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原文_翻译及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金朝·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咏史 , 抒怀忧愤 赏析

借咏史以抒怀,本是诗人家数,昭君出塞,又是传统的诗歌体裁。但元好问推陈出新,突破了体裁和题材本身的局限,拓宽和加深了同类作品的内涵。

朔风惊沙,白雁掠霜,词人面对荒凉萧瑟的北地风光,俯仰千古,引入昭君出塞的历史画面。“白雁”在这里,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渲染了情境。白雁一声,报导了霜天的降临,照君就是在这揪心的悲秋时节出塞的。“琵琶肠断”两句,是悬想昭君出塞的情景。后代传说,昭君戎装骑马,手抱琵琶,一路弹奏著思归的曲调,则更把昭君的形象诗意化了。“紫台”,即紫宫,指长安宫廷。

诗人思想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下片,过片两句说昭君当初寂寞宫中,无人过问,直到决定嫁给呼韩邪单于。“旧爱”句言昭君一向顾惜自己的美艳容颜。“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引自《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因此而致远嫁匈奴,故翻自恨其有此“玉颜”也。元好问不像前代诗人或后世戏剧家那样。停留在同情和怨愤的情调,而是透过一层,把目光转向那些没有出塞、因而也不被后代诗人注意的千百宫女。言“深宫桃李”,自不只谓昭君一人,不妨理解为:广大闭锁深宫的女子,虽然艳如桃李,却只能空自凋谢。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她们只能伴随着迟迟钟鼓、耿耿星河,终此一生。她们并不比王昭君更幸福,而是同样可悲。结尾两句,词人笔锋又转。从黛青的远山,想到昭君含愁蹙恨的双眉;因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昭君就成为当时及后代所有宫女的代表,“万古春山颦不尽”,揭示了昭君悲愤之深,也揭示了这种悲剧的历史延续性。作者所指斥的不是一个汉元帝,他所同情的,也不是一个王昭君,他凭著诗人的直觉意识到,宫女的悲剧乃是封建专制王朝的一种社会病,后人复哀后人,此恨绵绵,有如万古春山。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金朝·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玉漏迟·咏杯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婉约 , 抒怀感叹 注释 ①淅江:即今河南淅川。

②高鸟:暗指高人隐士。

③麒麟殿:即麒麟阁。汉宣帝曾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于其上。

④巢由:巢父,许由,皆古之高士。

⑤吟啸:悲慨声。

⑥扰扰:纷扰。

⑦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山林,指隐逸。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词。上片先写对故国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次言对功名仕宦有味同嚼蜡之嗟;再写隐显莫是,啼笑皆非的矛盾心情。下片叹时光流驶,马足车尘,青春消尽;山林钟鼎,事无了期;夜雨秋虫,残灯独对;晓添白发,对镜生愁。俯仰两间,怅恨何已;全词除“四壁”两句正面写景外,都属叙事、抒情。文笔婉曲,有行云流水之妙。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525篇诗文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代·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梦江南·千万恨

唐代 :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婉约 , 写景 , 妇女 , 怀人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千秋岁·水边沙外

宋代 :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婉约 , 失意 , 写景 , 惜春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宋代·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婉约 , 游子 , 羁旅忧愁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标签: 吊古 吊古伤今 豪放 词 目的 其他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赏析

由词题不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这里的“老尽”蕴含著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所以词最后,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作者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的其它作品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京都元夕

○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 论诗三十首·其四

○ 元好问更多作品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蟑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元代·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蟑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猜您喜欢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清代·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

南柯子·驿馆吹芦叶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枝。

相逢风雪满淮西。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

长安书远寄来稀,

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山色投西去,羁情望北游,湍水向东流。鸡犬三家店,陂塘五月秋,风雨一帆舟。聚车马关津渡口。——元代·徐再思《梧叶儿·山色投西去》

