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白矾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圣惠》卷八十七:白矾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白矾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惠》卷七十二:白矾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惠》卷五十四:白矾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六:白矾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白矾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白矾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卫生总微》卷十一:白矾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仁存方》:白矾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三一:白矾丸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15 注意 116 摘录 12 《圣惠》卷八十六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圣惠》卷六十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魏氏家藏方》卷二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普济方》卷三八二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65 附注 17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171 组成 172 主治 17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74 制备方法 18 《圣惠》卷三十四 181 组成 182 主治 18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白矾丸 1 拼音

bái fán wán

2 《圣惠》卷八十七:白矾丸

21 处方

白矾灰3钱,田父3分(烧灰),蛇蜕皮1条(炒令微黄),青黛1分(细研),鹤虱1分,朱砂1分(细研),麝香1钱(细研),芦荟3分(细研),莨菪子1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炒黑色)。

22 制法

上为末,同研令匀,以烧饭为丸,如绿豆大。

23 功能主治

小儿脊疳,下痢羸瘦。

2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1岁儿服2丸,以粥饮送下。

25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七

3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白矾丸

31 处方

白矾(烧灰)1两,赤石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

3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五痔连年不愈,及瘘下脓血不止。

3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煎干姜汤迭下,晚食前再服。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4 《圣惠》卷七十二:白矾丸

41 处方

白矾灰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为末)2两。

42 制法

上为末,以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妇人痔疾久不愈。

4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荆芥汤送下,日3次。

45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5 《圣惠》卷五十四:白矾丸

51 处方

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踯躅花半两(酒拌,炒令干),细辛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藜芦半两(去芦头),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苦参半两(锉),雄黄半两(细研),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大戟半两(锉碎,微炒),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狼毒半两(锉碎,醋拌抄熟)。

5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53 功能主治

水症,腹大肿硬,大小肠不通。

5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以温水送下。以通利为度。

55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6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六:白矾丸

61 处方

白矾2两,黄丹2两,硫黄1两。

62 制法

先将白矾、黄丹入于坩锅内,以炭火半秤,烧通赤,任火自消,取出,于湿地出火毒2日,入硫黄同研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63 功能主治

脏腑久积虚冷,反胃呕哕。

6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65 摘录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六

7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白矾丸

71 处方

白矾(枯)1两,熟干地黄(焙)1两,玄参1两,知母(焙)1两,贝母(炒)1两,诃黎勒皮1两。

72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

止喘嗽,化痰涎,利胸膈,定烦渴。主肺壅热。

7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食后、临卧时煎生姜、大枣汤送下。

7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8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白矾丸

81 处方

白矾2两,铅丹2两。

82 制法

上药拌匀,用瓷瓶子固济封却头,以火烧令赤,候1两炊久,方可取出,放冷杵碎,于地上出火毒1宿,研令极细,用粟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赤白痢久不止。

8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米饮送下。

8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9 《卫生总微》卷十一:白矾丸

91 处方

枯白矾、定粉、寒水石(煅)各等分。

92 制法

上为细末,烂饭研匀为丸,如黍米大。

93 功能主治

小儿滑泄,肛头脱出。

9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乳食前煎乌梅汤送下。

95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一

10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仁存方》:白矾丸

101 处方

半夏1两,白矾半两(为末),香附(皂角水浸透)1两。

102 制法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03 功能主治

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

10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生姜汤送下。

105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仁存方》

11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三一:白矾丸

111 处方

白矾灰1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狗头骨灰2两。

112 制法

上为末,以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能主治

补虚退冷,暖血海。主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脐腹冷痛,面色萎黄,日渐虚损;妇人血脏久冷,赤白带下。

114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115 注意

忌生冷、毒物。

116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三一

12 《圣惠》卷八十六 121 组成

白矾灰1分,虾蟆灰1分,密陀僧(烧醋淬3遍)1分,乌贼鱼骨(炙令焦黄)1分,麝香半两。

122 主治

小儿一切疳,肌肤消瘦,泻痢不止,口鼻生疮,腹胀脚细,水谷不化。

12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日3次。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13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131 组成

