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为何大肆屠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大肆屠城?,第1张

楚国的霸主项羽,从秦之初到楚汉四年战争结束,从未停止过杀戮和投降。可能很多人会说项羽滥杀无辜,为什么敌人投降后还要杀?很多人想知道项羽为什么要屠城?

项羽屠城、坑死共发生六次,分别是襄城屠城、城阳屠城、新安屠城、咸阳屠城、岐伯屠城、外黄屠城。这些屠杀,有一部分是因为项羽的愤怒、报复等心理情绪造成的,但也有其他不可避免的原因。再来说说项羽的咸阳大屠杀。很多人认为项羽火烧咸阳是鲁莽之举,但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楚霸王项羽,顾名思义,是土生土长的楚人,家族世代为楚打拼。后来因为秦始皇,他的爷爷项燕为国捐躯,他的叔叔项梁战死沙场,他的家族和国家互相仇视,这让他想毁掉秦始皇留下的一切。虽然秦王子婴最后投降了,但是项羽还是杀了他。这个很好理解。不杀他,后患无穷,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宁愿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的楚霸王项羽。他宁愿被世人唾弃,也不愿放弃阿沁国籍。这就是皇帝,不愿意贪小便宜。换句话说,残暴的秦始皇也处于人人都想杀他的境地。何况项羽杀子婴,也是六国王公都同意和认可的。

绰号项羽

项羽是秦末一代霸主,骁勇善战的将军,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十几岁的时候,他就预言秦始皇可以被取代。后来项羽率兵造反,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实现了他的预言。因为项羽是楚国贵族,他的封地在西楚一带,霸气十足,所以项羽有西楚霸王的绰号。下面详细解释一下项羽绰号的由来。

项羽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秦始皇灭楚后,楚王室也生活在民间。项羽出兵反叛后,立楚王室后裔为王,被尊为“义帝”。后来项羽灭秦。此时的项羽是秦朝的统帅,也是楚国的义帝下属。秦朝灭亡后,项羽主持分封藩王,共有18个藩王,其中刘邦为汉王,项羽本人为楚王。

因为项羽既是西楚王,又是称霸一时的领袖,所以项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类似于春秋五戒,战国七雄。春秋五戒,战国七戒都叫霸主,所以项羽自然是一时霸主,而项羽本人就是一个霸气人物,所以人们称之为“西霸王”,项羽本人也觉得这个称号实在是美名,所以并不反对。此后,项羽的绰号为“西霸王”,至今仍被人们沿用。可见这个称号对项羽来说是真的。

香於菟城

项羽年纪轻轻就灭了秦国,自称西方霸主。无论是反秦起义,还是与刘邦的楚汉四年之战,楚霸王项羽数次屠城。据一些古籍记载,有六次之多。最后的一次大屠杀,项羽的大屠杀,被少年说服,项羽最终放弃了。

外黄惨案发生在楚汉战争末期,当时刘邦派的彭越驻扎在外黄城。并多次攻击项羽,给他留下粮草,使项羽陷入困境。于是项羽决定攻打外黄,杀死彭越。项羽与彭越激战数日,两败俱伤。然而,最终彭越大败,弃城而逃。项羽得知外皇城的人帮助彭越守城,很生气,于是他下令

没想到,外黄县一户人家客人年仅13岁的儿子,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王祥。当年轻的外国人看到项羽时,他们并不害怕。相反,他们决定说,“外国人是被彭越强迫的,所以他们受他的摆布;现在人民已经向国王投降了。如果他们被活埋,对国王来说没什么。那么其他城市的人民会臣服于国王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听了年轻人的话后,把外黄的人都放了。后来从外皇城以东的几个城池,项羽因为这个少年的劝说,停止了杀城,所有的人都不战而降投降了项羽。

没想到项羽又背锅了,从现有的考古证据来看,项羽可能连秦皇墓都不知道在哪,更不要说费尽心思进去就为了拿点兵器,虽然说有很多人都偏向于是被项羽盗走的,并且还举出大量证据来证明就是项羽盗走了这些武器,但是这些在个人看来却是不成立的,因为以现在的角度去思量,感觉很多都对不上,项羽也不太可能去盗这批武器,可以具体来看下。

