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便秘简介
中医·便秘便秘(constipation)为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又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本条专论便秘,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由于其他疾病而兼见大便秘结者,不在本条论述范围。针灸治疗有一定效果,如经多次治疗无效者,须查明原因。便秘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便秘是指以大便秘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分实秘与虚秘。便秘的分类便秘一证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名称,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及“热燥”、“风燥”等说。《景岳全书·秘结》认为:“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他主张按仲景把便秘分为阴结、阳结两类,有火的是阳结,无火的是阴结。按照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便秘可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等四类。由肠胃积热,津伤液耗所致者,称热秘;由阴寒固结,阴虚不运所致者,称冷秘;由气机壅滞所致者,称气秘;由气虚血少、肠燥便结或推动无力所致者,称虚秘。便秘的病因病机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而成大便。如果胃肠功能正常,则大便畅通,不致发生便秘。若肠胃受病,或因燥热内结,或因气滞不行,或因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涩,以及阴寒凝结等,皆能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体素阳盛,肠胃积热凡阳盛之体,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于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导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如仲景所
详见百科词条:便秘 [ 最后修订于2018/8/17 9:29:42 共3081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你身边是不是有一类人,或者就是你自己,上完厕所冲便便的时候,总是大便黏住冲不干净,这就是大便黏了,但是很多人多不知道导致大便黏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懂视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引起大便黏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大便黏的原因中医认为大便很粘稠是肠胃有湿,因湿性粘腻,如你不小心吃了温燥的东西,就会引发湿热,但是不小心着了凉,就会引发寒湿。
大便粘稠说明你的体质湿热,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可能是你平时常吃香麻辣或者是烧烤油炸的东西,不注意吃正餐有营养的东西,还有就是劳累,休息不好
大便黏的解决方法1、调解紧张的情绪:和饮食不适有关,饮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避免。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3、胃肠功能有关:要强化胃肠功能,增强胃肠道抵抗力。
喝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PASS:煮赤小豆和薏米千万不能加大米,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1、偏寒体质: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
2、失眠的人群: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
3、痛经女姓: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
4、关节疼痛人群,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大便黏的日常保健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喝水有益健康,通过喝水对调节身体非常有益,在喝水的时候,能促进身体调节,对胃肠蠕动很有效。
食用瓜果蔬菜
在生活中,食用瓜果蔬菜对调节身体非常有益,瓜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更多,能促进肠胃的蠕动,避免肠道发生堵塞。
食用祛湿食材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食用祛湿食材,例如,薏米、莲子、芡实等,这些食物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能避免身体湿气聚集,从而可以保健、调节身体。
加强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也能促进肠道能力,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对保健身体非常有益,希望大家多加重视,跑步、羽毛球、瑜伽这些常见的运动方式都能进行锻炼。
这就是关于生活中在排便时,发现粪便不容易被冲走的描述,关于造成这个情况的病症、原因、日常保健做了简单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合理的生活,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从而可以保健好身体。
1大便很黏很臭怎么回事
2大便发粘是什么原因
3大便黏马桶到底怎么回事
4春天大便粘稠什么原因
5大便有白色粘液的原因
6为何拉粑粑会粘稠不畅
1不寐心烦
患者张某,男,25 岁。
心烦少寐,尤以入夜为甚。自觉居室狭小,憋闷不堪,心烦意乱,常欲奔赴室外。脉数舌红,舌尖部红如草莓。此乃心火燔烧而肾水不能承其上,以致阴阳不交,心肾不能相通,形成火上水下不相既济之证,为疏黄连阿胶汤加竹叶、龙骨、牡蛎。
服1剂则心烦减轻,再1剂即可入睡。
2便秘唇干
刘某,男,28 岁。
患大便燥结,五六日排解一次。每次大便时,往往因努责用力而汗出湿衣,但腹中无所苦。口唇发干,用舌津舐之则起厚皮如痂,撕之则唇破血出。脉沉滑,舌苔黄。此是胃强脾弱的脾约证。疏以麻子仁丸一料,服尽而愈。
3慢性痢疾
安某,男,38岁,
患慢性痢疾一年多,大便每日三四次,兼夹黏液,有下坠感,伴腹胀肠鸣。舌质红苔黄,脉弦。先按厥阴下利治疗。用白头翁汤加白芍、麦冬,2剂后大便黏液明显减少,但仍腹胀肠鸣而下坠,此属热结阳明胃肠气机不利,通因通用,宜从调胃承气汤法。
大黄9g,风化硝9g,炙甘草9g,白芍15g,川楝子9g,青皮 9g。
服药1剂后,大便泻出黄黑色粪垢甚多,顿觉腹中宽适。宗前法,用调胃承气汤原方又1剂,诸症皆消。
4慢性痢疾
李某,男,36岁。
患慢性痢疾,多年屡治不愈。大便下痢夹有红白黏液,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伴腹满疼痛拒按。脉弦有力,舌质绛苔黄。此证虽然脾胃气血不和,但又夹有阳明凝滞之实邪,积邪不去,则下利不能止。治法当加大黄以通腑气,扫除肠中腐秽。
桂枝9g,白芍18g,生姜9g,大枣10枚,炙甘草6g,大黄6g,3剂。
嘱一次煎煮顿服。服药后大便畅利,泻下皆黏腻臭秽之物,而后下利日渐轻缓。
5中心性视网膜炎
刘某,女,31岁。
