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294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3收藏

杂阿含经294,第1张

愚痴黠慧经:本经叙述愚痴或黠慧,并不是自始就有差别,都平等,都由有身心才会有受苦。唯修梵行而尽苦,而解脱。反之则不尽苦,不解脱。

(二九四)愚痴黠慧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①。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②。此六触入③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④。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⑤。彼于我所修诸梵者⑥。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⑦。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⑧。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十二因缘解释链接

① 识身:有识的身体,即身与心。

②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在内有这个有识的身体,在外有名色(的境界),这身内和外境两者的因缘而接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此身与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触」。

③六触入:「六触入处」的略称。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④ 因起种种:因而生起种种(的身心)。相当的南传经文没这四个字。

⑤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⑥彼于我所修诸梵行:他们在我(佛陀)这边作各种清净的修行。在此特指前述的「黠慧」的人。

⑦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导引,佛法的依归。

⑧受身:(陷于轮回而)投生。又译为「受生」。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19经愚与贤经。

---------------------------

翻译:

二九四、愚痴黠慧经:本经叙述愚痴或黠慧,并不是自始就有差别,都平等,都由有身心才会有受苦。唯修梵行而尽苦,而解脱。反之则不尽苦,不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被无明所盖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在自己有这意识的身体,在外有名色的存在(「这个身」指「识身」,「外名色」是指「被认识的对象」。按:被认识的对象中,前五根所认识的「色、声、气味、味道、所触」属「色」,意根所认识的「受、想、行」(别法)属「名」,参看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6。)

,就由这二者的因缘而生起觉触的作用。这六触涉入所觉触的现象中,愚痴无闻的凡夫因而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是那六种触入处呢?就是眼触入处,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触入处。如果有智慧的人被无明所覆盖,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同样地,自己也是有这意识的身体,而外有名色的存在,就由这二者的因缘而生起六触入处。由于六触所觉触的缘故,有智慧的人因而就会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是那六种觉触呢?就是眼触入处,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触入处。愚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于我所修习的一切梵行,有什么差别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希望您能为众弟子们广为解说,众比丘听闻后,当会信受奉行。」

这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众比丘啊!那愚痴无闻的凡夫被无明所盖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如果他的无明不断除,爱缘不灭尽,身坏命终后,这个身体还是又会被受生;由于这个身体还会被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愚痴凡夫根本就不修习梵行,行向正确灭尽苦恼,彻底脱离苦海的缘故。所以身坏命终后,这个身体还又受生;由于这个身体还又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被无明所盖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有意识的身体。如果他的无明断除了,爱缘也灭尽了;由于无明断除,爱缘灭尽的缘故,所以身坏命终之后,这个身体便不再受生;由于这个身体不再受生的缘故,所以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先修梵行,行向正确灭尽苦恼,所以能彻底脱离苦海。因此他身坏命终后,这个身体就不再受生;由于不再受生,所以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这就叫愚痴凡夫与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于我所修习的一切梵行,种种不同的差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19经愚与贤经。

8 “身” 的巴利文是 “kāya” , “kāya” 原意是 “聚集” ,由此可引申出几种不同的意思。一、 指 “身体” ,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聚集而成,所以 “kāya” 一词多指身体。二、 指 “身命” ,身命由身心多种要素如色、受、想、行、识五蕴聚集而成,所以 “kāya” 亦指身命。三、 没有专指,纯粹用作聚集的意思,如在第二经之中 “有六种爱” (chayime bhikkhave taṇhākāyā)、 “有六种受” (chayime bhikkhave vedanākāyā)、 “有六种触” (chayime bhikkhave phassakāyā)、 “有六种识” (chayime bhikkhave viññāṇakāyā)四处可更贴近原文而分别译为 “比丘们,有六爱身” 、 “比丘们,有六受身” 、 “比丘们,有六触身” 、 “比丘们,有六识身” 的。而第十九经这里的身是指身命。

十九.愚人与智者之别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 “比丘们,愚人受无明的遮盖,受渴爱的系缚,因而带来这个身8。内有这个身,外有名色;有内外两种东西的缘故,因而带来六触入处;由於有六触入处,愚人从中经历苦和乐。

 “比丘们,智者也是受无明的遮盖,受渴爱的系缚,因而带来这个身。内有这个身,外有名色;有内外两种东西的缘故,因而带来六触入处;由於有六触入处,智者从中经历苦和乐。

 “比丘们,愚人和智者有什麼分别,有什麼差异,有什麼不同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领导、法的依处。大德,最好由世尊来说这个义理,我们听了之后,受持世尊的说话。”

