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类兵器为何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斧类兵器为何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1张

斧类兵器为何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流传至今的典故乃至神话传说中,“斧”的身影随处可见。盘古抓来一柄斧头,便开天辟地;程咬金凭借三斧子半,便闯出“混世魔王”的名号;至于那“斧声烛影”,则是让赵匡胤之死平添了几分诡谲莫测。

且不论成语当中还有班门弄斧、疑邻盗斧、大刀阔斧、双斧伐孤树等典故,人们于古籍中常见的其他冷兵器,其实与“斧”也有莫大关联。如刑天所舞干戚、天子常用黄钺,都是斧类兵器的一种。

据现有记载,斧类兵器贯穿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已成常制。尤其在上古时期,斧类兵器更是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看似有些“笨重”的斧类兵器,为何在这一时期备受欢迎呢?

冷兵器中的各种 斧

一、斧的“兄弟”们:斤、戊、钺、戚

在古代冷兵器中,“斧”有不少“兄弟姐妹”。如果说,“斤”与“戊”是“斧”的两个“化身”,那么“钺”与“戚”就是“斧”的同族晚辈。换言之,前者与“斧”字有同义,后者则是与“斧”有略微不同的斧类兵器。

先说“斤”。《说文解字》曰:“斤,斫木器也。”从其象形字体来看,正像是古人用斧在劈砍树木。是以,段玉裁注曰:“凡用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用来伐木的斧头,就是“斤”。

传说“神农作斤斧陶冶”,可见斧在冷兵器中“辈分”很高。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到前3000年)中出土的石斧,便印证了这个观点。

新石器时代 石斧

在旧石器时代,石斧用途广泛,适用于伐木与农耕,故而颇受远古初民喜爱。为加强杀伤力,他们又增大刃面,从而让斧头具有了大而阔的特点,并逐渐成为当时战争中的大杀器。

这种大号斧头,便可称为“戊”。按《说文解字》:“戊,斧也。”段玉裁注曰:“大斧也”,而后又援引《司马法》:“夏执玄戊,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戊,右乘白髦。”说明在“上三代”,“戊”是斧的一种常见叫法。

又据《尚书·汤誓》记载:“(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人云“钺大而斧小”,可知武王所执黄钺,乃一大斧,带有肃杀之意。

窃以为,“戊”与“钺”有时可划上等号。二者的区别在于:“戊”字可释为“大斧”,出现时间更早,与“斧”字一样,是斧类兵器的统称,它既可用于农耕与伐木,也可用于战争;而“钺”则诞生于青铜时代(且看它的大金旁),是带有自己特点(或者说它有特殊文化内涵)的一种斧类兵器,多用于战争、刑罚、威仪等方面。

青铜钺 商王武丁时期 妇好墓出土

斧的“族人”还有“戚”,其象形文字似带齿之斧,同样是一种斧类兵器,亦如上文所述“殷执白戚”。另外,按照《尚书·禹贡》中“禹锡玄圭”的记载,“圭”也极有可能是一种斧类兵器。

不难发现,上古时期的重要事件,多伴随斧类兵器而出现。那么,为何斧类兵器会在上古社会中备受青睐呢?

这还要多亏“钺”和“戚”这两个优秀“后辈”。殷周以来,尽管斧类兵器依旧非常实用,但“钺”和“戚”背后的象征意义,同样不可小觑。

兽面纹铜钺

二、斧钺之王权象征

诸多迹象表明:斧钺与王权之间密不可分。考古研究发现,石斧是颇为常见的陪葬品,而在一些葬品极为丰富的墓葬中,还有可能出现玉斧。这便意味着:在原始社会,只有地位非比寻常之人,才有资格以“玉斧”衬托身份。

不仅如此,“王”字甲骨文便作斧钺状。武王伐纣,曾执黄钺;商汤灭桀,亦是如此。斧钺常跟随君王征讨四方,定鼎天下,业已成为王权象征。因此,《太平御览》引《字林》明确指出:“钺,王斧也。”

