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多家博物馆60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免预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苏州多家博物馆60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免预约,第1张

近期苏州的多家博物馆对老年人都会有优惠,很多六十周岁的老年人都不需要预约,并且还可以免费参观。主要还是因为老年人不知道如何在网上预约,所以才有这些措施。

优惠政策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充分落实文件精神,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服务适老化力度,苏州部分博物馆开始实行老年人参观优待政策,具体如下:

苏州博物馆

160周岁以上老年人无需预约,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入口闸机处完成核验,可直接入馆参观。

2根据上级防疫要求,入馆前需检查个人健康码,显示为“绿码”可入馆参观。

3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提供健康码状态的老年人,可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纸质辅助行程证明,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即可入馆参观。

4老年人陪同人员均需提前进行实名预约。

常熟博物馆

1博物馆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调取“健康码”的老人,将安排老年人凭身份证、老年证、市民卡等有效证件或纸质辅助行程证明登记进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2在入口处安排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帮助老年人等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人群进入场馆参观。

3博物馆在服务台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或放大镜,方便老年人获取信息。

太仓博物馆

16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入口处进行测温,体温低于373℃可直接入馆参观。

2根据防疫要求,参观前需检查个人健康码,显示为“绿码”方可进馆。

3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提供健康码状态的老年人,可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纸质辅助行程证明,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做好服务引导和体温测量,即可入馆参观。

4博物馆在服务台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轮椅等便民服务,为老年人入馆参观提供便利。

苏州革命博物馆

160周岁以上老年人无需预约,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后,可直接入馆参观。

2根据上级防疫要求,入馆前需检查个人健康码,显示为“绿码”可入馆参观。

3老年人单独参观且没有智能手机的,可凭身份证件和纸质版的《个人健康申报卡》作为通行凭证。

4老年人单独参观,没有智能手机且没有纸质版《个人健康申报卡》的,须出示身份证件并在现场填写《个人健康承诺书》后可入馆参观。

5老年人陪同人员均需提前进行实名预约。

不得重复核验健康码

设立“老年人无健康码通道”

开通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入政务服务大厅的“老年人无健康码快速通道”,对于无“健康码”的老年人,凭有效期内的纸质苏康码(附属卡,现场体温检测正常且无其他异常健康状况,登记有效身份证件后,可以自由通行。

加强“健康码”互信互认

除中高风险地区来苏人员外,对持有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健康码”绿码的老年人,现场体温检测正常和无其他异常健康状况外,不得重复核验,同时为老年人进入政务服务大厅查验“健康码”提供代办代查等服务,确保老年人方便快捷出入大厅。

提升老年人办事体验

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办事设施设备,设置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爱心专座区”,配备老花镜、轮椅、医药箱、口罩、雨伞、饮水机等服务用品,规范办事引导指示标志,制作老年人通俗易懂的宣传读本、办事指南、资料清单等,尽可能方便老年人识别和阅读。

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

发挥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导服人员及志愿者的作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咨询引导、预约服务、全程陪办、协助填表、复印打印等全流程“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确保老年人办事“一站式”办结。

丰富线下办理渠道

对已经实现网办的适老事项,保留线下办事窗口;将医保、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老年人高频办理事项,委托、下放至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并逐步延伸至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保留线下现金缴费方式

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不得以任何文件、通知、声明、告示等为由,停止现金收取服务,拒收办事群众现金。完善银行窗口代缴代扣费用方式,水、电、气、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收缴费用,应保留现金和银行卡等支付方式。

徐大椿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今苏州市吴江区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家言,以及天文、地理、音律、技击等无不通晓,尤精于医。初以诸生贡太学。后弃去,往来吴淞、震泽,专以医活人。大椿著书颇多,有《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论伤寒类方》等,都为医学之籍。他的歌曲有《洄溪道情》三十余首,《中国诗史》颇有愤世之辞。

中文名:徐大椿

别名:洄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

出生日期:1693年

逝世日期:1771年

职业:清代名医

信仰:道家思想

代表作品:《兰台轨方》、《医举源流》(又名医学源流论;两卷)等

人物成就

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医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等,均能一扫成见,另树一帜,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大家。又著《难经经释》(1727),《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伤寒类方》(1759)等以及后人整理的《洄溪医案》及《乐府传声》,虽曰遵经诠释之作,其中真知灼见亦颇不少。后人将其所著辑为《徐氏医学全书六种》等板行,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人物关系

