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买书,但看不下去,怎么能让我把书看下去?
我觉得可以从拆书帮的拆书写作方法来借鉴。拆书帮的写作方法,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是“成人教育”,成年人的学习是要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或改变行为为诉求的。选书也是一样。
可能我们很多人买书的习惯都是,看到哪个专家、公众号文章、某博大V等等的推荐,说哪一本书特别好、值得一读,然后就买回来了。但是真正拿到书的时候的心情和情境,已经跟当时看到推荐时的不一样了,这本书的题材、内容并不是当时当下自己真正需要的,当然也就看得慢了。从成人教育的理论出发,我们选什么书,是要从自己当时当下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要解决当下的问题的。
譬如下个月有一个很重要的竞聘演讲,但是自己的公开演讲能力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就可以带着“提高演讲能力”这个目的,去网络上搜索相关的书籍(我觉得,搜索的范围可以扩大的网课、讲座等更多渠道)。看一下各大平台的书评、作者介绍等等,筛选出几本最适合自己现在这个阶段需求的书。
读书的时候,可以再把自己的问题细化一下,具体是哪些方面做不好,才让自己对公开演讲不自信的。然后到书中去寻找相应内容,精读、练习,其他的不是非常相关的,可以跳过。根据自己的重点和需要读书,而不是作者的逻辑框架。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选书、读书,更重要的是按照书中的方法刻意练习,才能把作者的观点、建议、想法,真正变成自己的想法、行动改变的能力。选到了当时当下最需要、最适合读的书,才能真正读进去,把知识纳入到自己的体系里,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智慧。
一、古书籍的收藏
古书籍的收藏要点: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旧刻或旧抄,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或者说:一是年代久远而具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具有学术资料性。
二、古籍书的种类
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古籍字体精美,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古书籍大致可分为12个种类:
1、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笔写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文字,然后以绳串起成卷的书。
2、唐写经:唐时的木刻技术还刚起步,故留传下的大多为手抄佛经。
3、线装古书:一般多是自宋至民国的木刻本,亦有稿本、抄本、石印本,其中宋元版、明椠、清前三朝刻本及多色套印本、多插图本、活字本、红印本、蓝印本等版本。
4、木刻印版:刻版以枣木为优,版面磨损少,未变形、开裂的较好。
5、碑帖:通常有钟鼎拓片、瓦当拓片、崖刻及秦、汉、魏、唐、宋、元、明、清的拓本,等原刻的早期拓本。民国时的珂罗版中之精品亦可。
6、诰命、圣旨:诰命、圣旨一类的文牍,其间不少资料可作为史学家的研究依据。
7、信札:名人间往来的书信,既是书法艺术,又可从中发掘出鲜为人知的史料。
8、印谱:古今篆刻名家的手打印鉴册页,有边款拓印的较好。
9、老期刊:自晚清至1949年9月间的期刊、杂志的统称。
10、旧平装:在1949年10月1日前,除线装书外,无论精装和平装的洋装书,一概属旧平装范畴。从性质上讲,新文学版本,老区版本、重庆桂林版本、汪伪版本等;从形式上讲,毛边本、土纸本、道林纸精印本、伪装本、编号本、签名本等。
11、画报:民国画报、民国时期的**、时事、漫画、突发事件、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大型画册。
12、契约:1949年以前的地契、房契、卖身契和其他买卖合用,具历史意义及名人的契约等。
三、古书籍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描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较好。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或较为少见的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较少,如宋版书,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四、古书籍的鉴定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书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书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他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第二类是用“旧纸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书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书籍作伪的手法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书籍,注意去伪取真,使到所购古书籍物有所值。
我看过的书很多,小说,诗集,古籍,名著,我是一个很爱看书的人,也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这样的我有很多心爱的书,不过那些书往往都很出名。如果说是我看过不出名但是非常值得看的书,那么我要推荐曾国藩的《冰鉴》。
《冰鉴》这本书,内容颇为晦涩,讲的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记,而是看人。如何看人。
这是一本堪称大部头的书。
我现在也在看这本书,只是没什么时间,看的不多,只看到了看人眼睛那一处。我觉得,这本书真是讲的太好了,把每个人的细微神态用非常写实又贴切的方法描写出来,所谓的“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萤光,动若流水”,“静若半睡,动若鹿骇”等等,描写十分贴切简练,可以说写实到了极点。
这不仅让我感慨古人描述之准确,又用比之精准,不得不说,古代科举虽然很磨人,但是还是有它的好处的,所有读书人都十分有才,用典比喻随手就来。
不过我这本书也就看到了这里。
这本书写的很不错,是用来给人相面的,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未来,但是我现在只看到了眼睛这里,只对这本书了解了一点点。不过由浅入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就能知道曾国藩是怎样厉害的一个人物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需要用到这些相面的地方很少,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只不过是想让大家学会在忙碌而繁华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学会冷静下来,看看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增加大家自己的学识而已。
以冰为鉴,可观人面,观人骨,观人精气神。
我很喜欢买书,但看不下去,怎么能让我把书看下去?
本文2023-10-15 16:30: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