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介绍鬼神的史书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代有介绍鬼神的史书吗,第1张

先秦时的古籍《山海经》、《黄帝说》等

战国时的《穆天子传》、《归藏》等

两汉时的《列仙传》、《神异经》、《括地志》等

东晋时的《搜神记》

六朝时的《博物志》、《幽明录》、《齐谐记》等

唐朝时的《传奇》、《玄怪录》等

宋朝时的《太平广记》、《稽神录》等

明朝时的《封神传》、《西游记》、《语林》、《剪灯新语》等

清朝时的《聊斋志异》、《平妖记》、《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等

战国时代的鬼怪书主要有:

  《归藏》

  《黄帝说》(40篇)

  《汲家琐语》

  《穆天子传》

  《山海经》(郭璞注)

  《禹本纪》

  《伊尹说》(27篇)

  ……

  

  两汉时期的鬼怪书主要有: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

  《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汉武内传》(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志》

  《列仙传》

  《神仙记》

  《神异经》(东方朔著,一卷)

  《十洲记》(东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纪》

  《徐偃王志》

  《玄黄经》

  《虞初周说》(943篇)

  《异闻记》

  ……

  

  六朝时期的鬼怪书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

  《集灵记》(颜之推著)

  《旌异记》(侯白著)

  《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

  《灵鬼志》(荀氏著)

  《灵异记》

  《冥祥记》(王琰著,10卷)

  《齐谐记》(东阳无疑著,7卷)

  《神仙传》

  《神异记》(王浮著)

  《拾遗记》(王嘉著,10卷)

  《述异记》(祖冲之著,2卷)

  《搜神后记》(陶潜著,10卷)

  《搜神记》(干宝著,20卷)

  《续齐谐记》(吴均著,1卷)

  《宣验记》(刘义庆著)

  《研神记》

  《异林》(陆氏著)

  《异苑》(刘敬叔著,存10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0卷)

  《冤魂志》

  《甄异传》(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说得以发展,主要有:

  《博异志》

  《补江总白猿传》(1卷)

  《传奇》(裴铏著)

  《独异志》

  《古镜记》(王度著)

  《河东记》

  《集异记》

  《秦梦记》(沈亚之著)

  《湘中怨》(沈亚之著)

  《续玄怪录》(李复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录》(牛僧孺著,10卷)

  《异梦录》(沈亚之著)

  《游仙窟》(张文成著,1卷)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记》(沈既济著,1篇)

  《周泰行记》(韦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0卷)

  《稽神录》(徐铉著,6卷150事)

  《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

  《乘异记》(张君房著)

  《括异志》(张师正著)

  《洛中纪异》(秦再思著)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著)

  《睽车志》(郭彖著,5卷)

  《夷坚志》(洪迈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记》

  

  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闻夷坚续志》

  《诚斋杂记》

  《续夷坚志》

  《子不语》

  ……

  

  

“远离鬼神”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是孔子在樊迟求知识时的回答。樊迟,一个人,多次出现在《论语》中,求知求仁,可见这位同学也是一个很好学的人。但是他每次问孔子,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很“孔子特色”。因为孔子总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事物给出最好的答案,所以要理解“敬鬼神”这句话,先从原文了解对话环境再去解释。

樊迟问道

樊迟问道。孔子说:“为人民服务的仁义,敬鬼神,可以说是人所共知。”问任曰:“仁者先难得,而后可称仁者也。”——《论语》

“知识”导致“智慧”。求知识不是求知识,是求智慧。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可以包括很多方面。这一次,孔子的回答偏向政治。他说,“为人民利益服务,敬鬼神远,可谓知”。

服务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个从政的官员,你应该为老百姓服务好,不要做上帝说的事情。你要“远离鬼神”。这就是政治的智慧。

樊迟

孔子为什么从“从政”的方向回答樊迟的问题?