白矾(烧令汁尽)1分,铅白霜1分。

132 主治

消渴烦热。

13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绵裹,含化咽津。

1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14 《圣惠》卷六十 141 组成

白矾半两(烧令汁尽),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桑黄1两(锉,微炒)。

142 主治

痔疾多年不愈,下部肿硬疼痛。

14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前以粥饮送下,加至20丸。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温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魏氏家藏方》卷二 151 组成

知母半两,贝母半两,款冬花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白矾2两半(枯)。

152 主治

远年日近,风参痰甚,一切喘咳。

15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临嗽时萝卜子煎汤,加姜汁少许送下。

15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普济方》卷三八二 161 组成

白矾灰3钱,田父3钱,蛇蜕皮1条(炒令微黄),青黛1分,鹤虱1分,朱砂1分,麝香1钱,芦荟1钱(研),莨菪子1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炒黑色),白扁豆(微炒,令**勿焦)1两,白附子(文武火炮令**,去火毒),天麻(锉如石子,与大麦炒黄)。

162 主治

小儿脊疳,下利羸瘦。

16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遇有患,依汤用使之,常服半钱或1字,米饮调下;妇人产妇亦可服之;慢惊搐搦,用麝香饮下,1日6次;急惊定后,用陈饭调下,惊吐不止,陈米饭调下;天柱倒脚,浓米饮下;夹伤寒发搐者,薄荷、葱白汤调下;疳气胀急,多渴者,百合汤调下;赤白痢,不思乳食者,生姜3片,枣子5个,陈米饭1合调下;发热面赤、浑身壮热、忽然惊叫者,金、银、薄荷汤调下;吃饭不知饥饱,不长肌肉,参柏1撮同炒,姜汤调下;暴泻,紫苏、木瓜汤调下;形神脱,言不正,及大人吐泻,藿香汤下。

1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好瓷罐盛。

16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矾散”。

17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171 组成

白矾(炭火烧令汁尽,候冷研为末)1两,黄耆(细锉)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

172 主治

牝痔下血不止。

17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加至30丸,日2次。

174 制备方法

上3味,先捣罗黄耆、枳实为细末,入矾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圣惠》卷三十四 181 组成

白矾灰1钱,黄丹1钱,蝙蝠粪20粒,巴豆1粒(麸炒微黄)。

182 主治

牙齿被虫蚀,有蚛孔疼痛,牙齿根朽烂。

183 白矾丸的用法用量

凡有蛀蚛孔疼痛不可忍者,以1丸于痛处咬之。立安。

1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软粟米饭为丸,如粟米大,晒干。

古籍中的白矾丸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八痔漏门]久痔

(去核炒)黄连(炒各二两)麝香当门如绿豆大。每白矾丸治久痔肠胃风冷及。脓血不止等。藤子散治肠风五痔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四·妇人部调经]赤白带

年崩漏不止,诸药不效,脉濡微,与此伏龙肝散,兼白矾丸服之愈。(白矾丸用白矾四两,附子二两,黄狗头骨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一]脱肛论

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如脱肛气逆。遍身虚肿。喘急者不治。白矾丸枯白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调经门]赤白带下

年崩漏不止,诸药不效,脉濡微,与此伏龙肝散,兼白矾丸服之愈。(方见前。)白矾丸白矾(四两)附子(二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调经门]赤白带下

在《甄嬛传》这部电视剧中,如果对其中桥段进行个排名,我认为滴血验亲的这个场景能够名列前茅。在这场戏中,祺贵人抓着“甄嬛和温实初”的事情不放,跑到皇后面前告发“甄嬛和温实初私通“,最终惊动了皇上,甚至还来了一场滴血验亲。至于绘春为什么说是她在水中加入了明矾,我认为原因有下:

一石二鸟救皇后于水火之中又能给皇帝“减负”

 

