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的作品出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孟子告子下的作品出处,第1张

《告子下》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前言:原本是想一笔带过,并不另起篇章来论此节内容的,但是其中有些许涉及到古时社会体系的构成问题,还是要言明一下的。

说明:此节内容所提及的君子入仕的问题,这背后就是非常现实的人文社会体系问题。

赏析:

古时,国家由百姓、君子、君王构成,百姓又分为士人以及普通民众两大团体,前者是为有学识的百姓(君王、国家的智囊团);后者是为建设国家的百姓(君王、国家的顶梁柱),此二者共同完整“百姓”二词的词性,成就每一时代的宏图霸业;

然,君子立于百姓立场且根据百姓在每一时期不同的合理诉求结合自身的贤德才能,向君王提出自己的符合每一时期的治国方略,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风调雨顺;

若,君王只顾自身利益而不听从君子之言帮助不同时期民众所遇到的不同的困难,君子则会离开君王身边去到另外一个能够听进并施行自己方略的君王处(君子这样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导致朝代被更替的原因之一——听得进君子的话的君王,能为百姓做事,能为百姓请命,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于百姓的支持,从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法听进君子的话的君王从此失道(人(百姓)道),朝代更替也就此开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使得其治下政治清明,百姓幸福安康,久而久之,风水调顺,国运昌盛,成为代替前朝的国度指日可待。

简而言之,孟子所谓的民贵君轻,其实就是站在“君子”的立场上来看待整个人文社会体系的(但是,还是有些未顾及的在于,如若君子成为主掌国家的人,世道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然而,既然士人是智囊团,普通百姓是顶梁柱,在孟子眼中的君子是怎样的呢?君子在孟子眼中是国家的桥梁,君子本不为君王(国家)出谋划策,只是为君王引荐士人;君子也不为君王搭桥建路,只是为君王提供壮年人选。那么,有人会问,君子到底为君王做什么或是对君王有什么意义,答案只有一个,君子能够教会君王如何做人,只有教会君王做人,君王才会拥有人类的立场,才能在君子向君王反馈治国方略之时听懂并遵照执行。

提(现实例子):

现在的某国,其中的士人(某奇)不被君王所重视,甚至相互倾轧;其中的百姓不被君王所珍惜,为着自己的私利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不顾百姓的最基础的利益——生命权;而,在唯我独尊的世道之下,本就没有圣贤能够为其掌舵,华夏古史的规律,也许正在此国国中上演(不再是失道寡助,而是无道灭亡)。

引申:

如今,人文社会体系不再充斥如此繁杂的结构——皆为百姓,在如此的结构中,没有什么盛世长和,只有各自的安分守己,万望各位在迷世世道中看管好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与精神,甚至是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20211001周五晴Day27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 D417

《孟子》告子下

    原文

    宋□[1]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2],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3],我将见楚王说[4]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5]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8]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1]宋□(kēnɡ):战国学者,主张和平。

    [2]石丘:地名。

    [3]构兵:交战。

    [4]说:劝说。

    [5]遇:说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号:提法。

    [8]终:尽。

    译文

    宋□将要前往楚国,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碰见了他,孟子说:“先生要做什么去?”

    宋□说:“我听说秦楚两国要交战,我想去面见楚王,说服他罢兵。如果楚王不高兴,我就去面见秦王,劝说他罢兵。这两个国君肯定有一个会被我说服的。”

    孟子说:“我不想听您的详细计划,不过我还是想听听您大体的打算。您将要怎么做呢?”

    宋□说:“我打算用交战不利的一面来劝说他们。” 孟子说:“先生的志向很远大,先生的提法却不可行。先生用利益来劝说秦、楚两王,秦、楚两王因为有利益才会高兴,这样也就能够让两国国君罢兵,军队的将士们也会因为休战的利益而高兴的。当人臣子的,抱着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国君,做儿子的抱着利益之心去服侍他的父亲,做弟弟的抱着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兄长,这样一来,君臣、父子、兄弟间便会抛掉仁义,而抱着利益之心相交,这样做国家还没有灭亡,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过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呢?”

    解析

    这一篇和孟子劝说梁惠王时的观点有些相通,主张仁义才是上策。在孟子看来,同样的结果,可能源于不同的出发点,所以君子也应该将自己的动机问题重视起来,不可以利益为中心,而要以仁义说服为主。

    四

    原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1],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2],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3],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释

    [1]乡道:向往道德。乡,同“向”,向往。

    [2]与国:盟国。

    [3]强战:勉强作战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现在那些侍奉君主的人都说:‘我可以为君主开辟土地,可以充盈府库。’如今这些所谓的良臣,都是古时候所说的残害百姓的盗贼。君主不向往道德,不立志于仁义,而让他富足,这和让夏桀富足是一样的。(他们说)‘我可以为国君交接盟国,每战必胜。’现在所说的良臣就是古时候残害百姓的盗贼。君主不向往道德,不立足于仁义,他们却要强求为他作战,这是在辅助夏桀呀。顺着今天的道路,不改变今天的习气,即便把天下给他,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解析

    本篇主要进行了良臣和民贼之间的对比,也显示出孟子重民的思想。作为臣子,一定不能担当“辅桀、富桀”的恶名。只有让国君往仁义之道上行走,才是臣子该有的作为。

孟子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职为孟母三迁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亚圣---孟轲

私淑于孔子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坚信人性本善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学说要点

心性论

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於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於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政治思想 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 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 乃有「不忍人之政」, 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 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 又要「尊肾使能」。

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 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 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 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 当作纳税, 因此, 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 国家自会安定。

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 主张自由发展, 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 施以自发的教育, 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 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的名句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扩展资料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

孟子告子下的作品出处

《告子下》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下》。《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