樊迟,一个出身并不特别好的人,是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孔子评论樊迟说:“小人好,徐帆也好。”小人物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汉奸,而是生活在底层的人。

孔子教给像樊迟这样的人一些实用的原则。子曰:“学而优则仕。”如果樊迟将来从事他的职业,他应该怎么做?这是孔子的回答。

与某人保持惊人的距离

孔子信鬼神。“孔子不谈怪力之乱”并不意味着孔子不相信鬼神,但在教育上,他应该以君子正道为标准,不能崇拜鬼神,否则就会受到鬼神的制约。

同样,如果你从政,想为人民服务(或执政),应该如何引导人民?很简单。要相信鬼神,你要对鬼神有尊重,但不能沉迷鬼神,不能迷信。

因为鬼神离我们太远了,所谓的人神各有各的方式,鬼神是天,但我们拿的是人性,“天道远,人性近”,鬼神的天道离我们很远。人性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性中,你所经历的一切,比如做生意、从政、上学、结婚、社交是人性的一部分。

这才是领导引导人民的方式。鬼神离我们很远,我们保持尊重,但不能迷信。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是农民,我们应该好好耕种土地。如果我们是皇帝,就要把国家治理好。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将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

鬼神

关于鬼神有很多解释。

在古代,那些大神是从人到神,人可以找到梯子与神沟通。姜子牙还能封神;后来,文学作品中人们创造的鬼神,如孙悟空、猪八戒,就是另一种;以及宗教带来的神灵。

对于普通人来说,鬼神只有三种:完全不信,相信存在,迷信。

在儒家孔子的情况下,要教给人民第二种:相信存在;杜绝第三种:迷信。

儒家对鬼神十分恭敬。为什么要牺牲祖先?因为古人认为,人死后,只有肉体死亡,灵魂依然存在,成为神或鬼。为什么祭祀是一种礼仪和祭祀,已经写进了儒家经典《礼记》?

儒家对鬼神的尊重体现在祭祀仪式上——“祭祀仪式有绰绰有余的尊重,但如果不够,就有绰绰有余的尊重。”这是把“信鬼神”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反过来就是迷信。

因此,孔子对樊迟的回答是希望领导者在为人民服务或治理人民时,以合理的方式对待鬼神。

最后,请不要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古人的思想,否则,这个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作为中国中世纪以来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朱熹的学术思想虽然具有较浓的理性主义色彩,不过陈荣捷先生亦曾指出:“朱子实一最虔敬而富有宗教热诚之人”(《朱子之宗教实践》),其有关鬼神与魂魄大量的或哲理化或神秘主义的理论演绎就是例子。当前学界对朱熹的鬼神观已有较充分的讨论,对其魂魄观念却关注不多。

 尽管《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据《礼记·中庸》记载,孔子也曾对鬼神的形态、功能等做过较详细的解说: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在孔子看来,鬼神无声无形,人难以耳闻目睹其存在,然而鬼神又随处皆能发显其盛“德”,使天下之人对之祭拜不已。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对孔子所言鬼神的形态与功效评价说:“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终始,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是其为物之体,而物所不能遗也。”朱熹认为,自然万物的产生与消亡这一终始过程全由阴阳之气聚散而成;然鬼神乃理气合构所生,是阴阳二气中之灵秀者,因此,世上无一物中无气,亦无一物中无鬼神。对于人而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鬼神亦在人体之中,并且是构成人的身形与“思虑营为”功能的主体。《礼记·礼运》道:“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朱熹便称赞“人者,鬼神之会”一说“说得好”(《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所以,当门人叶贺孙问:“鬼神便是精神魂魄。如何”朱熹便回答说:人身的言笑思虑功能与天地自然的风雨雷电等气象变化,都是缘于同样的天地阴阳之气的感应与聚合,这便是鬼神之功。天地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这一有机体中的重要一分子,在物理构成方面人与天地万物相应相通,鬼神之盛“德”在天地之间和人体之内的运行表现也是一致的,故此人体“内外均无非天地阴阳之气”。而人体中的鬼神又即“精神魂魄”(《朱子语类》卷三)。那么,鬼神与魂魄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朱熹明确指出:“精气就物而言,魂魄就人而言,鬼神离乎人而言。”(《朱子语类》卷六十三)精气为所有事物所共有,因而从本质上说,鬼神与魂魄均为精气之流行;二者的区别则在于:魂魄仅是对应于人而言,鬼神则超越于人,并无专指。

 此外,据《礼记·祭义》记载,孔子的弟子宰我问鬼神究竟为何物孔子答道:“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其中的“气”与“魄”,郑玄注曰:“气,谓嘘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聪明为魄。”(此处的“气”便是魂,而《礼记》中本就有“魂气”一说,如“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又曾引孔子之言曰:“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孔颖达则进一步疏解了上述孔子关于鬼神气(魂)魄的话:

