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术的黄符常被称为“鬼画符”,那黄符上面究竟写的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茅山术的黄符常被称为“鬼画符”,那黄符上面究竟写的是什么?,第1张

黄符经常出现在**和电视剧中,但很少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可能会表示惊讶,很多人都知道,黄符是用来辟邪的。但很多人不知道,起到作用其实是上面的文字,而且根据文字的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黄符上面的的字实在是太抽象了,很难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那黄符上究竟写着什么呢要说黄符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就要从很久之前开始说起。

在古代,朝廷会制作一些刻有文字的竹子。一般这种竹子是王室使用的,而后面发展到只要是朝廷的人都可以使用,因为外面的士兵拿着竹子就表示他们有一定的权利,但他们也必须服从朝廷。后来到了汉代有了黄符,它的意思是天神颁布的不可抗拒的命令

那时人们所信奉神就像政府,鬼怪就像士兵,看到黄符一定要绝对服从。黄符上面的文字,就像让妖魔鬼怪绝对服从、无法抗拒的枷锁。

当然,我们所说的茅山道士在黄符上写的也是让妖魔鬼怪听从命令的文字,到底怎么画呢道士上面会写着"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而除了太上老君还有一个比较经常出现在黄符的奉命仙人,就是三青仙人,而三青仙人代表文字就是要画三勾。

下面还会带有一串像麻花一样的线。事实上,这不是什么线,而是捆仙索。可能你会觉得很简单,就这样随便画画,但黄符还是找道士画得比较好,自己画不一定有用。

茅山五鬼显灵法术

咒语:

天清地灵,兵随印转,将逐令行,弟子xxx奉茅山祖师敕令,拜请中方五鬼姚碧松,北方五鬼林敬忠,西方五鬼蔡子良,南方五鬼张子贵,东方五鬼陈贵先,急调阴兵阴将,火速前往某某地方做某某事情(这里可以灵活按实际要求加内容,达到的目的等等),速速领令,火速奉行,茅山祖师敕令。

收兵咒:

弟子xxx拜请中方五鬼姚碧松,北方五鬼林敬忠,西方五鬼蔡子良,南方五鬼张子贵,东方五鬼陈贵先,速收阴兵阴将归法坛。

注:具体用法,不明。

拘三魂法

先检制魂魄,消灭尸鬼,常以月晦朔之日,及庚申、甲寅之日,当清斋入室,沐浴尘埃,正席而坐,得不眠者益佳,当以真朱笔点左目眦下,以雄黄笔点右鼻孔下,令小半入谷裹。点毕,叩齿三通,祝曰:

二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虚邪,尸秽沉泯,和魂炼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万寿永全,聪明彻视,长亨利贞。毕,又叩齿三通,咽液三过,并以右手第二指捻左目眦下,又以左手第二指捻右鼻孔下,各七过,当阴按之勿举手,于是都毕。按此二处,是七魄游尸之门户,妖精贼邪之津梁矣,故受朱黄之精,塞尸鬼之路,二景之薰灭*乱之气。

此太极上法,常能行之,则魂魄安和,尸秽散绝,长生神仙,通灵彻视,行之三年,色念都泯也。此日名曰尸鬼竞争之日,男女不得同席而坐,慎之。

凡研味至道,诵读神经,十言二十言,辄三过舐脣咽液;百言五十言,辄两三过叩齿,招神会灵,安和血气,使灵津凝满,帝一欣宅,所谓冲气不劳,昏而不泄。

凡道士不可泣泪及液泄,此为损液漏津,使喉脑大竭,是以真人道士常以吐纳咽味,以和六液。

凡道士常当存思识己之形容,极使髣髴对在我前,使面上常有日月之光,洞照一形,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前令九寸。存毕,啄齿三通,祝曰:

元始上真,双景二玄,右拘七魄,左拘三魂,令我神明,与形常存。毕,又叩齿三七通,咽液七过,此名为帝君存形拘魂制魄之道,使人聪明神仙,长生不死。若不得祝者,亦可单存之耳。