在滴血认亲的过程中,可谓险象环生,当血在水中相融的时候,甄嬛忧虑进了心头,但是在甄嬛识破了水被人做了手脚水中有明矾的时候,皇后又聚起了眉头,看过剧的人都清楚皇后跟甄嬛之间的紧张关系,加上这个滴血认亲布置过程大都也是皇后操办的,如果想要做手脚,皇后是既有动机,又有可操作时机,嫌疑矛头直指皇后。

绘春作为皇后的丫头,在古代社会对主子要忠诚的观念深入人心,更何况是在宫中皇后的身边,因此绘春从这个角度出发理应为主人充当挡箭牌挺身而出,所以绘春在这个紧急关头才站了出来,打了圆场救了皇后的急。其次,如果,绘春说是自己往水中加入的明矾,案子就会僵持下去,皇帝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和破解这个案情。

 

幕后“老板”太后的主使

大家都知道剧中的绘春,并不是聪颖智慧的象征,包括在皇后身边也大都承担的时候跑腿等体力劳动,至于脑力劳动多为剪秋完成,所以对于这种既需要高情商又要高智商也要反应机敏的场合,依就绘春本身的资质肯定是完不成的,所以,这个幕后主使太后就出来了,太后虽然不在现场,但是却依旧牢牢地掌控着局面,太后想要平息皇上的怒气,保住皇后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人出来当“替罪羊”,这个人就是绘春,首先绘春是皇后身边人,其次,绘春有作案时机,所以在太后的运作下,绘春就咬定了说水中的明矾是她加的。

目录 1 拼音 2 瓜矾散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瓜矾散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瓜矾散 1 拼音

guā fán sǎn

2 瓜矾散的别名

瓜蒂甘遂丸

3 处方

瓜蒂4钱,甘遂1钱,白矾(枯)5分,螺壳(煅)5分,草乌尖5分。

4 制法

上为末,用真麻油调令软硬得所,旋丸如鼻孔大。

5 功能主治

鼻痔。

6 瓜矾散的用法用量

瓜蒂甘遂丸(《明医指掌》卷八)。

7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古籍中的瓜矾散 《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论治

生鼻中,为鼻痔,由胃有食积,热痰流注。星夏散,瓜矾散。有肺热极而生肉,如榴子下垂,闭塞鼻窍,气不得

《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论治]附方

冬〔鼻痔〕星夏散星夏辛芷芩连草苍术神曲〔外治〕瓜矾散瓜蒂甘遂枯矾草乌灰螺壳灰麻油调作丸,日一次塞鼻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次早洗去,兼治妇人鼻上黑粉刺。瓜矾去鼻痔之疾。瓜矾散瓜蒂四钱,甘遂一钱,白矾(枯)、螺壳()、草乌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少许为丸,绵裹塞鼻,数日即脱。甚者加砂少许,或瓜矾散亦妙。又食积热痰生痔者,单苍耳丸,内服外敷,最

