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尧典》中,文学艺术的起源是什么
根据对《尚书》的研究,其中的文学艺术起源于古代神话,有关解释如下:
一、神话起源说:
舜先德(巡守)后刑(制定刑法),依法惩罚、流放了兴风作浪、捣乱秩序的共工、鲧等四凶,重整山河、重建秩序的大功告成,众望所归,因此,在尧死之后受禅为王。舜登基后,重整朝纲,设官分职,任命禹为负责治理水土的司空、弃为负责播时百谷的后稷、契为负责教化百姓的司徒,皋陶为负责刑法的士,垂为负责手工业的共工,益为负责管理草木鸟兽的虞,伯夷为负责宗族事务的秩宗,夔典乐,龙纳言。舜廷之上众贤毕集,众臣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庶绩咸熙”,天下和平。舜在重建了天地自然的秩序之后又确立了政治和人文的秩序。
——在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中,人间政治秩序和文化制度的建立,大多被归功于二度创世者,如在希腊神话中,创建奥林匹斯山神殿的是宙斯,而奥林匹斯万神殿的秩序无非就是人间社会秩序的投影。先天地秩序,而后人间制度,这大概正好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自然(天地万物)先于社会而存在,自然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就想当然地认为,自然秩序也必定是在社会秩序之前就已确立,实际上,所有所谓自然秩序,比如时间、空间、万物的类别和用途,都是人文化成的结果,都是人类所建立,都是人类从其特定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出发对自然的安排和想象。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尧典》的创世神话底蕴可谓昭然,可以说,《尧典》就是儒家历史编纂学中最早的创世神话版本,而前人之所以一直对《尧典》的神话性视而不见,相反却对其历史性深信不疑,除了被因为流传了两千多年而根深蒂固的儒家历史观麻痹了判断力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由于的作者在运用既有的史料编造这个华夏历史开篇时上下其手,遵循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教诲,将其所用材料原本具有的神话色彩涤除殆尽。《尧典》一文貌似平实的历史叙事表象,不仅蒙住了人们的双眼,也跟历史打了一个大大的马虎眼。
二、补充解释:
《尚书》是五经之一,历来为儒家奉为圣书,其首篇《尧典》,因标榜尧、舜选贤禅让、任德使能、教化天下的德政故事,因此更受历代读书人的推崇,其中所记故事也历来被视为唐、虞盛世的真实史实。
《尚书》列儒家五经,其中的首篇,即虞书《尧典》,并非像同书中《周书》诸诰、诸谟那样可能源自原始的朝廷典章文献,实为春秋战国之交的儒家知识分子根据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理想所编造的“古史”,由于这一篇被作为《尚书》这部“上古之书”的开篇,因此,可以将它视为春秋战国之交儒家历史编纂学中的“创世记”(正如《史记·五帝本纪》只能视为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受到了黄老学派和儒家学派双重影响的华夏历史“创世记”一样~)
《尚书·尧典》中具体反映了这一情况: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神人以和,百兽率舞。诗歌、舞蹈、音乐三为一体的形态 是从远古巫术、图腾活动脱胎出来的,或者说,它是对那种图腾活动的模仿,那种活动为:身体的跳动;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各种敲打齐鸣共奏,三者融为一体,混沌不分
舜帝说:“夔!我任命你作典乐之官,用音乐耐心地教导年轻人,使他们具备这样的人格:宽厚雍容而严谨肃穆,刚强正直而不险恶暴虐,豁达大度而不傲气逼人。表达志向抱负用诗,其言用歌来吟唱,声音的抑扬顿挫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要调和,相互之间秩序不乱,只有这样,人与神才和谐,才能感天地。”夔说:“好啊!我按照这样的方式敲击石磬奏出的音乐,能使飞禽走兽都随着音乐而舞。”
《尚书尧典》中,文学艺术的起源是什么
本文2023-10-15 13:54: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