首先说项羽盗走了兵马俑手里的武器的有力证据,是在史记里面有过记载,说是项羽烧杀抢掠,将秦宫的东西据为已有,然后就有人以此为据,认为以项羽的习性肯定会抢夺这些兵器,还说因为他之后还要和刘邦抢天下,所以武器自然是不可少的,可是再来想一下,如果按照所谓的项羽本性来说,那么他为何只是盗了兵器而不是将兵马俑全部毁坏。

更何况,单单只是盗兵器而不毁坏所有那多没意思啊,还有一点,关于对项羽的记载就完全正确吗,比如说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可是后来研究所得却说阿房宫只是打了个地基,压根就没有修建,所以说历史上很多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全信的,因为年代这么久远,真实发生了什么,谁又能说的清楚。很多人盲目相信古籍,但遗迹远远要比书籍来得更有说服力。

其实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那些兵器是被慢慢腐蚀掉了,毕竟这么多年,会被腐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话说,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些兵马俑的手里压根就没有兵器,只是做成那样的形状而已,这一点个人觉得是不太可能的,他们的手里肯定是有东西的,不然这样的姿势也太奇怪了,而且也不太符合秦始皇的一贯风格。

西楚霸王项羽的真名是什么?

他的真名叫吉翔。《项氏宗谱》年有记载,项羽是长孙,而项羽的父亲是相超,是项燕的长子,母亲是楚国贵族,但名字没有记载。但项羽这个名字也是项羽的真名。

项羽剧照

项羽原名,后名于。一般来说,古人的名字和人物是有联系的,但是项羽的真名和人物似乎没有关系。当时在楚国,冀的古音和鹊的音相近,是一种鸟,的“于”字也就说得通了。至于项羽的真实姓名,网上有记载,所以没有争议。

吉翔生活在乱世,楚国灭亡后,跟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代。吉翔小时候不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通常持续三分钟。当初我叔叔项梁教他书法,他也没坚持。他又开始学剑术,但又失败了。这时,吉翔决心学习万人敌,于是项梁开始教吉翔兵法,而吉翔只学了皮毛。没学会。由此可见,如果真要探究吉翔的真本事,可能都是马马虎虎,但好在吉翔天生就有神力。

在一次游览中,吉翔看到了秦始皇威武的仪仗队,脱口而出:以后我来代替他。年轻时,雄心勃勃、高大威猛的吉翔身后跟着一个残余的楚国。后来,吉翔乘农民起义之机,与吉翔在吴中调兵回应。当时年仅24岁的吉翔突然被推上了历史舞台,随后项羽的名字在一次次的胜仗中越来越响亮。最著名的是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所以他的真实姓名就这样被掩盖了。

项羽屠城,少年劝导

项羽年纪轻轻就灭了秦国,自称西方霸主。无论是反秦起义,还是楚汉四年之争,楚霸王项羽数次屠城。据一些古籍记载,有六次之多。最后的一次大屠杀,项羽的大屠杀,被少年说服,项羽最终放弃了。

项羽大屠杀

外黄惨案发生在楚汉之争末期,当时刘邦派的人马驻扎在外黄城。并多次攻击项羽,给他留下粮草,使项羽陷入困境。于是项羽决定攻打外黄,杀死彭越。项羽与彭越激战数日,两败俱伤。然而,最终彭越大败,弃城而逃。项羽得知外皇城的人帮助彭越守城,很生气,就下令把城内15岁以上的男人带到城东活埋。

黄小二说服了项羽。

没想到,外黄县一户人家客人年仅13岁的儿子,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王祥。当年轻的外国人看到项羽时,他们并不害怕。相反,他们决定说,“外国人是被彭越强迫的,所以他们受他的摆布;现在人民已经向国王投降了。如果他们被活埋,对国王来说没什么。那么其他城市的人民会臣服于国王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听了年轻人的话后,把外黄的人都放了。后来从外皇城以东的几个城池,项羽因为这个少年的劝说,停止了杀城,所有的人都不战而降投降了项羽。

楚霸王项羽的二十八岁骑手是什么?

