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例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例子,第1张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例子如下:

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亲自制定、颁布了包括“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在内的《教民六谕》,强调家庭教化。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要子孙处理好夫妇、父子、兄弟这三种家庭关系。明清之际学者孙奇逢的先祖以“谨厚补拙”传世,“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也是反映注重家教的故事。

当然,中国传统的家训、家规、家教既饱含道德操守和崇高人格之精华,也存在“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不平等人格之糟粕,因此在传承时要注意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历史上“齐家之道”的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化,“齐家”被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齐家”就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齐家”语出《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即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理念。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原文)

家国本来是一理,一大一小而已。家是国之根本,万家所集,方成一国。父亲是一家之长,而国君则是万家之长。大小之理相通,有家可齐,却不能治国者,并非是其他的缘故,实在是自身的智慧还不够明达,德能还不够厚实,心体还不够宏廓。常人的性德之光有如灯烛,可照近不可照远,能照耀自己却不能照耀他人。而圣人的性德之光有如日月,不论贵贱、亲疏,万类齐被,十方普照。如《中庸》上说:“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堕:凡有气血,莫不尊亲,其德可配天地。”所以,齐家与治国,无非一小一大,德薄与德厚。德薄者,私而偏。德厚者,公而正。私者所以失天下,公者所以得天下。《论语》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有所不从。”

家与家之间虽然有大小之别,财物有贫富,人有多寡,位有贵贱,地有僻攘等等的不同,但是齐家的道理,却是古今中外不可违背的,那就是达孝、行悌、能慈。如若一个家庭里,子女们不知孝敬父母,兄弟手足之间不能相互关爱,尊长不能慈爱幼小,而违背了孝、悌、慈这三种德行,我不知道另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达到齐家的目的。

孝、悌、慈这三种德行,并非是因学而有,不学而无的。它们其实是我们人性中本来就具有的,本来就不曾缺失过的。只是暴逆的人把它们蒙蔽了,仁孝者将它们发扬恢复出来,无非是人们本份中的事,我们所做的,也无非是知此本份,行此本份,守此本份而已。

圣道不外乎世道,天伦不异于人伦。圆满世事,极尽人伦,圣道即在其中。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从来没有人先学如何养小孩然后才嫁人的。

在先秦时期,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分封家臣

齐家中“家”的范围就是指家臣的领地

治国中“国”的范围就是指诸侯的领地

平天下中“天下”的范围是指周天子的整个天下

齐家的意义:更好地施行德政于国家、明德于天下。

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德行品格和五德的能量,来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随同自己一起去立德修身,共同地去建立道德人生观,从而共同建设一个道德人家。

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人要想明明德于天下,必须从以德治国着手,在自己的国家,施行德政。要施行德政于国家,必须先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都能够以德相处。要族人和睦共存,必须先把自己的德行修治良好。要求自己的品德良好,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一定要先自爱。使自己充满了诚意,然后以外来的知识,回过头来,指导自己的感情。

这样一方面以良心判断知识,一方面以理智指导感情,双方面配合。“合内外之道”,才能够真正地明明德。

-齐家

一个人的一生,不管人生价值有多大,都应该活得“三观”端正,对自己个人负责,对家庭家族尽职,对国家社会尽量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这样才算得上不枉此生,问心无愧。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比较经典的说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呢?今天还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要想使天下人都有正确的信念和目标,勇于自律,不做坏事,就必须要先头脑清醒,是非分明,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修养锻炼,然后才可以把自己的家族整理得齐心协力。因为家庭家族是国家的缩影,只有先把自己家族管理好的人,然后才有可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如果一个人能把国家治理得好了,那么,就一定能让全天下人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做一番事业,就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时时处处从严要求,严于律己,努力提高道德品行水准,按照社会生活的行为规则高标准约束自己,从而能够使自己逐渐成长为思想、学识、才能等,都比较优秀,为大家所认同认可的有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工作事业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比如古今历史上的伟人、名人等,都是没有例外的。