《医灯续焰》:[卷十八(补遗)鼻]附方

原题:饕餮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历史 在我们的生活中,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如,拉面里有拉面剂蓬灰、冰激凌中有凝固剂卡拉胶、糖果中有用蔬菜水果合成的食用色素、各种碳酸饮料里有添加剂柠檬酸、罐头中有琼脂做保鲜剂和稳定剂等等。 再比如,中国在大汶口时期,已经用转化酶来酿酒了。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发现了盐卤,并开始用其制造豆腐。之后,中国人又发现了肉桂香、明矾、亚硝酸盐等等诸多食品添加剂。在外国,特别是在地中海地区,古埃及远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开始用盐腌制咸鱼,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用卤水腌制橄榄和芝士、用乳香、肉桂作为酿酒用的添加剂。 可不要小看食品添加剂,正是它们的出现,才令我们的饮食更加多种多样、更加馋涎欲滴。 一切从盐开始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盐的摄入,人们就感到浑身无力,无法生活。因此盐成了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几乎各种炒菜、料理、西餐中都必须用到盐。 可我们也许不知道,我们常吃的盐,实际上最早也是一种添加剂。对我们今天人类来说,每天必须摄入不少于6克的盐才能生活,其实古人也一样。 但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在猎物里往往就有盐,因此他们不必像今天的我们一样特别补充盐分。可是,从1万年前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庄稼开始。盐却开始从人们的食谱中消失,这是因为庄稼不能提供盐分给人类。可没有盐又不行。没办法,人们只能从其他地方去找盐。人们发现,咸水湖和海水都是咸的,所以人们选择了从水中来提取盐。后来,发展出从海水提取盐、用煮的方法提取井盐以及从矿物中提取盐三种方法。 盐的提取在人类历史上堪称一次饮食革命,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这种必需品。成功提取盐以后,人们不必再局限于含盐的食物,即便是食物不含盐,只要往里面放几粒盐,就可以端上来食用了。 正因为盐的这种特殊性,盐的生产便从古至今都是国家把持着。到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盐也与其他比较东西一样,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好的由皇帝和贵族们占有,次的就给平民们了。其中,盐中的虎形盐便是被抬高为祭天和特殊祭典使用的。1046年,北宋朝廷更是在科举考试中出了有关于虎形盐的题。 虎形盐:一种外表看着像老虎的结晶盐 另外,在过去的年代里,因为没有冰箱,更没有保鲜剂,所以食物必须马上吃。但人们久而久之发现,将食物中大量放盐,竟然能保持食物长期保持,不至于腐坏。比如我们现代常吃的咸菜和腊肉就是多亏了盐,使它们能放置非常长的时间。 可问题也来了。盐嵌入食物的时间过长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令人患各种疾病。但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亚硝酸盐,其也是一种不错的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盐、香肠和腌菜 亚硝酸盐在中国大概出现于北宋时期,最初主要用于腌制腊肉、制作火腿等,其特点就是可以将肉类食品长时间地保存,而绝不会变质。而且,添加亚硝酸盐的肉制品不仅颜色 诱人,而且安全性提高了一大截。 这是因为,肉制品中容易滋长一种叫「 ”肉毒梭菌”的毒菌,它分泌出的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即使在现今,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患者一旦送医不及时也可能不幸死亡,在古代的医学条件下,一旦中毒,后果可想而知。 而添加了亚硝酸盐的肉制品,就不会滋长这种菌了。因此对古人来说,亚硝酸盐可是十足的好东西! 再加上我们祖先常说的「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习惯,因此我们今天能吃到好吃的金华火腿、腊肠等等,都是拜其所赐。 后来,亚硝酸盐的制作技术于13世纪传到了欧洲,还促使了一个濒危行业重新焕发生机。该行业其实就是香肠业。在欧洲,香肠是人们除面包外的最主要食物,几乎每顿饭都缺不了它的存在。但问题是,香肠很容易变质,每次做出来都必须赶快吃。在德国的中世纪就有一句名言,叫「 ”香肠不应该听到中午教堂的钟声”。意思是说香肠的保存期只有半天,为了防止变质,人们往往会在上午就将香肠当作早点吃掉,根本不会将它放到中午甚至是下午的正餐去吃。 此后,在欧洲的大部分肉制品里都含有亚硝酸盐。作用一是除菌抗氧化,二是增加香味。亚硝酸盐的出现,就是香肠业的一大救星。 法兰克福香肠、图林根香肠等等欧洲著名香肠,都是使用亚硝酸盐的大户。尽管由于食用多了亚硝酸盐会有中毒反应,欧盟也为此制定了严格的含量标准。但是,一切挡不住吃货们的嘴和肚子,在他们眼里没有了亚硝酸盐的香肠就像没有灵魂一样。 另外,腌菜也是亚硝酸盐的一大用户。我们经常说的中国咸菜和韩国泡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咸菜和泡菜在开始腌制的2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并不高,只是在第3—8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峰,第9天以后开始下降,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腌制咸菜和泡菜一般时间短的在2天之内,长的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才可以食用。 中国腌制咸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许多先秦古籍中,里我们都能看到食用葅菜的记录,其实它就是最早的咸菜。即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后来,人们又发明了一个「 ”齑”字,就是专门指那些切碎了腌的咸菜,以区分另一种腌制蔬菜——泡菜。特别是在封建时代,人民大众吃得食物本来就很少,咸菜不仅物美价廉,而且保存时间还特长,就正好成了人民大众最喜欢的食物。 