 “比丘们,既然这样,留心听,好好用心思量,我现在说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说: “比丘们,愚人受无明的遮盖,受渴爱的系缚,因而带来这个身。但愚人不能断除无明,不能尽除渴爱。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们,因为他不修习能把苦彻底尽除的梵行。他在身坏命终之后,又再受身;因为受身,所以不能从生、老死、忧、悲、苦、恼、哀之中解脱出来。我说他不能从苦之中得到解脱。

 “比丘们,智者受无明的遮盖,受渴爱的系缚,因而带来这个身。但智者能断除无明,能尽除渴爱。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们,因为他修习能把苦彻底尽除的梵行。他在身坏命终之后,不再受身;因为不再受身,所以从生、老死、忧、悲、苦、恼、哀之中解脱出来。我说他从苦之中得到解脱。

 “比丘们,愚人和智者的分别、差异、不同,在於有否生活在梵行之中。”

 

食经:本经叙述由于四食而生纯大苦聚,四食之因,乃由爱而来,爱之因,为受,受之因,为触,触之因,为六入处。六入处灭故,触会灭,乃至纯大苦聚会灭。

十二因缘解释链接

四食解释链接

[导读:四食;食相应]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第一次听闻「四食」的说法时,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麽会有形而上的食物?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便将能够长养五阴的,归纳为四食了。

修行四念处(参见卷二十四)可以如实知四食,进而对治对四食、五阴的执著:

身念处:对治对「麤抟食」的执著。

受念处:对治对「细触食」的执著。

心念处:对治对「意思食」的执著。

法念处:对治对「识食」的执著。

《杂阿含经》「食相应」的内容即本卷第371~378经,是跟四食相关的经文,尤其探讨四食相关的因缘。

(三七一)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①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此诸食爱因.爱集.爱生.爱触。此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触。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触。此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触。六入处集是触集。触集是受集。受集是爱集。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

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食灭。食灭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 摄受:吸取。

[对应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29〉第4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11经食经。

---------------------------

翻译:

三七一、食经:本经叙述由于四食而生纯大苦聚,四食之因,乃由爱而来,爱之因,为受,受之因,为触,触之因,为六入处。六入处灭故,触会灭,乃至纯大苦聚会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四种食能资助利益众生,使众生得以住在世间,摄受长养。是那四种食呢?就是一、粗抟食(三餐饮食),二、细触食(摄益精神的各种觉触),三、意思食(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四、识食(为执取身心与爱染相应之识,此识执取身心,使众生身得以维持)。

这四食是依什么为因?从什么而集?从什么而生?用什么去接触的呢?我说这四食是以爱欲为因,从爱欲而集,从爱欲而生,用爱欲去接触的。这爱欲又是依什么为因?从什么而集?从什么而生?用什么去接触的呢?我说爱欲是以感受为因,从感受而集,从感受而生,用感受去接触的。这感受又是依什么为因?从什么而集?从什么而生?用什么做接触的呢?我说感受是以觉触为因,从觉触而集,从觉触而生,用觉触去接触的。这觉触又是依什么为因?从什么而集?从什么而生?用什么做接触的呢?我说觉触是以六入处为因,从六入处而集,从六入处而生,用六入处去接触的。六入处集起,于是觉触就集起;觉触集起,于是感受就集起;感受集起,于是爱欲就集起;爱欲集起,于是四食就集起;四食集起,所以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就会集起,如此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集起了。

同样地,如果六入处息灭,那么觉触就会息灭;觉触息灭,那么感受就会息灭;感受息灭,那么爱欲就会息灭;爱欲息灭,那么四食就会息灭;四食息灭,所以在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就会息灭,如此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11经食经。

十一.食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 “比丘们,有四种食(“食” (āhāra)原本是指食物,但在法义中引申为生命赖以投生及持续的四种食粮。粗幼抟食是滋养身体的食粮,而触食、意思食、识食是滋养心识的食粮,对四食起渴爱是导致生死流转的原因。)能令已投生的众生得到持续,能帮助将要投生的众生得到投生。这四种食是什麼呢?第一种是粗幼抟食,第二种是触食,第三种是意思食,第四种是识食。比丘们,这四种食能令已投生的众生得到持续,能帮助将要投生的众生得到投生。

 “比丘们,四食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四食以爱为因缘,以爱而集起,以爱而生,以爱为源头。

 “比丘们,爱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爱以受为因缘,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为源头。

 “比丘们,受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受以触为因缘,以触而集起,以触而生,以触为源头。

 “比丘们,触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触以六入为因缘,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为源头。

 “比丘们,六入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六入以名色为因缘,以名色而集起,以名色而生,以名色为源头。

 “比丘们,名色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名色以识为因缘,以识而集起,以识而生,以识为源头。

 “比丘们,识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识以行为因缘,以行而集起,以行而生,以行为源头。