项羽作为反秦运动的领袖,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强大的武力。秦国灭亡后,他成为了西楚霸王,他的祖父项燕和他一起打下了基业,却在之前的战斗中战死。项羽成为地方霸主后,与刘邦的军队作战。

项羽二十八骑剧照

与刘邦的军队作战时,项羽的军队所向披靡,刘邦的头脑是最重要的。但是项羽的右脑没有刘邦聪明,但是项羽有刘邦没有的原力。这也是项羽常胜的关键因素。但我们带兵打仗不能只看武力。渐渐地,项羽的军队以及在国家政治和军事上的弱点不断显露出来。直接表现就是彭城和关中的失守,这两个有利地形的失守也是上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重要因素。

在最后的战斗中,项羽的军队因为缺乏粮草而穷困潦倒。刘邦率军唱楚歌,让项羽的军队士气大失。果然,项羽被打出城,率领八百余人马突围,在阴冷中迷了路。之后整个800人只剩下28人。这也叫项羽二十八骑里的那些人。这28个人见证了项羽的死,28号战士虽然很勇敢,但仍然不是刘邦军队的对手。最后,他们都死了。项羽在绝望的时刻抛弃了自己的战马。他单枪匹马与刘邦的数千大军作战,甚至以一敌百,干掉了刘邦的数百大军。之后,他受伤后终于倒下了。一代名将项羽,投河自尽,死在自己最得意的二十八个战士的尸体上,令人惋惜。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而有的同志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学版《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值得商榷。 《史记·项羽本纪》关于项羽自垓下溃围南驰,于东城突破汉军重围,在乌江自刎而死,均有详细记载。项羽自刎乌江后,汉军“相蹂践争项王,”项王尸体被撕裂为五下,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因获其尸体而被封侯等细节,也都一一作了交待。(详见《项羽本纪》。《汉书·项籍》记载与此略同。) 司马迁距楚汉之争仅仅几十年,班固也是汉人。他俩家学渊源,治学严谨,能比较公正地臧否人物,评断事件;他们注重实地调查史迹和广泛采访遗文佚事,并能充分利用国家收藏的图书典籍,对史料认真加以别择去取。同时,司马迁在史实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常采用“盖……,或言……。”、“或曰……,或曰……”然疑并提的手法,谨慎地将各种说法皆留存史册,待后人探讨,不随意断定。因而《史记·项羽本纪》、《汉书·项籍》关于项羽在乌江“乃自刎而死”的翔实记载是可信的。 既然项羽“自刎于乌江”,为何《史记》和《汉书》竟然有羽“身死东城”(《史记·项羽本纪》论赞),“灌婴追斩羽东城。”(汉书·高帝纪》)之说呢难道是司马迁和班固两人的历史巨著自我矛盾吗非也。 《史记》和《汉书》“身死东城”、“斩羽东城”之说乃是泛指。秦汉时,乌江亭属九江郡东城县。如《太平环宇记》卷一百二十四:“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处也。”《续通典》记:“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直隶和州志》、《历阳典录补》等书也有类似提法。而《史记》和《汉书》中的项羽“身死东城”和“灌婴追斩羽东城”等句是项羽自东城败走至乌江自刎等详细经过的略说,其句中的“东城”是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的泛指,并不是实指东城县的故城。《史记》和《汉书》中说项羽在乌江“乃自刎而死”是指地而言,是详叙,具体到自刎地点,“身死东城”是指县而言,是泛指身死东城县境范围,其两种说法含义相同,互不抵牾。这种一详一略的写法,正是司马迁和班固用笔的精到之处,在《史记》、《汉书》中多见,绝不是什么破绽和疏漏,直至今天人们仍常常采用。 项羽自刎乌江,古来就有很多史迹:乌江镇东南二里凤凰山上建有霸王庙及其衣冠冢。霸王庙,旧名项亭、项王亭和霸王灵祠。《太平环宇记》卷一百二十四说:“项亭,《汉书》云汉军追羽至东城,乌江亭长舣待之,即此。今有庙,在县南三里。《史记》云身死东城是也。”《历阳典录》卷十说:“项王墓,乌江项王庙后。按《史记》、《汉书》高帝葬羽彀城,在今东阿县南十里,乌江之墓殆诸将分裂之余也。”《直隶和州志》卷四云:“驻马河,州东北四十里,濒江,即乌江亭长舣舟待项王处。”在今和县的乌江一带,常能听到项羽自刎于乌江的动人故事和“不到乌江不罢休”,“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等谚语。关于乌江项羽庙与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古人题咏也甚多。李贺咏项羽神骓:“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主今解剑,何处逐英雄”杜牧作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自东城突围至乌江途中,也留有史迹。《隋书·地理志》:“江都郡全椒县有‘九斗山’,《史记正义》引《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斗,因名。’”《全椒县志》云:“放生池,城南三百步,相传汉将灌婴追羽于此,故一名饮马池。”《直隶和州志》:“阴陵山,州北八十里,上有刺枪坑,为项王立枪地。” 然而,历代《定远县志》皆没有关于项羽死于东城故城附近的记载,但倒有“项羽至阴陵及东城遂引而东”的记述(见《定远历代大事记》)。在定远,关于项羽死于东城故城附近的传闻和遗迹也都未曾有过。定远县境内的虞姬墓、阴陵、东城、霸王寨、刘会桥、下马铺等“史迹”、“遗址遗迹”,仅能说明项羽至乌江自刎经过了这些地点,但证实不了项羽死于东城故城。因而,“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项羽自刎乌江是可信的。

