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有哪些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非遗项目有哪些呢?,第1张

非遗项目有:

1、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晋安区新增了9项区级非遗技艺,在名录当中可以看到有福州鼓山后山屿线面手工制作,还有梅园酱鸭传统制作等,不仅是新增了9个非遗项目,同时还对这些非遗项目的类别进行了扩展,现在新增加的就是传统医药类的非遗项目。

鼓山后屿线面手工制作

该技艺主要是起源于南宋,这也是当地人走亲访友的必备食品之一,既柔软又有韧性,用汤之后不会糊,细的就像头发丝,在当地也算是家喻户晓的。

蒲宴烹制技艺

这项技艺也算是闽菜当中的一绝,因为蒲宴烹制技艺是融入了多道元素,比如里面有闽菜的烹饪技巧,还有香道,茶艺,还融入了菖蒲的文化等元素,是非常能够体现福州的这种民俗,以及地方特色的一个项目。

除此之外还有传统和香制作,这也是遵循多道工序去制作而成,并且使用的都是一些天然的香料,从一开始的原料,和料,到成型,晾晒再到包装,等等工序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步都缺一不可,不能多一分,不能少一分,金属胎体大漆髹饰技艺,这项技艺很好的让漆艺的表现,以及审美,品类都增添了许多。

新增的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当中还有非常著名的就是陶氏骨伤中医治疗法,这个疗法能够很好的去改善一个人的气血循环,并帮助患者能够舒筋通络,还有可以针对头晕,头痛,缓解疲劳的修园陈氏中医头部理疗手法,很是神奇。

还有一项登云传统扁担锄头棍术,这个项目的名字听起来有些绕口,但其实这也是融入了当地传统的武术,再加上少林棍术的精华,和登云传统的棍术,最终才延伸了扁担术以及锄头术,现在晋安区已经有了各级的非遗项目,相信以后会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中国剪纸、古琴、算盘、24节气。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

相关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

▪ 民间文学

▪ 民间音乐

▪ 民间舞蹈

▪ 传统戏剧

▪ 曲艺

▪ 杂技与竞技

▪ 民间美术

▪ 传统手工技艺

▪ 传统医药

▪ 民俗

第二批

▪ 民间文学

▪ 传统音乐

▪ 传统舞蹈

▪ 传统戏剧

▪ 曲艺

▪ 体育与杂技

▪ 传统美术

▪ 传统技艺

▪ 传统医药

▪ 民俗

扩展项目

▪ 民间文学

▪ 传统音乐

▪ 传统舞蹈

▪ 传统戏剧

▪ 曲艺

▪ 体育与杂技

▪ 传统美术

▪ 传统技艺

▪ 传统医药

▪ 民俗

第三批

▪ 传统舞蹈

▪ 传统戏剧

▪ 曲艺

▪ 体育、游艺与杂技

▪ 传统美术

▪ 传统技艺

▪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 传统医药

▪ 民俗

第四批

▪ 民间文学

▪ 传统音乐

▪ 传统舞蹈

▪ 传统戏剧

▪ 曲艺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传统美术

▪ 传统技艺

▪ 传统医药

▪ 民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概况

民间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 杨柳青木版年画(含东丰台木版年画) 天津杨柳青画社西青区宁河县

02 泥人张彩塑 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张氏传人

民间舞蹈

(共计8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 挂甲寺庆音法鼓 河西区

04 杨家庄永音法鼓 河西区

05 大沽龙灯 塘沽区

06 汉沽飞镲 汉沽区

07 刘园祥音法鼓 北辰区

08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宝坻区

09 海下文武高跷 津南区

10 虫八蜡庙小车会 北辰区

传统戏剧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天津京剧 天津京剧院

12 评剧 天津评剧院宝坻区

13 卫派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风筝魏风筝 南开区魏氏传人

15 杨村糕干制作工艺 武清区

民俗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天津皇会 南开区

17 天津天后文化信仰 南开区河东区

18 葛沽宝辇出会 津南区

曲艺

(共计6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9 天津时调 天津市曲艺团

20 京东大鼓 宝坻区

21 天津相声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22 骆派京韵大鼓 天津市曲艺团

23 李派快板书 天津市曲艺团

24 雷琴拉戏 天津市曲艺团

杂技与竞技

(共计5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5 回族重刀武术 红桥区

26 拦手门武术 河东区

27 霍氏练手拳 西青区

28 北仓少练老会 北辰区

29 北少林武术 蓟 县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 天津隆顺榕中药生产技艺 河北区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0项)