 “比丘们,行又以什麼为因缘,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为源头呢?行以无明为因缘,以无明而集起,以无明而生,以无明为源头。

 “比丘们,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

 “无明的无馀、无欲、息灭,可带来行的息灭,行的息灭带来识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

婆耆舍临灭赞佛经:本经叙述婆耆舍临命终时,请佛至枕边,以偈赞佛。

(九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婆耆舍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①,尊者富邻尼为看病人,供给供养。

时,尊者婆耆舍语尊者富邻尼言:「汝往诣世尊所,持我语白世尊言:『尊者婆耆舍稽首世尊足,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得自安乐住不?』复作是言:『尊者婆耆舍住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欲求见世尊,无力方便堪诣世尊。善哉,世尊!愿往至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所,哀愍故。』」

时,尊者富邻尼即受其语,往诣世尊。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作是言:「尊者婆耆舍住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愿见世尊,无力方便堪能奉见。善哉,世尊!愿往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所,为哀愍故。」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尊者富邻尼知佛许已,即从坐起,礼佛足而去。

世尊晡时从禅起,往诣尊者婆耆舍。尊者婆耆舍遥见世尊,凭床欲起。

尔时,世尊见尊者婆耆舍凭床欲起,语言:「婆耆舍!莫自轻动。」世尊即坐,问尊者婆耆舍:「汝所患苦,为平和可堪忍不?身诸苦痛为增为损?……」

如前焰摩迦修多罗②广说,乃至「我所苦患,转觉其增,不觉其损。」

佛告婆耆舍:「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不?」

婆耆舍白佛言:「我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

佛告婆耆舍:「汝云何得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

婆耆舍白佛言ⓐ:「我过去眼识於色,心不顾念,於未来色不欣想,於现在色不著。我过去、未来、现在眼识於色,贪欲爱乐念於彼得尽,无欲、灭、没、息、离、解脱③;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如是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於法,心不顾念,未来不欣,现在不著。过去、未来、现在法中,念欲爱ⓑ尽,无欲、灭、没、息、离、解脱;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唯愿世尊今日最后饶益於我,听我说偈。」

佛告婆耆舍:「宜知是时。」

尊者婆耆舍起,正身端坐④,系念在前⑤,而说偈言:

「我今住佛前,  稽首恭敬礼,

於一切诸法,  悉皆得解脱。

善解诸法相,  深信乐正法,

世尊等正觉,  世尊为大师。

世尊降魔怨,  世尊大牟尼,

灭除一切使,  自度群生类。

世尊於世间,  诸法悉觉知,

世间悉无有,  知法过佛者。

於诸天人中,  亦无与佛等,

是故我今日,  稽首大精进。

稽首士之上,  拔诸爱欲刺,

我今是最后,  得见於世尊。

稽首日种尊,  暮当般涅槃,

正智ⓒ系正念,  於此朽坏身。

馀势之所起,  从今夜永灭⑥,

三界不复染,  入无馀涅槃。

苦受及乐受,  亦不苦不乐,

从触因缘生,  於今悉永断。

苦受及乐受,  亦不苦不乐,

从触因缘生,  於今悉已知。

若内及与外,  苦乐等诸受,

於受无所著,  正智正系心。

於初中最后,  诸聚无障碍ⓓ,

诸聚既已断,  了知受ⓔ无馀。

明见真实者,  说九十一劫,

三劫中不空,  有大仙人尊。

馀空无洲依,  唯畏恐怖劫,

当知大仙人,  乃复出於世。

安慰诸天人,  开眼离尘冥,

示悟诸众生,  令觉一切苦。

苦苦及苦集,  超ⓕ苦之寂灭,

贤圣八正道⑦,  安隐趣涅槃。

世间难得者,  现前悉皆得,

生世得人身,  演说於正法。

随己之所欲,  离垢求清净,

专修其己利,  勿令空无果。

空过ⓖ则生忧,  邻ⓗ於地狱苦,

於所说正法,  不乐不欲受。

当久处生死,  轮回息无期,

长夜怀忧恼ⓘ,  如商人失财。

我今众庆集,  无复生老死,

轮回悉已断,  不复重受生。

爱识河水流,  於今悉枯竭,

已拔阴根本,  连锁不相续。

供养大师毕,  所作者已作,

重担悉已舍,  有流⑧悉已断。

不复乐受生,  亦无死可恶,

正智正系念,  唯待终时至。

念空野龙象⑨,  六十雄猛兽ⓙ,

一旦免枷锁,  逸乐山林中。

婆耆舍亦然,  大师口生子,

厌舍於徒众,  正念待时至。

今告於汝等,  诸来集会者,

听我最后偈,  其义所饶益。

生者悉归灭,  诸行无有常,

速生速死法,  何可久依怙?

