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以形说义
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运用以形说义方法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二、如何运用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
根据字形来说解字义在传统训诂学中很早就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拆字说义了。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分析字形时要有科学的头脑,不能妄加猜测。要对字形做梳理工作,一定要追溯到它的原始形体上去,准确找出字形所代表的最初意义。不能凭现代通行的字型作主观的判断。现代人有一句歇后语:“两个山字重起—请出”。也是今人据现代汉字的形体作出的误解。出,不是从二山,而是从 ,从止,甲骨文作 ,像一只脚从居穴中走出来,是一个合体象形字。
又如“宿”字。《说文七下 部》:“宿,止也。从 ,声。古文夙。”《说文》解释“宿”的最初意义是“止”,是对的。但是对这个字的字形分析却有问题。认为 是古文夙,是没有根据的。宿,甲骨文写作 ,象一个人在 屋下靠著带有花纹的席子止息的样子,正反映了“住宿”之义。许慎根据形体发生了变化的小篆来分析字形,难免出错。
又如:民,《说文十二下民部》:“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但书中没有说明“古文之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只引了一个古文形体: 。对这个形体,段玉裁认为“盖象萌生繁庑之形。”王宁先生认为:“中间的 象女字,上下左右的斜画象捆绑的绳子,因此整个字形表示的是‘奴隶’的意思。”王先生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许慎引用的字型来自孔子壁中书,还不是最早的古文字。“民”在金文中已存在,写作 盂鼎; 王孙钟 看上去像一只眼睛被一尖利物刺中的样子。唐兰说:“民字从目,此铭中初见。”可见,民字像刺目之形是肯定无疑的。刺目是古代奴隶主对奴隶的一种酷刑。“民字”的本义是“奴隶”。《贾子六政》说:“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民=萌=盲,目被刺成盲人,这是许慎以“萌”释“民”的本意。段玉裁因为“萌”有“草芽”义,所以解释为“繁芜”,并不正确。
以形说义方法探求的是单字的本义,在分析之后,往往要引古代文献中的用例来证明分析的正确性。
三、因声求义
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要准确解释词义有时就要借助于它的语音。从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注意到了汉语词语的读音。例如:《说文》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声训以同音字作为训释字。扬雄的《方言》很关注异地殊语反映出的读音变化。东汉末年的刘熙所写的《释名》一书,就是通过声音线索来找出百姓日用器皿的得名缘由。汉字里形声字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构字方式,汉字表音化的趋势在日益加强。汉语音韵的发展变化是声、韵、调协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牵动其他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韵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声母、声调的演变。
因声求义的方法就是要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历史演变的规律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辨别通假字。其中推求语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联同源词;2、推求事物的得名之由;3、弄清古代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音义联络,进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的根词。因声求义时,应遵循两个原则:1以古音为依据。2以文献语言为依据。
四、“因声求义”方法具体运用
1通假借
如: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害”字《说文》“伤也。”“害”的几个义项“损害、杀害、祸害、忌妒”都解释不通。通过“通假借”的办法,了解“害”借用作“何”,问题才能解决。句意是“哪件要洗哪件不要洗,回家问父母。”
2明方言
如:人涉昂否。《诗经》《毛诗诂训传》:“昂,我也。”《郑玄笺》:“人皆从而渡,我独否。”有学者解释为:“昂,今北方方言变为俺。昂古与吾通,今转为俺……昂之转为俺,其声音变化之迹是非常清楚的。”另有学者解释为:“昂为 的假借。《说文》:‘ ,妇人自称。’由于昂、 声近而通用,所以成为我的通称。”
3寻语源
黍,禾属而粘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
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五、据文证义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说词义。前两种方法“以形说义”“因声求义”都具有主观性,而这种方法则更为客观。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三点:1尽量从本文、本书和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中寻找证据。2所得结论,不能脱离被训词的意义系统。3存在于古书之中的明显的训诂材料,大多是因势立说,随文而释。
如: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怜值得怜悯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瓮》/西北望长安,可怜可惜无数山。
你好
训诂萌芽于先秦,但真正以解释文献语言为目的而系统进行的训诂工作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独尊儒术,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促进了训诂的发展。汉代古文经学派重文字训诂,考证名物制度,注释循经立训,简约质朴,不离经空发(这种学风称为『朴学』『汉学』)。著名学者有贾逵、服虔、马融、郑兴、郑众、许慎、郑玄等。注本有: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三礼注等。除经以外,还有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
汉代训诂专书有〖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被奉为训诂之祖,并被列入经书类。杨雄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其以方言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的兼贯纵横的训诂方法』,对后世训诂学有很大影响。刘熙的〖释名〗是一部用声训方法推求名源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借以解读文献语言的训诂专著。
