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气.血.津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气.血.津液》,第1张

第一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来源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2气的生成

 (1)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元气。

 (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相合,接受容纳饮食,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3)肺为生气之主:肺为清虚之脏,主司呼吸,吸清呼浊,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

 气机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在体内不停地运行,也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故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

 3防御作用

 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固摄作用

 气具有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的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相对稳定的作用。

 5气化作用

 气通过运动可以使机体产生各种变化,称为气的气化作用。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

 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通过三焦循行全身。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

 积聚于胸中,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蓄丹田以滋先天。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3卫气

 运行于脉外。

 ①防御外邪;②温养全身;③调控腠理。

 4营气

 又称“荣气”,运行于脉内。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患者自汗,多尿,滑精,是因气的何种作用失常所致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气的固摄作用:气具有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的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相对稳定的作用。

 具有助心行血、助肺呼吸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宗气

 D营气

 E中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宗气积聚于胸中,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蓄丹田以滋先天。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通过三焦循行全身。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1血液生化之源

 (1)水谷之精化血。

 (2)肾精化血。

 2与血生成相关的脏腑

 (1)脾胃 脾胃是气血的化生之源。

 (2)心肺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

 (3)肾 肾藏精,精生髓,髓化生血。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故有“精血同源”肾精化血之说。

 

 

 三、血的功能

 1濡养作用 反映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与健壮、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

 2化神作用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肝 藏 血——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血的特性是“喜温而恶寒”,寒热变化,能影响到血的运行,寒凉能使血行缓慢,过热能使血行加速。脉为血之府,脉道是否通利完整,也是血液运行的重要条件。

 

 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脾胃是气血的化生之源。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

 A心、脾、肝、肾

 B心、脾、肝、肺

 C心、肝、肺、肾

 D脾、肺、肾、肝

 E心、脾、肺、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肝 藏 血——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故此题选择B最合适。

 在下列各项中,对于血液运行起关键作用的是

 A心血充盈

 B肾气充盛

 C心气充沛

 D脾胃健运

 E肺气如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对血液运行起关键作用。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

 

 

 二、津液代谢

 1生成 脾胃的运化;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津。

 2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①脾气转输布散津液;

 ②肺气宣降以行水;

 ③肾气蒸腾气化水液;

 ④肝气疏泄促水行;

 ⑤三焦决渎利水道。

 3排泄 汗液和尿液;呼气;粪便。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全身。

 2化生血液 ——“津血同源”之说。

 3运输代谢废料 。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血府

 B经络

 C腠理

 D三焦

 E分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三焦,三焦决渎利水道。

 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脾、胃、肝

 B肝、胆、肾

 C肝、肺、脾

 D肺、肾、脾

 E心、肾、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为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二为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三为肾为水脏,蒸腾气化水液,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故肺肾脾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

 

第四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津血同源

 

 中医治疗血虚证时,常加入一定量的补气药,其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血能生气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气能摄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生成的动力。因此说,气旺则血足,气虚则血虚。

 治疗血行瘀滞,多配用补气、行气药,是由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生气

 E血能载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能行血:指气能推动和调控血在脉内稳定运行。血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所以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心与脾

 B肺与脾

 C脾与肾

 D肺与肝

 E肺与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吸收自然界清气,而脾运化水谷精微,为气生成的最主要的来源。

肺俞穴,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出自《灵枢背腧》。其肺者,肺脏也;俞者,输注者;因本穴为足太阳经背部腧穴,与肺脏有内外相应的联系,为肺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被称为“肺俞穴”。肺俞穴,顾名思义,主治肺部疾患,主要为肺的脏病及气化病,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所致疾病,具有不错的疗效。临床上,为治疗感冒、咳嗽咳痰、气喘等肺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穴位定位:

《灵枢背腧》有言“肺俞在三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铜人经》则记载“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节是穴”。《针灸资生经》也言“肺俞与乳相对,引绳度之。”《针灸学》也记载“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浅层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穴位主治:肺系疾病