产后受风引起目疼,以致视力逐渐下降已2年余。病变先从右眼开始,视力从12降至01。经眼底检查,发现眼底水肿,黄斑区呈棕黑色变化,被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炎”,经过治疗,右眼视力恢复到10,但左眼视力又从15下降到01。服用中成药石斛夜光丸后,视力有所上升,左眼达08,右眼至12。但患者常觉后背疼痛,右侧少腹亦疼,每次遇到月经期则两腿发胀,腰腹俱痛。而且精神紧张,恐怖不安,少寐善忘。舌质暗绛,舌边有瘀斑,脉弦滑。根据上述脉证,辨为下焦蓄血,气滞血瘀,痰浊上扰。乃用逐瘀活血之法治疗。
大黄9g,桃仁15g,虻虫6g,水蛭6g,丹皮 9g,白芍 9g。
服药后六七小时,出现后脑部跳动性疼痛,同时小腹疼痛难忍,随即大便泻下颇多,小便赤如血汁,而后诸痛迅速减轻,顿觉周身轻松,头目清晰。此后转用血府逐瘀汤加决明子、茺蔚子,又服6剂后,视力恢复如常人。经眼科检查,黄斑区棕黑色病变已基本消失。
6下利腹痛,里急后重
李某,男,35 岁。病下利腹痛,肛门灼热如火烙,大便后重难通。曾自服“十滴水”,腹痛当时得以缓解,下利3日未作,至第4天,腹痛又发,较前更严重,里急后重,下利皆为红白黏液,有排泄不尽之感。以手按其腹,疼痛叫绝。脉沉有力,舌苔黄厚。其证始于胃肠积热,乃葛根芩连汤证,反服“十滴水”热性之品,使邪热凝结不开,以致气血腐化为红白之利。治当通因通用,荡涤胃肠积滞以推陈致新。
大黄10g,玄明粉10g,枳实10g,厚朴10g,滑石10g,青黛3g,甘草3g。
服药1剂后,大便泻下黏秽数次,诸症随即而愈。
众所周知,排便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在经过胃肠道的分解后,一些无用的代谢产物就会以粪便等方式排出体外,而一个正常人的每天排便应该是有规律,且大便状态是不软不硬的。
但如果发现大便次数增多,大量稀烂不成形,那就要注意了,这是在提醒我们身体存在一些疾病。
这种情况,中医称之为“便溏”,指的是大便形似溏泥,不成形,患者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祖国医学认为,便溏的病因病机中,以脾虚最为多见,脾主运化升清,若脾虚,可致清气在下,化生内湿,则生便溏。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各司其职,则身体安康。其中脾胃主司运化,有化生气血,纳运食物的作用。故《黄帝内经》也记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指出饮食水谷的消化与运输需要依赖脾胃的功能。
从现代医学角度理解,食物从口腔进入胃中,胃会分泌胃酸等物质分解食物,而在这个过程中,“脾”也参与消化内分泌及神经调控的过程。恰如《黄帝内经》所言“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如果脾气健运,则摄入体内的食物就能及时化为气血而充养机体,营养输送到身体各脏腑器官得以维持生命活动。
若日常生活中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制,又或者久病耗伤脾气,导致脾虚,则饮食水谷的运化失常,导致运化精微、积谷为滞,聚水成湿,形成湿滞内生、清浊不分、杂混而下,最终诱发便溏。这就如同一条泥路,雨天的时候,路上就会出现很多有泥浆的地方,甚至出现脏脏的水坑。
这一现象,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讲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意思是说, 脾气主升清,胃气主降浊,如果脾胃出现问题,胃气不降了,反而往上走,就会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表现;脾气不升了,就叫做脾气虚弱,严重的则称之为脾气下陷,就会出现腹泻、便溏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便溏即为大便不成形,大便稀软,呈现烂泥状,且大便中可能伴有不消化之物,也即我们常说的“拉稀”,若病程持续1周以上,可预示器质性病变;若病情严重,可使人体丧失大量水分,将机体置于脱水状态,从而减少血容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可致血栓、血管堵塞,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表示自己有脾虚的表现,但据调查显示,在这些人群中,真正重视并及时调理的人并不多,多数人仅采取食疗或自行服药。然而,脾虚证表现多样,不同患者,其症状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年龄、体质等不同,用药也应不同。盲目使用补脾药,或者“东施效颦”,照搬其他病友的用药组方,很容易适得其反,导致脾气更伤。
中医临床中,将脾虚证分为轻、中、重度。其中, 轻度脾虚以气虚为主,主要表现有腹胀,食欲减退,进食腹胀加重,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等。
中度脾虚则多以脾阳虚为主,主要表现有 腹胀,食欲减退,进食腹胀加重,甚至仅吃一点东西都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大便溏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或出现手脚冰凉,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多色白,舌淡胖苔白滑等症状。
重度脾虚以脾虚诸证为主并常伴见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典型症状,比如除了可出现上述症状外,甚至可出现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各种慢性出血病证等。
改善脾虚引起的大便不成形,中医一般选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其中,补中益气汤侧重于补中、升阳举陷,故多用于脾虚严重者,而参苓白术散则多用于轻度和中度脾虚证。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被后世奉为治疗脾胃气虚泄泻和“培土生金”治法的代表方剂。该方由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组成。
其中,人参、白术、茯苓为君药,用以益气健脾,兼可祛湿。山药益气补脾固涩;莲子肉补脾涩肠;白扁豆健脾化湿;薏苡仁健脾利湿;四药共为臣药。佐以砂仁芳香化湿、行气醒脾;桔梗宣利肺气,配伍砂仁能调畅气机,又能增强茯苓、薏苡仁等的利湿之功。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通过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以改善腹泻、便溏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者慎用,以防渗湿伤阴。而且,长期便溏的患者由于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有的患者便溏时作时止,因而实际发病病因也会较为复杂,可由湿热所引起,正如古代名医朱震亨在他的医著《平治荟萃》中提到:“溏泄者,渐下汗积粘垢,湿兼热也”,也可由脾肾不足,肝气不足等引发。因此,在实际调理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在辨证的前提下系统调理,抓住病机关键,标本同治。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疾病种类千奇百怪,光是常见病就有几百种。中医里有一句话叫“治病但求其本”,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皆“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那么,疾病的“本”是什么呢?或者说,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就在于我们体内有三样东西:浊气、浊水、浊物,它们是致病的三大根源。
二、艾灸到底要灸出什么?