弟子:吴蓟(1736-1824),字兰佩,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吴蓟家学渊源,是清朝著名医学家徐大椿弟子。少时跟随父亲和祖父在医馆学医,洞明药性,颇多疑难杂症,都可手到病除。后因吴母突患肺岩(今称肺癌),吴蓟虽全力医治,遍寻各地名医,仍就无法痊愈,3年后病至肝部而逝。吴蓟痛下决心肆力于岩疾,为求医技精湛,拜入名医徐大椿门下,成为其首个弟子,追随在其身边学医十数年,终得其真传,医术更为精湛。

人物事迹

徐大椿曾两度奉诏赴京。首次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直言质朴而得乾隆帝嘉赏,原拟留职京师,坚辞放归隐居画眉泉;第二次乾隆三十六年,年已七十九岁,自知不豫,携子徐_同行,到京后三日死。死前自拟墓前对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可谓平生写照云。

人物生平

“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闲荡。严冬雪夜,拥被驼绵,直读到鸡声三唱。到夏月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末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放轻”。

这是清代名医徐大椿自述生平精研医经典籍的词句。

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今苏州市吴江区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他出生在书香之家。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父亲徐养浩,考授州司马不成功,也是位读书人。徐大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长辈们寄以读书做官、承继祖业、克振家声的希望,那是自然的事。然而,徐大椿却淡功名利禄,不屑八股文;相反,对经学和医学却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就自选了一条学医济世的道路。

徐大椿十四岁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他老师启发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的。”,于是他就一心扑在经学上,其中用心最多的是《易经》,旁及诸子百家。专心致志地探求各种实用的学问,终于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音律、击刺、算法、水利,尤其是医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徐大椿家人多病,三弟患痞病,父亲遍请名医诊治,徐灵胎亲自制药,医理稍通。然而四弟、五弟相继不治而亡。父亲因此悲伤得病,终年医药不绝。他深深感到医学的重要,也气愤于当时庸医之医术低下,于是愤而学医。他把家藏几十种医书拿来读,朝夕披览,日久通其义。

从他开始学医的五十年中,经他批阅的书约千多卷,泛览的书约万余卷。据《苏州府志》记载,他穷经探《易经》,好读黄、老与阴符家言。既益泛滥,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刀剑、技击、勾卒、嬴越之法,没有不通究的,而对于医更是深研。

徐大椿认为读书要从源到流,上追灵素根源,下治汉唐支派。首先熟读《内经》、《本草》、《伤寒》、《金匮》等古医典,继而博览《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以下各书,取长补短,以广见识,然后多行临证,把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这才不会落入窠臼,步入偏见。

徐大椿很强调“学古”,对“古法”推崇备至,有“宗经法古”的思想。但是,他并非“食古不化”,相反,还有“疑古”的精神,敢于批语前人的得失。他读古书坚持了“掇其精华,摘其谬误”的原则,往往把读过的书,重加整理注释,节其冗,取其要,补其缺,正其伪。他读《难经》,就将其原文与《内经》对照,经过校勘,发现了许多新义,并指出了它不少错误。《难经》中有“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一句,他指出这是错误的,并作出恰当的解释。当时医界中,盛行承袭明代以来“温补派”的治法,用药不考虑病人的体质,仅执一、二温补之方,通治万人不同之病,所谓“执一驭万”。他们的方里往往十有九味是参、附、姜、术、茸、熟地等竣补辛热品,结果药证相逆,杀人无数。面对这种情况,徐大椿郑重地指出:医家要实事求是地诊断病情,用药必须十分慎重,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温补。他在《医贯砭》中,语气有些过激地批语了明代医学家赵献可专以六味、八味为治,尽废古人经方的做法。他又在一篇《人参论》的文章里告诫人们,绝对不可以人参为起死回生之药而必服。在与错误偏见斗争中,他总结了如下经验,凡读书议论必审其所以然,要精思历试,不能为邪说所误,这是可取的。

在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写的《徐灵胎先生传》里提到的两个有趣病例就足以证明徐大椿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印证书本的知识,而且结合实际,把前人的经验加以整理提高,写出了十几部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其中《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兰台轨范》、《伤寒类方》等。据王孟英说,后学均奉为金科玉律。他的《兰台轨范》、《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尤为一般中医所喜爱。徐大椿治学的态度严谨,一丝不苟,往往十年“磨一书”。在《难经经释》序中,他说,他研究医学十余年,乃注《难经》,又十余年才注《本草》,又十余年才作《医学源流论》,又五年才著《伤寒类方》。写《伤寒论类方》,他已满六十七岁,完稿后又钻研了七年,五易其稿而成。

徐大椿一生治好了不知多少病人,远近求治者络绎不绝。当时的皇帝乾隆,也多次召他上京治病。最后一次召见,是在他七十九岁,正当卧病不起时,推辞已属枉然,他只好叫儿子陪扶前往,并带一具棺材,准备途中随死随殓。果然到京第三天他就病死了。临终自拟墓门对联一副:“满山灵草仙人药,一径松风处士坟”。