两汉出现了训诂史上第一个兴盛期,其特点:一是确定了随文释义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注释形式,这是训诂走向成熟的体现;二是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说文解字〗对所收录的每一个汉字既释义
训诂的用法:形训、音训、义训。
一、形训,通过字形来解释古代字义。
1、陈说,直接陈述特征特点。比如:“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2、描述,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比拟说明。比如:“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
3、比拟,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比如:“蒙,雨貌”。“汤汤,水盛貌”。“蚩蚩,敦厚之貌”。
二、音训,通过读音声韵来解释古代字义。
1、同字为训,用本字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比者,比也”,“亲者,亲之也”。
2、同音为训,用相同读音,意思相同的字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咸者,感也”,“夬者,决也”,“政者,正也”,“晋者,进也”。
3、音近为训,用读音相似,意思相近的字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乾,健也”,“坤,顺也”,“仁者,人也”,“义者,宜也”,“校者,教也”,“户,护也”。
三、义训,通过具体涵义来解释古代字义。
1、直训,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弄,玩也”。“假,借也”。“硕,大也。”
2、互训,用意义相同、相近的词互相解释。比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咽,嗌也;嗌,咽也”。
3、递训,用意思相近的机组词,递进解释。比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煽,炽也;炽,盛也”。
4、反训,用意思相反的词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乱,治也”,“故,今也”。
5、义界,通过界定概念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名词。比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风行水成文曰涟”。“不荣而实曰秀”。
弊病:
一、牵强附会,把不相关的事物牵合在一起,强行比附。
二、望文生训,还是牵强附会的一种,把看着相似,但实际上又不是一回事的内容通过个人臆断附会到一起。有时候是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去牵强理解古文。
三、随意破字,有的文句属于暂时读不通的,有的人便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强行通转,使古书符合自己的意思。这属于改字,而通句意的一种。不纠察作者原意,而全凭个人意图。
四、增字减字,在语句不通顺的时候,通过主观臆断推测或是缺字,或是衍字,随着个人意图或增加或删。
五、忽略语法,不重视文言语法,忽略古今语法差异,直接按今文语法解释古语。
汉代是训诂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秦末社会的动荡,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先秦古籍多凭口耳传受,用隶书写出,世称为"今文经"。而从汉武帝以后前代的“古文经”出现日多,其中多古字古义,不尽为人所识,因此就有训诂学家为之注释。但在西汉时期,今文经盛行时,注释五经的人已经很多。以《诗经》而论,就有齐、鲁、韩三家,文字颇有不同。其他各经也有章句训释之类。汉代的训诂学就是依靠经学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汉代已有专门解释词语的训诂书。主要的训诂书有《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4种。这4种书各有特点,是中国训诂学的基石。
二、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三、写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作者为清代学者孙诒让。《周礼正义》是疏证周代官制的书,解释周礼最精审详备,是清人诸经新疏中最晚出而成就最高的学术巨著。 2方言——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全名《楢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今存13卷。体例是先列举词条,然后分别说明通行情况。书中所记载的都是古代不同地区的词汇,还掺杂少数当时少数民族的语言。《方言》对所记录的词汇,往往注明通语、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转语等,从中可大体了解汉代方言分布轮廓。《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在中国和世界的方言学史上都享有盛名。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作者蒋礼鸿,语言学家。字云从,浙江省嘉兴人。《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一部考释敦煌变文中词语的专著。该书对语词的通释研究,使敦煌变文的词义多已涣然得释。这对于读者读懂变文及当时的其他文学作品都是很有助益的。该书为语词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研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就。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 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著作是:胡相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榕《训诂学概论》。 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何仲英、杨树达。 沈兼士有关词源和训诂学的著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形”和“义”的几个方法》。 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训诂学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窥管》。