斧钺之于王权,亦曾流传后世。彼时,斧钺反倒是一种礼器,成了帝王彰显自身权威的“信物”。在一些特殊场合,君王赐臣子以黄钺,便如同天子亲临,付与臣下以“专擅之权”。

钺戟 徐州博物馆藏

以汉末三国时代为例。在“假节遍地走”的情况下,被冠以“假节钺”的臣子可谓屈指可数,非权臣、都督、武将之巅,不可轻易相授。

注:据《三国志》统计,汉末三国时代的假节钺者有:董卓、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陆逊、曹真、曹休、曹爽、夏侯尚、于禁、满宠、司马昭。而夏侯尚、满宠等人之所以能假节钺,是因他们需要都督地方,以便于行事。

蜀章武三年(223年),诸葛亮率众南征,后主下诏“赐亮金鈇钺一具”。《礼记·王制》有云:“赐鈇钺,然后杀。”诸葛亮得刘禅“付之以专命之权”,自此掌控三军,不在话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三、斧钺之礼乐教化

按《礼记·乐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孔颖达疏曰:“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之具。”

古代社会礼制森严,戚既然是一种“武舞”礼器,便不可能太大,否则便不易施展。而根据“戚”字状似豆荚来看,它应当是较为狭长且形状不大的斧钺。那么,戚为何会成为一种礼器呢?

上古社会,“君权神授”之说蔚然成风。无论是征战四方,还是王权更替,君王都会举办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以奠定其举动的合法性。这种制度,对后世可谓影响深远。

王莽篡汉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是以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颜师古注曰:“言天降贤才以助王者,王者当申达其用,而不敢自专。”

王莽僭越称帝前,曾极力渲染“天命神授”思想。在他受封大将军时,也曾“受钺高庙”,以示其权柄来路之“正”。是以,王莽欲完成篡位之举,自然要效仿大禹、周公这些上古贤王,将斧钺给高高“捧起”。

讽刺的是,王莽在称帝之后,并没有让天下万民归心。洛阳一带,起兵反抗者多如牛毛。司徒王寻得王莽之令,欲镇压各路叛军,却在出发时“亡其黄钺”。此事虽不见得为真,但史家此语,恐怕是打算借“失黄钺即失王权”的说法,来隐喻王莽政权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局。

商代晚期蛙纹钺,城固五郎庙出土,陕西博物馆藏

言归正传,继续看斧钺之“演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王权象征,斧钺难免会在此过程中被“神化”,进而成为各项礼仪活动中的“常客”。

然而,斧钺原本用于作战,其“笨重”形态显然不太适合展示。或因如此,礼官才会对斧钺进行“改造”,于是,更加适合“武舞”的戚便诞生了。

当然,戚不止能用来“表演”。作为斧钺的一种形态,戚自然不会堕其雄风。它仍保留了一定杀伐之权:因其刃较为狭长,戚还常作为一种刑具,用于斩首要犯。

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建都于洛阳,“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还看洛阳城”,洛阳历史文化悠久,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区,中国历史文化象征的“河图”和“洛书”,“仓颉造字就发源于洛阳,洛阳还有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佛教祖庭白马寺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以及有“人间仙境

”之誉的白云山、道教祖庭老君山、龙潭大峡谷等山水自然景观,当然让洛阳享誉天下的还是那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每年四月,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更是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洛阳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当然除了历史文化和牡丹之外,洛阳也是一个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的城市,洛阳的饮食文化的特点就是汤水饮食,洛阳也因此被称为“汤水城市”,“水”是指洛阳水席,是洛阳饮食文化的代表和符号,“汤”的种类就比较多了,有羊肉汤、牛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和驴肉汤,最具代表性的是羊肉汤和牛肉汤,这些汤是洛阳主要的早餐和午餐,早上或中午,一碗汤和一份饼丝或一个烧饼,是喝汤者的标配,外地来洛阳者不喝羊肉汤和牛肉汤,就等于没有来洛阳,洛阳的羊肉汤馆和牛肉汤馆遍布洛阳大街小巷,知名的羊肉汤馆主要有“布衣羊羊肉汤”、“百年羊汤”、“铁谢羊肉汤”和“白沙羊肉汤”等,牛肉汤主要有“马杰山牛肉汤”等,自己好长时间没有喝“布衣羊羊肉汤”了,所以中午自己就又去喝了一次“布衣羊羊肉汤”,这家羊肉汤的特色是不仅汤的味道好喝,汤分清汤和肥汤,羊肉是精选的羊肉,肥汤是肥而不腻,我今天喝的羊肉汤,如照片,要的是肥汤,还要了一些辣椒,汤里泡了一分饼丝,多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和一些羊血,汤上面飘了一层羊油和红色的辣椒油,羊肉吃起来是软滑味美,汤喝起来是香美可口,那种鲜美的味道,我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你只有自己本人亲自喝了才知道。

