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什么意思(古代为何要执行严格的避讳制度)
在古代,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自己的名字起的好好,却由于避讳必须要改名,比如唐初著名的大将徐世勣,他被赐为李姓,可后来的史书中常常是用李勣来称呼他,中间的世字就没有了。
这是由于唐太宗叫李世民,因此徐世勣中的世与太宗皇帝相同,为了避讳就必须要改名,还有就是北宋的太宗皇帝赵光义,他本名是赵匡义,可他哥哥赵匡胤做皇帝后,为了避讳他就必须要把名改为光义,改名只是避讳的一种方式,古人有着很多避讳的方法。
什么是避讳?古代有哪些情况是需要避讳的?
所谓避讳,主要的对象是皇族,像皇帝,皇后,还有历代的皇帝们,他们的名字里面的字,在民间是不能随意叫和书写的。 甚至一些地名都必须要被改掉,比如洛阳周边有一个著名的虎牢关,在唐朝这就被改名为武牢关,因为唐高祖的父亲叫做李虎,为了避讳国内的这些关隘就不能有虎字,民间也不能随意称呼,书写这个字。皇帝,皇后名字中的这些字,底下的这些臣民都要注重避讳,否则就是大不敬的罪过,没准还会被杀头。
除了皇帝,皇后们外,圣贤们的名讳也不能随意使用,像孔子,老子这些圣人,他们也是避讳的对象。这两种是全国性的,相对来说管得要严格一些,还有两种,其中是家族的长辈,自己长辈的名讳是大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晚辈们不能称呼,也不能书写,在和外人交往的时候更是要注意这点。
比如贾雨村就曾经回忆过,黛玉在读写文章的时候,遇到敏都会改变读音,或者是避开不谈,这是由于她母亲叫做贾敏,需要避讳。本家的人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点,当然这种避讳的范围就比较小,只是管着本家的人,外面与这家交往亲密的人,只是需要平时交流中注意名讳就行。还有一种就是权力的产物,一些官员觉得自己地位神圣,因此就要求下属和底下管辖的这些民众避讳。
在交流与书写的时候都不能用自己名字的字,这就有些过于严苛。避讳除了不能使用相同的字外,还有就是不能用谐音字,熟悉古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谐音,通假字。这些也是避讳的重点,一旦犯了忌讳,相关的字就都不能用,看起来确实是没有道理,实际上有不少人就因此被坑得非常惨,比如像李贺就由于要避父亲的名字,一辈子没有办法去参加科举,他也因此郁郁而终。
还有就是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有很多的字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幸好我们汉字的种类非常多,为了取代这些无法使用的字,就会拿其他的字来代替他们的意思,可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古代,这么做仍然给很多人带来困扰。
有的时候一些皇帝也看不下去这点,像汉宣帝他本名叫做刘病已,名字里面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这就给百姓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避免这些影响,他就主动改为刘询。
当然,像他这样的皇帝是极少数,大部分皇帝根本不在乎百姓方不方便,幸好我们现在就不用担心这点。
那么古代为何要执行这么严格的避讳制度呢?
其实避讳很早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不过当时的避讳并不严格,对于很多人都没有过规定,可随着汉唐这些王朝的建立,避讳范围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严苛,这就与中央集权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君权是在不断强化,不断神圣化,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合法,就利用大家迷信的心里,去宣扬自己皇位的神圣。
既然皇帝都是最为神圣的,那么他们的名字当然是神圣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称呼的,皇帝为了统治的稳固,需要保持神秘,因此皇帝们与底下的臣民都是隔绝开,即便皇帝出行,周边的这些民众也没有机会来见皇帝,谁要有机会见到皇帝,那回家可以吹一辈子去。
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导致避讳严苛的主要因素,如果人人都可以随意去称呼皇帝的名字,那么皇帝就没有什么威严了。同时期的这些文学作品,与碑文,墓志铭这些东西,都为了要避讳,必须要修改其中的不少文字。随着这些朝代的发展,儒家思想对于人们的束缚越来越深,儒家本身就是讲究君权神授,要求忠义,君臣,父子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因此不仅仅是君主要避讳,父亲和家中的尊长也是需要去避讳的,这就让家族的等级制度变得更加严格。
当然,有些人在国内的影响非常大,或者是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为了表达对这些人的敬佩,人们就会主动来避讳。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封建社会对于人们思想束缚的一个标志,统治者们把严格的等级观念灌输下来,底下的这些人就彻底成为了顺民,这对于维护大一统的政权是有帮助的。
不过这种做法很容易就走极端,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就与避讳有着一些关系,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对于地方的汉人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各地的反抗势力一直没有消停过,由于清政府是满人,他们对于统治汉地没有什么信心,明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为了能尽早安定地方,他们就开始兴起文字狱,一方面严禁有人在私下里去传播一些满人忌讳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对于汉地的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控制。
有无数的人因此丧命,这就是避讳的一种极端衍变,这么做对于文化发展没有什么好处。可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为了要严格控制臣民,需要利用强权来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洗礼,一些外族的统治者们也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控制臣民,像清朝的皇帝们就继续把避讳制度给发扬光大。
那么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落后的制度也就被渐渐淘汰,尤其是清朝覆灭之后,封建社会成为过去,人们开始进行思想上的解放,文化也同时迎来大的解放,避讳就彻底成为过去。不过避讳制度也并非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比如很多人自发避讳,是为了表示尊敬,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在文化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现在我们很多人也明白,平时对于一些尊者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这也是避讳的一种好的发展,守礼不是愚昧,而是有素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旧唐书》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到讳字的时候,要按规定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谓之“写白”,如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有时候就写做“正”。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避讳之名起源于何时呢?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做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儿了。但是《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却是直书不讳,这是为什么呢?