《灸法医鉴》是这样介绍艾灸作用的: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淤散肿、拔毒泄热;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在这里面,湿、寒、淤、肿、毒、热,都归属于“三浊”(浊气、浊水、浊物)。所以,说到底,艾灸就是要把我们体内的“三浊”灸出来,只有把它们灸出来,艾灸才算真正发挥了作用。
三、为什么“三浊”是人的病根?
1、浊气
浊气是相对于清气而言的,清气是正气,而浊气是废气,必须排出体外。比如你跟别人吵架生气,或者有事儿闷在心里生气,就是浊气。很多女性朋友经常觉得小腹胀胀的,很可能就是肠道内充满浊气了。
《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浊气堵在心窝就会胸口憋闷,堵在脑袋就会头晕眼花,堵在胃部就会胃胀胃痛。
浊气虽然是气,但是却阻碍气血正常运行,极易在体内郁结成块。因为气滞必血瘀,血瘀的地方多了,必然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如肝胆病、肾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甚至肿瘤等。
很多初期艾灸的朋友,艾灸后第一反映就是打嗝多放屁多,也就是排气多。这个其实就是艾灸在排出体内浊气,因为中医认为一个健康的机体循环就应该是清气上升滋养心肺,浊气下降排出体外。
此外,当瘀积的浊气往外排时,还会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委屈等情绪变化,有时肝胆区和反射区还会酸痛。这些都是排病反应,是好事儿。
2、浊水
浊水就是湿浊。老爱吐痰的人,就是因为体内浊水太多。浊水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它若窜到腿上就是水肿,窜到皮肤表面就是湿疹,窜到头部就导致晕眩症。湿浊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所以必须及早清除,否则遗患无穷。
说到排浊水,就不得不提艾灸后出水泡。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艾灸后水泡内的脓液颜色是不同的,颜色越黄,说明湿浊越严重;如果颜色浅只是表明单一的寒症。另外,有些人艾灸后会出一身大汗,感觉貌似“虚脱”。其实这也是排浊的一种状态,排的都是脏腑、血液和细胞里的浊水。
此外,有些灸友还常见出疹子、出水泡、呕吐、痰涎、小便频数、腹泻,比如水样稀便,粘稠大便,有时还会出现四肢乃至全身浮肿的情况。这些都是排湿的常见现象。
3、浊物
浊物是实浊,主要指宿便。宿便堆积体内会使身体慢性中毒,导致人体抵抗能力迅速衰退,不光五脏六腑受到侵害,还会影响“面子”工程。可以说,宿便是女人衰老的重要杀手,决不能轻视。
由于便秘情况不同,艾灸过后,宿便的排出时间也不尽相同。有些顽固性便秘患者,甚至要坚持艾灸1个月甚至以上,才能逐渐排出宿便。宿便大多又干又硬,有些灸友甚至会出现痔疮出血。
四、如何借助艾灸排出“三浊”?
