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有哪些论述谥号的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古籍中有哪些论述谥号的著作,第1张

谥号。清朝十二个除了宣统,每一个都有一个谥号,什么叫谥号?辞海对谥号有一个解释,说:“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就是死了之后要给他一个评价,给他一个称号,叫做谥号。谥号是有严格规定的,太祖努尔哈赤谥号先叫“武”,后叫“高”,第二太宗皇太极谥号“文”,第三,顺治谥号“章”,第四,康熙谥号“仁”,第五,雍正谥号“宪”,第六,乾隆谥号“纯”,第七,嘉庆谥号“睿”,第八,道光谥号“成”,第九,咸丰谥号“显”,第十,同治谥号“毅”,第十一,光绪谥号“景”,十二,宣统没有谥号,这个谥号在当时称谓上是不能错的,必须严格规定,我说这都是简称,全称很长的。你譬如说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的全称29个字,全称是这样的,是“太祖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二十九个字,这二十九个字在当时来说,写他的册文、他的生日和祭日,在庙上祭祀的时候,书写一个字不能错,如果错了,官员或者受到惩罚或者革职,甚至于论斩,这二十九个字是清朝所有里头字数最多的,其他有的二十七个字等等。那这二十九个字不好记,努尔哈赤最关键是五个字,就是“太祖高”,实际上属于他的就是三个字因为“”那两个字每人都有,单独属于努尔哈赤的“太祖高”,就是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这是他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的特点,这个“高”字很重要,孝慈高皇后她有“高”,就说她是高的皇后,这是的谥号。

年号 年号,是我国古代史上封建帝王为了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同时,它也是一个 封建或割据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因此,自汉武帝时采用年号起,历朝历代帝王或分裂割 据者、农民起义首领基本上都取一个或数个年号,表示正统,图个吉利祥瑞。沿袭到清 末,采用过的年号约八百多个,历时2500多年。 汉武帝以前没有年号,以帝王的年次纪年,史书记载时则连同帝号合称。比如周宣 王元年、二年、三年,鲁隐公元年、二年、三年等,一直延续到出皇帝位,下一嗣王即 位或改朝换代新帝即位,则用嗣王或新帝的年次纪年,称元年、二年、三年等。 年次纪年到了汉代,特别是汉文帝、景帝时期有所变化。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 六年用年序纪年,称元年、二年……十六年;后七年,即第十七年起,改称后元年、后 二年……后七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前七年称元年、二年……七年;后六年称中元年、 中二年……中六年;最后三年,称后元年、后二年、后三年。后三年正月景帝死,武帝 即位。这种现象,史称"改元"。 有史以来,自"帝号纪年"或曰"王位纪年"起,帝王在位期间没有"改元"现象,"改元 "自文、景始。文帝在位一次改元,景帝在位两次改元。 改元的原因,盖如《汉书·文帝纪》所说:"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 寿’。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 汉代方土方术盛行,深信 纬迷信和天谴天瑞,因此在"间者(指前十六年)数年比不 登,又有水早疾疫之灾,朕甚忧之"的情况下,汉文帝于十六年九月得到玉杯,且上刻有 "人主延寿"词语,认为时来运转,吉利祥瑞,便命令天下臣民大 玲T宜群饮庆贺,拟定 明年改元。张晏注亦云:"新坦平候日再中,以为吉祥,故改元年,以求延年之祚也。" 这就是改元的原因。 不过,文、景二帝改元,本只改元年,没前元、中元、后元字样,这前、中、后是 后人为了区分放、中、后而加的。文、景二帝初改元,只改称元年,按年次往下纪,与 后来的改元不同。因为后来改元是已有年号,所谓改元实质上是改年号。 称年号自汉武帝始。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11个年号,前六个年号,每六年一 换;后四个年号,每四年一换;最后一个年号仅二年。他第一个年号名建元,颜师古于 《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下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实际上,武帝亲 定的年号是其在位三十一年的"元封",下诏书"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这是汉初因秦制, 以十月为岁首。据史家考定,元封前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都是追 加的。因此应该说,我国古代历史上年号起于"元封"。 年号起于汉武帝"元封",建立年号的原因和意义何在据《史记·十二·武帝纪》记 载:"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见曰元 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即建立元年、取年号应以天瑞来命名。所谓天瑞是天 体自然降临的祥瑞物,长星(慧星)现,故命年号叫元光;郊得一角兽(白麟),因改元叫 元狩。 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样瑞词语,一般选用两个字。如东汉章帝年号建初、元和、 章和;晋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等等。也有四字的,如唐武则天年号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太平兴国等等。个别也用六个字的 ,如西夏 白 躁傧瞿旰天授礼法延柞",西夏惠帝赵秉常年号"天赐礼盛国庆"。年号 没有超过六个字的.因年号过长不便称谓。 年号的改变也叫改元,改元有除旧布新之意。一帝多号,因某种情况需要或获天瑞 改元,如汉武帝见长星现,改号元光,获得白麟,改号元狩;获得宝鼎,改号元鼎等。 改朝换代均需改元,加唐高祖李渊灭隋改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为唐武德元年;明太祖 朱元璋灭元朝改元惠宗妥懽贴睦尔的至正二十八年为明洪武元年。嗣君继位也须改元, 如东晋明帝司马绍继位改元帝司马睿永昌二年为太宁元年;南宋端宗赵昰继位改共帝赵 显德佑二年为景炎元年。像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及恭帝柴宗训继位均沿用太祖郭威年号显 德的极少。 因此,可以说年号是历代一个正统王位、皇枚的标志,有了年号就有了正统王位、 正统皇权,否则就失之。比如历代番国奉行某皇帝的正朔就是一个明证。所谓"奉正朔" ,就是奉行某皇帝的年号纪年。如三国的以谁为正统,陈寿《三国志》以三国并列,各 用各的年号纪年纪事,而习凿齿《汉晋春秋》则认为蜀为汉朝偏安,以蜀为正统。东晋 十六国前凉张轨,因对晋称臣,奉行晋的年号纪年,西域出土竹简上书有"建兴十八年" 字样。"建兴"为西晋愍帝司马业的年号,"建兴"只有五年,盖道途阻隔,前凉不知晋已 南迁,此时已是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说明奉正朔、用年号纪年的严肃性,奉 行到底,不敢越雷池一步,反之就是叛逆。 年号,从它本身来说原是小事,仅为纪年方便的名号,然而就它产生的背景、条件 ,在历史上的作用等而言,可就复杂了。研究历史、整理古籍等不得不注意,同时也是 一般人应具备的常识。 年号纪年,原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产物,在记载史事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 然断断续续不十分方便。建国后,我国正式采用公元纪年,历史上的年号纪年也可用公 元对照,时间前后概念清楚。

