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子书的评价三个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1收藏

对孟子书的评价三个字,第1张

对《孟子》的评价:正浩然。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后世对孔子的评价

对于孔子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褒贬都有。可以说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后人对孟子的评价

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程颐对于先圣孟子的评价,都认为:自从孟子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可以继承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了。是故才有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周公,周公传孔,孔传孟的说法。而他们认为,孟子之后儒家就再也得不到真传了。而到了后世,东汉时期的赵岐对孟子的评价就更高,他认为,《孟子》一书保罗万象,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足可以和圣人孔子相比,所以,他就把孟子成为“亚圣”。这也是孟子被称亚圣的最早说法。

其实,说点实在的,这些都是后人给予孟子的评价,先秦之前,根本就没有儒家这一说。当时人们信奉的,都是“黄老之术”。其中,黄指的是皇帝,老指的是老子,也就是说,先秦之前,人们信奉的都是道教。所以也就没有了三皇五帝各代相传的儒家道德之说了。

但是在后世,人们对于孟子的评价还是挺高的,甚至已经超越了诸子百家,仅次于孔子。孟子提出的政治观点“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在他所处的战国时代,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他在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统治和社会的安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孟子对于人性方面的思想,也颇具有前驱性。他认为,人形本善,只是后天的影响才让人有了善恶之分。所以他一直坚持“舍生取义”的说法,他和孔子一样,认为老百姓应该遵守礼制,才能让天下太平。

《孟子》文化意义之重要性。到了南宋,一向批判王安石的朱熹也对孟子极力推崇,并且指出“孟子配享,乃荆公请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与二程的“洛学”并成为“程朱理学”。朱熹对《孟子》的研究可谓“孟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要著作有:《孟子集解》、《论孟精义》、《孟子问辨》、《四书或问》等,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中涉及《孟子》的论说更是数不胜数。在朱熹的学说中巧妙的将《孟子》的思想与佛教的“心性”融合在了一起,充分体现了宋代儒者积极的接受、吸收佛教文化来改造、开拓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例如在《论语章句·雍也第六》中,朱熹说:“心与仁本是一物,被私欲一隔,心便违仁去,却为二物。若私欲既无,则心与仁便不相违,合成一物。心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在这里虽为《论语章句》,却体现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而最后两句又与佛教禅宗代表人物之一神秀的名句:“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相呼应。朱熹将《孟子》与佛学的结合可见一斑。从朱熹到王守仁——孟子思想提升的延续哲学·法学哲学·法学从朱熹到王守仁——孟子思想提升的延续“程朱理学”的思想核心是“理”。“理”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是宇宙中最高的权威,“理”是最高的,但又是抽象无物的。朱熹将孟子“性善说”中提出的“良知”、“本心”归纳到了“理”的范畴之内,认为“人性”是“理”的一部分,是“理”的人格化,“理”是先于“人性”而存在的。之所以“人性本善”是由于“理”的存在。但是,“理”又是独立于“人性”而存在的客体,要想达到“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讲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而达到明“理”,治学方法是外在的,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来源:西部社会科学

对孟子书的评价三个字

对《孟子》的评价:正浩然。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