1、排浊气
肾精不足,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就会减退。所以,温肾扶阳是排浊气的根本。艾灸扶阳固本,升清降浊,是很好的排浊疗法。艾灸可以使浊气下降,降于涌泉穴,升至百会穴。为啥灸完总会打嗝放屁?其实浊气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排出。
艾灸穴位:脾俞、肾俞、神阙、命门、涌泉穴。
此外,老爱生气也会产生浊气,艾灸太冲、行间疏肝解郁也是排浊的重要方式。
2、排浊水
脾主水湿代谢,身体里的水液,包括食物营养物质中的液态物质,都要靠脾来运化,而后输送给各个脏腑,如尿分配给膀胱,汗分配给肺。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滞留成痰湿等治病因素;反之,就会湿浊内生。内生之湿多因脾虚,因此排浊水,健脾祛湿是关键。
艾灸穴位:阴陵泉、血海、脾俞、承山、丰隆。
3、排浊物
排浊物需要辩证调理,因为宿便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实性便秘导致,一是虚性便秘导致。
实性便秘主要与素体阳盛、饮食不当、气机郁滞等有关,比如,素体阳盛,也就是身体长期阳气偏盛,体内极易积热上火,火在大肠就会导致肠道燥热,大便干结;虚性便秘主要与气虚、阳虚有关,它们导致大肠运行无力,气机传导失职。
艾灸排浊物必须分清虚实,一般而言,由实性便秘导致的宿便以清热去火、消食导滞为原则,由虚性便秘导致的宿便以温阳益肾、补益气血、滋阴润燥为原则。
艾灸取穴:大肠俞穴、天枢穴、支沟穴、上巨虚穴。同时,针对虚性便秘,气虚:加灸气海穴;气血两虚:加灸足三里穴;气阳两虚:加灸太溪穴。
中医认为,女人由于其天生的生理特点,体内极易瘀积“三浊”,不把它们及时排出,看上去比同龄人老10岁!所以,这也是我们推荐女性朋友多艾灸的重要原因。
心身疾病是当今时代常见疾病,内伤导致湿浊阻滞者亦常见之。盖因情志过极,脏腑损伤,气机紊乱,三焦失调,水谷津液气化输布失常,致湿浊痰蕴、气血失调,促进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
以往中医对湿浊致病的认识与治疗,多侧重外感湿浊、内伤饮食为主,情志因素兼或述及。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载:“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素问·奇病论》载:“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对情志内伤作为独立因素,导致心身疾病三焦湿浊的机制及其治法的探讨尚属鲜见。实际上,无论外感或内伤,均可出现湿浊内蕴、阻滞三焦的共同病机。因此,外感、饮食所致湿浊阻滞证的治疗思路,也可为心身疾病所借鉴。其治法应在湿病常用治法基础上,结合情志致病特点加以 探索 ,进而完善其证治体系。
国医大师路志正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发展湿病证治,重视内伤湿浊,今就其心身疾病常用祛除湿浊治法23种,梳理分述如下。
祛邪类
01 祛湿化浊类
芳化湿浊法
芳化湿浊法,是运用气味芳香药物,具有醒脾化湿,或和胃降浊,或芳香开窍功能,使脾运得健、胃气和降、神清气爽的治法。适用于湿浊困于脾胃,脾失升清,胃失降浊,或上蒙清窍,所致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大便溏黏或不畅、面色晦黄等。
常用药物,如藿香、藿梗、佩兰、苏叶、苏梗、荷叶、荷梗、白豆蔻、砂仁、石菖蒲、厚朴花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
宣窍化湿法
宣窍化湿法,系运用气味芳香药物,具有芳香醒神、宣窍化湿、解郁安神功能,使气机宣展、舒心悦脾的治法。适用于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湿浊阻滞,蒙塞心窍,所致情绪抑郁、头昏身重、不寐或多寐、胸闷心悸、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大便溏黏或不畅、面色晦滞等。
常用药物,如石菖蒲、郁金、远志、合欢皮、合欢花、茯苓、半夏、藿香、佩兰、苏叶、苏梗、荷叶、荷梗、白豆蔻、厚朴花、甘松等。代表方剂,如菖蒲郁金汤、三仁汤等。
宣肺化湿法
宣肺化湿法系运用气味芳香,或辛散苦泄药物,具有宣降肺气、化湿祛痰功能,使肺气宣降、痰湿水饮蠲除的治法。适用于情志不舒,脾胃湿浊,上阻肺窍,肺失宣肃,所致情绪抑郁或焦虑、头昏身重、鼻塞流涕、咽部异物感、咳嗽痰白,或哮喘、胸脘痞闷、大便黏滞、面色暗滞、头面如垢、面部痤疮或皮疹等。
常用药物,如苍耳子、辛夷、白芷、桔梗、杏仁、薏苡仁、枇杷叶、芦根、浮萍、苏叶、苏子、藿香、白豆蔻、厚朴花、半夏、橘红、茯苓、香橼、旋覆花等。代表方剂,如苍耳子散、三仁汤等。
苍耳子
升阳除湿法
升阳除湿法,是运用清香或辛香升散祛风药物,具有升发肝胆、升举脾阳、风以胜湿功能,以助运脾升清、化湿祛浊的治法。适用于情志不舒、肝胆气郁、脾胃湿困、清阳不升,或脾虚湿阻、脾阳下陷,所致神倦肢困、面色晦黄、头昏头沉、眩晕耳鸣、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吐白痰、纳呆脘痞、大便溏薄、脱肛阴挺、周身酸痛、诸症上午为甚等。
常用药物,如荆芥穗、防风、羌活、独活、白芷、藁本、葛根、柴胡、升麻、桔梗、荷叶、青蒿、僵蚕、蝉衣、蔓荆子等。代表方剂,如升阳除湿汤、羌活胜湿汤等。
燥湿化浊法
燥湿化浊法,是运用辛香苦温,或辛温燥烈药物,具有燥湿运脾、辟秽化浊、行气导滞功能,以燥湿化浊、健运脾胃、疏利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湿浊中阻,或伏于膜原,或寒湿困脾,所致脘闷腹胀,或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或大便不畅、口淡涎多、肢体沉重、困倦思睡,或寒热往来、苔厚腻浊或如积粉等。
常用药物,如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草豆蔻、草果、薤白、大腹皮等。代表方剂,如平胃散、达原饮等。