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的《中华文史论丛》一篇文章,题目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文章作者是已故(2017年1月去世)著名文史专家冯其庸先生。冯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项羽是战死在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

其实早在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就刊发了一篇来自安徽定远县一名中学老师的《项羽究竟死于何地?》文章。该中学来说经过多年研究汉朝史书,对项羽乌江自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认为项羽应该是战死在安徽定远东城。不过,当时史学界对这一观点不屑一顾。

之所以人们对项羽死亡之地产生争议,一切源自对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有关项羽生平的评价,“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这段文字中,造成人们争议的焦点就是司马迁所写的“身死东城”四个字。另外,司马迁也记载了项羽来到东城的原因,“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这不是前后矛盾嘛,这里面一点有着不为人知的情况。冯其庸认为,“如果项羽真的是死于乌江畔,那么司马迁在结为评论时就应该记载成‘身死乌江’。”司马迁还有一句话,“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也没有说项羽自刎于乌江。

不仅《史记》没有记载项羽死于乌江,连《汉书》也没有记载。目前能查到关于项羽自刎乌江的记载来自元朝中期的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这是一部以楚汉相争为题材的历史剧。

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项羽从垓下突围出来还有八百多人,渡过淮河还有一百多人。从淮河到阴陵不到一百里,在汉军的追杀下,项羽来到东城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至于东城到乌江畔,还有两百多里,项羽很可能死在了去乌江畔的途中。

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确实是有阿房宫存在的。阿房宫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造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的前殿叫做阿房,所以说当时人们称这座建筑为阿房宫。

据历史记载,秦代的阿旁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但是,因为前殿尚未竣工,皇帝秦始皇就死了。他的死后由他儿子秦二世继续建造阿旁宫。据传说,阿旁宫大小殿宇共有700多座,一天之中各殿室内的气候都不相同。秦始皇生前把从六国独掠夺来的珠宝美女深藏宫内,他巡回查看各个宫殿的时候,一天住一个宫殿,到最后死的时候都还没有把宫殿全部都住完。那么秦朝末年的时候,项羽火烧了阿房宫,传说大火烧了三个月都没有灭。足以见得阿房宫宫殿之宏伟。

