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即将或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些正在逐渐消失或已经消失。以下是一些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1 漆器制作技艺:漆器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但其制作技艺正逐渐失传。现在,只有极少数的手工艺人还能够制作高质量的漆器。
2 传统民居:许多传统的民居正在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这些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也正逐渐消失。
3 手工制作技艺:许多手工制作技艺,如刺绣、剪纸、制陶等,正逐渐失传。这些技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但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年轻的一代不再有兴趣学习这些技艺。
4 民间音乐:许多传统的民间音乐,如说唱、弹唱等,正逐渐被快节奏的流行音乐所取代。这些音乐也需要长时间的传承和实践,但年轻的一代对于这些音乐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么浓厚。
5 方言和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地方方言和语言正逐渐消失。这些方言和语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教育体系,许多人不再使用或传承这些语言。
以上是一些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遗产正逐渐失去保护和传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巴基斯坦印度河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是远古世界最伟大的人造建筑奇迹的所在地,各大陆最大的早期城市住宅区之一。它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4500年前它非常繁盛,但是随后很快它就被世人遗忘了,直到20世纪20年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被挖掘出来,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存在。这个文明社会包括著名的古代城镇遗迹摩享约达罗(Mohenjo-daro),它的设施完善、技术先进,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卫生系统,而且有证据证明这里的数学、工程学和原牙科等技术水平非常了得。到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遭弃,这可能是因为印欧语系部族入侵或者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无法继续下去。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纳萨齐
阿纳萨齐是现代人对古普韦布洛人的称呼,这些人居住在位于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的交界处。他们的文明在大约公元前12世纪出现,他们沿悬崖峭壁建设的石头和土坯建筑最为著名,其中包括弗德台地国家公园、白屋废墟和位于查科峡谷北边的波尼托(Pueblo Bonito)遗址。这座建筑物是一个多层住所,很多房间需要借助绳子或者梯子才能进入。古普韦布洛人根本没必要“消失”,然而他们在公元12世纪和13世纪不知因何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很多专家和现代普韦布洛人称,滥伐森林和干旱导致古普韦布洛人发生内讧和战争,他们被迫逃离家园,移居到其他地方。
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
现在位于墨西哥中部偏南的热带低地的韦拉克鲁斯和塔巴斯科,曾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一个文明社会所在地,这里有著名的“巨石头像”、人祭行为,创造了零的概念,是随后出现的所有中美洲文明的基础。奥尔梅克文明可能还是西半球第一个出现书写体系的文明,它可能发明了指南针和中美洲日历(Mesoamerican calendar)体系。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历史学家“发现”。它的没落与火山爆发、地震或者农业体系受到破坏引起的环境变化有关。
回首过去,我们可以见证人类文明的兴衰。人类文明总是在不断破坏和建设中得到完善。但至今仍有许多古代文明让我们无法释疑,难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良与渚的组合,即是美好的水中之小洲!如一首优美的诗,似一幅清丽的画…… 也许是因了她的美好,才逗引史前时代的先民们在这里落脚;也许是因了先民们的耕耘开拓,才使这儿有这么美好!
——胡适评价良渚文化
01总述
据气象学家证实,距今7200年到6000年时,全新世的冰川期结束,全球气候变暖,很多本来被冰雪覆盖的地区露出了黑色的土地和五彩的鲜花。接下来,生命将日益繁荣,而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古人,自然也会因这温暖的气候获得更多的食物。而且因为不再需要担心严寒,所以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学习和创新。慢慢地,一种文化开始在钱塘江流域东北部、东部和太湖流域这一带兴起。
它以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为中心,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为典型器物,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即良渚文化。2019年,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良渚文化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顾颉刚教授考证后指出,良渚文化并没有持续很久,它很快就被黄河流域的夏族给灭了。究其原因,却与当时大禹治水有关。
禹沐浴*雨,栉扶风,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阙,修彭蠡之防,乘四载,随山栞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
——《淮南子·修务训》
02良渚先民与大禹与一起治水
据专家考证,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后,全球性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长江下游地区,特别是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受到了严重的海侵。专家在良渚文化遗址上发现了大量的淤泥、泥炭和沼泽层,这些证据充分说明,良渚先民受到了大洪水的威胁,他们很可能离开家园。部分人到达粤北(今广东省北部),融入了石硖文化。
但大部分人则选择了北上,他们进入了中原华夏族的势力范围——龙山文化圈。而《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的大禹治水的地方,正好就在这里!所以,有专家推测,说北上的良渚先民,可能会帮助大禹治水,以期望在事成后,大禹能给他们一个新的家园。事实上,大禹可能真的这么做了。因为据汉代的《吴越春秋》一书记载,说在大禹取代舜后的第八年,他在会稽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大集会。
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之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述异记·卷上》
03大禹治水后,良渚文化消失
在这次大会上,出现了一个来自东方的部落——防风氏。据《述异记·卷上》记载,这个氏族也是越族,居住在今山东周围,而且也是以鸟为图腾。而据考证,良渚文化正是吴越文化的母体,甚至有人还说他们与蚩尤也有着某种联系。另外,据《史记》记载,良渚人曾被称为羽人,或者鸟人。专家在他们的遗址中也的确看到了不少的玉器雕刻的鸟的形象。由以上证据可知,防风氏,很可能就是良渚先民的后裔。
《吴越春秋》上说,这次大会上,防风氏迟到了,大禹大怒,当场下令处死了他,并下令将他陈尸示众。大禹的意思很明显,自治水成功后,他就是天下最有威望的大英雄,他的话,具有号令天下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得违抗。防风氏姗姗来迟,有藐视他的权威的嫌疑,所以该死。据史料记载,这次大会两年后,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很显然,防风氏部落,应该会继续遭到大禹的降维打击。所以小编才说,大禹治水,导致良渚文化从此消失。
▲楼兰王国位于中国大陆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七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在历史上,楼兰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西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周边有着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人们在门前环绕的清澈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生活在大自然的恩赐园地。
在楼兰王国前期,楼兰古城是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依山傍水的楼兰城成了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1901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 尔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从挖掘出上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原名楼兰,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
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
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
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在对楼兰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时,发现了墓室中的壁画。
这座墓葬距LE方城约4公里,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
墓室规模较大,前后室均绘壁画,前室东壁所绘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显示。
专家否定了这是楼兰“王陵”的说法,推测其为3世纪前后“城内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
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 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
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
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
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
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页chinapicpeopl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75933
baikeso/doc/678259
newsguoxue/printphparticleid=14636
本来我只知道一个的,楼上的回答让我获益匪浅
有哪些即将或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2023-10-15 17:16: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