梧叶儿·山色投西去

山色投西去,

羁情望北游,

湍水向东流。

鸡犬三家店,

陂塘五月秋,

风雨一帆舟。

聚车马关津渡口。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

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

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

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

落尽梨花月又西。

论诗三十首·十六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论诗三十首·十六》赏析

这首诗是评论幽僻清冷的诗歌风格。大凡万古言情之作,皆凄切如秋虫之悲鸣;抚写境象,也凄凉如山鬼的零泪。前二句泛叙古今悲情,构造出一片悲愁哀苦的境界。一般认为这两句是在说李贺,因李贺诗中常有“秋虫”、“山鬼”的意象;也有认为指李贺孟郊二人,因孟郊常以“秋虫”自喻。这两句可解释为泛说全体这类相似风格的诗人。 孟郊、李贺都穷愁不遇,作诗都好苦吟,诗风都较幽冷。 穷愁本是人生不幸,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处穷元好问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应该是“厄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杨叔能小亨集引》)。孟郊、李贺显然没有如此泰然,寒乞之声不绝于耳,诗境幽冷凄婉。元好问反对幽僻凄冷的诗歌境界,即他所说,“要造微,不要鬼窟中觅活计”(卷五十四《诗文自警》)。孟郊诗歌可谓造微,但他所得不过是秋虫之类幽微之物。李贺也是如此,有些诗篇正是从“鬼窟中觅活计”。孟郊、李贺的这种诗风,与元好问尚壮美、崇自然之旨相背,故元好问讥评之。

后两句“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正如宗廷辅所说,是“就诗境言之”。“夹岸桃花锦浪生”是李白《鹦鹉洲》中的诗句,元好问借此来形容鉴湖(又名镜湖)春色,展现的是与孟郊、李贺迥然不同的开阔明朗、清新鲜活的境界。“无人赋”三字又表明,他的批评对象绝非孟郊、李贺个别诗人,而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晚唐贫士文人,特别是与孟郊近似的一些诗人。 由此可见,该诗是通过孟郊、李贺来批评中晚唐穷愁苦吟一派诗人,没有盛唐开阔明朗气象,而流于幽僻凄冷。

《论诗三十首·十六》作者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的其它作品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京都元夕

○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 论诗三十首·其四

○ 元好问更多作品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元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赏析

注释: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全过程。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 ,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 。“冷”的酒 ,“青”的灯,“不眠”的夜,这便是他们通宵达旦的生活内容。这里的“酒”,显然是饯别酒。有酒而“冷”,看来停杯不饮,搁置已久。而青灯犹在,可见主人公确实是“夜不眠”了。由“酒冷”亦可见夜之深 。紧接着,作者以“寸肠”两句推出一对情肠牵惹、愁苦悲伤的恋人 。词的指事抒情,趋于明朗,读者始之“酒冷”云云 ,正是他们在离别前夕内心极度痛苦的物象反映 。由此益知起句用笔在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方面,极见词人匠心独运之妙,恋人的全部情绪,都已总摄在起句之中 ,这首词的摇曳多姿之妙 ,起首便露端倪。上片后三句,是写这对恋人的分别,时间已是次日清晨 。这一层 ,作者用笔,仍然是从罗列物象开始:用“鸳鸯”、“秋雨”、“半池莲”三种足以使人触景生情的物象,进一步为恋人的离别写照。鸳鸯、秋雨 、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 ,为鸳鸯分飞而苦。“红泪晓风前”是风雨中池莲姿态,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象征送别的女主人公。由物象衬意象,而且是一衬再衬,主客相形,虚实相宣,正面神采由此倍增。从这里,读者再次领略了这首词“摇曳多姿”的妙处。下片录上片结句“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的意脉,写女主人公目送恋人远去,并默默地预卜团圆之期 。晓风之中,恋人北去,天高地远;而北雁南来,显然是深秋了。在这里,作者用“雁来人北去”这样一对形象意念上有悖于自然之理的矛盾,再次渲染离别时的悲凉气氛。下片的前三句,只是写了“雁来人北去”的事实,但这三句在排列上,由雁而人,由雁的渐近到人的渐远 ,层层具体 ,逐句加深,极见层次。最后三句,别出新意,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这是本词“摇曳多姿的最后一现。在封建社会里 ,往往是由于徭役 、谋生等等原因,离乡背井,而又往往是生离如同死别。自然,这种离别是悲凉的 。但本词却又不止于悲凉 ,而是及时地深入一层 ,转入期待。期待无定,转而为幽恨,故结句云:“无情月 ,看待几时圆!”月圆即人圆,其盼望月圆亦即盼望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自然就跃然于字里行间了。这首词,在取材,主题方面,虽然没有突破男女离别相思之类传统题材的樊篱,但在结构艺术上,宾主虚实,渲染映衬,摇曳多姿,一往情深,表现了一位大词人题材、风格的多样性。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作者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的其它作品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京都元夕