本穴为治疗肺系疾病的要穴。肺脏,属卫,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肃降,司呼吸,为宗气出入之所,气机出入升降的枢纽。当肺气失宣降,则卫外不固,难以抗邪于外,则可见感冒。肺为储痰之器,当肺气失宣,则排痰不畅,故见咳嗽咳痰。同时,痰浊壅肺,又会导致肺气不畅,故见气喘气促。

一、感冒。

风寒外感,一般可选用肺腧、大椎、列缺调理,可起到疏风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风热外感,一般选用肺腧、尺泽调理。可起疏风清热,宣肺解表之效。

二、咳嗽咳痰

《医学三字经》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医学实在易》也有言“咳嗽病五脏六腑皆有之,然必传于肺而始作”。这些古籍都说明了咳嗽与肺脏的密切关系。肺腧穴,为治疗肺脏疾患的重要穴位,同样其也尤其擅长治疗咳嗽咳痰。《玉龙赋》记录“丰隆、肺腧,咳嗽称奇”;《玉龙歌》也载“咳嗽需针肺腧穴”;《胜玉歌》同样记载“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应当灸肺俞”。所以说,肺俞穴治疗咳嗽,自古常用,其也确实具有良好作用。当我们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时,常取肺腧、风门、列缺、丰隆穴调理,具有疏风散寒、温肺止咳的功效。如果是外感风热咳嗽,我们可取肺俞穴、风门穴加尺泽穴、丰隆穴,用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切记:肝火犯肺、阴虚肺热、邪热犯肺等肺脏热性病者,慎灸本穴,不然会助火刑金,使病情加重。

本穴保健方法:

针刺法:斜刺05 08寸。

灸法:可选用艾柱灸或艾条灸,也可三伏天灸。切记,热性肺病慎灸。

按摩法:以两拇指或食中二指分开以指腹揉,每天8-10分钟,可起到理气化痰的功效。(尤其适合小儿咳嗽,推拿保健)

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的生理特性是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藏魄,在志为悲,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时应秋。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与气的生成和气机调节两个方面。一是肺与宗气的生成有关。一身之气,主要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于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成。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二是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则清气不能吸,浊气不能出,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息,导致生命终结。

(2)主宣降。肺主宣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宣发与向内向下肃降的生理功能。包括肺主宣发与肺主肃降两个方面。

肺气宣发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肺转输的水谷精微上输头面官窍,外达皮毛肌腠;二是宣发卫气以温养脏腑组织,司腠理开合,排泄汗液。若肺失宣发,可出现胸闷喘咳,恶寒无汗。

肺气肃降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二是将人体津液下输于膀胱,以供脏腑气化之用。若肺失肃降,可出现咳喘气逆或小便不利等症。

(3)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

肺主行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并在卫气的作用下化为汗液,以润泽肌肤皮毛;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通过三焦,下属膀胱,以供脏腑气化之用。

(4)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肺气具有助心行血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运的基本动力。而血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相互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运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不能助心行血的,可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状;反之,若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则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主治节,是指肺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调理全身气机,三是治理调节血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五脏六腑之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具有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

(3)喜润恶躁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润而恶燥。

3系统联系

(1)肺藏魄 是指人体感觉动作等本能的精神活动与肺密切相关。

(2)在志为悲 肺在志为悲,是指肺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悲忧”有关系。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相合,主一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其华在毛是指肺津肺气的盛衰,可通过毛发的色泽体现出来。

(4)在窍为鼻 肺在窍为鼻是指鼻与肺直接相连,为肺之外窍。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亦差。

(5)在液为涕 肺在液为涕是肺津化生鼻涕,由肺气的宣发布散于鼻窍。寒邪致鼻流清涕,肺热可流涕黄浊,燥邪犯肺可见鼻干而痛。

(6)在时应秋。肺在时应秋,是指肺气与秋气相通应。治疗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肺主宣发:宣发,是宣布、发散的意思。肺主宣发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气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以滋养全身的脏腑组织。肺气宣发通畅,则能主一身之气而呼吸调匀,助血液循环而贯通百脉;通过汗液、呼吸调节水液代谢,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发挥屏障作用。