      洛阳的汤具有浓郁的洛阳地方特点,也与洛阳人的饮食习惯与地域有关,也成为洛阳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洛阳牡丹一样,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

洛阳提到的关键词很多,中国起源、丝绸之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贵纸;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洛阳人爱汤,各种汤。要不要去洛阳尝尝当地各种有特色的汤?边肖会介绍你。

老城十字小吃街

位于洛阳老城区的金街、八角楼、西街、东街,洛阳小吃云集。如果你初来洛阳,一定要来这里品尝洛阳小吃,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夜晚最热闹的是青石路,古色古香的山墙,高高的红灯笼,古老的木门,甚至还有历史的气息气味。

卜凡堂

洛阳有12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声已经传了三代。配料有绿豆粉、胡椒粉、味精、酱油、醋、木耳、粉条、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锦缎、盐。它的味道纯正,酸辣,油而不腻,很有地方特色,所以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羊肉汤

所谓羊肉汤,就是把羊骨头和羊肉一起放在大锅里,然后把切成重量的鲜羊肉和清洗干净的羊杂放入汤锅里熬制而成的汤。煮好后捞起沥干水分,然后切片放入开水中,倒入汤碗中,倒入煮沸的白羊肉汤中,撒上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好了。配上海椒面、胡椒面、盐、味精做成的美味羊肉汤。

洛阳的水xi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特有的汉族传统宴席,属于豫菜。始于唐代的洛阳水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宴之一。之所以叫水席,一是因为它的每一道菜都离不开汤和水,二是因为它像地上流淌的小溪,所以叫水席。

汤肉片

汤肉片是洛阳水席不可或缺的名菜。以瘦肉为主料,黑木耳、金针、绿豆为辅料制成。肉片嫩,微酸,好吃。

牛肉汤

洛阳牛肉汤是当地的一道美食,属于豫菜。它由胡椒、八角、桂皮、草果和其他香料制成。洛阳的施粥场很多,遍布大街小巷,每个施粥场的生意都很红火。汤馆的门面一般不大。汤馆再有名,最多门面也就是两三间,人气旺,受欢迎,这才是洛阳汤能长期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发现有很多汤没有上面的介绍。为什么洛阳人那么喜欢喝汤?有各种汤的做法。

为什么洛阳人爱喝汤

洛阳人喜欢喝汤的原因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的。中原交通枢纽古城洛阳,古代商旅众多,大家出门都喜欢带些干粮。但是长途跋涉,干粮太硬,洛阳人就想到用一碗热汤放进去,吃起来很舒服。其次,洛阳天气干燥,经常喝汤也是对水分的一大补充。源远流长的“汤”文化至今对洛阳城影响很大。早起、随处可见的汤馆,蹲着、坐着、捧着汤的食客,构成了这个城市清晨的独特景象。如果你来洛阳,早起喝一碗汤,会被认为是融入了当地独特的风景。

马街山牛肉汤

不要用太多香料,简单调味就行,炖一晚上。你喝的是这清新的早晨里的一碗牛肉汤,会让你饿到中午,浑身充满力量!马街山牛肉汤在洛阳的汤品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鲜香是其一大特色。每天用的牛骨都是当天宰杀的新鲜原料,用文火熬了一晚上。清晨带着第一缕阳光的清新气息送到食客手中。食材很简单,几根葱花,适量牛肉,但精华都在汤里。喝汤的时候再加一个香脆的锅盔,舒服得飞起来了。

南关牛肉so

大口喝汤,大口吃蛋糕~但是一小碗牛肉汤就相反了。和其他家相比,碗不是特别大,也是他的特点之一。不过不影响他的美味,配上现场烤的油煎饺子,非常好吃。

油旋也是南关小碗牛肉汤的特色之一。(南方的朋友,这里的小碗可能比南方的大碗大。)

