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没有拼音时,外国人对中国地名怎么表达?
反切法。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
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毕,音必""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有的字虽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较生僻,注了等于没有注。例如,"蹭(cèng)、糗(qiǔ)"等就没有同音字,无法用直音法注音;"然"的同音字只有"燃、蚺、髯"三个字,它们都比"然"字生僻,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为"然"字注音,都难以帮助认读。后来创造了反切法,弥补了直音法的不足。
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是指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的注音方法。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如"红,胡笼切",即取"胡"字的声母"h",取"笼"字的韵母和声调"óng",拼成"红"字的音"hóng"。反切法的发明,是我国汉字注音方法的一大进步。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批准的。
最初用来为汉字服务的拼音方案是外国人设计的。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始创有系统的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叫做《西字奇迹》,后来又有法国传教士金尼阁、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等人创制的各种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和邮政式拼音。现在的中老年人还记得,当年学习英语时,中国的地名人名,如“北京、天津、上海、”拼作Peking、Tienchin、Shanghai。你可以看出,这样的拼音是很不准确的。因为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地名人名不求甚解,就像我们用普通话说的外国地名人名也并不是外语准确发音一样。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中国地名人名的国际标准,我国的外交文件和新华社电讯稿全面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的地名和人名,才终结了用威妥玛式拼音和邮政式拼音拼写中国地名和人名的历史。如今,我们还能在“中华香烟、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商标和标牌上见到CHUNGHWA、CHANGYU、MOUTAI、CHINGHUA、PEKING这些旧拼法,其实它们早就应该改为汉语拼音了。
真正供普及教育并被普通百姓使用的拼音是民国初年诞生的注音字母(又叫注音符号)。今日之中老年人大概还记得,那时的拼音是这样的汉字笔画式的:ㄅㄆㄇㄈㄉㄊㄋㄌ……(今天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里还可以看到)。
在古代没有拼音的时候,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给文字注音,一种是反切,用两个汉字表达一个读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另一种方法是直读,选一个简易的同音字,
路名地名人名拼写规则是先写人名,再写地名,最后写路名。人的姓和名之间要分写,姓和名首字母都要大写。
而且根据《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作为拼写我国人名、地名的国家和国际标准,为人名、地名在罗马字母文字中正确、方便地转写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我国人名、地名拼写的标准化程度,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法规:
1978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明确规定:
1、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等。
2、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
3、中国过去曾在标注“地名+方向”的火车站名时使用英文方位词,现已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标注。
4、中国人名分汉语姓名和少数民族语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姓名,汉语姓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拼写。
5、《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可以适用于人名的音译转写。
具体如下:
1、人名一般指直称姓名。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2、古代的地名,其过去的辖境即所包括的地域范围与现在往往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遇到古文中说到的古代地名,应该尽可能鉴别一下古今的异同,了解其在不同时代的确切地点。
六年级地名的拼写规则是:专名连写,通名分写,且所有字母大写。人名的拼写规则是: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复姓的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在六年级阶段,我们需要掌握地名和人名的拼音拼写规则。正确的拼写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文。对于地名的拼写,应该注意特指某一地方的名称,如北凫、顾榭等,应该作为一个词语连写,不分开。
一些通用的名称,如湖、路、山等,应该单独写,不与专名连写。例如,穆家湖应该写作MUJIA HU。最后,为了保证地名的规范和统一,地名的所有字母都应该大写。
对于人名的拼写,我们也需要注意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例如,李明应该写作Li Ming。其次,复姓的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例如,欧阳震华应该写作Ouyang Zhenhua。
最后,名字中有多个字的时候,只把第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例如,李清照应该写作Li Qingzhao。
在拼写人名和地名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当人名和地名中出现多音字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读音进行拼写。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名,如六安、泸州等,应该按照当地的习惯写法进行拼写。
拼音拼写注意事项:
1、声调的准确性:在拼音中,声调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因为它决定了一个字词的读音。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声调,可能会导致字词的意思被误解。
在拼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声调的准确性。例如,ma可以是妈、麻、马、骂等不同的字词,分别对应不同的意思和读音,因此在拼写时一定要注明正确的声调。
2、多音字的处理:在中文中,有很多多音字,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在拼写拼音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例如,重可以读作zhong或chong,分别对应不同的意思和用法。因此,在拼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多音字的处理。
3、隔音符号的使用:在拼音中,有些音节的读音可能会被误解,例如在xi’an中,xi和an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分隔符号,容易被人误解为xian。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隔音符号‘来分隔音节。例如,xi’an就可以清晰地表示出xi和an两个音节。
地名和人名的拼写规则是:197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规定: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杨/立,杨/卫民)。1996年发布的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也作出明确规定并给出示例,如:Li Hua(李华),Wang Jianguo(王建国)。
1977年8月,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了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国际标准《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ISO 7098—1982),确定了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文(包括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的地位。
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都明确规定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地名标牌城乡》(GB 177331—1999),规定街牌、巷牌、楼牌必须标示汉字名称和汉语拼音,并作为强制性条款给出标准制作图样,要求街、巷名称的专名和通名都必须使用汉语拼音标注,如:长安街,应在汉字下标注汉语拼音CHANG'ANJIE。
地名的拼写一般分为专用名和通用名两部分,两部分分开,每部分开头字母大写,如山东省可拼写为“Shandong Sheng”。
姓名的拼写按姓和名分成两部分,中间隔开,开头字母大写,没特殊要求不必加声调。如李世民可以拼写为“Li Shimin”。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作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
古代中国没有拼音时,外国人对中国地名怎么表达?
本文2023-10-15 17:37: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