苍术
淡渗利湿法
淡渗利湿法,是运用甘淡性平药物,具有淡渗利湿、通淋利尿功能,使体内尤其下焦湿邪从小便而利的治法。适用于三焦湿阻,或下焦蕴湿,所致小便不利、淋证、白浊、泄泻、痰饮、肢体肿胀、关节肿痛等。
常用药物,如滑石、通草、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玉米须、赤小豆等。代表方剂,如茯苓皮汤、五苓散等。
宣清导浊法
宣清导浊法,是运用辛散咸润药物,具有宣清化浊、通便降浊功能,能使三焦湿浊,尤其肠道湿浊得以宣通导泄的治法。适用于三焦湿浊及肠道湿浊闭塞,所致大便不通,或初硬后溏、少腹硬满、小便短少、头昏身困、脘腹胀满、舌苔浊腻等。
常用药物,如皂角子、晚蚕沙、杏仁、桃仁、莱菔子、槟榔、大腹皮、薏苡仁、败酱草、虎杖、大黄等。代表方剂,如宣清导浊汤等。
皂角子
利湿泄浊法
利湿泄浊法,是运用苦辛或苦寒降泄药物,具有通利二便、排泄水湿或攻逐水饮功能,能使三焦停滞的水饮湿浊得以通利排泄的治法。适用于三焦水饮湿浊停滞潴留,所致水肿、悬饮、臌胀、关格、二便不利甚至不通。
常用药物,如大黄、牵牛子、水红花子、葶苈子、椒目、蝼蛄、蟋蟀等。代表方剂,如舟车丸、己椒苈黄汤等。
行气化湿法
行气化湿法,是运用气味芳香或辛散苦泄药物,具有行气降气、燥湿化痰、解郁散结功能,能使肝肺、脾胃、三焦气机调畅,以助水湿运化的治法。适用于情志不舒,肝肺、脾胃、三焦气滞,湿浊阻滞,所致胸闷太息、咽部异物感、咳嗽有痰、胁肋胀痛、脘闷腹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或二便不畅,或肢体肿胀,舌质暗滞、苔腻等。
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陈皮、枳实、枳壳、苏梗、厚朴、木香、甘松、姜黄、大腹皮等。代表方剂,如半夏厚朴汤、实脾饮等。
温化寒湿法
温化寒湿法,是运用辛温或辛热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化湿燥湿功能,使体内寒湿得化的治法。适用于脾胃寒湿、肺寒痰饮、肝经寒湿、寒湿痹阻等,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涎沫、便溏稀薄、咳嗽哮喘、痰白清稀、头痛身痛、腰背冷痛,或少腹冷痛、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而滑等。
常用药物,如草豆蔻、草果、红豆蔻、高良姜、干姜、益智仁、吴茱萸、小茴香、川椒、荜茇、桂枝、肉桂、附子、川乌、草乌等。代表方剂,如厚朴温中汤、实脾饮、肾着汤、暖肝煎等。
清热利湿法
清热利湿法,是运用苦寒,或甘淡而寒药物,具有苦寒降泄、清热利湿,或清热通淋,或利胆退黄功能,使体内尤其下焦湿热清利的治法。适用于三焦湿热,或下焦湿热内蕴,所致小便短黄或混浊、淋证、白浊、带下、泄泻、黄疸、湿疹、肢体肿胀、关节红肿疼痛等。
常用药物,如木通、滑石、车前子、赤茯苓、扁蓄、瞿麦、石韦、海金沙、栀子、茵陈、金钱草、苦参、地肤子、土茯苓、萆薢、防己等。代表方剂,如八正散、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等。
清热化湿法
清热化湿法,是运用苦寒药物,具有苦寒降泄、清热燥湿功能,使体内湿热或湿火壅结清泻的治法。适用于三焦湿热或湿火壅结,所致自觉身热、烦躁、胸闷、脘腹胀满、胁腹胀痛、呕吐、泄泻,或下利脓血,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热淋灼痛、带下色黄、黄疸、湿疹、湿疮、耳肿流脓、痔疮肿痛、肢体或关节红肿热痛等。
常用药物,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龙胆草、秦皮、苦参、白鲜皮、椿根皮等。代表方剂,如半夏泻心汤、白头翁汤、四妙丸等。
辛开苦降法
辛开苦降法,是运用辛散与苦寒药物配伍,具有辛开散结、苦寒降泄、清热化湿功能,能使脾胃升降枢机恢复、中焦湿热蕴结或寒热互结解除的治法。适用于中焦湿热蕴结,或脾虚胃热、寒热互结,脾胃升降失司,所致脘腹痞满、纳呆嗳气、呕吐泄泻、舌苔黄腻等。
常用药物,如黄芩、黄连、大黄、半夏、干姜、生姜、姜黄、苏叶、厚朴、吴茱萸、草豆蔻等。代表方剂,如仲景五泻心汤、苏叶黄连汤等。
黄连
分消走泄法
分消走泄法,是综合运用辛散、芳化、苦燥、淡渗、苦寒等药物,具有宣肺调气、祛湿化浊、渗湿清热、疏利和解功能,使三焦气机调畅、三焦湿浊或湿热分消的治法。适用于少阳三焦湿浊或湿热内蕴,所致头晕耳鸣、口苦口黏、汗出而黏、心烦急躁、少寐多梦、胸闷心悸、咳嗽有痰、纳呆恶心、脘闷胁胀、大便黏滞、小便短黄、肢体肿胀,或关节肿痛,或寒热往来、舌苔白腻或黄腻等。
常用药物,如青蒿、黄芩、黄连、半夏、藿香、佩兰、苏叶、苏梗、荷叶、荷梗、杏仁、白蔻仁、厚朴花、菖蒲、茯苓、薏苡仁、滑石、通草、金钱草、茵陈、苦参、芦根、枇杷叶、竹叶、竹茹等。代表方剂,如蒿芩清胆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
02 兼化痰、活血、消食类
祛湿化痰法
祛湿化痰法是运用辛散苦燥药物,具有燥湿健脾、宣肺化痰功能,使肺脾痰湿蠲除的治法。适用于脾胃湿困,湿蕴化痰,上阻于肺,所致咳嗽、哮喘、痰多色白、头晕身困、脘腹胀满、大便溏软、舌苔腻浊等。
常用药物,如半夏、橘红、茯苓、杏仁、薏苡仁、旋覆花、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车前子等。代表方剂,如二陈汤、杏苏散等。
薏苡仁
温胆化痰法
温胆化痰法是运用辛散苦燥与性寒而滑药物,具有燥湿化痰、肃肺降浊、温胆和胃、清心涤痰功能,使心胆肺胃痰热涤除的治法。适用于情志不舒、胆胃不和、痰热扰心,所致心悸而烦、少寐多梦、焦虑惊恐、中风、癫痫、咽部有痰、胸闷太息、恶心脘痞、口干唇红、舌边尖红、苔黄腻等。
常用药物,如竹茹、竹沥、天竺黄、胆南星、瓜蒌、半夏、陈皮、茯苓、旋覆花、菖蒲、远志等。代表方剂,如温胆汤、涤痰汤等。如痰热生风,酌加羚羊角、天麻、钩藤、僵蚕、蝉蜕、地龙、全蝎、蜈蚣等。
祛湿活血法
