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5收藏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1张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舌诊方面,继元代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后,明代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清代张登的《伤寒舌鉴》,傅松元的《舌胎统志》等对察舌辨证多有研究。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地介绍四诊理论和方法,便于实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以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最为突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特别是清代程钟龄《知觉心悟》,都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大法。明清重《伤寒论》,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的约百余家,各有精避见解。如明初王初道的《医经溯洄集》、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等。明清创温病的辨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分别开创了对温热病病变表坎特征与转变规律的研究。

近代,诊断学的发展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把辨舌诊断与治法并提,内容翔实,多为经验之谈。中国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为中医诊病、辨证开避了新途径。

平时我们一旦说到大学里哪个专业最难学,必定有医学的一席之地,可见,这个令众多学习闻风丧胆的专业是有多折磨人。

那到底怎么去学好医学呢?

一、形象思维

首先医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我们把它分为两大类的话,就是基础课与临床课这两个了。形态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系统、局部、断层)、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影像学。

每一块骨头、每一幅切片,要学会识图、识物。在学习这一类的课程中,学生一定要注意就是想学习地理一样,要把知识放到图中去记忆。同时要积极使用回忆法,就是合上书,把标本图放在那里,自己去写下各部位名称,然后再与标准答案比对。

二、推理思维

在功能学的学习过程中,推理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学课程主要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在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调节机制,要学会分析推理。在这部分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否则遗忘和张冠李戴的现象会非常频繁。推荐大家使用推导图来辅助记忆。

三、系统与联系思维

在学习临床课程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紧密联系基础课的知识进行学习。临床课程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跟基础知识紧密联系这一点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又是影响学生学习层次的关键因素。

系统性的学习是大家都非常需要的,在医学中,从解剖、病理、诊断、内科、外科知识串联起来理解、记忆,这样的知识会得到整体的强化与提升,对你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别名·舌肿 41 哑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哑门穴的定位 47 哑门穴的取法 48 哑门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哑门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哑门穴的配伍 413 文献摘要 414 哑门穴研究进展 414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142 对血细胞的影响 5 病证名·舌肿 51 舌肿的病因病机 52 舌肿的症状 53 舌肿的中医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舌肿的穴位 2 治疗舌肿的方剂 3 治疗舌肿的中成药 4 舌肿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舌肿 1 拼音

shé zhǒng

2 英文参考

Yǎmén GV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glossoncus [朗道汉英字典]

paragloss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wollen tongu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舌肿:1经穴别名;2病证名。

4 经穴别名·舌肿

舌肿为经穴别名[1]。出《东医宝鉴》。即哑门[1]。

穴位 哑门 汉语拼音 Yamen 罗马拼音 Yamen 美国英译名 Dumb Gate 各

号 中国 GV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4 富耶氏 IVG14 德国 LG14 英国 Gv15 美国 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2][3]。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2]。《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4]。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2]。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41 哑门穴的别名

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43 穴名解

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5]

44 特异性

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

45 所属部位

颈椎[6]

46 哑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7]。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47 哑门穴的取法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8]。

48 哑门穴穴位解剖

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2]。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9]。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9]。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4]。

49 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2]。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0]。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0]。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5]。

410 哑门穴主治病证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2]。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9]。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8]。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4]。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

一般直刺05~10寸[2][4]。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9]。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8]。

注意:

禁深刺[4]。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2]。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9]。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9]。

4112 灸法

禁灸[2]。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5]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8]。

412 哑门穴的配伍

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2][8]。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2]。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2]。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8]。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8]。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8]。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8]。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死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414 哑门穴研究进展 414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8]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5]

4142 对血细胞的影响

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8]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哑门、华盖穴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白细胞百分比增加,尤哑门作用突出。[5]

5 病证名·舌肿

舌肿(swollen tongue)为病证名[11]。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又名舌胀、舌胀大、舌象[11]。若暴肿者,又名翣舌[11]。舌肿是指舌肿胀,甚至妨碍饮食语言的表现[12]。

51 舌肿的病因病机

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11]。

《诸病源候论》卷四:“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

《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心经热甚而血壅也。”

52 舌肿的症状

患者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11]。

53 舌肿的中医治疗

首先以皂矾煅透为末,再撬开牙关,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将皂矾末擦上;亦可擦黄连末、蒲黄末;或用牛黄、白矾、西瓜霜等分为末擦之[11]。