还有一个历史古籍可以证明阿房宫的存在,在唐朝诗人杜牧的诗中就有一首诗写到了阿房宫。传说杜牧到了长安,看到秦朝阿房宫的遗址,想象当年阿房宫是如何如何宏伟富丽,于是他创作了《阿房宫赋》一文,文中描写了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并描绘了阿房宫旧时的富丽堂皇。

现在的遗址当中,也确实有阿旁宫的遗址,只是说现在的阿旁宫遗址只是一处建筑夯土的一个遗址了。这处遗址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000米,高2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始皇台,就位就在今天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从这处历经千年的旧遗址之大我们也能想像当年这座宏伟的建筑是多大多高,也反向证明传说和古籍的一定的真实性。所以说阿房宫真的存在的,那么历史书中和历代的文献史记当中都有所记载。只是我们没有机会目睹一眼其壮丽和辉煌了。

近年来,不论读书抑或浏览各类平面的和立体的媒体,说句夸张的话,有关历史地理常识以及其他方面(诸如行文遣字等)的些许谬误,竟会不时地在眼前出现只因某些谬误甚为明显,想必大家不至于被误导;或者,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将会以各种不同方式予以指出,从而最终得到纠正的然而,谁料某些谬误有时竟会反复出现,以致呈现流传之势盖缘于此,笔者只好不揣谫陋,怀着一种难以推卸的责任感,谨就其中一件最应勘正的谬误予以解说澄清

话说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时期,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遭垓下兵败后溃退乌江,乃至在凄凉的四面楚歌中引刀自刎,悲壮地结束了一代枭雄的短暂一生这是民间大众耳熟能详的一个传诵至今的历史故事

如今,笔者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个名为乌江的一方水土,曾经十分遗憾地且又连续不断地被人们误认为此乃一条河流殊不知,乌江实乃安徽省和县的一座乡镇,绝不是某条河流的称谓于是乎,一起又一起令人为之遗憾的、以讹传讹的谬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了如谓不然, 则请看看某些媒体在论及这一历史事件时对"乌江"此一称谓所做出的如下种种描述:

其一,十年前的2004年6月某日, 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为您服务》中的小栏目《旅游风向标》里, 主持人刘仪伟在谈到项羽自刎地时,居然眉飞色舞地将这个乌江小镇说成是贵州的那条长江有名的支流乌江,当年的项羽竟然跑到贵州去自刎了,显然这是一个贻笑大方的错误当然, 主要责任不在刘先生而在栏目的编辑者, 因为他可能是照本宣科的

其二,笔者在《随笔》2006年第2期上有幸读到了军旅杂文家章明先生的一篇题为《读"高祖还乡"的联想》的文章,在第四段末尾处有如下一行文字:"……最后项羽在垓下决战中大败,身负重伤,有人劝他东渡乌江逃脱……"从"东渡乌江"这样的行文语气上来看,章先生也是按《史记·项羽本纪》上的一句"东渡乌江"的记载把乌江当成一条河流了

其三,2006年5月间, 央视三套重播了侯耀文与其老搭挡石富宽的一段相声, 在描述项羽溃逃的状况时,侯耀文口出如下一句台词:"前有乌江挡道, 后有汉兵追杀……"显而易见,相声的作者也是把乌江当成一条河流了此外,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同的谬误版本一直在延续着并传开下来,只是笔者没有看到罢了

从以上三个实例来看,显然这是历史地理常识上的一件以讹传讹的典型谬误事例尽管这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且也不知谬误的源头始于何时何处,但为了免于这个谬误继续流传下去而误导青少年读者,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人,正如前面所言,我要在这里做一次"正本清源"的工作然泚笔至此,不得不表白一句,此篇小文的主题,仅为世传的项羽自刎地做出旨在信而有征之举,亦即征信安徽和县乌江实为一座乡镇而非一条河流,并无涉及二十多年前学界引发的一场有关项羽自刎地的争论之意顺便提一下,争论的另一方则坚持认为,项羽自刎地乃安徽定远东城