  夏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

  商朝历代国王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纣

  周王朝帝系表

  1西周朝

  周文王->周武王 -> 周成王 ->周康王 -> 周昭王 -> 周穆王 -> 周共王 -> 周懿王 -> 周孝王 ->周夷王 -> 周厉王 -> 周共和行政 -> 周宣王 -> 周幽王

  2东周朝

  平王宜臼 -> 桓王林 -> 庄王佗 -> 厘王胡齐 -> 惠王阆 ->襄王郑 -> 顷王壬臣 -> 匡王班 -> 定王瑜 ->简王夷 -> 灵王泄心 -> 景王贵 -> 悼王猛 ->敬王□ -> 元王仁 -> 贞定王介 -> 哀王去疾 ->思王叔 -> 孝王嵬 -> 威烈王午 ->安王骄 ->烈王喜 -> 显王扁 -> 慎靓王定 -> 赧王延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其时天子衰弱,政由五伯。五伯者,齐桓、晋文、宋襄、楚庄、吴夫差也。郑庄、秦穆、越勾践皆小伯。

  赵:襄子毋恤、桓子嘉、献子浣、烈侯籍、敬侯章、成侯种、肃侯语、武灵王雍、惠文王何、孝成王丹、悼襄王偃、幽缪王迁、代王嘉

  魏:文侯斯、武侯击、惠成王莹、襄哀王嗣、昭王敕、安僖王圉、景闵王增、王假

  韩:-懿侯若山、昭侯武、宣惠王琏、襄王仓、僖王咎、桓惠王熙、王安

  秦:献公师隰、孝公渠梁、惠文王驷、悼武王荡、昭襄王稷、孝文王柱、庄襄王子楚、始皇政

  齐:威王因齐、宣王辟疆、闵王地、襄王法章、王建

  楚:悼王熊疑、肃王臧、宣王良夫、威王熊商、怀王熊槐、顷襄王横、孝烈王完、幽王犹、王负刍

  燕:易王、哙、昭王职、惠王乐资、武成王、孝王、王喜

  秦朝年表:

  始皇帝 秦始皇二十六 221 秦始皇三十七 公元前210

  二世 秦始皇二十七(七月) 210 二世三年 公元前207

  子婴 二世二年(八月) 207 二世三年(十月) 公元前206

  汉朝: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汉宣帝刘询

  汉元帝刘奭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更始帝刘玄

  (新朝)王莽

  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东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少帝刘懿,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公元前6--57年)。高祖九世孙,先后推翻王莽,刘玄后称帝,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

  明帝(刘庄)初名刘阳(公元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章帝(刘炟)(公元56--88年)。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和帝(刘肇)(公元79--105年)。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邓太后(邓绥)(公元81--121年)。和帝皇后,和帝死后,执政16年,病死,终年41岁,葬于和帝慎陵之侧。

  殇帝(刘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安帝(刘祜)(公元94--125年)。章帝孙,刘庆子,殇帝死后继位,在位19年,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终年32岁,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少帝(刘懿)(公元?--125年)。章帝孙,安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葬处不明。

  顺帝(刘保)(公元115--144年)。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19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宪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在洛阳市西)。

  梁太后(梁纳)(公元106--150年)。顺帝皇后,顺帝死后执政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顺帝宪陵之侧。

  冲帝(刘炳)(公元143--145年)。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终年3岁,葬于怀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为洛阳市西北)。

  质帝(刘缵)(公元138--146年)。章帝玄孙,冲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终年9岁,葬于静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桓帝(刘志)(公元132--167年)。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为帝,在位21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灵帝(刘宏)(公元166--189年)。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死后,窦后立他为帝,在位22年,病死,终年34岁,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少帝(刘辩)(公元175--189年)。灵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废黜,后被毒杀,终年15岁,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献帝(刘协)字伯和(公元181--234年)。灵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废后继位,在位31年,被曹丕废黜,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小风村)。《汉完》

  三国各国皇帝

  曹氏魏国

  高皇帝 讳腾(追封)

  太皇帝 讳嵩(追封)

  太祖武皇帝 讳操(追封)

  世祖文皇帝 讳丕

  烈祖明皇帝 讳睿

  邵陵厉公 讳芳

  高贵乡公 讳髦

  元皇帝 讳奂

  刘氏蜀汉国

  昭烈皇帝 讳备

  后主 讳禅

  孙氏吴国

  始祖武烈皇帝 讳坚(追封)

  长沙桓王 讳策(追封)

  太祖大皇帝 讳权

  会稽王 讳亮

  景皇帝 讳休

  昭献皇帝 讳和(追封)

  乌程侯 讳皓

  西晋:

  武帝司马炎(236-290)

  惠帝司马衷(259-306)

  怀帝司马炽(284-264)

  愍帝司马邺(300-317)

  东晋:

  元帝司马睿(276-322)

  明帝司马绍(298-325)

  成帝司马衍(321-342)

  康帝司马岳(322-344)

  穆帝司马聃(343-361)

  哀帝司马丕(341-365)

  废帝司马奕(342-386)

  简文帝司马昱(321-372)

  孝武帝司马曜(352-396)

  安帝司马德宗(382-418)

  恭帝司马德文(386-421)

  南朝-宋(420-479)

  武帝刘裕(363-422)

  420年称帝 在位3年

  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在位3年死,时年60岁。

  少帝

  (406-424)

  422年即位 在位3年 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

  文帝

  (407-453)

  424年即位 在位30年 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453年,他被太子所杀,时年47岁。

  孝武帝

  (430-464)

  453年即位 在位12年 孝武帝刘骏,文帝第三子,残暴昏君。死于464年,时年35岁。

  前废帝

  (449-465)

  464年即位 在位6个月 前废帝刘子业,孝武帝长子,暴君一个,嗜杀**,在位6个月被杀,时年17岁。

  明帝

  (439-472)

  465年即位 在位8年 明帝刘彧,文帝第十一子,残暴昏庸之君,在位8年,死时34岁。

  后废帝

  (463-477)