内服宜清心泻火,如黄连解毒汤、牛黄承气汤等[11]。

由其他原因所致者,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6

脉因证治诸说 夫阴阳升降,则荣卫流通;气逆而隔,则留结为痈。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下通,故颈人迎甚盛,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观伏梁之病,亦有侠胃脘内痈者,以其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也。(《圣济》)

诸书少论此病,惟孙真人言此(按:《千金》别无其说,盖是误忆),后学以此论乃胃热为邪治之(按:《外科集验方》作治法亦与肠痈颇同),初以疏利为先,以消毒托里退胃热,此为良法。不识病者,误人不浅,可不慎之。(《奇效》)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淤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后,用太乙膏(宜参《肺痈》)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胎经久不退,色黑垢腻,口中作甜,臭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医通》)

胃脘痈则有虚实二种:其实者易消,若作脓,必大吐脓血而愈;惟虚症则多不治。先胃中痛胀,久而心下渐高,其坚如石,或有寒热,饮食不进,按之尤痛,形体枯瘦,此乃思虑伤脾之症,不待痈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恶寒倦卧,不能食者,皆当审察,防成内痈。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脓溃,自伤其生也。(《源流论》)

胃痈,胃阳遏抑病也。(原此下引《圣济》)若脉洪数,脓已成也,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也,急当议下。否则毒气内攻,肠胃并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未免他误矣,疡医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则知胃痈之症,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实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或好饮醇醪,或喜食煎 ,一种热毒之气,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郁结日久,复感风寒,使热毒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故胃脉沉细,惟为风寒所隔,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非胃痈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渐,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尊生书》)

胃痈亦生腹内,痛在心下脐上。其有红肿见于胸下者,此躯廓之伏梁痈,非胃痈也。肠痈痛在下腹左右少腹间,以此为异云云。凡内痈脓未成,皆宜从清导之。已成脓者,必溃脓。胃痈之脓,有呕退场门者,有下溃于肛者。(《医级》)

治验 江应宿治上舍汪中宇,患喉肿不进饮食,腹中不饥,但日饮清茶数盏,召余视之。诊得气口紧数,此胃痈也。脓已成,宜引下行。投以凉膈散,稍稍利一、二度,次早吐脓血,再服射干汤一剂,即知饿索饮食,六剂全愈。(《类案》)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胎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复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医通》)

治方 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连翘升麻汤方。(《圣济》)(按:即五香连翘汤。)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犀角汤方。

犀角(镑) 栀子仁 赤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同上)

治荣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射干汤方。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3、伤寒杂病论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4、本经

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扩展资料

中国古医书是古代医学的传承,极具医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创造出了很多辉煌的医学成就,影响远播日本、欧洲,并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医书原著跟现代翻印的古代医书内容有很多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当代的翻印古医书缺失了很多内容,所以中国古医书原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学中医第一步――认识中医:

我在中医门诊工作,故有便利条件看各类中医的处方,而知什么样的中医效率最高。凡是有名的中医,女儿一感冒,就请他们处方。女儿成了中医流派的试金石。

看了两年,我知道中医至少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西化的中医,按照西医病名、化验单来看病,药也没有什么汤头,堆彻起来的中药没有君臣佐使的章法,不但治疗常常无效,而且可能加重病情。

二是时方中医:这些中医常常是师带徒或是家传中医,开药有汤头,有时也用经方做基础方打底。治疗效果还不错,老病人挺多。但时方中医的问题是,慢性病不能停药,停药后必复发。其次是对大病、重病特别是肿瘤,手段有限,连让病情稳定都非常困难,所以时方中医的观点是让肿瘤病人先手术,同时用中药调理。治疗感冒无法一剂药解决问题

三是经方中医:这类中医是真正的中医,他们按照六经辩证来分析患者病情,辩证准,常常患者喝第一碗药,就可以感觉到中药的神奇疗效;治疗哪怕是可怕的肿瘤,如果辩证准,病情一样一下子就被控制。治疗感冒等外感病,一般都是一剂药或两剂药搞定。这类中医已经非常稀缺,如果美国倪海厦老师、北京的武国忠医师、陈明老师,南京的黄煌老师等。但我亦看到经方中医在加减处方、变方时,患者病情常会反复。