个人著作

《徐灵胎医学全书》详尽介绍了徐氏的生平经历,以及其学术建树和著作考证等,对于后世研究徐灵胎的学术思想有很大启发。书末还附有“论文题录”,全面摘录了1950-1997年间公开发表的现代学者对徐氏学术思想、诊治经验以及生平著述等各方面研究的论文题目,以利读者查阅。

《徐灵胎医学全书》集古籍整理与现代研究于一体,完整、准确地反映了徐灵胎的医学学术特点,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医籍。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1] ,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1470-1559),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十一月六日(1470年11月28日),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90岁。>  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 」)。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心中悒悒不乐。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潜心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其书画为明代之冠。家藏书籍、书画极富,真赝纵横。收藏的古籍中,善本较多,宋刻本有《周易》、《资治通鉴》、《洪氏集验方》、《冲虚至德真经》、《杜工部草堂诗笺》、《白氏文集》等10数种,近千卷。其藏书楼名众多,今从其藏书印知道有「玉兰堂」、「辛夷馆」、「翠竹斋」、「梅花书屋」、「梅溪精舍」、「玉盘山房」、「烟条馆」、「悟言室」、「清白堂」、「归来堂」等。藏书印章还有「竺坞」、「悟言室」、「江左」、「停云」等。卒后,其子文彭、文嘉,皆能保藏其书籍和书画。并益加增购。>   书画成就 >  文征明传世画作有《千巖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巖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前赤壁赋》、《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文征明传世书作有《西苑诗》、《渔父辞》、《北山移文》等。文征明著有《甫田集》,编有《停玉馆法帖》等。>   书画风格 >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文征明书法>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1、苏州博物馆本馆和西馆的区别2、苏州景点:苏州博物馆3、苏州博物馆4、苏州博物馆藏品介绍5、苏州有哪些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本馆和西馆的区别

苏州博物馆本馆和西馆的区别:设计者不同、地址不同、展览重点不同、建筑风格不同以及建筑时间也不同。

1、设计者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的设计者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贝聿铭设计。

苏州博物馆西馆是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

2、地址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位置在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馆址是原来的太平天国忠王府,建筑总面积达26500平方米。

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市虎丘区长江路399号,根据规划,建筑面积为48365平方米,陈列买诺记13391平方米。

3、展览重点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展览重点以传统文化历史为主,主要展示江南文化,注重观览,是一处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分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和吴门书画四个基本陈列。

苏州博物馆本馆藏品总数24729件/套,珍贵文物9647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596件/套,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工艺品见长。

苏州博物馆西馆则是把定位扩大到世界,已体验为主,包括六个馆:地下一楼的探索体验馆和苏色生活馆、一楼的宿州历史陈列馆、二楼的宿州工艺馆和国际合作馆、三楼的特展厅等六大陈列馆。

4、建筑风格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设计理念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中而行,苏而行”为主,配合建筑特色和苏州当地文化氛围。本馆的建筑风格结合了宿州建筑风格,至于院落直接,以江南文化为主,使博物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苏州博物馆西馆,因将定位扩大到世界,不仅收藏了苏州历史艺术文化,还陈列了不少古罗马展品,所以,西馆整体的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感,以现代化探索体验为主,侧重于体验,也内设了儿童博物馆。

5、建筑时间不同

苏州博物馆本馆,成立于1960年1月1日。2003年6月23日批复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2006年10月6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苏州博物馆西馆则是在2018年3月动工建设,202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的。

苏州景点:苏州博物馆

导语: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下面分享苏州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景点介绍

苏州博物馆包括2006年起开放的新馆和太平天国忠王府古建筑(旧馆)两部分,整个博物馆就像一座小园林。在新馆内,可以看到从远古到近代的'陶器、玉器、书画等文物;在忠王府内,还能看到秀丽典雅的“苏式彩绘”。

新馆大门是入口,忠王府大门是出口。进馆后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座新馆建筑,它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有着传统的苏州园林风格,高低错落,深灰色屋面与白墙相配,清新雅致。屋顶上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让博物馆内充满自然光线,在大门、天窗廊道、凉厅及各展厅都可以看到这个特点。馆中还有庭院、水池、石桥,既传统又现代。漫步在新馆庭院中,蓝天、白墙、绿竹、清水,十分惬意;走在石桥上还能看到白墙下用砂石堆砌而成的画,很有特点,不妨拍照留念。