是故强其志,  精勤方便求,

观察有恐怖,  随顺牟尼道,

速尽此苦阴,  勿复增轮转。」

佛口所生子,叹说此偈已,长辞於大众,婆耆舍涅槃。彼以慈悲故,说此无上偈,尊者婆耆舍,如来法生子。垂心哀愍故,说此无上偈,然后般涅槃,一切当敬礼。

[校勘]

ⓐ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爱」,宋、元、明、圣四本作「爱念」。

ⓒ 「智」,圣本作「知」。

ⓓ 「碍」,圣本作「阂」。

ⓔ 「受」,宋、元、明、圣四本作「爱」。

ⓕ 「超」,宋、元、明、圣四本作「越」。

ⓖ 「过」,宋本作「遇」。

ⓗ 「邻」,圣本作「怜」。

ⓘ 「恼」,宋、元、明三本作「悔」。

ⓙ 「兽」,宋、圣二本作「狩」。

[注解]

① 疾病困笃:病势沉重。又作「病笃」。

② 焰摩迦修多罗:疑为「叉摩修多罗」的讹误。叉摩修多罗为《杂阿含经》卷五第103经,当中譬喻差摩比丘得重病时,比以下情况还痛苦 1) 力士以绳縳头,两手急绞。2) 屠牛生割其腹,取其内脏。3) 被捉悬著火上,烧其两足。

③ 无欲、灭、没、息、离、解脱:

④ 正身端坐:端正身体而坐。

⑤ 系念在前:专注於当下。

⑥ 馀势之所起,从今夜永灭:剩馀的轮回势力,从今晚就永远灭除了。意指入无馀涅槃。

⑦ 八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⑧ 有流:生命存在的相续。「有」即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之管道」。

⑨ 龙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为龙及象的合称。水中龙的力量最大,陆上象的力量最大,因此经中常以龙象比喻佛或阿罗汉。

译文

九九四、婆耆舍临灭赞佛经:本经叙述婆耆舍临命终时,请佛至枕边,以偈赞佛。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婆耆舍,住在于舍卫国的东园鹿子母讲堂,身染疾病,非常的困笃(危笃)。尊者富怜尼(富匿比丘),为看病之人,而供给供养他。

那时,尊者婆耆舍,对尊者富邻尼说:「你到了世尊之处,带我交代之语,仰白世尊说:『尊者婆耆舍稽首世尊之双足,问讯(问候)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得自在安乐而住与否?』又作此言:『尊者婆耆舍,住在于东园鹿子母讲堂,现在因身染疾病困笃(身染重病临危时),欲求见世尊一面,然而已无力方便堪诣世尊之处了。善哉!世尊!愿世尊屈驾降临到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之处,哀愍之故!』」

那时,尊者富邻尼,就接受其语,就往诣世尊,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而向佛作此言:「尊者婆耆舍,住于东园的鹿子母讲堂,现在

身染疾病,而困笃,愿拜见世尊一面,然而已没有力量,方便堪能谒见了。善哉!世尊!愿往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之处,为哀愍之故!」

那时,世尊默然而允许其请愿。那时,尊者富邻知道佛陀已许允后,就从座起,礼拜佛足后离去。

世尊在于晡时(申时),从禅而起,而往诣尊者婆者舍之处。尊者婆者舍,遥见世尊降临,乃凭床而欲起来。

那时,世尊看见尊者婆耆舍,凭床而欲站起,就对他说:「婆耆舍!不可以自己轻动!」世尊即坐下来,而问尊者婆耆舍说:「你所患的疾病之苦,为平和可以堪忍与否呢?身上的苦痛,为增加呢?或有损减呢?」(好一些了么?)

其它都如在前面之焰摩迦修多罗里广说过……乃至「我所患之苦,乃觉得转增,并不觉得有损减(愈严重痛苦,没有半点的起色)。

佛陀告诉婆耆舍而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你是否得证,心已不染,已不着,已不污,已解脱,而离诸颠倒了吗?」婆耆舍白佛说:「我已得证心不染、不着、不污,已解脱而离开诸颠倒的了。」

佛陀告诉婆者舍说:「你是怎样的得心不染、不着、不污,而解脱,而离诸颠倒的呢?」

婆耆舍白佛说:「我过去的眼根,认识于色境时,心不会顾念。对于未来色,并没有欣想,对于现在色,不会执着。我的过去、未来、现在的眼根,认识于色境时,那些贪欲爱乐之念,都于彼而得灭尽,已无欲,已没灭,已息离,已解脱。心解脱后,是故不染、不着、不污,而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像如是的,耳、鼻、舌、身、意等根,认识于过去之法时,心已不顾念,对于未来不欣,现在不着。对于过去、未来、现在之法中,欲爱之念已尽,已无欲、灭没、息离,而解脱。心解脱后,是故不染、不着、不污,而解脱,而离开颠倒,正受而住。唯愿世尊,在于今天,能作最后的饶益于我,听我说偈。」