“齐家”是成长的关键。所谓齐家就是说,不但要自己成家立业,努力经营好家庭,还要能够团结族人,带动和影响他们,使整个家族都能够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奋斗,把整个家族的方方面面都搞得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一个人能以一己之力,把整个家族带动起来,没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然是不行的。因此,要想走的更远,就必须站得更高,能率领好家族,是走向成熟,和迈上更大更高的台阶和关键。比如现代成功的民营家族私企,就是最好的例子。

“治国”是成功的标志。当一个人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之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修为,并在家族中有了一定的威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以后,才能在素质和能力上大有提升,继而才可以具有治理国家的本领和资格,如果为官一任,才能造福一方。可见,能够具有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对自身的修养要求很高,而且至少要在自己的家族中能够团结族人,做出较出色的成绩,然后才能为治理国家做出贡献。

古人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人,从小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磨炼,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再能把整个家族带领好,然后才可以走出家门,走向天下,为治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才干。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治国必先齐其家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家族都教不好,而能够教好他人,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必跑到自己家族外面,在那里宣扬吹嘘,便能够把教化扩广到全国。因为,孝顺的子女,就是能够让君王信靠的忠臣。和兄长处得好,自然懂得和长上相处的道理。而慈爱子女,也就知道如何和部属相对待,使众人乐于接受指使,并且尽心尽力。

书经康诰篇说:“为政的人,爱护百姓,有如爱护婴儿那样。”具有这种诚恳的心态,来实施德政。虽然不一定命中目标,切合民意的需求,相信也相去不远了。因为没有人先学好教养子女,然后才出嫁的。

国君这一个家族仁爱相处,全国人民群起仿效,这一个国家就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国君这一个家族彼此谦让,全国人民学得很快,这一个国家也就普遍谦让。国君这一个人既贪心又暴虐,百姓跟着有样学样,这一个国家就风气败坏,大家胡作非为了。这种事情转化的活动枢纽,是这样的明显重大。所以说错一句话,便可能把事情弄糟了。而一个领导者好好施政,也可以使国家在安定中求发展。

古代尧帝和舜帝,用仁爱来领导,老百姓都乐于遵从仁爱的互动方式。桀王和纣王,以暴虐来统治,老百姓也彼此残暴。就算施政者发出和自己作风相反的诉求,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可见管理者必须自己先具有善行,然后才能够要求被管理者行善;必须自己先没有不良的行为,然后才能够要求被管理者不能作恶。如果管理者并未具备推己及人的恕道,却能够晓喻被管理者听从要求,实在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所以治国的基础,是先把自己的家族管理好。

因为家是国之本,如果说不能修身以教其家,给家里人做一个模范榜样,却能教导一国之人,使之感化,那是绝无此理。所以在上位的君子,只修身以教其家,使父子、兄弟、夫妇各尽其道,则身虽不出家庭,而标准之立,风声之传,那一国的百姓,自然感化,也都各尽其道,他的教化就成了。这原理是什么呢,家国虽异,其理则同,比如善事父母是孝,而国之有君,就像家里有父母一样,事亲的道理,就是事君的道理。善事兄长叫悌,而国之有长,就像家之有兄一般,这事兄的道理,就是那事长的道理。抚爱卑幼叫慈,国之有众百姓,就像家中有卑幼一样,这抚爱卑幼的道理,就是那使众百姓的道理。孝、悌、慈三件,是君子修身以教于家的,然而国之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所以君子不出于家而成教于国。

修身齐家,在家为人父母,在国为民之父母。你要带领他们,驱使他们,自己心里,要持一个“父母心”去做。儒家思想,齐家治国,先家后国,以国为家,以国人为家人,强调领导者要有父母心。

所以有“父母官”之说,就是领导和爱护两个标准,就像父母对子女,父母就是子女的天,是子女的主宰,同时父母又一心为子女,心疼爱护子女。

领导者要有父母心,这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例子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例子如下: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亲自制定、颁布了包括“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在内的《教民六谕》,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