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有哪些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孙思邈有哪些著作?,第1张

隋朝繁盛时期,出了一个普济众生的人,他就是孙思邈。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7岁开始读书,有日诵千余言,过目成诵的天才。因为少时患疾,改学医道。

当时隋文帝重新统一了全国,在农业上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把服役的年龄由18岁推迟到21岁,这一安定的局面,是孙思邈学好医术的外部客观条件。

孙思邈的家乡,盛产药材。他一面学习医书,一面不畏艰险,手执小镐,身背药篓,穿山越岭,攀登陡崖,进山采药,每次采药回来,他都亲自将药进行晾晒、加工,有时还亲自品尝:苦、辛、酸、甜、咸,究竟是哪种滋味?寒热敛泻,究竟对人体发生何等作用?

孙思邈20岁时(601年),医道学成。他一心一意要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为穷苦百姓服务。凡是没有钱看病的人,他不但不收诊费、药钱,还腾出房子给远道来的病人住,并亲自熬药给病人喝。不论三更半夜,还是狂风暴雨,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推辞,一定立刻赶去救治。

孙思邈对医术精益求精,而且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创新,发现了一些新的疾病,创造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他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

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插进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

孙思邈从71岁到整整100岁时,把后三十年所积累的验方编成第二部医书《千金翼方》为《备急千金要方》作了补充。除这两部医学专著外,还著有《摄生论》、《福寿论》等医书。

孙思邈总结唐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在《备急千金要方》等70多卷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这部医书的问世,突破了长期以来医必《黄帝内经》和药必《神农本草》的旧框框,被后世誉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精要而丰富,包括了做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各种医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世界上第一个眼科疾病夜盲症的发现者是孙思邈,找到治疗方法的还是孙思邈。他想让夜盲症病人吃捕获动物的肝脏。病人吃上一段时间,夜盲症便慢慢地好转了。因此,人们称孙思邈为“药王”。

1,《伤寒论》——东汉张仲景所著。该书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书中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

2,《食疗本草》——为唐代孟诜所著,后经张鼎补充而成,是最具影响的食物疗法专著之一。享年93岁的孟诜曾师从药王孙思邈学习,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其长寿与精通食疗等养生方法不无关系。该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著,对多数食物疗效和食用药品合理应用的阐述切合实际,至今仍有较高价值。

3,《神农本草经》  又称《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非一人一时之作,“神农”为其托名。由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通过对药学资料不断搜集整理,最后成书。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所收载的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其功效已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书中提出的药物学理论和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4,《温热论》 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5,《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末,由著名藏医药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总结传统藏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吸收中医、古印度和大食等医药学的许多精华编著而成。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等。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近代医学名著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代医书有:《神农本草经》、《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千金方》等。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2、《皇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4、《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

5、《千金方》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孙思邈千金方有何贡献

孙思邈的简介里有道士之称,但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医药学家。孙思邈少年时期还是体弱多病的,但是后来接触到了许多医书后,渐渐的也掌握了其中的深邃,成为全国闻名的医生。药王孙思邈的故事有哪些?还有孙思邈的著作《千金方》有何特殊贡献吗?

1、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在古代民间孙思邈的传奇故事有很多,比如“龙宫方”就是讲孙思邈用衣服与牧童交换救下了一条小蛇,然后医治好蛇的创口后就将它放生了。结果一天一个白衣少年见到孙思邈后就下跪拜谢,并将孙思邈带到了龙宫,少年时龙王的儿子,龙王设宴宽带了孙思邈,并将龙宫药方交给了孙思邈,孙思邈写成了《海上方》。

还有一个故事是孙思邈是第一个发现夜盲症的人,因为古代的时候人们很穷,缺乏营养。许多山里的百姓在百姓视力是正常的,但是到了晚上就看不清楚,孙思邈就让这些来找他医治的人吃动物的肝脏,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夜盲症患者的病症减轻了不少。同时也有家里富贵的人找他看病,夫人很多都有脚气病,孙思邈认为脚气病是和饮食有关,所以经常让那些人吃米糠麸子,不过这些富人的高血压都治好了,后来他发现杏仁、茱萸可以治好脚气病,这些富人的脚气病也逐个被治好。

2、孙思邈千金方有何贡献

孙思邈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千金方据说是因为他认为人的生命很宝贵,比千金还贵,而一个药方就能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就叫它千金方,千金方里面是一部传统医学与保健的融合,是一部研究价值颇高的著作。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人的行为会引起疾病,当然也会让疾病复发,所以他倡导养生。

据说孙思邈信佛,所以不曾用动物做过药方。孙思邈的《千金方》里面包含了妇科、儿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养生等方面的资料,而这本书又是中国最早的临床资料,所以这本书是后代从医者学习的教材。孙思邈是一个很有医德的热门,他认为作为医生就要有两个品质“精”与“诚”,这是后人学习他的医学精神的典范与座右铭。孙思邈的《千金方》不仅有以上的贡献,而且他对早期的糖尿病也很有研究,所以他才被后世誉为“古代伟大的医学人物”。

孙思邈不管是从医术还是从医德上看都是一流的名家,可能孙思邈本身对佛法、道义的领悟较深,所以在他的世界里,他认为救人就是救自己,因而他是以医与德并重的医生。孙思邈因他自身的魅力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被千余年后的人们一直瞻仰与纪念。

孙思邈有哪些著作?

隋朝繁盛时期,出了一个普济众生的人,他就是孙思邈。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7岁开始读书,有日诵千余言,过目成诵的天才。因为少时患疾,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