佛陀告诉婆耆舍说:「宜知是时!」

尊者婆耆舍,于是起床,正身端坐,系念,而在于佛前,而说偈说:

我今住佛前 稽首恭敬礼 于一切诸法 悉皆得解脱 善解诸法相

深信乐正法 世尊等正觉 世尊为大师 世尊降魔怨 世尊大牟尼

灭除一切使 自度群生类 世尊于世间 诸法悉觉知 世间悉无有

知法过佛者 于诸天人中 亦无与佛等 是故我今日 稽首大精进

稽首士之上 拔诸爱欲刺 我今是最后 得见于世尊 稽首日种尊

暮当般涅盘 正智系正念 于此朽坏身 余势之所起 从今夜永灭

三界不复染 入无余涅盘 苦受及乐受 亦不苦不乐 从触因缘生

于今悉永断 苦受及乐受 亦不苦不乐 从触因缘生 于今悉已知

若内及与外 苦乐等诸受 于受无所著 正智正系心 于初中最后

诸聚无障碍 诸聚既已断 了知爱无余 明见真实者 说九十一劫

三劫中不空 有大仙人尊 余空无洲依 唯畏恐怖劫 当知大仙人

乃复出于世 安慰诸天人 开眼离尘冥 示悟诸众生 令觉一切苦

苦苦及苦集 超苦之寂灭 贤圣八正道 安隐趣涅盘 世间难得者

现前悉皆得 生世得人身 演说于正法 随己之所欲 离垢求清净

专修其己利 勿令空无果 空过则生忧 邻于地狱苦 于所说正法

不乐不欲受 当久处生死 轮回息无期 长夜怀忧恼 如商人失财

我今众庆集 无复生老死 轮回悉已断 不复重受生 爱识河水流

于今悉枯竭 已拔阴根本 连锁不相续 供养大师毕 所作者已作

重担悉已舍 有流悉已断 不复乐受生 亦无死可恶 正智正系念

唯待终时至 念空野龙象 六十雄猛兽 一旦免枷锁 逸乐山林中

婆耆舍亦然 大师口生子 厌舍于徒众 正念待时至 今告于汝等

诸来集会者 听我最后偈 其义所饶益 生者悉皈灭 诸行无有常

速生速死法 何可久依怙 是故强其志 精勤方便求 观察有恐怖

随顺牟尼道 速尽此苦阴 勿复增轮转 佛口所生子 叹说此经已

长辞于大众 婆耆舍涅盘 彼以慈悲故 说此无上偈 尊者婆耆舍

如来法生子 垂心哀愍故 说此无上偈 然后般涅盘 一切当敬礼

(我现在住在于佛前,首先稽首,恭敬礼拜佛陀!对于一切的诸法,均能得解脱,善解诸法之实相,对于正法非常的信乐。)

(世尊已成就等正觉,世尊为我们的大导师。世尊已降魔怨,世尊为大牟尼〔寂静,成道者〕。已灭除一切之使〔烦恼〕,亲自度群生〔众生〕之类。)

(世尊对于世间的诸法,均已觉知,世间均没有人,知道法能超过佛陀者!在诸天人当中,也没有和佛陀能相等者。因此之故,我于今天要稽首礼拜大精进者-佛陀。我要稽首士中之上人,已拔除诸爱欲之刺的觉者。我现在能得在于这最后的时刻,得见世尊,我要稽首这位日种〔瞿昙之异称,世尊之本姓〕所出身的圣尊,我于暮时,将入于般涅盘。)

(我以正智系心于正念,而能在于此朽坏之身,在于此会生起余势之处〔指会轮回之身〕,从今夜后,就永远消灭。不再染着于三界,而将进入于无余的涅盘。)

(苦受以及乐受,和不苦不乐之受,均从感触的因缘而生的,到了现在,都统统把它永断的了。苦受以及乐受,和不苦不乐之受,均从因缘而生,于现在,都已了知了。不管是内〔身心〕,或者是外〔诸境相〕,一切苦乐等诸受,对于这些诸受,已没有所著,以正智系心于正念。)

(在于初、中与后,已不会有诸聚〔阴〕的障碍,诸聚既已断灭,已了知爱的真相,而没有余存。)

(明见真实之相的觉者,说九十一劫〔毘婆尸佛,译为胜观佛,为七佛之第一佛,出世以来的九十一劫〕里,三劫当中不是空劫时,会有大仙人尊〔佛陀以俗称为大仙人〕之诞生。三劫以外的其余的期间为空劫之故,没有洲依〔无皈依处。空劫期间,无佛出世,故没有可作依怙之人〕,唯有可畏的恐怖劫而已。)