结果,到明清时期,咸菜的制作便开始朝着系统化、规范化演变,以至于出了天源酱菜、六必居酱菜、槐茂酱菜、玉堂酱菜等品牌型的店铺,售卖他们的咸菜的店家更是遍布全国各地。 与中国的咸菜齐名,甚至略高一筹的那就得说到韩国的泡菜了。实际上,韩国的泡菜也来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的四川泡菜。隋唐时期的将士们去远征朝鲜时候,一些来自于四川的将士便将泡菜的技艺带到了韩国。 泡菜传到韩国以后,韩国因为物产较为贫乏,便不像中国人这样蔬菜水果都可以泡着吃,而是主攻大白菜,顺带再加上一些当地的特产如鱼虾等海产品。可是,虽然海产品令泡菜吃起来更加鲜美,但却满是鱼腥味。到17世纪后,辣椒传入韩国,韩国人便将辣椒加入了泡菜中,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还将成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一步降低。今天,韩国泡菜如宗家府、富爸爸、九日味祖等品牌一直秉承着这种制作方法,而韩国的泡菜也一举成名。 鱼露 前面提到了韩国的泡菜,在制作,经常会加上一些鱼虾提味。但鱼虾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发臭。为此人们就发明了另一种食品添加剂——鱼露。 鱼露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日本人认为鱼露是超过酱油的最鲜味调味料,并向全球加以推荐。以至于现代很多地方的人都以为鱼露是日本的发明。 其实,早在公元前,鱼露就已经被罗马人发明出来了。在古罗马作家加图、阿皮休斯等人的著作中都曾提到,古罗马人喜欢在宴饮的时候添加鱼露,以增加其香味。而且,在公元前后,罗马在地中海区域就已经有了几个鱼露集散中心城市。而中国的鱼露也至少有100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东南的沿海地区,某些地方仍旧使用着最古老的高跷式捕鱼方式,就为了将其制成最鲜美的鱼露。 从公元1世纪开始,今天西班牙的特罗伊亚就成为地中海最大的鱼露集散地。因为鱼露的普及,罗马人往往在晚上那顿正餐上,将饭菜与鱼露一起端上桌。想吃鱼露的人就沾一些吃,不想吃的人也可以不沾。 但到了中世纪,鱼露因为制作复杂,且价格昂贵,并不被欧洲人所看好。所以除了拜占庭以外,其他地方的鱼露生产都机会处于停滞。而当时,中国的东南沿海却因为传入了鱼露,而让渔民们的饮食更加丰盛。人们还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鱼酱、鱼油等,大大丰富了鱼制品的范围。 10世纪,拜占庭帝国开始发明了刀叉餐具,鱼露因为不方便蘸取,逐渐也从拜占庭人的视线里消失了。 直到19世纪的时候,鱼露才重新回到欧洲人的餐桌上,而那时中国人和日本人早就吃了一千多年了。越南人更是将鱼露变成了自己国家的特产。 明矾与油条 明矾也叫白矾,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说起明矾,也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白凡的孩子,和父亲相依为命。在他们的屋子外有棵树,每年这棵树都会长出黑色的果实。白凡很喜欢这树,经常尽心尽力地为其浇水、剪掉无用的枝桠。有一天,白凡梦见这棵树变成了一个王子。王子称自己本是南方来的神仙,感谢白凡和父亲多年来的帮助,所以在临走前要送白凡一些东西。”白凡醒来后,发现门前的大树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包奇怪的白色晶体。不久,该地的所有人突然都腹泻不止。白凡想到那包礼物,看到上面写着要捣碎,然后给白凡的父亲服用,就能解厄。白凡照着做了,结果父亲的腹泻真的止住了。从此,人们都用这样的白色晶体治好了病,为了纪念白凡,便将这种白色晶体称为白矾。 明矾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早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明矾。而且,明矾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治病,而是用来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于净水,和做食用膨胀剂,像炸麻圆、油条里都可能含有。 说到炸油条添加明矾,大家绝对都不陌生。东北和华北很多地区称油条为「 ”馃子”;安徽一些地区称「 ”油果子”;广州及周边地区称油炸鬼;潮汕地区等地称油炸果;浙江地区则叫天罗筋。 据说,最早的油条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这么一条记录: 「 ”饹余,起面如上法。盘水中浸剂,于漆盘背上水作者,省脂,亦得十日软,然久停则坚。干剂于腕上手挽作,勿着勃。入脂浮出,即急翻,以杖周正之,但任其起,勿刺令穿。熟乃出之,一面白,一面赤,软而可爱。久停亦不坚。若待熟始膨,杖刺作孔者,泄其润气,坚硬不好。法须瓮盛,湿布盖口,则常有润泽,甚佳。任意所便,滑而且美。” 估计很多人已经听出来了,这不就是家门口那家炸油条的做法吗?没错,这就是最早的炸油条,或者是炸油饼的。 用酵母或酵面和面粉加水揉和,面团将会发酵,但是油条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对人体是有害的。后来人们偶然地发现,如果将油条中加入纯碱、食盐和明矾,就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变成氢氧化铝,从而方便大家食用。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实际上,除这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外,我们经常还能看到食用色素、鼠尾草、百里香、石灰、丁香、人造黄油以及各种化学制剂等人造添加剂等等,真是不一而足。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是越来越花色翻新,但食品添加剂也从发现史向发明史转变。今天,各国所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在2000种左右。而每天,也有新的食品添加剂加入进这个队伍。正是它们,在改变了我们口味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甄嬛放的白矾。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在江福海传甄嬛到景仁宫问话的之前,槿汐在帮甄嬛染指甲,古代染指甲是将花瓣捣成泥,然后加上白矾涂抹在指甲上,这么说来,甄嬛的指甲是有白矾的,而且原著中有记载,是甄嬛自己动的手。