馆内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4个富有苏州特色的常设展览。这里收藏了许多发现自虎丘塔和瑞光塔的文物,其中不得不看的是陈列在“吴塔国宝”的两件镇馆之宝,一是“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组成,大瓣莲花浮雕十分高雅,晶莹润洁;二是“真珠舍利宝幢”,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璀璨夺目。

此外,博物馆里还有民俗展览,可以了解苏州一带的风俗习惯;也经常举办临时专题展览,如“明清书画展”等。而在忠王府里可以参观一下太平天国时的古建筑,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这个庭院也有许多花草树木,赏心悦目。

特别提示

1 参观人数过多时博物馆会实行限流,建议尽量避开周末和节假日前往。

2 入馆要安检,不能携带食物和有色饮料,不能穿拖鞋进馆;馆内温度常年在20摄氏度左右,请注意衣着适宜;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有专门的绿色通道。

3 有时会有特别展览(需购票),但不影响游客免费参观基本陈列。

4 博物馆提供语音导览器租借,租金20元,可在大堂语音导览租借处办理;也有专人讲解服务,每场100元起。

5 团体参观须提前1-3天预约,电话:0512-67575666。

6 该景点与狮子林、苏州园林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等相近,可一并游览。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拙政园旁边,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收官之作。

贝聿铭先生是苏州人,结合了苏州特色传统审美用现代化的手法设计了新馆。开房式的钢结构,大量使用透明材料运用自然光线以降低灯光对文物的伤害。

屋面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石材,晴天黑色避免阳光直射,雨天灰黑方便采光,总体风格是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几何造型与禅意的结合。顺便说一句,贝聿铭先生在设计之前把苏州博物馆藏品浏览了一遍,之后才考虑如何布局,真正的胸中有丘壑。大师风采一览无余。

说到苏州,不能不提到故宫。北京故宫的设计师---蒯祥,苏州吴县人。明朝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蒯祥参与或者主持了北京故宫的设计。大概赏景有两种意境,其一是烟波浩渺一览无余的豪迈,其二就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有遮挡处,方能留下想象的空间吧。

苏州博物馆藏品,大体上展示了江南匠人的特色。玉雕、牙角雕、竹刻、当然少不了和湖南湘绣、南京云锦齐名的苏绣。这是有传统的,也是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江南水多田少河网密布因此精耕细作。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开始进行工艺品的加工作为生计。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苏州的土特产之一——状元。苏州出文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文人为官往往不得志,于是退而求其次,归隐山林置几亩宅院造园子享受生活。文人参与了工艺品的设计,从而提升了苏州工艺品的品味。

有清一朝,乾隆皇帝曾经从苏州征集了四十多位工匠北上,专为皇家服务。还有江南织造这样为皇室做服装面料包括设计的专门机构。单单玉雕一项,就产生了最早的苏作,京作,和近十几年凸现出的沪作。

江南人文气息浓厚,产出也是精致、精美。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总是让人边陶醉边回味。

苏州博物馆藏品介绍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苏州博物馆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藏品介绍

五节石函苏州博物馆:顶部边长225厘米,底部边长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铜如来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_、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_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苏州有哪些博物馆?

已知有20多个。\x0d\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地址:汤家巷春晖堂,景德路314号 \x0d\戏曲博物馆 地址: 苏州市中张家巷14号 \x0d\苏州警察博物馆 地址:沧浪区司前街西善长巷(人民大会堂) \x0d\苏州佛教博物馆 地址:穿心街38 \x0d\园林博物馆 地址:东北街202号 \x0d\民俗博物馆 地址:平江区潘儒巷32号 \x0d\苏州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204号 \x0d\苏州丝绸博物馆 地址:人民路2001号 \x0d\苏州碑刻博物馆 地址:人民路613号苏州文庙内 \x0d\革命历史博物馆 地址:三香路1216号 \x0d\评弹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平江区城东中张家巷3号(近平江路) \x0d\昆曲博物馆 地址:中张家巷14号 \x0d\苏州商会博物馆 地址:山塘街192 \x0d\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苏州西北街88号 \x0d\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 地址:景德路274号 \x0d\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地址:校场桥路8号 \x0d\苏州国宝钱币博物馆 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204号\x0d\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 山塘街玉涵堂。\x0d\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罗汉院双塔\x0d\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相城区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内\x0d\苏州城墙博物馆 相门段城墙\x0d\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 平江路潘世恩故居\x0d\苏州名人馆人民路2075号

苏州多家博物馆60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免预约

近期苏州的多家博物馆对老年人都会有优惠,很多六十周岁的老年人都不需要预约,并且还可以免费参观。主要还是因为老年人不知道如何在网上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