 “气,谓嘘吸出入也”者,谓气在口嘘吸出入,此气之体无性识也。但性识依此气而生,有气则有识,无气则无识,则识从气生,性则神出入也。故人之精灵而谓之神。云“耳目聪明为魄”者,魄,体也。若无耳目形体,不得为聪明,故云“耳目聪明为魄”。

 在孔氏看来,气本无性与识,但识依此气而生,性是神出入之所由来,气被附上性识之后即“谓之神”;魄指人的耳目手足等知觉运动器官,是人的“聪明”等感觉与思维功能的形质载体,若无其存在,“聪明”也就无从显现,于是“耳目聪明为魄”,为“鬼之盛”者。从此处来看,孔颖达似乎是认为:气(魂)是人的生命产生和延续的基础,是人的精神所凭附之物;魄是人的感官功能所依凭的物质实体,即血肉之躯。

 朱熹在此基础上则给予了魂魄的内涵与性质更加清晰合理的说明。他首先肯定气有清浊之分,“清者是气,浊者是形”。而“气是魂,谓之精;血是魄,谓之质。所谓‘精气为物’,须是此两个相交感,便能成物”(《朱子语类》卷八十三),质也就是形体。魂是清气,魄是浊气,二者交感合构成人的精神与肉体。魂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表现在:“阴主藏受,阳主运用。凡能记忆,皆魄之所藏受也,至于运用发出来是魂。”魄为阴气,主人的记忆知觉的`“藏受”,是记忆知觉的载体;而魂为阳气,是记忆知觉的显发与运用。由此处看,朱熹似乎以魄为体,魂为用,二者乃体用关系。其中,“魂热而魄冷,魂动而魄静”。魂魄一热一冷,一动一静,热冷相济,动静互依,始终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以保障人体生命特征与各种智识活动的和谐稳定。所以,魂魄不得相离,“二者相离,则不得其和而死矣”(《朱子语类》卷八十七)。

 随后朱熹强调道:“大凡说鬼神,皆是通生死而言。”(同上)认为鬼神魂魄之说最终往往就指向了人的生死问题。《周易·系辞上》曾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认为通过推导人的生死之所由来即可了解何为生死,何为鬼神。朱熹对“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之说十分认同,如他在《答吕子约》的书信中阐述道:“精,魄也(耳目之精明为魄),气,魂也(口鼻之嘘吸为魂),二者合而成物。精虚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不之矣。魄为鬼,魂为神。”在他看来,魂魄相合构成人物之生命,气散则魂游于空中,四处飘荡,而魄则沉降于地下,生命随之也就结束,这便是整个生死的基本过程。

 总体来看,朱熹对魂魄给予的主要是一种类似于今天生命科学的学理化阐释,其中既有着自先秦以来的朴素的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子,也有着朱熹自己的独到认识。有人指出:“鬼神与魂魄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思想的核心”(秦家懿:《朱熹的宗教思想》),而朱熹对鬼神与魂魄的讨论虽也难免受到宗教神秘思维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体现出了一种理性主义的倾向,似乎很难被称之为完整的成系统的宗教思想。

1鬼,人所归为鬼。《说文解字》——许慎

2敬鬼神而远之 拼音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解释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鬼神新解·以“气灵论”解释“神仙”之说

“神仙”之说,道家、道教学者喜言之,理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但对神仙之说,却能批判地对待。总的说来,理学家不相信有拔宅飞升、点石成金、随意变化的神仙,但却相信有保形炼气、延年益寿之理。程、朱等理学家还相信视听超常、感应前知甚至灵魂出壳的事情。下面分别予以论述。

理学家张载将道家的神仙之说斥为“谬妄”,未曾肯定什么,他说:“圣不可知谓神,庄生谬妄,又谓有神人焉。”(《正蒙·神化篇》)

程否定道家的羽化成仙、白日飞升之说,却肯定了其保形炼气、延年益寿之说。“问:‘神仙之说有诸’曰:‘不知如何。若说白日飞升之类则无,若言居山林间,保形炼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遗书》卷一八)从现代科学角度看,居山林间,空气新鲜,负氧离子多,可以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且远离世俗,无忧烦之事,加之形体、呼吸的锻炼以及保持人与自然的原平衡状态等等,凡此种种,皆合乎卫生之道,利于人的寿命的延长。