民间文学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排地歌谣 东丽区

2 Ⅰ-2  秦城歌谣 宝坻区

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共计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 Ⅱ-1 小王庄民间吹打乐  大港区

4 Ⅱ-2 韩家墅上善道乐  北辰区

Ⅱ-3 锣鼓艺术

5 北塘飞钹  塘沽区

传统舞蹈

(民间舞蹈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Ⅲ-1 东于庄同乐花鼓 河北区

7 Ⅲ-2 金狮大轿 河北区

8 Ⅲ-3 塘沽河头落子 塘沽区

9 Ⅲ-4 高王院莲花落 武清区

10 Ⅲ-5 寺各庄竹马会 武清区

传统戏剧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Ⅳ-1 宝坻皮影戏 宝坻区

曲艺

(共计0项)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杂技与竞技,共计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Ⅵ-1 竞技麻将 和平区

13  Ⅵ-2 无极拳 东丽区

14  Ⅵ-3 鲍式八极拳 北辰区

15  Ⅵ-4 李式太极拳 武清区

16  Ⅵ-5 毕式"一指禅"拿手推 和平区

17  Ⅵ-6 永良飞叉 武清区

18  Ⅵ-7 大六分村登杆圣会 静海县

19  Ⅵ-8 独流通背拳 静海县

20  Ⅵ-9 古典戏法 和平区

传统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1 剪纸

21  杨柳青剪纸  西青区

22  大郑剪纸  东丽区

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  Ⅷ-1 盛锡福毡礼帽制作技艺 和平区

24  Ⅷ-2 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和平区

Ⅷ-3 服装制作技艺

25  老美华中式连袖男装制作技艺 和平区

26  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 和平区

27  Ⅷ-4 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  红桥区

Ⅷ-5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28  义聚永高粮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Ⅷ-8 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

29  义聚永玫瑰露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30  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31  Ⅷ-9 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  和平区

32  Ⅷ-10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河西区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制作技艺  红桥区

34  Ⅷ-12  大福来锅巴菜制作技艺  红桥区

35  Ⅷ-13  子火烧、一品烧饼制作技艺  蓟 县

36  Ⅷ-14  赤土扣肉制作技艺  东丽区

37  Ⅷ-15  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静海县

38  Ⅷ-16  沙窝萝卜种植与窖藏技艺  西青区

39  Ⅷ-17  古铜(银)鎏金器修复及复制技艺  河西区

40  Ⅷ-18  津门蔡氏贡掸制作技艺  南开区

41  Ⅷ-19  刘海空竹制作技艺  南开区

42  Ⅷ-20  周记宫灯制作技艺  东丽区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艺  蓟 县

44  Ⅷ-22  盆罐村制陶技艺  宁河县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艺  宝坻区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6  Ⅸ-1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

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  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民俗

(共计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Ⅹ-1 庙会

47  潮音寺民间庙会  塘沽区

48  独乐寺庙会  蓟 县

49  Ⅹ-2 运河文化(杨柳青段) 西青区

50  Ⅹ-3 天津茶楼文化 南开区

(注: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和编号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和项目代码设定)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民间舞蹈

(共计10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高跷

1 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 红桥区

2 普乐虫八蜡庙高跷 红桥区

3 堤头庆云高跷 河北区

4 北塘丰登乐会高跷 塘沽区

5 新袁长利高跷 东丽区

6 海下同善文武高跷 津南区

7 王秦庄同议高跷 北辰区

8 上蒲口同乐高跷 北辰区

9 宜兴埠永长高跷 北辰区

10  河西务孝力高跷 武清区

传统戏剧

(共计1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评剧  汉沽区、宁河县

曲艺

(共计4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天津时调(大数子) 北辰区

大鼓

13 铁片大鼓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14 西河大鼓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15 梅花大鼓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注:本扩展项目名录的类别序数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序数)

苏州的文化遗产有:昆曲、苏绣、宋锦织造技艺等等。

1、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2、苏绣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3、宋锦织造技艺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苏州是中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名锦。

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与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2006年5月20日,宋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优势:

1、保护和传承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政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让这些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增强文化多样性。

2、增强文化认同和自信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通过政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3、促进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文化资源,通过政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手工艺等。

-苏绣

非遗项目有哪些呢?

非遗项目有:1、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200...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