(当知大仙人,乃会一再的出现于世间,会来安慰诸天人,会开人的法眼,使人离开尘垢冥暗,会开示启悟诸众生,使人觉悟一切是苦。如苦苦〔苦谛〕,以及苦之集〔集谛〕,和超越苦而得的寂灭〔灭谛〕,贤圣所修的入正道〔道谛〕,使人安要隐而趣于涅盘。)

(世间里,最难得到的,现前均已证得。降生于世,而得为人身,演说诸正法,随顺自己之所欲愿,离开垢秽,而求得清净。吾人应效法专修自己之法利〔欲度人,须先有资粮〕,不可使其空空的过去,致无果证才好!)

(如果空过的话,就会产生忧苦,会近邻于地狱之苦。对于世尊所说的正法,如果不喜乐,不欲纳受的话,当会久处于生死当中,会在轮回而没有休息的期限,会长夜怀忧恼,犹如商人之损失财物那样。)

(我现在众庆如云集,不再会有生老死,轮回都均予以断灭,不再会有受生的了。)

(爱识之河的流水,在于今世,都已枯竭,已经拔除诸阴的根本,已不会连锁,已不会再相续。)

(供养大师之事已完毕,所应作的都已作完,重担都已舍弃,有流

都已断除,不再乐于受生,也没有老死之可厌恶,以正智而系心于正念,唯待命终之时之到来。)

(忆念起空野当中的龙象,有六十匹的雄猛之兽类,一曰一将其枷锁除免的话,则会逸乐在于山林中。婆耆舍,我也是同样的,乃为大师之口里所生之子。因此,而能厌舍徒众〔群生〕,能以正念,而等待时间之到来〔临涅盘之时〕)。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诸位来集会的大众们!听我最后所念出之偈,依于其义,而会有所饶益的。)

(有生者,必定都会皈于消灭,诸行乃为没有常住的,乃为速生而速死之法,怎么能久久可作依怙呢?因此之故,要强其志,要精勤方便而求进。要观察为有恐怖,要随顺牟尼之道,要速尽此苦阴,千万不可再增轮转!)

(由佛口所生之子,叹说此偈之后,已长辞大众,婆耆舍已入涅盘〔寂灭,临终〕了!)

(他乃慈悲之故,说此无上之偈。尊者婆耆舍.乃为如来之法所生之子,垂示其中哀愍众生之故,说此无上之偈,然后就进入般涅盘,一切大众们,应当要敬礼他!)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第257经。

Mahāvastu, I, p165。

[读经拾得]

过去七佛,只出现在过去九十一劫的其中三劫,其他劫并无佛出世

本经提到:「明见真实者,说九十一劫,三劫中不空,有大仙人尊。馀空无洲依,唯畏恐怖劫,当知大仙人,乃复出於世。」

这段是说,过去九十一劫中,只有过去第九十一劫、过去第三十一劫、现在贤劫这三劫中有佛出世,其馀都无佛,而成为恐怖劫。

《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第一〉

过九十一劫  有毘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  有佛名尸弃

即於彼劫中  毘舍如来出

今此贤劫中  无数那维岁

有四大仙人  愍众生故出

拘楼孙那含  迦叶释迦文

也可对照《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4经:「我忆九十一劫以来,不见一人施一比丘,有尽有减。」

真正的供养

本经提到:「供养大师毕,所作者已作。」呼应了《长阿含经》中提到的,真正的供养如来,不是比供的花有多大朵,而是能听闻信受佛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而在所有的供养中的第一名,是能於「阴界入无我」。这也就是《杂阿含经》「阴相应」(卷一、二、三、五、十)中世尊谆谆教诲的:於五阴无我如实知,而自证涅槃。

《长阿含经》卷三游行经第二中:「阿难白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

佛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

佛观此义,而说颂曰:「佛在双树间,偃卧心不乱;树神心清净,以花散佛上。阿难白佛言:云何名供养?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紫金华如轮,散佛未为供;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CBETA, T01, no 1, p 21, a10-18)

六入处经:本经叙述由于不如实而知见眼,乃至不苦不乐受,而染着之故,会有生,乃至纯大苦聚之汇集,反之而如实而知见之故,生乃至纯大苦聚会灭,而正道等成满。

(三零五)六入处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着。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着。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着。如是染着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①。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受②.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坏烧然。身心炽然③。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④集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着。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着。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着。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着故。不相杂⑤.不愚闇.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着⑥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勤⑦.四如意足⑧.五根⑨.五力⑩.七觉分修习满足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⑪。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⑫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⑬。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⑭。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眼.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正观⑮。若比丘于此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诸比丘。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 结缚其心:烦恼绑住他的心。「结」指烦恼,又译为「结使」。