程颐还认为,静心炼气,功夫深后便能前知。“问:‘方外之士有人来看他,能先知者,有诸’曰:‘有之。向见嵩山董五经能如此。’问:‘何以能尔’曰:‘只是心静,静而后能照。’”(《遗书》卷一八)

程子所谓炼气,即今之所谓气功,而在古代称导引,它实际上是一种配合含有形体动作的腹式呼吸法,此法具有古老的传统。《庄子·刻意篇》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抱朴子·杂应篇》亦曾言及“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等导引动作,大概古代人们歆羡动物的矫健、敏捷、冬眠、长寿等特性,经过长期观察其生活心性,而编制出各种仿生动作,通过对内气的修炼与控制,以达到养生的目的。理学家对道家习静炼气的功夫都有相当的了解。朱熹还曾为道教内丹经典《周易参同契》作过注释。

道教有关内丹(气功)的理论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对功法指诀却视为千载不传之秘,练功家有所谓“真传半张纸,假传五车书”之语。其实气功功法的要领就在于神与气合,《老子》中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一句足以概括,所谓营即是魂、神,魄即气,抱一即是合一。练功时意念(神)注想于丹田之气的运转,即达到“炼气”的目的。因而朱熹指出:

“养生家说尽千言万语,说龙说虎,说铅说汞,说坎说离,其术止是如此而已。古云: ‘载魄抱魂,能勿离乎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今之道家,只是驰骛于外,安识所谓‘载魄抱一,能勿离乎’!”(《朱子语类》卷八七)

由此可见,朱熹对道家内丹指诀已有深入的了解。

朱熹从气化论、气灵论出发,认为养生家炼得气盛强,因而肉身虽死,而气未遽散,神游天地之间,时而现形,此即所谓神仙,然则天长日久,其气亦散。朱熹说:

“气久必散,人说神仙,一代说一项,汉世说甚安期生,至唐以来则不见说了。又说钟离汉、吕洞宾,而今又不见说了。看得来,他也只是养得分外寿考,然终久亦散了。”(《朱子语类》卷三)

许多道教文献都讲到一种灵魂出窍现象,道家称之为出阳神(元神),阳神本质上是一种气,即阳气、真气、元气。道教认为,气功修炼到高级阶段,元气便结胎如婴儿,莹洁可爱,自天门(头顶百会穴)而出,其始以意念控制,旋出旋收,宜暂不宜久,宜近不宜远,渐渐可以收纵自如,遗形远蹈,神游各处,逍遥自乐。朱熹对道教出阳神的说法也信有其事,他说:“浦城山中有一道人,常在山中烧丹。后因一日出神,乃祝其人云: ‘七日不返时,可烧我。’未满七日,其人焚之。后其道人归,叫骂取身,亦能于壁间写字,但是墨较淡,不久又无。”(同上)理学家中,朱熹受道家影响最深,此在其鬼神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而清初潘平格说“朱子道,陆子禅”,是不无根据的。

王阳明少曾习仙家之术,对仙家之说,并不陌生。但他认为不可轻易讨论。有人曾向他询问神仙之事,书三至而不答。后其人又遣弟来问,阳明作答书,承认自幼曾修习仙术,但并无实效。他认为古人如广成子活了一千五百岁是可能的,但不完全是由于修炼功夫,也有先天禀气的因素,非人力可以强求。他又指出,仙家所谓拔宅飞升、点化投夺之类,不过是戏法幻术,是骗人的,不可相信:“若后世拔宅飞升、点化投夺之类,谲怪奇骇,是乃秘术曲技,尹文子所谓幻,释氏谓之外道者也。若是而谓曰有,亦疑于欺子矣。”(同上)

阳明还指出,神仙之术未易言,真要求其术,要自己去体验,“退处山林三十年,全耳目,一心志,胸中洒洒,不挂一尘,而后可以言此”(同上)。在阳明看来,所谓神仙首先还不仅是长生不死的问题,而是一个风骨境界的问题。成仙也好,成佛也好,也需一种献身精神,抛弃俗累尘念,一心向道,数十年如一日,到那时才可以言神仙之有无。这样看来,人生似乎是一个大“赌注”,人拿着只有一次的生命去“赌”做不知有、无的神仙,是不是真值得 这又是一个需要先行解决的重要的价值观问题。

儒家的一贯观点是,神仙有无不可知,也无须知。但人要真正懂得人生之道,懂得了人生之道,就不必去做神仙。因而孔子“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话有着永恒的魅力,隽永深长,耐人寻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