肺主肃降:肃为清肃、宁静,降为下降。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有向下、向内、收敛的特点。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宣清宜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通过肺气之肃降作用,才能保证气和津液的输布,并使之下行,才能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上与下,外与内,散与放,既对立又统一。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有很好地肃降;不能很好的肃降,也必然影响正常的宣发。肺有宣有肃才能气道通畅,呼吸均匀,保持人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才能使气血津液散布于周身,以濡养各脏腑组织;才能使无用的水液下输膀胱,排出体外,而无水湿痰浊停留之患。如果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肺气不宣”、“肺失肃降”或“肺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出现咳嗽、喘促、胸闷、尿少、水肿等症。

      肺脏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就是说。肺藏象,包括皮肤,以及汗毛,鼻子,如果表现出悲伤忧愁的情绪,也属于肺藏象,包括鼻涕。

        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主朝百脉,主治节四个基本功能。其生理特性主要是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与肺气宣降三个方面。

      主气司呼吸,这是肺最主要的功能,吸入氧气,供应新陈代谢,排出二氧化碳,实现吐故纳新,完成气体交换。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气呼吸功能依赖肺气的清肃,如果邪气犯肺,就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个,气喘,咳嗽,呼吸不利的症状,都是肺的主气功能不利导致的。

      还有一个关乎呼吸的脏,就是肾脏,如果分而言之,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这和他俩的位置有关,一个最高,一个最低,所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有新病在肺,久病在肾之说。

      不光是呼吸之气,肺藏象在中医上更重要的功能是肺主一身之气。肺者,气之本也,这个气就是人身上所有的气的总称,肺能够生成和运行这股气。先是生成,肺通过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在肺中结合,形成宗气。这就是后天之气,我们常说先天之气不能补,其实先天之气可以通过后天之气来滋养。宗气主一身之气,可以助心行血,也可以滋养先天。总之,如果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补起来。肺气同时调节一身之气的运行,所以我们要保持平稳的呼吸,这样气才会通畅。

      肺的呼吸机能失常,常常会表现为气虚的症状,这是因为影响到了宗气的形成,一身之气不足,在加上运行失常,在本身气不足的情况下,局部可能会出现气胀满的实证的表现,这个时候,还是因为虚导致的,是肺的功能失常引起的。

    肺主行水的功能,是指肺气通过宣发肃降来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舒布和排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通调水道。水道,可以理解为全身各种管道,血管。淋巴管,消化道,输尿管等等,包括皮肤,也属于肺主行水功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汗液的排泄上。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体现在舒布脾胃运化的津液向上输布到体表官窍和向下舒布内在脏腑,并且把浊液收集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为肺的位置最高,所以肺就像水塔一样,能够向各处舒布水液,所以肺又有水之上源之成,在病理上,病理性的水液集聚在肺,就会化为痰饮,从而引起全身水液代谢问题。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就是痰饮的根源,痰饮会随着肺主行水的功能流转到全身各处。这个时候,要首先考虑脾和肺的问题,在五行上,脾为土,肺为金。土为金母,往往脾胃不好的人,肺气也常常不足,痰饮发病也更加容易。

      肺朝百脉的功能,脉就是血脉。是说肺能助心行血的功能,肺生成的后天之气,推动血液运行,就是气为血之帅之说,肺气不足,则血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如果心脏功能不好,也会影响到肺气,双向影响,这也是为啥心脏疾病会伴随肺病,肺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起心衰。肺主治节的功能,其实就是肺功能的概括。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之前讲五脏的时候,就说过,肺是水塔的顶部,是一个存水运水的部位。华盖的意思就是古时候皇帝马车的车顶,有一个保护的意义,在人体上,肺气居五脏六腑之高位,宣发卫气于全身,起到一个抵御外邪的保护作用。

      肺为娇脏,意思是肺清虚娇嫩,容易受邪,肺脏位置最高,又主皮毛,与外界相通,故外邪侵犯首先上肺。肺的娇嫩特性,也决定了在用药上,应该轻清,宣散为主,固护肺脏。

      肺气宣降是个比较重要的特性是指肺脏能够完成向上向外宣发和向下向内两个相反的运动。宣降功能的正常,肺主气行水的功能得以正常。一般来说。外邪入侵,常常导致肺的宣发功能不畅,内伤脏腑常常导致肃降功能不畅,两者互相影响,最终导致宣降功能同时病变。