② 当来有爱:对未来存在的渴爱;导致来生的渴爱。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③ 炽然:猛烈燃烧的样子,这里形容烦恼像火一般燃烧身心。

④ 纯一大苦阴聚:全是大苦的积聚。又译为「纯大苦聚」、「纯大苦聚阴」。其中「阴」是「积聚」的意思,与「聚」是同义复词。

⑤ 相杂:互相混和;被束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束缚」。

⑥ 彼彼染著:到处贪染、执著。

⑦ 四正勤: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⑧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⑨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⑩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⑪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那些应该证知、应该了知的法,都证知、都了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的这二法和合俱行:止与观。他以证智遍知那些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

⑫ 作证:亲身体证。

⑬ 名色:「名」是「受、想、行、识」四阴,加上「色」阴,也就是五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取蕴」。

⑭ 有爱:对存在的渴爱。这里的「有」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⑮ 止:心定于一处(或一境)而不动。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⑯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对应经典]

南传《中部尼柯耶》〈六处品5〉第149经大六处经。

---------------------------

翻译:

三零五、六入处经:本经叙述由于不如实而知见眼,乃至不苦不乐受,而染着之故,会有生,乃至纯大苦聚之汇集,反之而如实而知见之故,生乃至纯大苦聚会灭,而正道等成满。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拘留搜的调牛聚落。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当会为你们说法,是初、中、后都均为是善的。是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说。

甚么叫做六分别、六入处经呢?所谓对于眼入处,不能如实而知见的话,则对于由于色境与眼根,和眼识而生眼触,而由于眼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舍受)等事,不能如实而知见。由于不如实而知见之故,在于眼,会染着。如由于色境与眼根,以及眼识而生眼触,而由于眼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舍受)等均会生染着。像如是的耳、鼻、舌、身、意等根,或者与法境,及意识,而生意触。而由于意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舍受),都不能如实而知见。由于不如实而知见之故,就会生染着。像如是的染着的话,就会有其相应(相应于染心的心用。所谓无明之持续的作用),而会有愚闇、顾念,来结缚其心,受长养五受阴,以及当来会有爱、贪、喜等,均会增长。身心会疲恶,身心会烧燃,身心会炽然,身心会狂乱,身会生苦觉。由于彼身生苦觉之故,在于未来世,会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统统会增长。这名叫做纯一大苦阴聚之集。

诸比丘们!如果对于眼,能如实而知见,如由于色境与眼根,及眼识,而为眼触,而由于眼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舍受)等事,能如实而知见的话,则由于如实而知见后,于眼就不会染着。如由色境与眼根与眼识而为眼触,而由于眼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

(舍受)等,都不会被染着。像如是的,由于耳、鼻、舌、身、意等根,与法境,如实而知见。如由于法境与意根,及意识而有意触,而由于意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舍受)都能如实而知见的话,则会由于如实而知见之故,对于意,就不会染着。如果由于法境与意根及意识而为意触,而由于意触的因缘而生受-内觉若苦(苦受)、若乐(乐受)、不苦不乐(舍受)等都不染着,就会由于不染着之故,不会相杂(不相应)、不会愚闇、不会顾念、不会系缚,而会损减五受阴。以及对于当来之有的爱、贪、喜,彼彼(各各)染着等事,均会消灭。而身不会疲苦,心不会疲苦,身不烧(不被苦痛燃烧)、心不烧(不被烦恼燃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会觉得安乐,心会觉得安乐。由于身心会觉得真正安乐之故,对于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事,均会消灭。像如是的纯大苦聚阴,会寂灭。

作如是之知,如是之见的话,名叫做正见之修习已满足。而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以及前面曾经说过的正语、正业、正命之清净之修习,都满足。这名叫做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后,四念处也会修习满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都会修习满足。

如法之应知、应了的,都悉知、悉了。如法之应知、应断的,都悉知、悉断。如法之应知、应作证的,都皆作证。如法之应知、应修习的,都均已修习(以上乃提示知、断、证、修之名目,下文为其目的)。

甚么法为应知、应了,悉知、悉了呢?所谓名色(名为心,指受想行识。色为物,指色身。故名色为身心合一的五阴)。甚么法应知、应断呢?所谓无明及有爱是。甚么法应知、应证呢?所谓明、解脱

是。甚么法应知、应修呢?所谓正观是。

如比丘对于此法,应知、应了的都已悉知、悉了。对于此法应知、应断的,都已悉知、悉断。对于此法,应知、应作证的,都已悉知、悉证。对于此法,应知、应修的,都已悉知、悉修。这就名叫比丘之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诸比丘们!这就是名叫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