有了对中医的感性认识,便可确立学习中医的方向,学习经方中医,用六经辩证。

学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

在中医门诊看了两年,我开始自学经方中医,首先学习的是《伤寒论》。学习的第一本书是刘渡舟老先生编写的《伤寒十四讲》,其次是到中医药大学听陈明老师讲《伤寒论》。

我在学习伤寒论不到十天时,即用桂枝汤原方一剂治愈邻居自汗不止的小伙子;一周后我用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了邻居需要动手术的胆结石患者,这对我真是太震撼了!为什么说学习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这两个病例让我坚信经方原方不加减就可以治愈现代的疾病!这口奶太重要了,因为现在的经方中医,在教学生时,都在告诉学生如何加减,有了这口奶,我就不会被误导。现在的经方中医都在实践经方的合方、经方合时方、经方加减时,我却更尊重经方之原方,在自己、家人、朋友中实践经方原方治病的疗效。

虽然有经方家认为,我是运气好,能碰上符合经方原方的病例,但我坚信经方原方有更好的疗效,因为我已经实践了100多例患者的治疗,其效如神!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精研四大经典:

学习中医第一步,我特别认同倪海厦老师的观点,先学中医之本源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把经典学扎实了,再学温病、时方的中医经典,这样不会被迷惑。

我为了更好地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是先学习伤寒论,然后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实践经方。有了实践,才会更坚信伤寒论中的条文是真理。学习的技巧是,一看伤寒论的教科书,二看伤寒论的教学光盘,网上有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的课件,如果经济宽裕,可以托国外的朋友购买美国倪海厦老师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五大课件,倪老师的课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认为是学习中医非常好的课件。

学习中医的第二步――学习运用经方原方

现代中医都在教人如何组方,我认为此方法学习中医不但难,而且效果差。因为古人组方的原则早已失传,我们妄臆古人组方的原则,组出的方鲜能精准。

师傅告诉我,以前的儒医,即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本不学医,但家人或邻居有疾,就到医书中选方,并不自己组方,治疗效果亦非常好。

仲景先师的经方有200多个,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经方更是有380多个,我们学习经方首先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经典方剂,自己、家人生病用经方疗疾,积累经验。我的体会是,经方原方就象精确制导的导弹,指那打那,疗效非常稳定。患者病情复杂时,可以让患者用2-3个经方,为避免药物的相互干扰,可以让患者不同时间服用不同的经方。

我确信中医初学者,学习如何使用经方原方,比学习如何自己组方或经方如何和时方或经方如何和经方的效率更高,疗效更好更稳定。

学习中医的主攻方向――学习专病的治疗

老子曰: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学习中医也一样,要有基本功,四大经典学的好,也要有专长,主攻专病的临床研究。

我学中医后,一是用经方为家人治疗各种杂病,二是与老师在门诊用经方治疗乙肝及其并发症。攻专病对提高临床水平非常有价值,门诊病人虽然不多,但近半年我们即积累了100例的各型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例,对乙肝传变的规律、治疗的难点、如何守方、如何变方、用方的四季变化都有了基本的概念。当门诊能够逆转危在旦夕的严重肝腹水患者,缓解肝癌不适症状稳定病情,我就深刻地知道六经辩证是正确的,经方有多伟大,也就更认同倪海厦老师所云西医有多烂。同时乙肝患者中同样有,月经不调、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杂病,我亦可以从治疗乙肝中学习治疗杂病的经验,所谓是一通百通。我想门诊用几年时间治疗几千例各种乙肝患者,必可解决乙肝及其并发证的大部分问题。

很多慢性病西医都没有好办法,如过敏性鼻炎、心律不齐、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肿瘤等等,这些病经方中都有相应治疗的方剂和经方家的经验,中医学子专攻一病,一病中又有无数变证,同一位病人治疗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变证,能将一个病确实拿下,不但功德无量,而且影响力巨大,何愁中医不兴。

学习中医离不开良师益友

古语云:井淘三遍水自甜,师从三家武艺精。学习中医多访名师,多结交中医学友,对自己临床水平提高大有帮助。我经常将门诊疑难病例发给英国的学友讨论,学友的分析亦开拓我的眼界。一次门诊治疗慢肝的难题,慢肝疏解少阳,可迅速缓解其口苦咽干目眩恶心胁痛纳差乏力失眠等不适症状,但守方时间一长,病情或反复或出现停滞不前,甚疑惑。我请教道医老师,道医老师净手刷牙后说,光升发少阳,哪有那么多阳气供你升发,还要回到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上来。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点醒梦中人。

另外大家注意,不要迷信权威甚至自己的老师,经过临床检验的经验才是最可靠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