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书法作品赏析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1收藏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赏析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第1张

在我国古代,有着一段非常灿烂的书法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多的优秀的书法作品,随着千年的流逝,那笔迹似乎依然告诉着大家曾经我国古代有过的灿烂书法文化,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优秀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1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2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3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4

 书法常识—书体类

1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从书法的角度分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传世的甲骨文中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并且笔画有弹性,应当是由类似毛笔的工具书写而成的。

2什么是金文

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称铜为金,因而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因为这种文字在钟和鼎上出现最多,且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之为钟鼎文。钟鼎铭文,字凹人的阴文叫做款;字凸出的阳文叫做识(音炽)。

3金文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有哪些

商代前期金文的代表作有《戌嗣子鼎》《宰甫卣》等,笔画丰满柔韧,结体端庄沉稳,体势恢弘。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内容是记叙游猎、行乐的四言诗,十鼓分刻十首诗,故又称“猎碣文”。其笔画匀整,结体疏朗,朴厚雄浑,用笔遒劲圆润,具有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字的典范性,归于大篆系统。

5什么是大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

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秦始皇为统一中国的文字,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加以修订、整理,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秦篆。后人为了区分秦以前的文字,把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

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多为吉语。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其瓦当文字的风格不一,官署用瓦书体方正严谨,私宅用瓦书体活泼多变,姿态妍美,书体皆为阳文篆书。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

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篆的发展派生出了小篆和古隶,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了惟一的官体文字。古隶为民间俗体文字,历史上的任何俗体都是以正体为变革对象的。小篆的规范统一促使古隶以小篆为变革对象,加快了隶变过程,使隶书迅速成熟起来。

10什么是汉隶

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

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礼器碑》《封龙山颂》《衡方碑》《鲜于璜碑》等。

12什么是章草

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章草打破隶书的书写规矩,使它趋于简便,其捺笔用隶书的波挑,隶味很浓,并且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每个单字的笔画之间出现了牵丝引带。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13什么是今草

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今草萌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形式,使上下字之间气势相连,左右行款,顾盼有情。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萆

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是由草隶演变而成的,其法度严谨、点画分明、布白匀整、字形方整。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楷书盛于魏晋南北朝,唐代使楷书发展至最高峰。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

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也有人把北魏石刻称为“魏楷”。

17什么是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书的特点。行书写得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

18什么是瘦全体

瘦金体是由宋徽宗赵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笔画瘦劲似铁,自称“瘦金体”。

19什么叫漆书

漆书一般是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写的一种书体。其书迹因以软笔舔扁人纸,破圆为方,把《天发神谶碑》中的方头笔形化人楷书之中,好像用扁漆刷子刷出来的字一样,故自称“漆书”,并非真是用漆写的字。

扩展资料: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 )、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

王铎最经典行书代表作《行书诗轴》《赠敷五文语轴》

《行书诗轴》书于明弘光元年(1645年)乙酉,即清顺治二年。在国难当头、家庭变故之际,他的心中定有难言的滋味与不尽的无奈。作品中有多个字之间连绵相属,既具有“颜筋柳骨”的厚重宽博、挺拔劲媚,也有二王的潇洒自如、婉转圆通。通过米芾,他把“一笔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最后“烟中不欲还”,数字跌宕起伏、纵横飘逸,正是达到了笔在意在、笔断意连的境界。

《赠敷五文语轴》,书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这时的王铎,已经抱病服药,此后便居住在家,至第二年三月十八日去世。所以,这件作品是王铎极晚年时所写,足见其书法艺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不过,这件书法却并没有衰老之象,那种气贯长虹的笔势丝毫不减当年。此作后来流传至日本,为工藤壮平家族收藏,曾被村上三岛编入《书道全集》与《王铎的书法——条幅编》等书。

  行书是我国的一种书法字型形式,这种字型有独特的字型风格特点,对我国书法发展的影响甚大。下面是我整理的。

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型,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元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经典的古诗行书毛笔书法欣赏

行书是介于 楷书与 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 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唐代张怀瓘《 书断》记载:“行书者,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张怀瓘在其《书议》又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明代丰坊在《 书诀》中则有更为形象的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历代书法大家共同书写了行书发展辉煌灿烂的历史。

  行书的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苏轼的行书代表作品有:《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为苏轼晚年行书的代表作。《洞庭春色赋》约作于元祐六年(1091),《中山松醪赋》是苏轼出知定州时所作,约写于元祐八年(1093)。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英州,途中在襄邑(今河南睢县)遇大雨不能前行,留阻数日书此“二赋”述怀。

此卷横长3063厘米,纵长心283厘米,俱为行书。其中《洞庭春色赋》32行,共287字;《中山松醪赋》35行,共320字;正文后又有自题10行,共85字,此件作品总计692字,是迄今为止苏东坡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作品。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

苏轼简介:

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佑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古诗是我国文学中的一种古老的表现形式,它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魅力。在我国,古诗的行书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对我国的书法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是我整理的著名的古诗行书字体书法作品。

好看的古诗行书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经典的古诗行书作品欣赏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 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 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 七古。 四言诗,远在《 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 五言、七言为代表。

古诗句子的整齐

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体诗和近代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比如:

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赏析 [古代优秀书法作品]

在我国古代,有着一段非常灿烂的书法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多的优秀的书法作品,随着千年的流逝,那笔迹似乎依然告诉着大家曾经我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