祛湿活血法,是运用辛散苦泄药物,具有行气活血、祛湿利水功能,以助气机调畅、祛湿利水而兼活血通络的治法。适用于心身疾病湿浊阻滞日久,波及血分,瘀血阻络,所致眩晕头痛、顽固不寐、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痛如锥刺或固定不移、症积肿块、肢体肿痛或水肿、舌质暗紫、苔腻等。
常用药物,如姜黄、莪术、川芎、泽兰、益母草、蒲黄、刘寄奴、王不留行、牛膝、丝瓜络等。代表方剂,如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
益母草
消食化积法
消食化积法是运用消食导滞、运脾开胃药物,能使饮食积滞、内蕴湿浊化解的治法。适用于情志失调、暴饮暴食、脾胃不运、食滞化浊,所致脘腹胀满或胀痛、嗳腐吞酸、大便酸臭、舌苔腻浊等。
常用药物,如建曲、神曲、麦芽、谷芽、稻芽、山楂、鸡内金、莱菔子、槟榔、鸡矢藤、五谷虫等。代表方剂,如保和丸、越鞠保和丸等。
03 兼祛散风寒、清暑类
祛风除湿法
祛风除湿法是运用味辛行散苦燥类药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功能,使外感风寒湿之邪蠲除的治法。本法结合健脾化湿,或升阳除湿,或理气解郁,或分消走泄等法,适用于素体脾弱湿蕴,又情志不舒、思虑过度,致气机失调、三焦湿阻,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留着筋肉关节,阻滞经络营卫气血,所致周身或关节疼痛、麻木、酸胀沉重、冷热异常,筋脉拘挛,关节发僵、肿大、畸形,肢体痿弱,抑郁或焦虑,头昏神困,胸闷脘胀,大便溏薄,舌苔腻等。
常用药物,如防风、防己、羌活、独活、苍术、白术、薏苡仁、秦艽、威灵仙、豨莶草、木瓜、晚蚕沙、青风藤、海风藤、海桐皮等。代表方剂,如麻杏苡甘汤、防风汤、羌活胜湿汤、当归拈痛汤等。
防风
清暑化湿法
清暑化湿法是运用芳香清凉药物,具有清暑化湿功能,使外受暑湿证得解的治法。本法结合补益气阴、运脾化湿、分消走泄等法,适用于素脾弱湿蕴、情志不舒、思虑过度,遇暑季外受风邪暑湿、内蕴暑热湿邪,所致发热、口渴、汗多、头晕倦怠、多梦少寐、心烦急躁、纳呆恶心、胸闷脘胀、大便溏薄、小溲短赤、舌苔腻等。
常用药物,如青蒿、荷叶、香薷、藿香、佩兰、厚朴花、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扁豆、滑石、竹叶、通草、茵陈、芦根、西瓜翠衣、银花、连翘等。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东垣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蒿芩清胆汤等。
扶正祛邪类
益气健脾祛湿法
益气健脾祛湿法系运用甘温或甘平药物,具有健脾益肺、补益宗气功能,使脾健湿运、肺司治节、三焦通调、水湿输布的治法。适用于心身疾病湿浊阻滞日久,脾肺气虚,治节升降失司,所致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恶风、眩晕耳鸣、咳嗽胸痹、纳呆脘闷、大便溏软、肢体浮肿、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白腻等。
常用药物,如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等。代表方剂,如六君子汤、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等。
黄芪
温阳益肾化湿法
温阳益肾化湿法系运用辛甘咸、性温热药物,具有温肾阳、益精血、补元气功能,以振奋心脾阳气、温助肾阳气化的治法。适用于心身疾病湿浊阻滞日久,脏腑虚衰,久病及肾,气化无权,三焦水湿愈甚,所致神倦嗜卧、畏寒肢冷、多寐或不寐、健忘痴呆、眩晕心悸、咳嗽胸痹、脘腹冷凉、大便稀溏、小便不利、肢体水肿、腰酸背寒、面色黧黑、舌质淡暗胖大、苔白腻滑等。
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桂枝、干姜、益智仁、补骨脂、*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杜仲、续断、紫石英、远志等。代表方剂,如真武汤、还少丹等。
养阴清润化湿法
养阴清润化湿法系运用辛润淡渗、轻清甘润药物,具有开宣肃肺、渗湿清热、养阴生津功能,治湿不碍燥、治燥不碍湿,以使气阴复、燥湿除的治法。适用于思虑或焦虑过度、气结湿阻、肺不布津、郁热伤阴、燥湿共存,所致口干鼻燥、口渴欲饮、饮不解渴,或口干不欲饮、眼干目涩、皮肤干燥、咽部异物感、干咳少痰、咯痰白黏、少寐多梦、心悸而烦、焦虑不安、胃脘痞闷、大便溏软黏滞、腰膝酸痛、肢体关节肿痛、白带及月经减少、舌裂、苔薄腻而干等。
常用药物,如桑叶、薄荷、杏仁、枇杷叶、前胡、紫菀、百部、青蒿、荷叶、佩兰、芦根、白茅根、冬瓜皮、丝瓜络、通草、滑石、竹叶、玉米须、薏苡仁、生山药、石斛、百合、玉竹、沙参、麦冬等。代表方剂,如芦根五叶汤、薏苡竹叶散、清燥救肺汤等。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内容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3月30日第四版,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杨凤珍 刘宗莲 国医大师路志正传承工作室
提起白色陶土样,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带很多白色胶状,另外,还有人想问在中有白色的像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白陶土样便见于哪些疾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带很多白色胶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色陶土样
1、白色陶土样:带很多白色胶状
好好看看吧!应该不是肠癌,肠癌表现便血。
我想你是不是有寄生虫了,可能是猪肉绦虫的孕节!
在仔细观察,孕节是白色的片状,我也没有看过,去医院看看陶土色。
2、白色陶土样:在中有白色的像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你好,可能是肠道炎症引起的,到药店买点药吃就可以了,如果是长期这样的话就要到医院检查。请采纳或者出现白陶土样的。
