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1、来源与外观不同
白芍来自于毛茛科植物白花芍药的根,赤芍来自于毛茛科植物红花芍药的根。在外观上,白芍呈米白色,赤芍呈棕色或红棕色,且白芍味偏酸、苦,赤芍味苦。
2、功效不同
赤芍,味苦,性寒,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有着清热凉血的作用。对比白芍,赤芍因此作用而更受大家的喜爱。除此之外,如人们平常不注意的跌打损伤、淤血淤青等,使用赤芍都可以得到一定改善。因为赤芍可用于活血化瘀止痛,产量多,市场广,相对于白芍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
赤芍化学成分
赤芍中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吉酮、芍药新苷。
另含没食子鞣质、a-儿茶精、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等。
赤芍药理作用
芍药能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耐缺氧能力。
对肺源性心脏病能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性。
由赤芍分离出的赤芍精(即a-儿茶精)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蛋白组分比值、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减少碱沉积于动脉壁、抑制血小聚集、调节血栓烷,前列环素(TXA2/PG1)平衡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动脉壁内cAMP浓度等有关。
赤芍正丁醇提取物赤芍D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有关。
但亦有报道,单用赤芍水提取物赤芍A或醇提取物赤芍C能促进肿瘤转移。
赤芍苷有较好的抗炎及解热作用
对豚鼠及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位胃的运动,以及大鼠子宫等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
赤芍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保肝机制可能是提高大鼠血浆纤维联结蛋白(PEN)的水平,从而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加强调理素活性,以保护肝细胞,防止肝脏免疫损伤和促进肝细胞再生。
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来源
毛茛科植物 白芍 的干燥根
产地
浙江—杭白芍
安徽—亳白芍
四川—川白芍
湖南—湘白芍
采收加工
透心去皮
性状鉴别
1呈圆柱形,两端平截
2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隐约可见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残留棕褐色的外皮
3质坚实,不易折断
4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
5气微,味微苦、酸
显微鉴别
横切面:木栓层6—10列木栓细胞。韧皮部筛管群于近形成层处较明显。形成层环微波状弯曲。木质部约占根半径的4/5;木射线较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黄白色
1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2含晶细胞
3木纤维长梭形
4具缘纹孔、网纹导管
成分
芍药苷,其他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或 川赤芍 的干燥根。 不去外皮
性状鉴别
1根圆柱形,稍弯曲。
2!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外皮易脱落或皮部与木部脱离。
3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红色或粉白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4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赤芍和白芍之所以其功效不同,这跟她们的成分息息相关。那么赤芍和白芍的成分有哪些呢?下面分别来了解一下吧!
白芍的成分
白芍的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
白芍的花花含黄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没食子鞣质(10%以上)、除虫菊素013%、13-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叶含鞣质。
白芍含有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酰芍药甙、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氧化芍药甙、芍药吉酮苯甲酸(Benzoicacid)、β-谷甾醇、没食子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
赤芍的成分
赤芍主要含有芍药苷类和丹皮酚类成分,但还少量含有胡萝卜苷、苯甲酸、β一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
芍药苷类:赤芍的成分与白芍大致相同,都含有芍药苷,但量上有差异。《中国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不得少于2%。赤芍还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丹皮酚类: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丹皮酚类成分具有抗炎、促进消化等功效。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2023-10-15 15:29: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