学等都受到这些经典的影响。鸠摩罗什的译经和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秦(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玄奘大师将Indus翻译成“印度”。

这个地理名词翻译质量,个人认为为诸国之冠。

玄奘不但译得准,而且译得也雅。

他说“印度”二字在汉语中含有轮回不息、如月照临的意思。

印度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常把自己的国家称为“婆罗多”。

这个词的原义是“月亮”,是北印度一个民族的名称。

且印度次大陆的形状南北皆有尖尖角,恰似新月一钩;

且北宽南窄的地理形状和汉字“印”贴切至极。

这种神翻译,我认为是某天晚上玄奘大师与佛祖心有灵犀才想到的。

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先后出现过许多优秀而杰出的翻译家,他们同时也是佛学大师、高僧;譬如东晋的法显,东晋后秦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唐朝的玄奘、鉴真、义律、不空等。那么,究竟谁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位?在我看来,非鸠摩罗什莫属。他在佛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就等同于“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史学(及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鸠摩罗什,出生于公元344 年,逝世于413年,原籍天竺(今属印度),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东晋后秦时期高僧、国师。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总计达35部294卷),其中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维摩诘经》、《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最为著名;尤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堪称万经之母,是最著名、最伟大、水平最高、质量最好、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

玄奘大师,又称玄奘法师、三藏法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高僧。他以印度取经的壮举闻名于世,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玄奘大师是一个备受尊敬和崇拜的人物。

一、玄奘大师的背景与求学之路

玄奘大师出生于公元602年,是陕西长安人。他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人和师长的喜爱。年少时,他就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要去印度学习佛法。于是,他辞别家人,踏上了求学之路。

二、玄奘大师的求学经历

1玄奘大师先后在长安的大慈恩寺、洛阳的白马寺等地学习佛法,师从名师学习经典和修行方法。

2在求学过程中,玄奘大师广泛阅读佛经,勤奋苦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修行水平和学识。

3玄奘大师还深入研究佛教的历史和哲学,对佛法的理解逐渐深入。

三、玄奘大师的印度取经之旅

1玄奘大师决心要亲自前往印度,学习更多的佛法知识。他明白,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佛教的真谛。

2玄奘大师在公元629年离开长安,经过艰苦的旅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于公元645年抵达印度。

3在印度,玄奘大师拜访了许多佛教圣地,与当地的高僧大德交流学习。他还亲自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将其带回中国。

四、玄奘大师的翻译事业

1玄奘大师在印度期间,努力翻译了多部佛经,包括《大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等。他的翻译工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玄奘大师的翻译事业不仅丰富了中国佛教的文化内涵,还使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五、玄奘大师的回国与传播佛教

1在印度学习了多年后,玄奘大师于公元645年返回中国。他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文化,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玄奘大师回国后,积极传播佛教,开办寺庙,组织僧众,倡导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他的传播工作影响深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尾:

玄奘大师以其卓越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印度取经之旅,不仅丰富了中国佛教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玄奘大师的事迹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国佛教的楷模和榜样。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佛法的传播付出了一切。正是因为有了玄奘大师这样的伟大僧人,佛教才得以在中国深入发展,并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和思想。

唐朝佛学家、翻译家不空三藏法师简介,是密宗祖师之一

人物履历 不空是其受灌顶的号,他名智藏,或称不空智。生于公元705年(唐神龙元年),幼年出家,十四岁在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