转入主题的话要从头说起,故有必要对隶属于安徽省和县的乌江镇做一简介众所周知,烟波浩淼、汹涌澎湃的扬子江自西而东咆哮直下,而过江西湖口后则近乎南北走向继续东下斯时,日益宽阔的江面,犹如一条无比硕大的巨龙的一段躯干,斜卧在安徽境内,当此段流域(古人称之为楚江,李白《望天门山》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即为例证,而皖人则称其为皖江)过安徽芜湖即呈径直南北走向进入江苏省境

斯地,在大江的西岸,有一座小有名声的历史文化古城,那就是刘禹锡笔下的"陋室"所在地--安徽省和县此县秦制历阳,据《南畿志》载":历阳本秦县,项羽封范增为历阳侯,即此"当由和县北门出城行二十公里,就到了俗称"八百里皖江第一镇"的乌江镇根据典籍记载,乌江这个地方,秦制为乌江亭(十里为一亭,设亭长),至西晋置县,直至明朝后期废县为镇,前后计有千年以上的县治历史,且南北朝时期还曾有百年的郡治历史近至民国时期,因与南京仅一步之遥而广受影响,经济即呈繁荣景象而如今的乌江,当可称为长江下游经济文化发达的乡镇之一

乌江古镇紧靠长江西岸,一条东西向的支流穿越其北端,名曰驻马河,河上有一小桥,桥的中部即为皖苏两省的交界处古镇的南侧有一小山,名为凤凰山,山下有一古老祠堂,即乃闻名遐迩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楚霸王灵祠,亦称楚庙,史传原为项羽衣冠冢所在地,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并于唐初建祠,只因屡遭兵燹,部分建筑物被毁或在建部分忍痛废圯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计有正殿、青龙宫和水灵宫等近百间之多

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香火长年不断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悬挂"拔山盖世"匾额,以及"山襟水带,虎啸龙吟"楹联从此,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引来了无数骚人墨客和硕学名流来此凭吊有道是,乌江古镇因系两千多年前项羽魂归之所而留下了名声

至于后人缘何将乌江这一千年古镇视为一条河流,恐系由来已久,且容笔者试言浅说盖乌江作为一个地名,古籍上首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而《项羽本纪》一文,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散文中的千古名篇,语言凝练隽永,人物逼真感人,情节起伏跌宕,诚可谓史实与文采之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记述项羽行将从容就义的情节时,《项羽本纪》是这样描述的: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太史公这段绘声绘色的笔力,复原了项羽引刀自刎前的那段大义凛然且足以载入史册的须臾情景,表征了一代旷世豪杰的英雄气概和知耻精神

窃以为,后人读了太史公笔下的"东渡乌江"四个字,可能顿时会从字面上误解为乌江就是一条河流,而这也就有可能是产生这起谬误的源头缘何如此,诚因绵延数千里东西走向的长江,至此一段流域即呈南北走向的这一实况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所致

殊不知,此处民间俗称的江南实为江东,而江北即为江西历史还告诉我们,秦时乌江亭早已是长江此段流域的重要渡口,所谓"东渡乌江"的原意,理当解读为经由乌江亭东渡长江,即可抵达位于江东的当年楚地尽人皆知的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可为此立照也有鉴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东渡乌江"和"江东"的字样引发了后人的误解,故笔者顺意借用《夏日绝句》的词句作为以勘误为主旨的本文之题此外,还有一点也顺便指出,全国地名冠以"乌江"二字的则有数处,诸如贵州省遵义市濒临大河乌江(一条知名的长江支流)的乌江镇,甘肃省张掖市的乌江堡,以及江西省吉安市的乌江圩等等缘于此,有人就会犯了将此"乌江"当成彼"乌江"这样的错误了

谨由上述可见,乌江古镇称谓上的"江"字着实迷惑了一些人;以讹传讹的谬误之所以能够一直延续至今,亦恐盖源于此也时至今日,笔者特作如上勘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