凡月三日、月十三日夕,是此时也,三魂不定,爽灵浮游,胎光放形,幽精扰唤。其爽灵、胎光、幽精三君,是三魂之神名也,其夕皆弃身游遨,飚逝本室,或为他魂外鬼所见留制,或为魅物所得收录,或不得还反,离形放质,或犯于外魂,二气共战,皆躁竞赤子,使为他念,去来无形,心悲意闷也。学生者皆当拘而留之,使无游逸矣。拘留之法,当安眠向上,下枕伸足,交手心上,冥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心有赤气如鸡子,从内仰上,出于目中,从目中出外赤气转大,覆身下流身体,上至头项,变而成火,因以烧身,使匝一身,令内外洞彻,有如然炭之状。都毕,其时当觉体中小热,乃大叩齿三通毕,存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三魂急住。因微祝曰:

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诣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饮回水玉精。都毕也。

道教符咒大全

落幡咒

幡悬宝号 普利无边 诸神卫护 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 云旆回天 各遵法旨 不得稽延 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 元始徘徊 华精茔明 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 降我光辉 上投朱景 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 腾身紫微 人间万事 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 神之最灵 升天达地 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 热恼三涂中 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 一洒甘露水 如热得清凉

二洒法界水 魂神生大罗 三洒慈悲水

润及於一切

斗母玄灵秘咒

玄灵节荣 永保长生

太玄三一 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 各保安宁

延内真咒

天地同生 扫秽除愆

炼化九道 还形太真

百官纳灵 节节受新

清虚掩映 内外敷阴

度命延生 吉日良辰

金童玉女 为我执巾

玄台紫盖 冠带其身

使我长生 天地同根

破地狱咒

茫茫酆都中 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 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 身随香云旛

定慧青莲花 上生神永安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 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 侍卫我轩

破酆都离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 微微开幽暗

华池流真香 莲盖随云浮

千灵重元和 常居十二楼

急宣灵宝旨 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 心假香传

香爇玉炉 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 仙旆临轩

今臣关告 迳达九天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 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 魄无丧倾

解冤结咒

众生多结冤 冤深难解结

一世结成冤 三世报不歇

我今传妙法 解除诸冤业

闻诵志心听 冤家自散灭

甘露法食咒

冷冷甘露食 法味食无量

骞和流七珍 冥冥何所碍

受此法饮食 升天登紫微

福德高巍巍 供食令清净

一切有为事 普皆成代命

拔汝三涂苦 施汝九玄庆

临当受食时 诸天皆赞咏

金光神咒(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唯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应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经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敕!!

灭鬼除凶咒

受命于天,上升九宫,

百神安位,列侍神公,

魂魄和炼,五脏华丰,

百醅(pei)玄注,七液虚充,

火铃交换,灭鬼除凶,

上愿神仙,常生无穷,

律令!摄!

六丁六甲护身咒

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

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

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

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

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

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急急如律令!

天师护身咒

赫赫阳阳,日出东方,

吾今祝咒,扫尽不祥,

遇咒者灭,遇咒者亡,

天师真人,护我身旁,

斩邪灭精,体有灵光。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杀鬼咒

太上老君教我杀鬼,与我神方。

上呼玉女,收摄不祥。

登山石裂,佩带印章。

头戴华盖,足蹑魁罡,

左扶六甲,右卫六丁。

前有黄神,后有越章。

神师杀伐,不避豪强,

先杀恶鬼,后斩夜光。

何神不伏,何鬼敢当

急急如律令。

防鬼咒

人来隔重纸 鬼来隔座山

千邪弄不出 万邪弄不开

超度咒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

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有头者超无头者生

枪殊刀杀跳水悬绳

明死暗死冤曲屈亡

债主冤家叨命儿郎

跪吾台前八卦放光

湛汝而去超生他方

为男为女自身承当

富贵贫贱由汝自召

敕就等众急急超生

敕就等众急急超生

玄科禁祝 谨咒

天有三奇日月星 通天透地鬼神惊

若有凶神恶煞鬼来临 地头凶神恶煞走不停

天清清 地灵灵 弟子奉三茅祖师之号

何神不讨 何鬼不惊

急奉祖师茅山令 扫除鬼邪万妖精

急奉太上老君令 驱魔斩妖不留情

吾奉三茅祖师急急如律令敕

寒庭多悲苦 回首礼元皇

女青灵宝符 中山真帝书

一念升太清 再念皈虚无

功德九幽下 旋旋生紫微

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秽气分散

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 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 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 度人万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诵一遍