  472年即位 在位5年 后废帝刘昱,明帝长子,*暴无比,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被萧道成杀死,死时15岁。历代王朝中,没有像南北朝时宋朝的前废帝,明帝,后废帝这三个皇帝这样,闺门无礼,***秽,手足相残,几近禽兽。

  顺帝

  (469-480)

  477年即位 在位3年 顺帝刘准,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480年被杀,时年12岁。

  南朝-齐(479-502)

  高帝

  (427-482)

  479年称帝 在位4年

  高帝萧道成。南朝宋的宰相,后废顺帝自立,建立南朝齐,在位4年,时年56岁。

  武帝

  (440-493)

  482年即位 在位11年 武帝萧赜,高帝长子,死于493年,时年54岁。

  郁林王

  (473-494)

  493年即位 在位1年 郁林王萧昭业,武帝长孙。在位1年被杀。时年22岁。

  海陵王

  (480-494)

  494年即位 在4个月 海陵王萧昭文,郁林王弟,在位4个月被杀,时年15岁。

  明帝

  (452-498)

  494年即位 在5年 明帝萧鸾,高帝侄,即位后大杀手足,南齐国衰,死于498年,时年47岁。

  东昏侯

  (483-501)

  498年即位 在3年 东昏侯萧宝卷,明帝第二子,他残忍凶暴,嗜杀成性,挥金如土,被萧衍杀死,时年19岁。

  和帝

  (488-502)

  501年即位 在1年 和帝萧宝融,明帝第八子,在位1年,被萧衍所杀,南齐亡。

  南朝-梁(502-557)

  武帝

  (464-549)

  502年称帝 在位48年

  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

  (503-551)

  549年即位

  在位2年 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

  (508-554)

  552年即位

  在位3年 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

  (543-557)

  555年即位

  在位2年 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南朝-陈(557-589)

  武帝

  (503-559)

  557年称帝 在位3年

  武帝陈霸先,557年废南朝梁的皇帝自立,国号陈,他为人十分简朴,在位3年死,时年57岁。

  文帝

  (522-566)

  559年即位在位7年 文帝,武帝侄,在位7年死,时年45岁。

  废帝

  (552-570)

  566年即位在位2年 废帝陈伯宗,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废,570年死,时年19岁。

  宣帝

  (528-582)

  568年即位在位14年 宣帝,文帝弟,死于582年,时年55岁。

  后主

  (553-604)

  582年即位在位7年 后主陈叔宝,宣帝长子。他是一个荒*的皇帝,就知道游宴玩乐,制作艳词,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亡。后主被俘,死于604年,时年52岁。

  北朝-魏(386-556)

  道武帝

  (371-409)

  386年即位 在位23年

  道武帝拓拔珪,鲜卑族人。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死于409年,时年39岁。

  明元帝

  (392-423)

  409年即位在位15年 明元帝拓拔嗣,道武帝长子,死于423年,时年32岁。

  太武帝

  (408-452)

  423年即位在位28年 太武帝拓拔焘,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强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死,时年45岁。

  南安王

  452年即位在位8个月 南安王拓拔余,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被杀。

  文成帝

  (440-465)

  452年即位在位14年 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嫡孙,他在位时北魏国力开始下降。死于465年,时年26岁。

  献文帝

  (454-476)

  465年即位在位7年 献文帝拓拔弘,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18岁时就让位给4岁的太子,476年死,时年23岁。

  孝文帝

  (476-499)

  471年即位在位29年 孝文帝拓拔宏,献文帝子,孝文帝一朝,进行改革,494年,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并带头将姓改为“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死于499年,时年33岁。

  宣武帝

  (483-515)

  499年即位在位16年 宣武帝元恪,孝文帝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他死于515年,时年33岁。

  孝明帝

  (510-528)

  515年即位在位12年 孝明帝元诩,宣武帝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死于528年,时年19岁。

  孝庄帝

  (507-530)

  528年即位在位2年 孝庄帝元子攸,528年被拥为帝,在位2年被杀,时年24岁。

  长广王

  (-531)

  530年即位在位1年 长广王元晔,咸阳王元禧子,在位半年被杀。

  节闵帝

  (498-533)

  531年即位在位1年 节闵帝元恭,广陵王子,在位1年被废,533年死。

  后废帝

  (513-532)

  531年即位在位半年 后废帝元朗,章武王子,在位半年,被高欢(北齐文宣王之父)所杀。

  出帝

  (510-534)

