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历史上有哪些巨大遗憾没能补救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1收藏

中国考古历史上有哪些巨大遗憾没能补救的?,第1张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大部分科学,失败是被允许的,误差存在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唯独有两门科学,这一定律不适用,一是载人航天,另外一门则是考古学。对于这两者而言,生命和遗迹一旦失去,不可再生,永远也无法重新来过。

定陵:考古界千古遗憾

如果要评选中国考古史上最大遗憾,大多数考古工作者自然会联想到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发掘。定陵,位于北京明朝十三陵陵区,原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及两位皇后合葬陵寝。

1955年,由于十三陵首陵——长陵占地面积过大,不便于挖掘,考古学家考虑原有的长陵挖掘计划,转向万历皇帝所在定陵。当时定陵出土了大量堪称精品的万历年代宫廷织物,但由于考古技术不成熟,大量文物出土后出现变质,损失惨重。木质棺椁更是被随其丢弃最终沦为当地村民的木材。更叫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还在后头,1966年定陵博物馆遭到大肆破坏,万历皇帝及帝后三具尸骨被焚烧。定陵这一考古惨剧,令人唏嘘不已,至此才有了考古界“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定。

洛阳金村大墓:中国考古之殇

河南洛阳金村大墓,位于河南洛阳金村,是东周八大王陵所在地。洛阳金村大墓是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考古之殇,它的发现使得大批珍贵文物损失惨重。

1928年,洛阳金村八大王陵被偶然发现,从此走上盗掘的不归路。当时正值军阀统治,外国宗教势力繁盛。当时的加拿大传教士勾搭当地文物贩及黑心商人进行大肆盗掘,一批批精美绝伦的东周王陵大墓出土文物被运离中国,直至今日,大量珍贵文物还流失海外。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家陵寝,在明亡后的三百多年里,一直没有被挖开盗掘过,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民国,各个无良军阀也没有把主意打到它们的头上。但后来因为考古需要,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发掘了万历皇帝的定陵,这也成了目前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墓。郭沫若提出发掘十三陵的时候,遭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对出土文物妥善保护,但无奈郭沫若一意孤行。其实他本来是要发掘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因为他怀疑里面有《永乐大典》,但没被上面批准,于是转而发掘定陵。另有一说是长陵太大,先挖较小的定陵试试手,积攒些经验后再挖长陵。

1956年5月,定陵开始试掘,郭沫若带着考古队挖了几个月都没找到入口,直到9月才挖到金刚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第二年5月挖到金刚墙,墙上的梯形开口即是定陵的入口。

从入口进到墓室后,考古人员被室内的金碧辉煌完全震惊了,无数的字画、丝绸服饰、瓷器珠宝几乎摆满了墓室。狂喜过后的考古人员开始整理这些陪葬品,经验不足的他们很快发现,字画和丝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炭化,手一碰就变成了碎灰。

万历皇帝的龙袍刚出土时鲜艳夺目,就像刚放入的一样,被拿出陵寝没多久很多地方就腐烂了,如今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实物也成了破破烂烂的“乞丐装”。

后来考古队的人才知道,随着他们进入定陵的还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强烈的光线等,这些都是文物的天敌。更为让人痛心的是后来,定陵中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红小将们抬出来批斗,当众焚毁。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被砍成劈柴,扔到了山沟里。

定陵发掘进行了两年多,共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这些文物都被放在普通平房里,没有专门的保护与修缮,直到60多年后才又转入地下文物库,以延缓它们的受损速度。

郭沫若发掘定陵后,还想发掘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昭陵,因为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在昭陵内,但此事被周恩来总理一口拒绝,因为定陵发掘的代价实在太大。

当年发掘明朝定陵的时候,由于某些考古工作者素质不够、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在没有办法很好安置和保护出土文物的情况下,过于心急地打开了地宫大门,结果导致定陵出土的大量珍贵丝织品、布匹绸缎、皇家服饰以及名贵字画在空气的氧化下全部被碳化,失去了基本的文物价值。

发掘帝陵

除了一些抢救性的发掘之外,我国只主动地对明朝定陵和殷墟商王墓进行了文物挖掘出土工作,由于当年对文物的保护观念和保护技术缺失,导致部分文物遭受损失,所以从那时起我国就规定:不准主动发掘帝王墓。