逍遥胡辣汤

虽然起源于河南周口逍遥镇,但胡辣汤里的辣椒是洛阳人的口味偏好,所以胡辣汤也是洛阳不可或缺的美味。骨头汤是用粉条、木耳、粉条、肥猪肉、葱花、蒜片、面筋泡等熬制而成。形成一碗酸辣开胃的酸辣汤。大部分食客会选择配油条、油饼,或者几个煎饺。饭后到中午他们都不会觉得饿,很踏实。一般有酸辣汤豆腐脑。如果不能吃辣,可以请师父做一碗两荤。豆腐脑酸辣汤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味。(个人喜欢一点醋,又酸又辣)

李记老字号豆腐汤

李记豆腐汤,绝对的私家珍藏,能以众多牛肉汤在洛阳汤圈占据一席之地,实力雄厚。高汤底,配上鲜嫩滑嫩的豆腐、酥脆的丸子、油炸的豆腐、微辣的蔬菜和滑嫩的粉条,淋上焦葱油和爽口的生姜,才是做一个清淡浓郁的饼的正确做法~记得控制好盐的含量。豆腐汤没有放盐。丝糕的浸泡时间一定要把握好,浸泡时间过长容易影响口感。

洛阳的汤

曾几何时洛阳的汤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还有人称它为”汤城”,这个称谓我不喜欢,在我心里洛阳是”圣城”,”神都”。

作为地道的洛阳老城人,我也是喝汤长大的。洛阳人把”甜汤”,”咸汤”都称谓”汤”,”甜汤”就是通常说的”稀饭”,指米粥,面汤,红豆汤,绿豆汤,红枣汤。咸汤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洛阳特色,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以前洛阳人的饮食习惯,早晚喝汤,中午一般是各类面条,偶尔会吃一顿米饭。早上女人和孩子一般在家吃稀饭,馒头,油条,咸菜。男人们会出门到城门口或者街上吃碗”泡馍”,就是各种汤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是牛肉汤,和牛肉杂肝儿。食堂里只有不多的桌凳,男人们一般端着黑釉的大”各搂”(一种粗瓷大碗,洛阳方言为”各搂”),碗里盛满用牛骨架熬了半夜,冒着热气的浓汤,配着牛肉片或者牛杂,红油飘香,葱花香菜,泡进自己带的烙馍,或者街上的油旋儿,火烧,硬面锅盔,一切馍馍皆可泡。据老人们说,泡馍最好吃的是烙馍和硬面锅盔,端上大碗或坐或蹲在饭店门外,吃一碗香辣”抓口”的牛肉汤浑身提劲,舒坦。

喝汤洛阳人还有个讲究,早餐一般喝的有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香辣浓郁。而丸子汤和不翻汤是作为晚餐,讲究酸辣味道。记得老城人喝丸子汤爱说:”双椒双醋”。

洛阳的汤(续1)

记得小时候,每天早上外婆会5,6点钟就起床忙碌一家人的早饭,小厨房里没有电灯,只有一盏小煤油灯,外婆在油灯的光影里移动着小脚熬米粥,炒萝卜,馏馒头,等妈妈把我们收拾好,一家人吃了热腾腾的饭菜,大人去上班,孩子们上学,外婆又要刷锅洗碗,带小妹妹,准备午饭了。我的记忆里外婆没有睡到过天亮,直到她85岁眼疾以前。

到我大一些,家里条件稍好,冬天的时候,偶尔爸爸会起早端个钢精锅,到南门口上的国营饭店去卖回来一锅的牛肉汤,洛阳的牛肉汤是可以无限加汤的,买一碗汤,肉是一份量,汤可以多打一些,(70年代的牛肉汤我也不知道价格)回来外婆搁到煤火上滚开了,一人一碗泡上外婆烙的薄如纸张的烙馍,够我们三个孩子和爸妈的早餐,也算是打个牙祭!外婆是不喝牛肉汤之类的,她只吃少量的鸡肉,不知是以前因为经济困难还是什么原因,我猜想很大程度因为以前的穷苦造成。

