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以及绰号,书的结局怎么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以及绰号,书的结局怎么样?,第1张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姓名: 曹操

陵墓: 高陵

政权: 曹魏

在世: 155年2月24日-220年1月15日

外貌描述: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生平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汉昭烈帝 刘备 (161-223)

官职:皇帝 皇叔 左将军 宜城亭侯

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

张飞(167—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166年出生,221年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关羽(162-220),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周瑜(175—210)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1288页。)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孙坚 字文台,公元155年-192年,37岁,扬州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

董卓(-192年),[凉州]陇西临洮 [今甘肃临洮] 人。官至太师、郿侯。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吕布籍贯:并州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 官职:左将军,温侯

陶谦,丹阳人。少年时以不羁闻、敖戏无度,后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

荀彧 (yù),(163—212),字文若,颖川颖阳(今河南许昌)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太尉,谥曰敬 。

程昱 ( cheng yu ) (140—220年),字仲德,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谋士,曹操部将,原名程立,为曹操军中少有的智将,身高八尺三吋。长有一把又长又美的胡子,黄巾作乱时,曾设计使东阿城得以保存。 曹操为兖州牧时辟程昱为寿张令。

夏侯敦字:元让 时间:157——220(寿64) 容貌:左眼中箭失明 籍贯:豫州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绰号:盲夏侯、向后蹲 官职:大将军 谥号:忠侯

张 邈(?~195) 东汉官员。字孟卓。东平寿张(今阳谷)人。

赵云(168-229),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常山真定(今河北真定)人,官至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谥曰顺平侯。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因穿白袍银甲,骑白马,人称"锦马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

黄忠( — 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张 辽(公元169-222年) 字文远,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今朔城区大夫庄)人,著名的军事将领,官至前军、晋阳侯

乐进,字文谦,籍贯[豫州]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三国时曹魏名将。

许褚谯国谯人。高八尺,腰大十围,容貌雄毅,葛陂贼战箭矢末掷石攻敌, 倒牵牛反向百余步, 贼众闻褚之名皆畏惮。褚官渡诛反贼。

张郃 俊乂(三国志) 隽乂(三国演义)籍贯 [冀州]河间鄚县 [今河北任丘北]

徐晃(—227年),字公明,东汉时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中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将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 原为军阀杨奉的部下

一、秦朝蒙恬收复内蒙古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二、明朝傅友德收复云南

傅友德,明朝开国将领。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丽江王,谥“武靖”。

三、清朝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吴起

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骑兵战天才,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

孙膑

大破魏军的战绩使齐国大振,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在战略战术方面均有奇才,不愧为孙武的后代——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功成身退。

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西汉的实际缔造者。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说实话,老韩实在很强劲,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兵法也没传下来,只能委屈排第五)

李世民

唐朝的开朝皇帝。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明君。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岳飞

常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的先河。

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孟德新书》的作者,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皆败阵),故列第八。

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带七千骑兵杀入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粱朝便以一万兵全歼侯景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之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

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白起

(?—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统帅。项羽

东方的汉尼拔(一样的苦大仇深、一样的使过“破釜沉舟”、一样的所向无敌、一样的功败垂成、一样的一生只吃一场败仗但军事生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拔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与吕布同类。

常 跃少将 1953年4月出生,重庆人。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3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葛有德少将 1935年出生,重庆大足人。后勤工程学院副院长。1992年晋升少将军衔。

陈庆云少将 1945年3月出生,重庆人。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陈有元少将 重庆开县人。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

邓永良少将 1941年4月出生,重庆永川人。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甘国江武警少将 1952年2月出生,重庆涪陵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政治委员。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

龚勋宗少将 1939年出生,重庆大足人。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

桂全智中将 1943年生,重庆江北人。历任战士、排长、参谋、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步兵第149师师长,陆军第13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2000年12月任成都军区参谋长,2002年1月任副司令员。2002年晋升中将军衔。

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常遇春

(1330~1369)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刘基

(1311~137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傅友德

(~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邓愈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汤和

(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俘获24万人、海船400余艘。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继又从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为征西将军,在傅友德部从陆路配合下,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溯长江西进,抵重庆,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将军进兵延安(今属陕西),迫使伯颜帖木儿乞降。十一年,封信国公。十七年,巡视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

吕清(1915-2010)少将,原名吕继才。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先后任高级炮兵学校副政委,松江军区副政委,黑龙江军区副政委,沈阳军区工程兵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农垦部副部长。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尤太忠(191812~19980724),河南光山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大专学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先后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为中国***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万海峰(192009~ ),汉族,河南光山人。1920年9月生,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先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政委。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第五、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7月被授予2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离休

一、兵圣——孙武

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详细的生卒年月日不行考。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接触,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雄师,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范例之书。

二、一统六国的悍将——王翦

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台甫将。

而军事生涯中未败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个。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好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

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温顺),拔九城,争取赵漳水流域。

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

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

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告捷而归。

秦使王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三、大汉飞骑——霍去病

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

东晋初期着名的北伐将领。

着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建兴元年(313年),祖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武器。

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后开展北伐,面临其时凶蛮的北方部族,北伐军所向披靡,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恋慕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似乎怙恃离世那样伤心。

五、北齐最后的支柱——高长恭

兰陵武王高肃,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

兰陵王一生到场了大巨细小无数次战争。

其中广为歌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邙山大战”。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雄师团团围困,北齐武成天子急遽召集军队前往解围。

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三军覆灭的田地。

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所向披靡,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刻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雄师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北。

七、精忠报国——岳飞

字鹏举,汉族。

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

不想多说了,他的故事国人基本都知道,只是想指出,无论是征外照旧安内,其向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

八、常十万——常遇春

字伯仁,汉族,号燕衡。

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

元至正十五年(1355),到场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

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

今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

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多数(今北京),死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

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赐后人冰铁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后有开平王常宝童痛打严嵩)。

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他也是公认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九、东方“隆美尔”——孙立人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

结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买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西欧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

是军级单元将领中,扑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荣获第三品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

十、传奇上将——许世友

出生在河南新县乘马岗镇田铺乡许家合村。

土地革命战争时代,1928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建立后,许世友同志历任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

1932年率部随红四方面 战川陕,投入建立川陕革命凭据地的斗争。

1933年7月任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后任红四军副军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

在徐向前同志向导下,到场了鄂豫皖苏区的建立和川陕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他曾七次到场敢死队,再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四次负伤,体现了为革命奋掉臂身的英勇精神。

一九三三年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指挥三个团守卫四川省万源城,以与阵地共生死的气概,运用天真灵活的战术,打垮了在数目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坚守三个月之久,在守卫川陕革命凭据地作出了重大孝敬。

一九三五年八月下旬, 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率红军右路军长征北上走出草地时, 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在甘南包座“堵剿”,他衔命率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红三十军一道,与敌鏖战两天两夜,将该敌全歼,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

由于张国焘的破裂运动,许世友同志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先后三次往返于草地,历尽千难万险,备尝艰辛。

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三次过草地,他指挥骑兵队伍担任前卫,沿途举行了频仍的战斗,为红四方面军渡过艰险、北上甘南缔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以及绰号,书的结局怎么样?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