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吃的诗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古人关于吃的诗句,第1张

未吃太平一杯酒,岁岁花开伴白头——宋·舒岳祥《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

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自合吃藤条——宋·紫衣师《蒸豚》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宋·黄庭坚《劳坑入前城》

泥牛吃水草,木马咬瓦砖——宋·释慧晖《答云居西和尚偈》

耕牛吃尽大田荒,二两黄金籴斗粮——唐·周昙《晋门·愍帝》

吃些油糍归,至今被人怪——宋·释慧空《颂古》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清·龚自珍《已亥杂诗93》

两河磔裂甲欲洗,四壁呻吟饭无吃——宋·陈邕《二月晦游东屯拜少陵像》

莲花生好看,地栗却好吃——宋·五迈《送地栗与囊山应叟和尚》

不因会吃翻浪头,争得天街鼓乐迎——宋·无名氏《看弄潮》

宋朝人爱吃羊肉,远超过猪肉。苏轼被贬到黄州,经济不宽裕,但吃货的力量不可小觑,愣是让他把人家不待见、价贱的猪肉做成了无可匹敌的美食:东坡肉。

到被贬谪到惠州时,他又发明了了另一种美食,炙烤羊脊骨。并且洋洋得意地向弟弟子由好一顿得瑟。记载于《与子由弟书》: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

他告诉弟弟,惠州市场萧条冷清,但是每天还会杀一只羊。因为哥哥是贬谪之身,不敢与官宦之家争买羊肉。

读后,在感受宋朝羊肉稀缺珍贵的同时,也心疼大诗人的卑微,但是好在他适者生存,“事异则备变”。

他退而求其次,叮嘱屠夫把别人不稀罕的羊脊骨留给他。原想着,肉不多,啃个骨头也是好的。

谁知,他还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超群厨艺。他把羊脊骨先煮熟了,然后趁热捞出来,滤干水份。洒上一点酒,一点盐,放在火上,烤到微微焦黄即可食用。

浓郁的香气似乎溢出纸面。于是,我们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终日拿着大骨头,在筋骨结合的地方,津津有味地啃剔那一点点的肉——

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

他说啃咬骨间羊肉吮骨髓,就像吃螃蟹一样后,非常欣喜。甚是得意地调侃弟弟说——

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子由你食在富贵大户的厨房,牙齿陷在美味家畜的肉里,一辈子也啃不到骨头,怎么能品尝到这其中的美味呢?

但是,他这啃咬吃上一整天,家的几条狗却不高兴了。

真是个可爱的“老头”,自己馋嘴,还顾及到狗的扫兴,读来令人捧腹。

至此,我们的眼前,是不是又浮现出一个满嘴的油,一手抓着的大骨,一脸满足的诗人,与围在他身边,数条跃跃欲试,蛤喇水不断往下滴的狗呢?

这个画面感不要太强,哈哈。所以,食肉与吃骨,哪一个更加快乐呢?关键不就在于个体的自我感受吗?

不仅吃食如此,世事更是如此。我们喜欢苏东坡,不就是喜欢他那一个面对磨难,却总能在艰难世俗里寻到生活乐趣的灵魂吗?

苏东坡写吃螃蟹的诗词是《丁公默送蝤蛑》。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原文: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译文:

苏东坡在海南的时候,喜欢吃海南的牡蛎,并认为味道很鲜美,于是写信给儿子苏过说:“不要让朝廷中的士大夫们知道这件事,否则那些官吏员们恐怕会争着设法调到海南来做官,来分享鲜美的牡蛎美味佳肴了。”

如果士大夫真的都喜欢到海南来,都乐意往南迁徙,让士大夫们以南迁为乐,那么,那些忌恨排挤苏东坡的人就不会让他到海南了。有人认为苏东坡写这种话,是用贤明君子的风度看待别人。

扩展资料:

海南是朝廷发配政治犯的要地,那地方古时候可不是国际旅游岛,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苏东坡被贬谪海南,都是花甲之年了。

东坡被发配海南的一天,他发现食蚝而美,就兴冲冲地写信给小儿子苏过,“海南有这么好吃的牡蛎,你可千万不要让朝廷士大夫知道了,不然他们要是争着来海南,会把我的美味分走的。”在儋州,他的实际生活面貌是十分寡淡的。而处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与心境中,他仍能“食蠔而美”。这样的乐观豁达,实乃人生之珍宝啊。

文中所说东坡轶事,充分反映了东坡的达观和幽默,他一生仕途坎坷,饱经忧患,但他终究是个随缘自适、乐观豪放,善自排遣,乐而忘忧的非凡人。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宋代美食家苏轼曾品尝过豆腐这种美食。

豆腐介绍:

我国是豆腐的发源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7-前122年)的母亲喜欢吃黄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病势好转,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而豆腐的制作很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

方士们在炼丹中使用了许多矿物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类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宋朝著名诗人朱熹诗曰:“种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关于豆腐的制作方法,在明代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豆腐的快速制法和凝固剂的使用作了详细阐述:“豆腐之法,凡黑豆黄豆及白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破碎、去渣、蒸煮,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醋淀,就釜收入。

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气味甘咸寒”。盐卤汁就是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等成分的浓缩溶液;山矾汁是含重水盐类的矿物,如钾矾等。

石膏是含水硫酸钙;酸醋是食用醋。现今这些凝固剂的大部分仍然沿用。明代吴氏的《墨娥山录》中有:“凡做豆腐,每黄豆一升,入绿豆一合,用卤水点就,煮时甚筋韧,秘之又秘”。意思是:在做豆腐时,在黄豆中加入十分之一的绿豆,做出来的豆腐特别有韧性。

这也是我们现在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明代诗人苏秉衡写的《豆腐诗》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诗中对豆腐的发明、制法、特色和食俗予以简明、灵活、形象的描绘,赞叹之情跃然纸上,耐人寻味。

苏东坡与红烧肉

  苏轼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

  回赠肉便是苏轼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红烧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宋哲宗元(礻右)四年七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礻右)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古人关于吃的诗句

未吃太平一杯酒,岁岁花开伴白头——宋·舒岳祥《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自合吃藤条——宋·紫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