台词:

甄嬛:皇上,这水有问题,任何人的血滴进去都能相融,皇上你来看,皇上。

崔槿汐:皇上,这水有问题,是有人做过手脚的,娘娘是清白的,皇上。

苏培盛:皇上,这不可能的,奴才没有生育的能力,温太医、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因为,温太医、槿汐与苏培盛的学也能相融)。

皇上:哈哈,朕知道。

温太医:皇上,此水有酸涩的味道,是加了白矾的缘故,皇上,医书古籍上有注,若以白矾置入水中,虽非亲生父子也可以相融,若以清油置于水中,虽为亲生父子也不可以相融啊,皇上。

甄嬛:皇上,此人居心之毒可以想见。

滴血认亲剧情介绍:

祺贵人诬陷甄嬛的孩子不是皇上的,为求真相,皇后主张滴血认亲,皇帝执意执行。验血之时,皇后使计在水中做了手脚,甄嬛差点落入皇后圈套,幸而及时发现。

叶澜依带尼姑莫言进宫佐证甄嬛与温实初清白,玢儿也力证二人并无私情,自己是被迫进宫作伪证的。滴血验亲无果,皇后心中有鬼,被迫拉出宫女绘春充当自己的挡箭牌。

大殿之上,甄嬛毫不留情地揭发了祺贵人之父陷害自己父亲的实情,祺贵人见事已至此,为了遏制甄嬛,也为了保全家人,索性担下一切罪责,拒绝说出皇后是幕后主谋。

皇帝迁怒皇后,命她在宫内养病,交出六宫大权。祺贵人扰乱宫闱,被打入冷宫;康常在、贞嫔二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罚俸六个月。

皇帝自觉委屈了甄嬛,任由她处置其余人等,甄嬛遂下令将斐雯、静白乱棍打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