○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 论诗三十首·其四

○ 元好问更多作品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金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豪放 , 少年 , 爱国壮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 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等打完仗,回到故乡时,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时间不会太长。 征人连战连胜,可以很快凯镟,闺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泪。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从军之乐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写边塞的环境,边塞之上,秋风萧瑟,送来鼓角的悲鸣,城头旌旗飘扬,落日沉沉,开篇先展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图景,交代时间、地点并点明了军旅生活,两句呈现六种意象,组合成一个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作为人物的背景。“少年”三句,推出主人公,一位潇洒威武的少年,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在词人眼中,这热血少年的飒爽英姿和这粗犷壮美的边塞相辉相映,少年点缀了边塞的雄阔,边塞衬托了少年的英武。他们充满了报国热情,洋溢着青春的浪漫气息,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想知道由谁来带兵。三句表现了少年战士的爱国 。

下片极写从军之乐。“侯骑”二句,清快跳脱,意谓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才”和“已”二字互相呼应,表现了边塞部队威名远扬,使敌人望风而逃的气势。紧接着他乐观自信地说“归期犹得柳依依”,打败了敌人胜利凯镟,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还可欣赏春天的美景。从时间上照应上片“秋风”,秋天出征,春天凯镟,部队的战斗力之强显而易见。最后以“春闺月,红袖不须啼”作结。在春暖花开之时,那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为思夫念远而悲啼了。结尾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

创作背景 该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据龙德寿《元好问萨都剌集》这首词是作者于贞祐丙子(1216)为避兵南渡之后而作。一据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词人在战乱避难时从三乡(今河南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此词是初到时所作。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赏析

这首诗回顾了宋诗的发展,批评苏黄后学抛弃欧、梅关注现实、平易自然的诗风。宋太祖到仁宗(960-1063)约100年时间里,文坛上总的倾向是承袭晚唐余风,内容单薄,文风华靡。尤以取法的西昆体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专门模仿李诗的艺术外貌,只注重音节铿锵,辞采精丽,又喜用典故,力图表现才学工力。这种诗风一直到北宋中的、等人从理论到实践上继韩柳提倡古文进行诗文革新才得以扭转。因此称“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指、等诗人(其诗歌成就及流弊参看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首)。“金陵”是指,王安石也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公之治经尤尚解字,末流务为新奇,浸成穿凿。朝廷患之。诏学者兼用旧传注,·····于是学者皆变所学,至于著书以诋公之学者,且讳称公门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的一些著作被朝廷禁止,不少门人亦讳言是其门人,所以元好问说“讳学金陵犹有说”。但是苏黄后学、江西诗派不注重思想内容,一味求奇求变,连欧阳修、梅尧臣都废而不学,元好问责问批评了这种风气。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作者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的其它作品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京都元夕

○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 论诗三十首·其四

○ 元好问更多作品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原文_翻译及赏析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金朝·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