发掘定陵的文物损失

在定陵中挖掘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各种丝织品、金银玉器和瓷器加起来总共3253件,其中600多件各种布料和丝织品、服装就因为出土后被外界的空气氧化,导致颜色发黑、质地变硬,失去了原有的样貌和价值,让人特别心痛。其中失去的就有万历帝最珍贵的龙袍和皇后的白子衣,还有一些皇家收藏的名贵字画,也在出土后不久很快被风化,几乎连渣都不剩。值得一提的是万历帝和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材,本是价值连城之物,却被当时的某位主任当作脏乱物品扔了出去,最后不知所踪。

出土文物为何变坏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原本好好的文物为什么出土后就变坏了,变得一文不值。实际上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陵墓中的环境都是一种密闭状态,里面保持了一种没有光线、缺乏氧气、也相对湿润的环境,如果陵墓地宫的大门被贸然打开,外界的新鲜空气、温度和湿气就会进入地宫之中,完全破坏了里面的这种平衡状态,导致地宫里的文物也产生了相应的化学和物理反应,稳定性遭到很大破坏,所以才产生了质的变化。

作者/指点江山

来北京游玩的朋友,数百万计,其中必去的景点,也是去游览人数最多的,一是故宫,二是长城,三是十三陵。然而,您可知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我国发掘最早的明帝陵。

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位于长岭的西南面2公里的大峪山下。定陵的发掘,不仅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被正式发掘的皇陵,也是我国正式发掘的第一座帝陵。

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处于特定的 历史 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明神宗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造反派”焚毁;三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万历十一年(1583)春天,朱翊钧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址,确定建陵规制。

翌年动工,历时六年,役使军匠达三万余人,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主要建筑有陵门、祾恩门、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宫殿等部分,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陵墓建成时,皇帝朱翊钧当时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之一,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帝的永陵建造。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 - 1787)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定陵的地下宫殿,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埋葬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的地方,也是陵墓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封建皇帝为了长久保存他们的陵墓,防止被人挖掘,不仅编织了许多神话,还把坟墓封藏的极为严密,因此,揭开定陵地下宫殿,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程。1956年5月,定陵的试掘工作正式开始。

定陵的正式发掘工作是从宝城内侧开始的。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发现了隧道。隧道两侧是用砖砌成的极厚的两道大墙,称之为“砖隧道”。这是皇帝下葬时运送棺椁的道路。随后又在明楼西面开了一条探沟。

当发掘到隧道尽头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墙上嵌着一块小石碑,小石碑上镌刻着十六个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对下一步工作进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信息。根据隧道走向和小石碑的指引,又发现了石隧道。石隧道呈斜坡状,深入地面20多米。

发掘工作进入到1957年5月份,此时定陵的发掘工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一天,考古工作者发现,在石隧道的尽头,挡着一堵大墙,这就是小石碑上所提到的“金刚墙”。仔细看去,“金刚墙”的中央有一处墙面显露出曾经移动过的痕迹,好像是一座门。尽管这里用灰浆粘合着,但由于隧道内填土的挤压,前面向内倾斜了一点,经过详细的发掘和辨认,终于确定这里就是“金刚门”。

取掉“金刚门”的封砖,便进入地宫的隧道券。隧道券西头,是紧接着地宫前殿的第一道大门,进了大门就进到地下宫殿了。

地下宫殿的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石门背面(与门外铺首相对的地方),有凸起部分,用以承托“自来石”。“自来石”是顶门用的石条,两端刻莲瓣,略宽,中间略窄,通高16米。在石门关闭时,“自来石”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下端嵌入券门地面上的一个凹槽之内。这样从外面推石门,便推不开了。那么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是怎么打开石门的呢?他们是从门缝伸进铅丝套,将“自来石”套住慢慢移开,石门才被打开的。

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前、中殿为长方形,全部用“金砖”(大型方砖)铺地。中殿有汉白玉雕的宝座三个,用作通长明灯供油的大型青花龙缸一只,黄琉璃的五供。