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

道气长存 急急如律令

普济法食咒

自然天厨食 吾今与加持

一粒变河沙 十方鬼神共

饥渴永消灭 食之宴瑶池

今将施幽魂 功德不思议

一切有为鬼 普皆成大冥

拔度三途苦 施如九玄亲

灵坛受持自 诸天皆赞咏

幽魂升天堂 飞升朝上清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 浩劫之初

乍遐乍迩 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 一丈之馀

天真皇人 按笔乃书

以演洞章 次书灵符

元始下降 真文诞敷

昭昭其有 冥冥其无

沉痾能自痊 尘劳溺可扶

幽冥将有赖 由是升仙都

真君神咒

神首循黑道,冥冥超至灵

暗明期朔望,阳德晦阴精

高镇黄旛阙,茅戢耀霜铃

至心俟多福,稽首讽真经

五雷咒

玉清始青,真符告盟,

推迁二炁,混一成真。

五雷五雷,急会黄宁,

氤氲变化,吼电迅霆,

闻呼即至,速发阳声,

狼洛沮滨渎矧喵卢椿抑煞摄,急急如律令。

天蓬咒

天蓬天蓬,九玄杀童,五丁都司,高刀北翁,七政八灵,太上皓凶,

长颅巨兽,手把帝钟,素枭三神,严驾变龙,威剑神王,斩邪灭踪,

紫气乘天,丹霞赫卫,吞魔食鬼,横身饮风,苍舌绿齿,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凶,天驺激戾,威北冲锋,三十万兵,卫我九重,

劈尸千里,祛却不祥,敢有小鬼,欲来见状,钁天大斧,斩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明破骸,天猷灭类,神刀一下,万鬼自溃,

急急如律令。

天猷咒

天猷天猷,位列诸候,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

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

雄风飒飒,猛雾飕飕,真气婉转,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岳巡游,

金童鼓吹,玉女歌讴,名列金阙,位镇酆幽,苍禽狮子,巨海蛟虬,

遇鬼皆收,人遭凶害,崇遇无休,降临福气,荡涤无忧,无知小鬼,

敢有迟留,吾目一视,永作泉囚,急急如律令。

黑杀咒:

北方黑帝,太微六甲,五帝灵君,光华日月,威震乾坤,

走符摄录,绝断鬼门,行神布气,摄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将军,

雷公霹雳,电激风奔,刀剑如雨,队仗如云,手把帝钟,头戴昆仑,

行绕天下,搜捉鬼神,九州社命,血食之兵,不许拒逆,敢有红鳞,

镇星缚手,北斗收魂,三台七星,持剑斩身,罪不重考,殃及子孙,

邪精魍魉,耳不得闻,闻吾咒者,头破脑裂,碎如微尘,急急如律令。

真武神咒:

乾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

龟蛇合形,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

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作紫尘,魁罡正气,

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江河淮济,五岳之神,城隍社令,

拱听吾命,指挥纲纪,敢有摄停,上帝有敕,救护众生,敢有小鬼,

捉缚来呈,急急如律令。

四圣都咒:

北方有将,上帝灵尊,披头仗剑,主管四维,天上地下,

咸使闻知,刀剑如雨,器仗光辉,逢魔即杀,见善令归,若遇凶灾,

至心转持,飞戈掷火,上澈紫微,身命之官,有厄相随,急难为吉,

日月并齐,令时即念,得获悲慈,三五将军,保护吾身,金光霭霭,

霹雳轰轰,逆吾者死,避之者生,内外家眷,得保清宁,天罡魁星,

三十万兵,毒龙猛兽,巨海金精,贪狼巨门,禄存文曲,武曲廉贞,

左辅右弼,斩邪破军,真光速到,万鬼潜形,急摄急摄,不得久停,

合门昌吉,升入无形,急急一如太上混元皇帝律令。

天龙咒

赫郝阴阳,日出东方,

敕收此符,扫尽不祥,

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这光,

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镇煞金刚,

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

密咒

天园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急急如律令

金咒

一敕不至尔罪不原,二敕不至逆节相连,

三敕不至影灭风烟,

……天命付我,我命付汝,

汝若负吾,天令不许,

吾奉真王令。

开乾咒

都天雷公,赫奕乾坤,

神龙协卫,山岳摧倾,

邪神魔魅,敢有张鳞,

雷公冲击,碎灭其形,

鬼怪荡尽,人道安宁。

急急如律令。

助考符{咒}

天之玄精,地之玄精,神之玄精,鬼之玄精,

助之吾身,万窍通灵

谁能识破混沌理,常与天地同真体,

谁能识破混沌窍,常与天地同真妙,

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七曲魁星,速助吾身,虚空通灵,吾奉至大圣神文昌帝君律令敕!

……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编  著: 卷  数:三卷 正统道藏:洞玄部神符类 衣字号 涵芬楼本第183册 新文丰本第10册 三家本第6册 道藏提要:编号387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 第4册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又名《灵宝五符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魏晋之际,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已数引其文。原本一卷,东晋末南朝初分作三卷,陆修静《灵宝经目》有著录。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源于南北朝古本,收入洞玄部神符类。卷首载〈五符序〉一篇,详述「灵宝五符天文」源出始末。谓此书始自玄元,历经三皇五帝,至春秋吴王阖闾时传世。正文主要内容为魏晋方士养生求仙之方术,每卷分数节,载道法仙方数种。上卷为思神服气之术,中卷载服食草木药方,下卷言符咒辟邪之法。全书受东汉纬书阴阳五行理论影响,其道法多按五方五帝模式敷衍。如上卷所载「灵宝五帝官将号」,言存思五方帝君名号之术,其法出自纬书《河图》。其它道法,如服五方渚天气法,食日月精气法、服食胡麻、巨胜、枸杞酒、五茄酒之法、除三尸法、书佩灵宝五符法、服五芽密咒等等,皆为汉末魏晋方士常用道术,《抱朴子内篇》多已言之。是为研究早期道教法术之重要史料。

关于:符 箓 斋 醮

道教自创始以来,即以符、箓、斋、醮为主要活动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但究竟何谓符箓,何谓斋醮,众说纷纭。有说纯属封建迷信,不屑一顾,有谓内含科学哲理,需正确对待。根据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保存资料,并采访龙虎山地区终生从事道教事业的老道,应该讲所谓的符、箓、醮并非像社会上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它也有一定哲理,否则就不可能历代相传,延续至今。

符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书定在特定的物品(如纸、绢、木、石)上,作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们所使用的法术。道士们称它可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治病求福。蛇的起源,据《山海经》上说:“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 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饲虎焉”。后来黄帝据此,立桃梗以当门户,驱鬼避邪。桃梗象征度朔山桃树,暗示桃树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后桃木也有了驱鬼的神力。《淮南子诠言》许慎注:“鬼畏桃,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写了祈福禳灾之辞的桃梗,便是最原始的“符录”,因为它既是驱邪避鬼的象征物,又写有具体文字,既能请来专治邪鬼的神,又可针对某些具体的鬼,人们相信它威力巨大,更能保佑人的安全健康。现道场中作法时所用的“拷鬼桃杖”、“桃木印”等,想均系度朔山桃树的流传。有说“符”是帝王下达命令的凭证,(如古代的虎符)具有无上的权威。它转变成道教法术的“符”与两汉时期的谶纬及星辰信仰的盛行有关,当时方术之士谓天神有符,或为图,或为篆文在天空以云彩显现出来,而录之为神符。也有说天神授给了方土神符。据《三国志张鲁传》载:“张陵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道书中说太上老君传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廖中,便有“服开明灵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等。认为服符水,佩符图均可以“灾不能伤,魔邪不敢难”。至魏晋南北时期,答的使用更加广泛,并已交为带有宗教色彩的图案文学,藉此作为与灵异世界沟通的信物,符的功用也越来越大,字体越来越艰涩难认,形式越来越神秘莫测。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道藏》正一部第九九六册《开坛法语》中说得好:“吾家法录,(指录符,因录有录像和符一样,道教习称符录为法录),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家邦,小可以却灾祸。”符录有如此神功,不仅普通百姓信奉备至,而且唐、宋、元、明、清朝代中,不少封建统治者也崇拜异常。元朝统治者令天师后裔颁发过《命普施》由皇帝钦定了天师符录的地位。朱元璋早在做吴王时,曾对天师后裔颁发过《命普施符水旨》的命令,要普遍使用符水为人治病。所谓符水,就是将符浸泡水中,因为符是天神的象征,吞服符水,就意味着天神进入人体,帮助人驱除疾病和灾害。明太祖、明英宗、明宪宗等都先后颁发过禁止么出假造符录的敕令,保护天师世家符录的专利权,提高天师符录地位。

