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众多中文古籍都从何而来?
补充下,唐宋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留学僧和留学生也有很多古籍流传了过去,也有通过朝鲜传过去的。其中有不少书籍在我国都亡佚了,可是却在日本保留了下来,清末和近代的时候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点,就不断努力将这些书再传回国内。就我知道的尤其在医学本草类就不少比如<太乙仙制本草>。另外还有关于敦煌和吐鲁番文书,日本是即英美俄之后得到的精品不多,但也有很多的宝贝。日本对我们自己的历史研究的可能比我们自己都好,这有点让人遗憾呢。另外古代日本学者自己编辑抄录了不少汉文古籍,很多书在中国已经亡佚了,借着他们的编辑摘抄很多书才能让我们一窥端倪,比如丹波康赖的医心方。 还有比如清末大藏书家陆心源的藏书后来被他的子孙卖给了日本人,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宋版书。
1860年英法联军开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光顾了中国很多大城市。别的不说,列强两次入侵抢走的文物就数以百万计,以致百余年后的今天,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英国或者法国的某个家庭发现了一件价值不菲的中国文物,拍出多少钱之类的。
相关图
比起早年的欧洲列强,日本当年抢走的中国文物只多不少。或许西方人来得早,把他们认为的精品文物抢走最多。但从1931年算起,日本入侵中国长达十四年,他们有大把的机会和时间搞走中国的文物。实际上这是日本政府有预谋、有组织的一个计划。从手段来说更是花样翻新,抢是少不了,巧取豪夺或者偷盗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如末代皇帝溥仪就干过盗窃故宫文物送给日本人的光辉事迹。
以致后来有一个尴尬的事实,要研究中国历史,必须到日本去。日本抢走的中国文物实在太多了。大约有多少呢?前些年的《国际先驱导报》刊文说,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记录在案的文物流失有360万件外加1870箱,另有700多处古迹遭蓄意破坏。
在日本的中国文物
360万件什么概念?要知道经过多年的搜集整理,故宫目前的馆藏文物才180万件。仅从数量而言,日本起码得搞两个故宫博物院才能放下中国的文物。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一万多件,涵盖了中国从远古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清朝的书画瓷器等珍品。近代全世界最具考古价值的超级珍品之一,北京人头盖骨也是被日军掠走的。但运送那一批文物的日本船只阿波丸号沉没了,这件宝贝自此下落不明。
在日本的中国文物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抗战爆发很多年前,日本派遣了大量的学者和探险队窃取中国文物,当然也有出价极低买走或者骗走的情形。这些人实际上都是日本政府资助的。到了30年代,偷偷摸摸的方式不能满足日本日的胃口,大规模的掠夺、盗掘开始了。比如仅在洛阳金村,日本人就一次性抢走了大量的铜器、古籍,其中有数以百计的宋版书珍本。
抗战旧照
人们都知道当年日本在我国东北修了满洲铁路,后来日方有人透露,参与修建铁路的日本人,很多都是历史文化或者考古方面的学者。他们以调研地理环境为借口,摸排中国境内的文物和古迹。当年在日占区,到处都有日本的调研队。如此大规模的文物古迹调研活动,只怕中国几十年来还没日本人当年搞得好。所以说去日本学中国历史,是半点不夸张。
《顺治迁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借用一个朝鲜人的口吻对日本人说:“你们的大名是日本人,但我喜欢叫你们海盗……海盗,只能漂泊在海上。”我极赞同这句话,日本人倒是想上岸,终于还是被赶回了海岛上。
1、文化方面: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帮日本,又称扶桑,早在2000年以前,两国人民就有交往。文化发达的汉朝,就将汉文化传播给“大汉国东二万余里的扶桑”。
进入唐朝,日本国派出多位学者、使者、僧人到中国留学,出现过众多文化交流的使者。像鉴真、阿倍中麻吕等。特别是中国养蚕、织绢、医学、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2、政治思想方面:
19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的封建制度同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冲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压在日本头上,日本受到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的威胁。1868年日本开始改革,破除封建制度,这一明治维新运动使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一切向欧洲文化、经济、科学、政治、军事学习,改变了日本的建国进程与方向。同时也加入了西方列强侵略他国的行列。从此,破坏了自汉、唐以来植根于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
3、军事方面:
在14-16世纪时,日本海盗就侵袭中国沿海,中日关系开始蒙上阴影。1894年,日本耍阴谋、设圈套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的结果是日本吞并朝鲜、屠城旅顺、割取台湾、牟获暴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