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解释词义、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属于形书的有:《说文》、《玉篇》、《类篇》;属于音书的有:《广韵》、《集韵》。 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有:集合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考证的步骤一般是:提出考证对象、考求材料证据、论证。 一般考证都由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释理。 考证的类型分为:证实类和反驳类。 证实类,对未有结论的问题证明其结论;对已有的结论考察核实。 证实类考证多因语义不明、证据不足、论证不详而发疑。 反驳类,对已有的结论提出异议,以证据推翻之;同时提出新的证据而易以新的结论。 反驳类考证多因原来的解释没有看到较充分或较全面的证据、虽有证据而对证据不能正确理解、违背语言规律、违背注例、违背事理而发疑。 词存在的两种状态:贮存状态和使用状态。 贮存状态的词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体现在历代编纂的辞书中,每个词的意义大多是多项的。 使用状态的词义即个人言语中的具体意义,意义是固定的,多体现在随文释义的材料中,每个词的意义大多是单项的。不但有具体涵义和规定所指,还可能带有说、写者个人经验和感情色彩。 随文释义的任务:确定义项、明确指向、陈述具体义值。 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形训、声训、义训。 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 只有本义才能直接与字形切合,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只有笔意才可以以形索义。 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语源分为系源和推源两类。 判断一个训诂好坏的标准是: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注释结论是否正确,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训诂学简论》一书是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永言先生所著,其书从各个方面介绍了训诂学的相关知识,让我们对训诂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现将我的笔记整理如下:
第一章先从训诂的概念开始,解释了什么是“训诂”和为什么需要它。接着,就正式提出了训诂学的概念和需要它的理由。此外,又说明了训诂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训诂”,是了解训诂学的基础。训,简单说来,就是解释字、词、句。诂,即解释古籍中的古语。随着范围的扩大,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几乎都可以称为训诂。训诂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1解释字义、词义2串讲句义3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4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5申述篇章旨意6说明典章制度7引证史实、故事8评论原文。训诂之所以需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古书的语言有了不懂的地方,必须加以解释。而不懂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上和非语言上。语言:1古语。(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所以难以理解;一个词语的某一意义或用法后世不通行了所以容易误解)2方俗语。(见于历代各类作品的方言、俗语)3音译的外来语。4代语。指的是为了修辞等目的用来代替某一事物或事情的本来说法的词语。5双关语。根据词的多义性或同音现象构成的词语。6成语。7典故。古代诗文用典多,除了指示典故出处、词语来历外,还需说明作者的用典命意,否则容易产生“释事而忘义”。8语法。分为词法、句法和修辞。9句读。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词连写,所以就需运用训诂学来研究。非语言有以下原因:1古字的写法与今字不同。2通假字。3讹误字。4避讳字,比如历代都有因避讳黄帝名讳而更改文字的做法。5还有一些外部原因:名物、思想、风俗习惯等。训诂学,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分,侧重于字义和语义的研究。学习训诂学的必要性包括:1词典的释文和古书的注解需要训诂学知识。2词典中解释字、词的意义很多,需要去取得当。3词典释文中错误、不确之处需要训诂学知识来辨别。4古书注解中众说纷纭,需要用训诂学知识择善而从之或求正解。5许多词义在词典和古书中查不到,需要运用训诂学知识探讨来寻求答案。6某类词语的特殊含义靠词典不能明了,需要训诂学知识加以阐明。训诂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1训诂的目的在于通古语,那就得先明了古音和古今语音的转变,这就需要音韵学。2语义与语法密切相关,运用语法学知识解释时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切合原意。3训诂学与修辞学同样联系紧密。比如:互文、对文。了解了修辞,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词义。4语言的发展变化在不同地域是不平衡的,在一些地区已经消失的语言变化在另一些地区可能还继续保存。现代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印证古词、古义,阐明古今词汇、语义的传承关系。5训诂学探讨古词、古义除了利用汉语材料,还得参考跟汉语临近的语言,这就需要比较语言学。6文字从古至今形体有所变化,训诂学要想追寻本义,需要文字学的帮助。7古书中的一些错误,只有经过校正,才能顺释文义,这就需要校勘学。此外,与史学、自然科学等联系同样紧密。
第二章,从不同朝代进行训诂知识论述。
先秦时期,春秋时代萌芽,战国时代进一步发展。如:解释《诗经》的《毛诗故训传》,解释经文词句意义和事理的《公羊传》。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尔雅》在先秦时代已有雏形。
此外,还有形训、声训和义训。这一时期,训诂的范围已经很广,方式也很多样了。两汉时期训诂工作有很大发展,表现在:1语言的变化。由于语言的发展,汉代学者对先秦的典籍有些已经难以读懂。2文字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今文和古文的差异上。3师说的各别。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些新的著作、呈现了一些新特点。魏晋时期经注的特点是喜欢发挥义理。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些疏通经义的“义疏”和“讲疏”,还产生了不少其他古籍的注解和训诂专书。训诂工作发达在唐代,重要的经书有了新式的注解,即“正义”。它不仅解释经书正文,而且同时解释注文。宋代,学者们为诗文集做注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不但为前代作家的集子做注,还为本朝作家的集子做注,语录用口语,做注时一般仍用文言。元明两代的经传训诂,内容多空疏肤泛,数量大但可观者少,解释时为“直解”,学术价值不高。清代训诂工作达到最高峰。清儒所做的古籍注释和训诂学专书数量很大,分为:经部、史、子、集部、礼记、训诂专书,还有三本康熙年间产生的字典辞书——《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