一、符的功能:据《汉天师世家》载:(一)用符水治病。唐初,第十一代天师张通元,字仲达,天性静默,常独坐一室,非时不出,虽家人罕识其面。岁大疫,以“标”植水中,汲饮者皆愈,乞符水者不远千里而至,(标,系符录的一种)。北宋徽宗时,天下瘟疫流行。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书符投大瓮贮水以饮疫者,皆愈。”南宋时,王子魏王镇守明州时有疾,第三十三代天师张景渊“咒水饮而愈。”明初,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朝京师“求符者日以千百计,待吏不暇给,闭关拒之不能止,乃录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竭土见,犹弗已。太祖为立亭井上,号太已泉。”明中叶,杭州瘟疫注行,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亦“书薜符投井,饮者立愈。”除用符水治病外,天师后裔还有用所谓“木叶”、“铁券”来治病防灾。如第十九代张天师张修:“性淳朴,躬耕干野,以疾告者,录木叶治之,皆愈。”(木叶系一种木质符录)第二十三代天师张季文当五代十国战乱之际,乃铸铁环券数万,佩之可免兵灾,求者甚众。(二)用符录抵御自然灾害,“解州教育界池水溢。诏治之,书铁符投池中,怒霆磔蛟死,盐课复常”。这是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宋徽宗盐池治蛟的事。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也因“持符治潮”有功,受到元成宗的嘉奖。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于明弘治已未年(1499年)由京师还山“舟次沽头闸,旱浅不前,有司请祷,书铁符投白象潭,薄暮云蒸,雨注遂利清焉。”由于符录的功能神通广大,故名目繁多,按《黄庭遁甲缘身经》载:遇恶鬼有六甲六乙符,遇火有六壬六癸符,遇水有六戊六已符,打官司有六庚六辛符,这些符或烧或服,或以灰冲水服下,或埋于门前窗下,或揣入怀中,或贴在墙上,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威力。根据不同需要和阴阳法事所用之符主要有:

二、符的分类:阴事:梵气灯符、破狱符、收魂符(由朱元帅(朱产),陶元帅(陶荣),鲁元帅,魏元帅,田元帅,孙元帅(孙乙)等执行)。 阳事:(一)开山符;(二)迁患符:(三)发奏符;(四)传递符:(以上由温琼元帅执行)。(五)拜表符:(六)拜斗符:(七)总召符;(八)镇宅符;(九)镇妖符(由王元帅(王善)石元帅(石成)殷元帅(殷郊)孟元帅(孟山)荀元帅(荀兴善)等执行。(十)解厄符(由马元帅,辛元帅(辛环),庞元帅(庞乔)邹元帅,聂元帅,韩元帅等执行)。(十一)求财符(由赵元帅(赵公明)执行。(十二)祛瘟符,(由康元帅(康席),焦元帅,曾元帅(晏安),应元帅,岳元帅(岳飞)等执行)。(十三)祛邪符(由刘元帅(刘俊),杨元帅(杨彪),肖元帅,艾元帅等执行)。(十四)恶意火符(由邓元帅(邓忠),李元帅(李伏虎)执行)。(十五)报应符(由张使者(张娇)执行)。(十六)催生保产,送子符(由高元帅(高元)执行)。(十七)和合符(使人家庭和睦、散凶)。(十八)护身符(根据人的生辰八字来定符)。(十九)大水符(用于防洪,画在木板上,一般六天才可画成。(二十)五雷符等。现在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在进行守教活动所用的符书计(一)《清微阴阳符录》一卷,内有七十二张符样,用于阴醮,阳醮两种醮事。主要有如天将符、总如符、召功曹符、启师符、发奏符、净坛符、破秽符等。(二)《清微拜表符录》一卷,内有四十二张符,多为做拜表道场时所用。(三)《阴梵 灯符录》一卷,内有符样十二张,主要在打阴醮时使用。(四)《九幽破地狱符》一卷,有符样七十余种,主要给妇女打阴醮时用。(五)《雷霆都诸将符录》一卷,共有符样七十张,主要是三十六天将符,如王灵官符、马元帅符、赵元帅符、朱元帅、康元帅、温元帅、殷元帅、高元帅等符。同一个元帅因使用任务不同,有几张符如温元帅有解厄、治病、传递文书、送子、催生、保产等符。此外还有扫瘟、断瘟、禁瘟、解瘟等符。