接着黄海战役,再者,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其他国家有机可乘,发动了侵华战争,以至于让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烧伤抢夺,中国土地一而再,再而三的割让。然而,中国人民开始八年的抗日战争。
扩展资料:
日本的早期历史:
1、奈良时代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2、平安时代佛教从中国流传入日本,影响最大的是禅宗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当时有在日本也是"临天下,曹一角")。进入镰仓时代后佛学逐渐兴盛,日本也经过改良产生了独特的宗派如净土宗等,在农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镰仓末期宋代的朱子学传入日本,当时后醍醐天皇希望恢复天皇的权威,朱子学所提倡的忠君爱国的儒家教条思想正好符合当时的国情。利用朱子学在武士阶级中所产生的影响,镰仓幕府被彻底推翻。朱子学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之一。
4、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就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是为北朝。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县),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
5、在江户时期由于科技的进步,在人群中产生了一种反对朱熹提倡王阳明的思潮,可以说是日本启蒙思想的开端。日本的文字也是发端于汉字,但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与现代汉语产生了较大的歧义可以说现在日本的汉字还保留着许多中国古代汉字的原意。
—日本
—日本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二十九军奋起抗战,与日寇浴血奋战。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奉命撤退,北平沦陷。很多人好奇在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到底从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了解一二。
实际上,在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安全问题就日益严峻。在故宫工作人员以及政府有识之士的建议下,国民政府决定对故宫文物进行南迁。当时,故宫有几百万件文物,不可能全部被运走的。于是,在人们的筛选下,被选中的文物包括书画、铜器、瓷器、象牙、善本等,共计19690箱,62万余件。据说,负责筛选文物的并非全部是专业人员,很多是国民政府的文人,他们不懂文物,结果是有些精品并没有选中,反而是次品被选中带走了。
1933年2月5日晚,北平全城戒严。1万多箱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出发,用几十辆板车轮流运往火车站,军警全称护送。在不到120天的时间里,五批文物先后运达上海,后又转运到南京朝天宫。但随着战事不断深入,南京也不安全了,这些文物有被分三路西迁,最后运达了陪都重庆,藏于深山的山洞之中。故宫的这场历时长久、数量巨大、损失微小的文物迁徙之路,被国内外人士称为奇迹。这都是无数为故宫文物南迁付出辛劳的工作人员的功劳,他们是真正的文物的守卫者。
在故宫大批文物南迁后,总务处长张庭济奉命留守。在1937年11月,北平沦陷后,日伪政权下的故宫博物院艰难维持,与日寇尽力周旋。当时,日本人妄图派日本人担任故宫的院长和顾问,由于遭到了故宫工作人员的坚决抵制而没有成功。故宫的留守人员都是真英雄,他们拿出了玩命地精神来护宝,他们规定日本人不得随意进入故宫,除非带有介绍信,否则一律不得进入。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1938年6月,日本宪警两次闯进故宫博物院太庙博物馆搬走并撕毁了大批的图书资料,有书籍243种,340册,杂志369种,10682册。凡是书籍中有反日抗日、谈及日伪政权的一律都要予以销毁,同时,有关司法、教育、财政等书籍杂志也必须销毁。这次日本人的暴行对故宫文献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日本侵略者企图借此推行其奴化教育,其用心之险恶,令人不寒而栗。
1945年3月,日本人又搞起了献铜运动,并将其魔手伸向了故宫博物院。尽管故宫的工作人员多次抵制,但是最终为了不惹恼日本人,确保故宫的整体安全,不得不将一些散落在各个院落的一些铜缸、铜炮等1095斤交了出去。但是日本人不满意,日本人命令将故宫不能段明年代的54件铜缸以及2尊铜炮交了出来。实际上,在1944年6月22日,日军就从故宫劫走了铜灯亭91个,铜炮1尊。万幸的是这批文物刚运到天津,日本人就投降了。
随即,故宫的工作人员前往天津运回这批文物,这些文物大多已经残破、损坏,重达4460公斤,比劫走时少了971公斤,并且被劫走的54个铜缸也不见踪影。据统计,在故宫工作人员的精心守护下,在北平沦陷期,故宫博物院被日本人掠夺了铜器149件,太庙图书馆馆大批图书文献遭到破坏,文献馆的张鼓峰舆图被劫走。当然,这都是官方记载,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文物被日本抢走,就不得而知了。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众多中文古籍都从何而来?
本文2023-10-15 16:13: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