1《毛传》和《郑笺》。《毛传》是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传注。其内容包括:解释题意,寓析章句,说明章旨,解释词义,解释语句,记述典章制度和引证故事、史实。《郑笺》的内容包括:注释《诗序》,申术《毛传》与补正《毛传》。2《尔雅》和群雅。《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对后世训诂学有很大影响,在古汉语和汉语史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其撰著宗旨是“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疏语”。它解释词语的方式分为三大类:1汇集具有相同、相近意义的或者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一组词,用一个比较普通的词来作释。2以共名释别名,以俗语释文言3用语句说明词义。《尔雅》对后世训诂书的编撰影响很大,模仿它的著作历代都有,成为“群雅”,包括:《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通雅》、《别雅》、《比雅》、《拾雅》、《叠雅》、《支雅》、《说雅》、《选雅》和《毛诗传义类》。《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作。《方言》的编者曾从《尔雅》中取材,体例上也有所改进。不仅说明了一组同义词中各个词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同,有时还对同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也有所解释。书中涉及的地域很广,从收录的词来看,不仅包括汉语方言,可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分五类:通语,某地某地之间通语,某地语,古今语和转语。它的学术价值也很好,体现在:书中对一些同义词有所辨析,有助于认识古汉语中这些词的异同2书中采录并解释了不少先秦和汉代的方言、口语词,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中的一些词义。3书中收载名物词不少,助于了解古代名物。4书中记有不少方言同源词,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5本书所记方言与现代汉语比较,可看出古今语的联系,助于汉语词汇史的探讨。《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的词源义和同源关系的词典。其声训法分2类:以同音字为训和以音近字为训。
《说文解字》是许慎写的一部体大思精的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头等重要地位。《说文》解释字义有5种方式: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述、着况。清代学者研究《说文》也有很多著作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的注本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阐明每个字在古书中的各种意义以及词和词、词义和词义间的各种联系。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音义”书,按照经典原文顺序编排的、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勘的读经字典。《一切经音义》音义并重,侧重于义,在训诂研究上具有很大价值。《经籍篡诂》是一部规模巨大的古汉语训诂资料汇编,收集的材料包括:1群经、诸子本文中的训诂2群经旧注3古史、诸子和群书旧注4史部、集部书旧注5训诂专书。此外,《辞通》、《连绵字典》、《经传释词》和《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也需要有所了解,值得研读。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一些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也是要重点导读的。
训诂方式:形训:通过字形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有助于解释词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声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3个作用:追溯语源;探求本字;说明词的通转。义训:其体例很多,分为:1从词义的广狭看:以大名释小名;以小名释大名,以狭义释广义2从同义、反义、多义角度看:同训;互训;递训;反训;歧训3从时地关系看:以今语释古语;以俗语释文言;以通语释方言4从表述方式看:代语;界说;类别;描述;比较;举例;申述;参证。训诂用语有:1某,某也。直言某词训某。训释词和被训释词有时只是单纯的同义关系,有时兼有音同、音近关系。2曰,为,谓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既用于一般释义,又用于通过对比以辨析同义词。3谓。多用于具体释抽象、狭义释广义、别名释共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指”。4斥,“指”的意思。5貌,一般加在动词、形容词后,说明被训释词表示的是某种状态,相当于现在的“……的样子”。6犹,相当于现在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近义词作释,有时也用于以同源词作释。7言,相当于“说的是”,一般用于“随文立训”,申明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也用于串讲句义或阐发文意。8之言,之为言,属于声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有音同、音近的关系。9读曰、读为,一般用于本字解释假借字10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注音,“读如”往往同时兼带释义。11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附录部分为张永言先生写的两篇论文——论郝懿行《尔雅义疏》和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对我们关于训诂学方面著作的表述有很大的帮助。
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
本文2023-10-15 00:31: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