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课程中,怎么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代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升华。要做好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
一、教学理念的思政化,明确教学的第一目标是立德树人,要将学生培养成就要高尚情操和崇高职业道德的现代化人才,在这过程中要将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学内容的思政化,从课程内容的背景进行思政教育。在讲述课程所属行业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典型人物案例时,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讲述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成就、相关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以及一些历史往事,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三、教学实施过程的思政化,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让学生实操体验的环节,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团队合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思考的优良作风。
一、何为课程思政
所谓的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专业课(非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根据课程的特点,将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职业文化、工匠精神、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使命担当,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为什么要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没有“德”育,不能没有思想政治的内容。在课程中融入思政,也是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讲授课程,是教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育人,而课程思政,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课程中无思政,只教书不育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此,广大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课程思政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三、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为了落实国家教育战略的调整,各高校要在学校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提高课程思政认识,培养课程思政的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施课程思政工作。
1、号召广大教师要关心时事政治,加强思政学习,养成阅读中央媒体及地方党报党刊的习惯,及时学习《学习强国》新推送的内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
2、群策群力,认真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整合学工系统、教学系统课程思政资源,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建立由该班级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党员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混编协同团队,线上线下进行交流研讨,提出问题,并讨论相应的对策。除了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团队,还应建立以专业课程为单位的专业课程组。该组负责研究制订专业课课程思政标准、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制订课程思政学期计划,明确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组备课时,不仅要备课程,还要备思政,确保思政内容进专业课教案、进专业课课堂、进专业课考试卷,同时,学期末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心得分享与交流。
3、建立课程思政激励约束机制,构建课程思政生态。首先,各学校不仅要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而且,要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其次,修改各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教学大赛相关评审标准,凡是课程中无思政内容的,一律不得评审为精品课程和在教学大赛中获奖。再次,各学校要加紧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争取省(市)级重点思政教材和国家思政规划教材,使之成为思政教材的精品。另外,还要加强课程思政课题立项与研究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发展。
在专业课堂上体现思政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
不同课程都有其特有的思政元素,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爱国主义等思政内容。
结合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与本专业相关且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热点事件或真实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
创新教学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互动问答、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领悟思政元素。同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职业素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实际行动传递思政元素。
完善评价体系:
在课程评价中,应该注重对思政元素的考察,例如可以设置相关的题目或指标,评价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对于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课程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的内容和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一、重要性及价值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了教育全过程的思想性、引导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它在推进德育工作、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培养“四有”新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1、教师要敏锐捕捉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把握好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时机和方式,做到思想性与学科性有机融合。
2、同时,学校还需要为课程思政建立起目标导向、评价体系以及学科教师的培训、研究机制等保障性措施,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
三、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1、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因为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来进行授课,所以它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2、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融合更加紧密。课程思政将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接受相关的思想政治训练。
3、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为有效。通过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困境
1、课程思政的融合度不够高。部分学科内容本身就缺乏思政性格,教师很难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其中,导致思政教育没有得到有效实现。
2、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相对薄弱,也很难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情况。
3、教师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具有相应素质和能力的教师队伍,而一些学校的教师师资力量较弱,难以胜任相关工作。
4、因此,需要学校完善相应的保障性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
课程思政元素五大类型:道德和伦理素质、思想政治素养、爱国主义情怀、敬业精神、创新能力。
1、道德和伦理素质。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做到讲真话、做实事、护公益、守法律、强信仰,严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积极推崇社会价值。
2、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国家方针政策、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尊重文化多样性、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和环境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3、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维护国家、民族、社会的根本利益方面起到先锋作用,树立全民族大团结、走向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要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视野。
4、敬业精神。大学生在职场中应有专业精神,有主动学习、积极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并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5、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着变革、竞争、智慧等词语。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具备创新和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法,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要发扬实践创新精神,参与创业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发展等等活动。
理念
从课程思政的提出来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不论是“三全”育人还是“十全”育人,其体现的正是协同育人的理念。作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能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
在专业课程中,怎么融入思政元素?
本文2023-10-15 11:20: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