后殿面积为地宫中最大: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花斑石墁砌。棺床中央放置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左右两配殿,或称库房,是存放随葬物的地方。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据考古文件记载,地下宫殿出土时,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定陵出土凤冠共四顶,其中,属于孝端皇后的两顶,分别为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属于孝靖皇后的两顶分别为十二龙九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分别出自四个随葬器物箱内,并各自储放在八角形朱漆匣内,但四匣均已残朽,凤冠上的饰物也散落许多,现在陈列的凤冠都是经过修复的。

当时保护技术太落后了,挖开容易,要保护却无比困难。由于考古人员经验不足,大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丝织物上,结果很快就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最终这些丝织品都毁坏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定陵的无字碑是地上建筑中值得介绍的文物之一。无字碑体积巨大,螭首龟趺,因其迥异于常见石碑,通身光洁不留一字而得名,也成为后人心中的谜。对于长眠定陵的神宗朱翊钧而言,无字碑却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墓主人功过参半的矛盾一生。如今,无字碑初建时的方形碑亭在清初被八旗军所毁,只剩下庞大的石碑仍然完好,矗立在青天之下,默默睹视着世间的沧桑。

定陵的“明楼”为重檐歇山顶。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飞子、望板、斗拱(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式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式斗拱)、额枋、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刻“定陵”两字)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版。

楼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6195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明”两字。碑身正面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

尽管定陵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甚至被认为是考古的悲剧,但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经过文物部门多年的努力,现在的定陵博物馆,已经成为著名 旅游 胜地。

(本文为作者授权本号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第一种是丝织品。这在定陵中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的龙袍凤衣,还有绵被等东西,因为长期埋在地下,颜色极为鲜艳,但这类东西也是最难保存的。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就会发生氧化。

而当时的技术条件确实不成熟,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去保存好,只是简单的加了一些防腐剂。定陵还没有发掘完,第一次起出的丝绵品已经出现了变硬、变脆、变色的现象,原本十分鲜艳的刺绣出现了黑斑,并且开始发霉。这些东西都是不可逆的损坏。

除了技术原因,也有一些是态度问题。

当时,沈从文想去看看这些织锦,去的时候,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露出来的是反面。沈从文觉得奇怪,说不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答: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

沈从文当场指出,要研究反面,也不需要全部露点出反面,只需要露点出数公分不贴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装裱的错误,可见技术人员也是不懂装懂。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织锦当然被破坏得很严重。

现在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了。

第二种东西就是万历包括两位皇后的大棺材。这三口大棺材是用金丝楠木做的,一个人伸腰进去,根本摸不到底。

当时清理好棺椁后,定陵做了一个水泥复制品。那真的呢?真的太大了,仓库放不下,就直接给扔到山下了。

数天跑,专家到山下去找,结果也没有找到,被山下的群众给捡走了,捡走后也倒了大霉,一对老夫妇捡了些,给自己做出两口棺材,棺材做好就去世了。另一家更惨,用这些金丝楠木做大棺子,结果家里的四个孩子跑到里面玩,被扣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这些大棺材都是不可多见的帝王棺材,就算不要,车成珠子也比扔了强啊。

现在摆的就是新做的。

第三类就是尸体。当时起出了万历皇帝以及两位皇后的尸体,初步研究了后就放到了仓库里,后面,小兵们冲进仓库,把这些尸体拖出来,坐了一把飞机之后用石头砸、大火烧,把这些尸体烧成了灰。

那这个尸体有什么用呢?他有很大的史料研究价值,可以查出很多万历年间的事情,比如万历不上朝,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比如有人说万历曾经抽过鸦片,但从史料中无法证实,如果尸体在,化验一下就知道了。

定陵即明朝万历皇帝与二位王后的同葬帝陵,因为定陵的考古挖掘时间比较早,那时候的考古学技术性和文化遗产保护核心理念都比较落伍,因此对出土的文物并没有产生立即合理的解决,而且在后来的特殊时期,万历帝与二位王后的尸骨还遭遇焚尽。因此定陵的基坑开挖变成在我国考古学家一个深入的记忆与巨大的损害。这是一座整个用块状青白石垒砌的皇陵地宫。城堡有三层楼高,长为80多米。