洛阳人也会自己在家做泡馍吃,我是吃泡馍爱过吃面条,吃泡馍我能吃下一个烧饼,一碗汤;吃面条半碗我的搅半天。记得小时候在大姨家住过,早上,姨夫会取下腰间挂的钥匙串,打开半截柜上的抽屉,抓一把白糖放到一个大瓷碗里浇入开水,再从挂着馍篮里掰一块大姨蒸的杠子蒸馍,给他宠爱的小女儿吃,糖水泡馒头小表妹也吃的满脸是甜甜的笑意。

上初中了以后,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喝稀饭,妈妈有时会早起为我做鸡蛋泡馍,炒两个黄灿灿的鸡蛋,用葱花炝锅,加入清水,五香粉,盐巴,少许酱油,随锅放入青菜或者菠菜,滚开后盛入放了鸡蛋,味精,葱花芫荽的碗中,赤汤黄旦绿菜,冒着热气,飘着油花,将薄薄的烙馍横竖撕成麻将牌大小,泡入碗中,吃起来清香,绵软,温暖,舒服。这也是我最中意的早餐了。

我直到现在爱吃馍的习惯也一直没变!

洛阳的汤(续2)

接下来,咱们说说名声在外的那些洛阳”汤”。

最早期在洛阳城内,也就是现在的老城区,关内的汤,我了解的有南关,南门口,和城坡儿上的牛肉汤,西大街九府门的牛肉杂肝,东关大石桥的牛肉汤和羊肉汤,十字街东边兴华街真不同饭店早晚供应的豆腐汤和丸子汤。在青年宫对面大众街口黄昏推车出摊的刘记不翻汤。

洛阳老城东边是瀍河回族自治区,那里是回民积聚区,有十几万回族居民。所以自然牛羊肉泡馍是他们的传统,他们擅长烙制硕大的硬面锅盔做泡饼。走到那里会看到清真寺,阿訇,带白帽的男人,窄脸高鼻的女人,街口集市上的牛羊肉摊位。院子宽敞干净,有一条街的院里院外常常都堆的扎笤帚的高粱杆,和扎好的笤帚。

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府门儿的杂肝汤,九府门在现在西大街中段向南集市街上,过去就是洛阳老集,那里解放前就是洛阳最大的贸易市场。在九府门内外布满了店铺,饭店。因为大姨家紧邻九府门,所以对那里比较熟悉。大姨家对面是个饭店,主营牛肉杂肝,在城里出了名。杂肝汤就是用牛骨架熬汤,牛肝,肠,胃,肺等牛内脏煮熟了当配料,加上葱花,佐料,油泼辣子,趁热加入或薄饼,或油旋,或烧饼,那真是吃香的喝辣的,刺激你的味蕾,满足你的胃口,鼓舞你的斗志。男人们,三天不喝汤,觉得浑身痒。

我曾见过饭店门口三轮车拉着鲜血淋漓的牛大骨架,还有成麻袋装的八角,肉桂一些佐料。会和表妹偷偷从麻包的扎口处扣出一小块肉桂,放到嘴里用牙啃了一点点,一股辛辣,甜香奇怪的混合味道刺激着孩子的味蕾,也是难忘的童年味道。正对九府门,在西大街南边是个馄饨店,主营馄饨包子。

都说”臭杂肝,闻着臭,吃着香”。每到夏天,半条街都有一种臭臭的味道,这时候记得饭店里有一个防空洞的大口,用抽风机不断的抽冷空气,来解暑和驱味。那凉风混合的空气依旧弥漫着熏人的怪味。

(注:九府门是洛阳城内的一个城门,位于现在的集市街中段,城门高大威严,城门洞高约八九米,长约二十来米,夏天坐于其下,有穿堂风过,甚是凉爽。于上世纪80年代城市改造中拆除。)

洛阳的汤(续3)

豆腐汤,是一种没有肉的素汤。好像从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盛行。最早是从洛阳真不同饭店开始,那时我上高中,有时会陪妈妈在商店值夜班,清晨起来,妈妈会带我到真不同饭店吃豆腐汤。