  532年即位在位3年 出帝元修,广平王子,被高欢用力为帝,534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被宇文泰所杀,时年25岁。

  魏在出帝后分为东魏,西魏。

  北朝-东魏

  孝静皇帝

  (524-550)

  534年即位,在位17年 孝静帝元善见,出帝逃后,高欢拥立他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北朝-西魏

  文皇帝

  (507-551)

  535年即位,在位17年 文皇帝元宝炬,535年被宇文泰拥立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废帝

  551年即位,在位2年 废帝元钦,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杀。

  恭帝

  554年即位,在位3年 恭帝拓拔廓,文帝第四子,在位3年被杀,西魏亡。

  北朝-齐(550-577)

  文宣帝

  (529-559)

  550年称帝 在位10年

  文宣帝高洋,其父高欢为北魏的渤海王,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在对突厥,契丹的战争中,他屡次获胜。但他晚年荒*无度,死于559年,时年31岁。

  废帝

  (545-560)

  559年即位在位1年 废帝高殷,文宣帝长子,在位1年被高演所杀,时年17岁。

  孝昭帝

  (535-561)

  560年即位在位1年 孝昭帝高演,高欢第六子,文宣帝之弟,在位1年死,时年27岁。

  武成帝

  (537-568)

  561年即位在位4年 武成帝高湛,高欢第九子,高演弟,他是一个暴君565年,禅位与其子,后死于568年,时年32岁。

  后主

  (557-577)

  565年即位在位12年 后主高纬,武成帝长子,576年周武帝大军攻北齐,他禅位给儿子高恒,被俘被杀,时年20岁。

  幼主

  (570-577)

  577年即位在位25天 幼主高恒,后主长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齐亡,高恒被杀,时年8岁。

  北朝-周(556-581)

  孝闵帝

  (542-557)

  557年即位,在位8个月

  孝闵帝宇文觉,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557年即位,国号“周”,在位8个月被杀。

  明帝

  (534-560)

  557年即位在位4年 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长子,在位4年被杀,时年27岁。

  武帝

  (543-578)

  560年即位在位18年 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他统治时,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他死于578年,时年36岁。

  宣帝

  (559-579)

  578年即位在位1年 宣帝宇文贇,武帝长子,荒*无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就禅位于太子。死于580年,时年22岁。

  静帝

  (573-581)

  579年即位

  在位1年 静帝宇文衍,宣帝长子,即位时才7岁,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隋朝(公元581年-619年),始于文帝杨坚,终于炀帝杨广,共2帝。杨广后虽还有恭帝(61711-6185)在位,秦王浩(6183-6189)在位,皇泰帝(6185-6194)在位,但他们都是傀儡皇帝,且在位时间极短,故在此不被列入。隋朝结束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形成大一统的王朝。

  隋朝皇帝谱

  文帝杨坚(541-604)

  581年称帝,在位24年

  父杨忠,是北周的隋国公,杨坚袭位后,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隋”。

  杨坚称帝后,于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废除了一些酷刑,与民休息,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

  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

  炀帝杨广(569-618)

  604年即位,在位15年

  杨广,文帝第二子,曾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杀父即位后,杨广过起*奢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频频出巡。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终于于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皇帝谱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 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656-710) (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 (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 (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五代(907年到960年)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太多了,你要是还想要就在线联络我,我再给你

那你要先搞清楚年号、谥号、庙号的由来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土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橡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习惯称呼中,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尊号的出现,尊号、谥号加在一起很长,不便称呼,所以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除外),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习惯上常称他们的年号。称年号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称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称他们为“康熙帝”、“乾隆爷”,那就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称他们为“圣祖”(康熙庙号)和“高宗”(乾隆庙号),就不对了。

我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

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场合,也称其全部名号,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前述乾隆的名号。遇到这种全称,应注意区分其庙号、尊号和谥号。另外,在古籍中,对一些王侯将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称其名,而称其谥号。如称岳飞作岳武穆,称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有关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的工具书,有清代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谥》、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

在学习中,常会遇到关于封建帝王的各种称谓,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极为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极为,改年号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 )、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宋史·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组、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根据以上,编个差不多的就可以啦!

古籍中有哪些论述谥号的著作

谥号。清朝十二个除了宣统,每一个都有一个谥号,什么叫谥号?辞海对谥号有一个解释,说:“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