      再讲一点,阴阳者,左右之道路,一气周流学说中五脏,左是肝心,右是肺肾。阴阳之气的运转,是左升右降,肺气主要是一个降敛的运动状态,主要是一个肃降浊气的功能,因为中医讲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根据《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肺为相辅之官,脾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即心相当于古代的君主,肝相当于将军,肺相当于宰相,将军或宰相出现问题,则会对君主的决策产生影响;若君主出现问题,则各职能都会受到影响;反之,其他各职能器官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心产生影响。总体来讲,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气为阳,血为阴,血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气也需要借助血的运行散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相互依存、正常运行,从而维持各器官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因此,常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等说法。

若仅有血而无气推动,则血凝而不行,谓之淤血。如果仅有气而无血,则气无所依附,涣散不收。因此,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不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造成心血瘀阻;如心火过旺会灼烧肺阴,而出现心悸、心烦、咳嗽、咯血等症候。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同时,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因此,脾气足,血有生化之源,心血充盈;脾气虚,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将会进一步导致心血虚。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主运化,而生血统血。思虑过多则脾运不舒。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呈现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

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在病理上,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可同时并见。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涵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惨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宗气生成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清气和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

水液代谢方面:津液代谢是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就肺与脾而言,需要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以通调水道,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的运化作用,以吸收、输布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津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关系上,肺脾两脏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呼吸,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则气的生成乏源。或因脾气虚弱,生气不足,导致肺气虚;或因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影响及脾,产生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咳嗽、气短、气喘等脾肺气虚证。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或因肺气虚弱,宣降失职,水道不能通调,水湿潴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食少、倦怠、腹胀、水肿、咳嗽、气喘、痰多等脾肺气虚,痰湿内停的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相互为用,消化功能正常。

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脾协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在病理方面,肝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使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或因脾失健运,湿热郁蒸,薰及肝胆,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腹泻,或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脾不调的病变。又如:脾失健运日久,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日久,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亦可因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均可引起血行失常,出现多种出血的病症。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又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气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论》所说:“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亦是说明先后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关系到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其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开合,在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下,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其又须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方面,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不良等病症。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症。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其义是说:肝主升发之气,于左上升;肺主肃降之气,于右下降。这就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

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畅,肺与肝密切配合,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

在病理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气郁结化火,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使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都可产生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咳嗽、咯血等肝肺同病的病症。对“肝火犯肺”者,用五行理论来概括,又称为“木火刑金”。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以及肺肾之阴相互资生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及肾,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腾,有利于肺的通调。肺肾协同,相互为用,保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同时,肺在司呼吸中,其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也有利于肺气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肺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足;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肾之阴,相互滋生,从而维持肺肾两脏之阴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肺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

一是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使肺失宣降,都可导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肾同病的病症。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二是肾不纳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三是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及肾阴,肺肾阴虚同时并见,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内热证。

肝与肾的关系,在中医古籍中往往又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乙”、“癸”原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根据天干配属五行法,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而肝属木,肾属水,故乙、癸分别作为肝、肾之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说,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肾精化为肝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中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滋养而保持充足。肾精与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盛同衰,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此“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肾阴阳互补: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母实则子壮;肝阴亦能滋补肾阴,母子相生,子亦能奉母。阴阳既能互生,又能互制。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由于肝肾阴阳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保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肾同俱相火:《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元·朱震亨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心火为君火,肝肾之火为相火。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君火、相火为人身之阳气,属于少火,蒸腾全身,温暖脏腑,是生命活动之动力。肝有相火,则使血不寒,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肾有相火,输布一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身之本。相火为肝肾两脏共同专司,其宜潜藏。肝肾精血充足,肝肾之阴充盛,则相火得以制约,宁静而守位于肝肾。

疏泄封藏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既相反又相成,互用互制,从而保证并调节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方面,肝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而表现为肝肾同病。例如: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不足证。又如:肝阴不足可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出现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又如:肝肾精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火旺,引起肝主疏泄和肾主封藏关系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病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