带上好奇心专家们进入了定陵秘境,而这一次的进到也让她们惊叹不已。此次定陵秘境一共发掘出各种各样珍贵文物3000多个,在其中金饰数百件,各种各样袍料、匹料、服装用具达600多个。看起来这种应有尽有,闪着光的宝贝儿的情况下,有谁不诧异,有谁不赞美。皇室便是皇室,真的是太有钱了。可是此次挖掘并非完美无瑕的,反过来它让一些珍贵文物只留到了考古学家的脑海里,而无法以本来面目言表。

这迫不得已是考古学家的一大损耗。定陵的发掘并没有弯道,很顺利,寻找珍贵文物3000多个,但因为缺少基础知识,对出土文物的宝贵纺织物医护储存不合理,造成变坏,硬底化,破裂。包含皇帝龙袍以内。恰逢文化大革命暴发,关于工作人员被批评,离去职位,开启的帝陵没有人照顾,里边的木质材料逐渐烂掉,万历帝的棺材(金丝楠)被丢到山上,农户拾起生火,

万历帝以及二位王后的遗骨被一把火烤了个干净整洁。严禁发掘帝王陵悲剧性产生后,曾任文物局厅长、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优点郑振铎和副局长夏鼐老先生随后奏疏国务院令,要求立刻终止再准许挖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办理,周总理国家总理准许了这一提交申请。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此后变成考古学家的一个定规。从那以后,帝王陵就变成了考古学家的一个悲殇,定陵的亏损之惨痛,无法估算。是考古学家一个惨不忍睹的记忆力

历史总是在前进,我们不可能倒退回去了解以前的人的生活。那么,我们除了可以从历史遗留下来的书籍、史料上面找到古代人的生活痕迹,我们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文物中了解他们的生活。

古代有很多的坟墓保留到现在,因为那些坟墓里面一般都有很多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就成了考古学家眼里的“宝贝”。1955年,郭沫若等人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明朝的历史发展,他们提出了发掘明定陵的计划。但是因为当时的考古技术并不成熟,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一:丝织品。

当时出土的文物,零零散散地加起来大约有三千多件,其中有六百多件是丝织品服饰。墓葬中的丝织品出土后很容易被损坏,当时的考古学家虽然也采取了抢救、保存措施,但是还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仅仅是装裱都出现了错误(丝质服饰在装裱时装“反”了)。

不仅如此,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考古人员在选择软化剂的时候,误用了含有塑料成分的软化剂,致使出土后的衣服变“硬”了,甚至都无法展开,成了无用的“废品”。

除此之外,当时并没有良好的储存条件,那些出土之后的文物被临时堆放在简易仓库中,不得不说,这个的处理使得那些出土的丝质服饰迅速氧化,导致定陵中的文物变得“没有价值”。

第二: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木以及尸身。

封建时期,统治阶级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从历代皇帝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出来。当然,万历皇帝在去世之后,也被厚葬了。万历皇帝以及他的两个皇后的棺材都是由金丝楠木做成的,而且这几口棺材是非常大的,不过,就是因为棺材的尺寸太大,没有放置它们的地方,就被工作人员扔了。

等专家知道这件事之后,那几口棺材已经被山下的居民捡走了。从这样的举动来看,当时的人的考古素养以及考古经验还是有所欠缺的。不过,棺木虽然被破坏了,但是专家从万历皇帝的尸身中探查出不少的信息,比如万历皇帝的脚有严重的疾病,他的牙齿也不健康等。实际上,不论是什么样的出土文物,它所包含的信息对研究历史都是很重要的,一点破坏就是很大损失。

第三:陪葬木佣。

在万历皇帝棺木的南北侧有八个放陪葬木佣的箱子,其中七个是人佣,一个是马佣。因为时间久远,箱子和木佣已经腐烂,已经没有了研究价值。

不过,还有大约300只木佣保存比较完整,于是考古队立刻对其进行清理。当时他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保存文物的方法,考古队先将那些木佣放在零下200度的环境中,脱去木佣中的水分,再将它们放置在玻璃箱中,这些木佣才得以保存。如果当时没有技术限制,定陵被保存下来的文物可能会更多。

中国考古历史上有哪些巨大遗憾没能补救的?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大部分科学,失败是被允许的,误差存在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唯独有两门科学,这一定律不适用,一是载人航天,另外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