南传《中部尼柯耶》〈六处品5〉第149经大六处经。

中部

萧式球译

一四九.大六处经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 “比丘们。”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说: “比丘们,我要对你们说 ‘大六处’ 的法义。留心听,好好用心思量,我现在说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说: “比丘们,一个人对眼没有如实知见,对色没有如实知见,对眼识没有如实知见,对眼触没有如实知见,对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没有如实知见,便会染著眼,染著色,染著眼识,染著眼触,染著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当对此染著,受此束缚,对此迷痴,对此常常随顺味这方面来观察的时候,将来的五取蕴便会得到积聚,使人对各种事物产生爱喜及带来后有的渴爱便会增长,身心的躁动便会增长,身心的折腾便会增长,身心的热恼便会增长。他会经历身心的苦。

 “……耳……声……耳识……耳触……受……

 “……鼻……香……鼻识……鼻触……受……

 “……舌……味……舌识……舌触……受……

 “……身……触……身识……身触……受……

 “比丘们,一个人对意没有如实知见,对法没有如实知见,对意识没有如实知见,对意触没有如实知见,对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没有如实知见,便会染著意,染著法,染著意识,染著意触,染著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当对此染著,受此束缚,对此迷痴,对此常常随顺味这方面来观察的时候,将来的五取蕴便会得到积聚,使人对各种事物产生爱喜及带来后有的渴爱便会增长,身心的躁动便会增长,身心的折腾便会增长,身心的热恼便会增长。他会经历身心的苦。

 “比丘们,一个人对眼有如实知见,对色有如实知见,对眼识有如实知见,对眼触有如实知见,对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有如实知见,便不会染著眼,不会染著色,不会染著眼识,不会染著眼触,不会染著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当不对此染著,不受此束缚,不对此迷痴,对此常常随顺患这方面来观察的时候,将来的五取蕴便不会得到积聚,使人对各种事物产生爱喜及带来后有的渴爱便会断除,身心的躁动便会断除,身心的折腾便会断除,身心的热恼便会断除。他会经历身心的乐。

 “有这种如实见的人就是有正见的人,有这种如实思维的人就是有正思维的人,有这种如实精进的人就是有正精进的人,有这种如实念的人就是有正念的人,有这种如实定的人就是有正定的人;加上他之前已经净化的身业、口业、活命方式,这个人的八正道便修习圆满。当八正道修习圆满的时候,四念处便修习圆满,四正勤便修习圆满,四神足便修习圆满,五根便修习圆满,五力便修习圆满,七觉支便修习圆满。这时他的止和观连在一起来运作,能以无比智遍知那些应要遍知的法,能以无比智断除那些应要断除的法,能以无比智修习那些应要修习的法,能以无比智证得那些应要证得的法。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遍知的法呢?这称为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遍知的法了。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断除的法呢?无明、有爱。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断除的法了。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修习的法呢?止、观。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修习的法了。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证得的法呢?明、解脱。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证得的法了。

 “……耳……声……耳识……耳触……受……

 “……鼻……香……鼻识……鼻触……受……

 “……舌……味……舌识……舌触……受……

 “……身……触……身识……身触……受……

 “比丘们,一个人对意有如实知见,对法有如实知见,对意识有如实知见,对意触有如实知见,对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有如实知见,便不会染著意,不会染著法,不会染著意识,不会染著意触,不会染著以触为条件而生起的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当不对此染著,不受此束缚,不对此迷痴,对此常常随顺患这方面来观察的时候,将来的五取蕴便不会得到积聚,使人对各种事物产生爱喜及带来后有的渴爱便会断除,身心的躁动便会断除,身心的折腾便会断除,身心的热恼便会断除。他会经历身心的乐。

 “有这种如实见的人就是有正见的人,有这种如实思维的人就是有正思维的人,有这种如实精进的人就是有正精进的人,有这种如实念的人就是有正念的人,有这种如实定的人就是有正定的人;加上他之前已经净化的身业、口业、活命方式,这个人的八正道便修习圆满。当八正道修习圆满的时候,四念处便修习圆满,四正勤便修习圆满,四神足便修习圆满,五根便修习圆满,五力便修习圆满,七觉支便修习圆满。这时他的止和观连在一起来运作,能以无比智遍知那些应要遍知的法,能以无比智断除那些应要断除的法,能以无比智修习那些应要修习的法,能以无比智证得那些应要证得的法。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遍知的法呢?这称为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遍知的法了。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断除的法呢?无明、有爱。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断除的法了。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修习的法呢?止、观。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修习的法了。

 “比丘们,什麼是应要以无比智证得的法呢?明、解脱。这就是应要以无比智证得的法了。”

 世尊说了以上的话后,比丘对世尊的说话心感高兴,满怀欢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