一口大铁锅滚着雪白的豆腐块,装满配料的汤碗在灶台边摆了一大片,里面有泡好的粉条,绰了水的青菜,黄白两面的油豆腐,碧绿的葱花,还有一个灵魂调料就是捣成糊状的姜汁和盐,花椒粉,辣椒油。只见师傅将大锅里翻滚的热汤熟练的冲倒进汤完中,随即用笊篱沥出一勺的白豆腐加入碗中,碗里的汤恰到碗沿边。上面飘着葱花和红红的辣椒油。当年豆腐汤便宜,好像5毛钱一碗,其中就有大半碗的豆腐,再一毛钱买个烧饼,那就是一份美美的早餐。我特别喜欢汤里的油豆腐,它是把白豆腐切成两公分的厚块,油炸了之后,放平用刀从中间片开,一分为二,然后切块,吃起来,一面焦脆,一遍香软,且有嚼劲。豆腐汤相对清爽,女人,孩子,老人比较喜欢。

我爸爸比较喜欢喝丸子汤,最早也是在真不同饭店和朝阳饭店开卖,这种汤是在下午后半晌,太阳落山以后。人们闲游到大街上,喝一碗酸辣的豆腐汤,来消除一天的疲劳,也算对自己一天辛劳的犒劳,当时好像坐在店里,蹲在店外喝汤的都是男人。丸子汤的丸子差不多有半个拳头大,用绿豆面配黄豆芽炸成金**,吃起来满是豆香。汤是有猪腿骨熬制而成,一碗汤四大绿豆大丸子,可以加剔骨肉,在配上葱花芫荽,油泼辣子,香味扑鼻,加入香醋,酸辣可口,加一个烧饼足够吃个嘴儿香肚子圆,酣畅淋漓,满足感上头,幸福感爆棚。

不翻汤是一种挺别致的汤,它和以上几种汤不太一样。它的配料极其考究,有海带丝,黄花菜,粉丝,木耳,紫菜十几种之多,用中间有碗口般大小的篦子围着锅沿码放整齐,下面是微沸的高汤,汤是用牛骨,猪骨,鸡骨等熬制吊成。”不翻”是去皮绿豆泡软后磨成糊状,用一种铁制的小鏊子烙制而成的一种薄饼,成品有巴掌心大小,由于制作时不需要翻面,故称小豆饼名曰”不翻”,碗里加入佐料,多种配菜,两个”不翻”,它的佐料里不加辣椒,加了胡椒。加醋后是另一种酸辣的味道。它也可以称谓洛阳人的”夜宵”,一般出摊在洛阳剧院傍边,那里集中了洛阳的三个戏院,**院,还有露天舞台,说书场,牌场,冷饮店,游戏厅等,夜幕降临后,那里灯光闪烁,人头攒动,撒戏了,看完**,娱乐的人会在那一片觅食,来一碗不翻汤酸辣可口,毫不惬意!

**院附近的小吃我记得还有,小锅米酒,那风箱”呼他乎他”的响声甚是诱人!还有玻璃罩里油光红润五香兔头,圆溜通红的冰糖葫芦,甜甜的烤红薯……。想想也是垂涎欲滴!过去的都是那么美好,就让它留在这里吧!

现在洛阳十字街的夜市都成了网红打卡地,小吃也是荟聚百家,但那已不是”我的”老城。我的老城在记忆里!(完)

可能手机问题,无法上传照片,见谅!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都城,也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太康时迁都洛阳,今偃师二里头一带为其国都斟鄩所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都西亳,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则为其故址。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殷,命召公、周公在洛阳新建王都。周公在涧水东、瀍水西营建成周城,并迁九鼎于此。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居王城;周敬王时,因避王子朝之乱,于公元前510年在王城东20余里的狄(翟)泉另建成周城,洛阳作为东周国都长达500余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洛阳为三川郡郡治。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次年,刘邦入洛,置河南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公元25 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历时近200年。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43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在洛阳置洛州;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605年隋炀帝营建洛阳,改称“东都”;隋末,王世充于洛阳称帝,国号郑。618年,唐朝建立,以洛阳为陪都;657年,唐高宗移置洛阳,称东都。690年,武则天称帝,改东都为神都,其后中宗复立,改神都为东都。唐中叶,安禄山曾于洛阳称帝,建国号“燕”。907年,朱温废唐自立,都开封,后迁洛阳。923年,李存勖建后唐,以洛阳为“洛京”。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初都洛阳,后迁开封。960年,赵宋王朝建立,定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并置河南府。1217年,金升洛阳为中京,置金昌府。元时,洛阳为河南行省河南府治所。明时,在洛阳置河南府,是伊王和福王封国所在。清朝沿用明制,在洛阳置河南府,府治洛阳。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置河洛道,道尹公署设在洛阳,辖豫西19县。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1932年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阳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敌前哨,“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阳,洛阳又成为河南省会。1948年3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5年洛阳县并人洛阳市。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部分县改属洛阳市。