3、白色陶土样:白陶土样便见于哪些疾病?
最常见于梗阻性黄疸由于胆道系统的梗阻使得胆汁不能流向消化道引起的颜色为陶土色4岁儿童白陶土样。
4、白色陶土样:怎样通过的一些特征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
异常预警疾病发生
[来源:搜狐健康]像陶土偏白。
第1页:便秘第2页:腹泻第3页:带血第4页:黑便或柏油样便第5页:白陶土样便第6页:如何正常
正常人排便习惯多为一日1—2次或1—2日一次,多为成形或软便。少数人可为每日排便三次或3—4天一次,为半成形或腊肠样硬便,但不干燥。颜色一般为,但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如进食蔬菜较多可偏棕绿色,进食较类可偏棕黑色。此外,还和服用有一定关系。所以正常人排便各人差异很大,只要自己无排便不适和身体不适,近期无明显的排便次数的改变,排便颜色的改变及排便形状的改变,均属于正常,不必杞人忧天。
如果近期出现排便异常,如:便秘,腹泻,带血,脓血便,黑色柏油样便或白色陶土样便等。这些信号需要特别注意,下面分别叙述。
一.便秘:是消化系统一个最常见症状。在结肠停留时间太久,水分含量降低,变干,以至不易。
常见原因:
1)饮食中纤维太少,或食量太小,对胃肠道不能产生有效,胃肠减慢,由此产生便秘。白陶土是全白还是部分白。
2)胃肠道梗阻时,其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滞留在胃或肠道发生便秘,如幽门梗阻,肠梗阻,其中老年人特别注意肿瘤引起梗阻或狭窄产生便秘。
3)结肠应激功能减退。正常情况下,结肠内容物可结肠引起,当结肠特别是应激性减退时,虽有进入不能引起便意及排便动作。常见于老年人长期口服泻药,或年轻人工作紧张而忽视便意。另甲状功能,高血钙也可引起便秘。)一半白色其余正常。
4)当有疾病如:裂、痔疮、周围脓肿等,因排便发生剧痛,而不敢排便造成便秘,又称为排便困难。
5)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可产生及发展成严重便秘。
白陶土样便见于哪些疾病?6)一些肠外疾病也可造成便秘,如: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扑啉病等
7)长期口服一些亦可产生便秘,如胃保护剂:思密达,丽珠得乐等,及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等。陶土色图解照片。
出现便秘时,注意进一步检查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及甲状腺功能等,此外做胃肠道试验,排粪造影或结肠镜检查。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周刊][作者:李]陶白色常见于。
便秘是指次数减少和干结不易,日久可引起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睡眠不安,还可引起痔疮、便血、裂等。便秘的人,除了应多饮水、适当活动外,最重要的是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食物不可过于精细,应多吃高纤维食物。膳食纤维是使肠道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在肠它能吸收水分,增加的体积和重量,肠道,协助。除了大家熟悉的芹菜、韭菜外,绿豆芽、芋、乌塌菜这三种菜对防治便秘也有很好的功效:
绿豆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豆芽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多种外,发芽过程中还能产生丰富的C(干绿豆不含C)。关于绿豆芽的作用,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还能调五脏、利。适用于热病烦渴、秘结等症。绿豆芽宜用旺火快炒,炒时加点醋,既可减少B族的流失,还可除去豆腥气。与韭菜同炒或凉拌,对便秘的功效更好。绿豆芽应市时,注意不要购买长得过长、过肥且有氨味的,那种可能是化肥化而成的。此外,绿豆芽性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又称作韶头、麻芋等,是我国传统的植物性食品。从营养的角度看,芋是一种低热能、低蛋白质、低、高膳食纤维的食品。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是葡甘露聚糖,属可溶性半纤维素,它能吸收水分,增加体积,改善肠道菌相,使肠内细菌酵解产生低级脂肪酸,肠,这些都有利于排便。华西医科大学有关研究表明:便秘者食用芋能增加含水量,缩短食物在肠道内运转的时间和排便时间,增加双岐杆菌(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此外,它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生芋有,必须煎煮3小时以上才能食用,且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
乌塌菜:
又名塌棵菜、黑菜,是白菜的一个变种,叶色浓绿、肥嫩,因塌地生长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乌塌菜秋季播种,以经霜雪后味甜美而著称,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因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钙、铁、C、B1、B2、胡萝卜素等,也被称为“”菜。其中的膳食纤维,对防治便秘有很好的作用。祖国医学早在《食物本草》中记载:“乌塌菜甘、平、无。能滑肠、疏肝、利五脏。”常吃乌塌菜还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泽肤健美。乌塌菜口感清新爽脆,最适合炒食,清炒或加入肉丝、火腿丝一起炒均可。