有人研究认为:《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学术界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礼记》中亦有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这都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了,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避讳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不用回避,甚至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也无须回避。 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牲畜、器币就行了。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变得无以复加,那时,皇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字当然也就不能随便称呼;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不能轻易书写,凡遇有帝王或尊长之名,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样,“避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了。早在先秦古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记载。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强,避讳也日益严格,甚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就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这样以来,五花八门的“避讳”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宋朝的官方曾经修订了一部《礼部韵略》有大宋皇帝的名字、庙号之类要回避的字,其中高宗赵构的“构”字同音回避的字最多,达到55个,一网打尽了与“构”读音相同甚至相近的所有汉字。其他皇帝的名字需回避的大多数在二三十字左右。总共是325个字必须回避,也就是说在那时候,至少这325个字必须禁止使用:不能书写、不能读出、不能用于起名,等等。幸亏赵宋天下没有千秋万代,否则,说不定所有的汉字都被这样禁止回避了。
回避皇帝的名讳,是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做后盾的。唐朝的法典《唐律疏议》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就是说,由于笔误或口误,书写或说出皇帝的名讳,就要挨板子;如果起名犯讳,就要流放三年。当初满清入关,顺治皇帝福临曾说,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名字中的“福”而使天下人无福,表示人们不必讳“福”,但后来的满清法典《大清律例》的规定,与唐朝差不多,无心的犯讳也是要打数十上百的板子的。前面已经说过,满清时期有人编字典犯讳,就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被砍了头,按照法律,当然不该有如此严厉的惩处,但是,专制社会的法律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取决于圣意。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
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
缺笔法
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
改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空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改字音。
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比如: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姮[hé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名叫刘彻,韩信有个谋士,乃秦末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改为《严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因为避讳而闹的笑话:
五代时有个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讲《道德经》,门客想到书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他的儿子很乖巧,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气得他老头子干瞪眼。有个学生在私塾里读书,因他父亲名谷,每遇到“谷”字时,也都要改读为“爹”。如读到《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五谷”念成“五爹”。读到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百谷”念成“百爹”。同窗听了,取笑他道:“你一会儿‘五爹’,一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
更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有一任太守名田登,其名与“灯”字谐音,为避此讳,只得将元宵前夕的告示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结果,老百姓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迂腐地坚持避讳固然闹了不少笑话,不过,巧妙地避讳,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机智。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名叫阿九的老头子外出赶集去了,恰好有一个自称阿九叔的人登门讨债,儿媳妇对他说:“我公公赶集去了,你有什么事对我说吧。”那人说:“阿九伯欠我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叫他九月九日送到我家里,我名叫阿九叔,住在九里湾。” 阿九伯回来后,聪明的儿媳妇巧妙地避开了公公的名字中的“九”,说道:“刚才有人来找您老人家,不知他是四五叔,还是三六伯,他说公公欠他一千少一两银子,叫你重阳节那天,送到他家里,他住在八里湾过去,十里湾过来。”公公听明白了儿媳妇的话意,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聪明。
避讳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避讳大体可分三类:一是国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也叫“公讳”;二是圣讳,即避圣贤之名,如孔孟之名;三是私讳,即避长辈之名。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秦代避讳的办法初步确立。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情况下也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如:皇帝已故五世的祖宗不讳,但也有照讳的。在唐代,人们一直避李世民的讳,五世以后出于保险、尊敬、习惯等人们还照讳不误。
避讳的方法有四种:
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同义字或同音字来代替。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笔。但少写的一笔在什么地方是有严格规定的。
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应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避讳是什么意思(古代为何要执行严格的避讳制度)
本文2023-10-15 17:16: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