1 关于洛阳文化酒诗句

关于洛阳文化酒诗句 1诗的文化更是酒的文化 有关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与洛阳有关的诗句

戏答元珍——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增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贾生——王安石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所论多感慨,自信肯依违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登郢州白雪楼——白居易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洛桥晚望——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行人绝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董娇娆——宋子侯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送应氏——曹植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拟行路难——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别诗——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行路难——吴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莫愁歌——萧衍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落日怅望——谢眺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遇长安使寄裴尚书——江总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哭孔戡——白居易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杨柳枝——白居易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四望楼——曹邺 楼在洛阳东,今废。

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辽西作————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渭城少年行————崔颢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倡家。下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赠轻车 ————崔颢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寄韩谏仪注————杜甫 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

3关于酒的诗句

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重经巴丘 张继

昔年高接李膺欢, 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酒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风回首泪阑干。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 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中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逢知己千杯少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亏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含义自己领悟

4关于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劝君更尽一杯酒,今朝有酒今朝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酒不醉人人自醉

酒入愁肠愁更愁

兴来买尽市南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共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诗酒切须今日醉,功名休问几时成。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明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下酒徒之绝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5关于洛阳民俗的古诗词

洛阳女儿行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乐府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注释

越女:指未入宫时的西施。

简析:

本诗是诗人十六岁时的作品。诗中的“女儿”似是一小家碧玉而骤名成为贵妇人,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除了陪丈夫玩乐之外,就只余下“妆成只是熏香坐”的空虚。和浣纱的越女究竟谁可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迥然不同的理解。诗的主旨是讽喻的,但也透出怜惜之情。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6求关于“酒“的诗句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醉人不过花共酒,花是美人酒是愁”

乡情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

友情

“中年心事浓如酒 暗香浮动 少友情怀总是诗”

“爱情如茶,友情如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醉酒当歌 人生几何 ”

7说说古诗中关于“洛阳”的诗句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供福垛凰艹好讹瞳番困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

8关于洛阳所有的古诗词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张说 字串3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字串5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字串9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字串9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字串5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字串1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字串7 春行寄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戏答元珍 欧阳修 字串8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增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字串6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字串2 登洛阳故城 许浑 字串6 禾黍离离半野蒿, 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 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 犹自吹笙醉碧桃。 王维 字串9 洛阳才子姑苏客, 桂苑殊非故乡陌 字串3 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 字串2 扬州时有下江兵, 兰陵镇前吹笛声 字串2 夜火人归富春郭, 秋风鹤唳石头城 字串1 周郎陆弟为俦侣, 对舞前溪歌白紵 字串7 曲几书留小史家, 草堂棋赌山阴墅 字串8 衣冠若话外台臣, 先数夫君席上珍 字串2 更闻台阁求三语, 遥想风流第一人 字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芙蓉楼送辛渐 字串5 陈子昂的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字串3 张说的“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王昌龄 字串3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曹植《名都赋》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曹植《送应氏》 洛浦有宓妃,飘摇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李白《感兴八首》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梁武帝时乐府 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薛惑《进船于洛水》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闻笛》 步登北邙阪,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郑世翼《登北邙还至京洛》 生在兵祸中,不知太平欢。今还洛阳中,感此云苦酸。--韦应物《广德中洛阳作》 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刘禹锡《醉答乐天》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宋之问于龙门 字串6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张继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元参军》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李白《洛阳陌》 字串2 天边行杜甫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 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韦庄 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玉楼春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9找关于〔酒〕的诗句

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原想上网查查有没有人对此作过汇拢,无意间却翻出一篇好文章,是几位网友对白居易一首小诗的评论,随意而精到,语间流露出的淡谈温情,正如此诗的意境。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

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

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

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

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

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

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

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

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

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

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

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

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

斧类兵器为何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斧类兵器为何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流传至今的典故乃至神话传说中,“斧”的身影随处可见。盘古抓来一柄斧头,便开天辟地;程咬金凭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