二.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且粪量增加,水量增加,变稀,并含有异常成分,如未消化食物,,脓血及脱落的肠。呈白陶土色。
腹泻分两大类:陶土色颜色参照表。
1)渗出性腹泻,分为两类:感染性腹泻:常见疾病包括,痢疾、肠炎、肠结核等。非感染性腹泻,常见疾病有炎症性肠病、结肠癌、缺血性结肠炎、烟酸缺乏症等
2)渗透性腹泻、常见原因有:消化、吸收、肠系膜梗阻等
3)性腹泻、分为两类:感染性腹泻:常见于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属等感染。非感染性腹泻:常见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缩窄性心包炎等灰色像水泥是什么原因。
4)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常见经性腹泻、结肠易激综合症、甲状腺功能等6岁孩子发白是怎么回事。
出现腹泻应查:便常规及便培养加药敏。电解质、肝功能,血常规、肠道吸收功能检查、胃肠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肠镜检查等。
三、带血:是指血液,主要来自下消化道,包括小肠,空场,回肠,结肠和。常见于:三种黄疸的颜色。
1)周疾病。痔疮、瘘、裂。
2)小肠疾病:憩室、肿瘤、息肉、结核、克罗恩氏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
3)结肠及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结肠癌等。白陶土样见于什么病。
4)全身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伤寒,流行性热等。
出现便血,应做常规试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等,必要时做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等。如果便血量大,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或晕厥,可能是消化道大,一定要迅速来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白陶土是啥原因。
四.黑便或柏油样便:在上消化道时,红细胞被胃液,形成硫化铁,并且小肠过多,形成,漆黑,发亮。上消化道在50~可出现黑便,潜血实验强阳性,持续2~3就可以在以上。若速度快可变现为色,需要特别注意。陶瓷白色什么原因。
当服用活性碳,铁剂,铋剂时也可黑便,但是没有光泽且潜血隐性。若进食较多动物血或可以是潜血假阳性。一岁孩子白色。
黑便常见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病变,贲门撕裂,食管胃底血管破裂,胆道等
出现黑便时。一定要来医院就诊,查常规加潜血、血常规,肝功能,胃镜必要时做肠系膜血管造影。
五.白陶土样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胆管梗阻,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减少或却如,以致粪胆素相应减少或却如,呈灰白色。常见于胆囊结石,胆管癌,癌胆管等。
出现白陶土样便时,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腹部B超及上腹部CT检查等。拉土白色屎是怎么回事。
六.脓血便:当结肠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或癌时病人可出现脓血便,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和程度,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细菌性痢疾以脓血为主。
出现脓血便时,注意检查便常规加潜血,血常规,便培养,血沉及结肠镜等。
如何正常:
1.良好的心态,的心情对胃肠道均有影响
2.加强体育锻炼,可促进胃肠道。
3.合理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适当多饮水。四岁儿童浅黄发白。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
以上就是与带很多白色胶状相关内容,是关于带很多白色胶状的分享。看完白色陶土样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湿浊和积滞主要表示的是这2类的病邪~
通过外在表现可以知道是否有湿浊和积滞~
湿浊,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因此可以见表现为神疲乏力,关节屈伸不利,大便烂,小便浊,舌苔厚腻滑,舌胖大有齿痕~
积滞属于西医学慢性消化功能紊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导致积滞的原因有脾胃损伤和脾胃虚弱两种;另一方面,气虚按中医术语来讲,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用通俗地话讲,气虚可能带来:容易出汗、全身乏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痰多或有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在这里,可以看出,气虚是因,脏腑虚弱是果,脏腑虚弱则导致胃肠“积滞”等症。如果说“气虚无积滞者”,那意思应该是有“气虚”这个“因”存在,却还没有“积滞”的状态现象,因为气虚可以是有上述列举的现象,但不一定都反映出来。
古籍中的便秘简介
本文2023-10-15 17:46: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