三、符的功能分析:符录何以会治病有效,避邪灵验,防御自然灾害有功,这是几百年来争认不休,迄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它虽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但也不能完全给以否定,因为有事实存在。有人认为人体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此场伴随人的一生,如磁场中的阴阳平衡即反映人的健康。如人体有病,即表示磁场中阴阳不平衡所致。符录通过得道者高道的书和念,(被认为是气功态)而画符的纸上聚集了一个场,这个场通过病人的吞服和携带,与人体的场相融合,逐步调整人体磁场使之平衡,人的疾病即可全愈。人遇危难或遇车祸,被认为是人体磁场不平衡而导致人失魂落魄,发生事故。所以“消灾解难符”能改变人的磁场,使之不发生事故。也有人认为,符录是气功治病的另一表现形式。理由是符录必须由得道的高道所画的才有疗效和灵验,而这些高道均为有修炼功夫而深得其法的气功师。他将意念治病转到纸上成为信息纸,病人通过这一信息在体内的调整,使疾病得到好转。就如目前气功师用水作为信息水治病的道理相同。理由是符录是气功师在气功态时脑中所出现的现象。据称:目前有些气功师不懂符录也没见过符,但在气功态时脑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图象,他们把这些图象画出来被证实是符画。第三种认为,答埭本身是没科学道理的,只不过通过符录给病人一种精神安慰和寄托。而中医认为,许多病人一种精神所致,符录通过道士的画和念咒,给病人一种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病人精神趋于平衡,思想得到解脱,从而病情好转。第四种认为,符中有药,符咒是表面做作的一种治病手段,真正起治病作用的是药物,历代天师中有不少天师都是精通草药而且修炼功夫深,并深谙“雷法”的气功师,天师的法官大部也都是中医能手,他们在画符时在符水里加入药粉,病人服后,药到病除,只说符咒灵验,符中加药之事,却讳莫如深。龙虎山上清镇群众深知此中奥秘,用符加药治病的事例,他们可举了很多。

四、画符的十戒八忌:画符念咒,并非一般道士所能为,它一定要出自受过职的高道之手,才被认为是有灵验的符录,未受过职,没有扶将,更无役使万灵之权,不能画符。同时要求道士在画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画符的程序,按各种各样的画法和要求去画才有作用。总的说来有十戒八忌,这是对画符人的道德要求,必须遵守,否则画符无效。此十戒是(一)戒贪财无厌。画符人,为别人消灾解难,略收些财物,当无可非议,但不能藉此敛财,贪得无厌,除衣食所需,多余部门应奉献宫观。(二)戒迟疑不决。画符时应速断速决,“一点灵光”一气呵成。(三)戒鲁莽从事,操之过急。应心情淡泊,中庸行事。(四)戒假公济私。戒用宫观器具物品,为个人发财。(五)戒亵渎神明。(六)戒无帮杀生。(七)戒好色酗酒。(八)戒铺张扬厉。(九)戒朋比为奸。(十)戒滥收学徒,传非其人,泄露天机。除十戒外,道教还对画符人规定了八忌,就是避开忌讳事物,如犯了八忌,画符失效,永无灵验。此八忌是:(一)避妇女经。(二)忌见色动心,以作符为名,行云雨之事。(三)忌神志错沉,遇生病或醉后画符,(四)避新婚蜜月期间画符。(五)避忌藉术起家致富,而迁神怒。(六)避忌见死不救。(七)忌为菲盗歹人画符,要婉言谢绝。(八)忌抬高身价,求得名誉、地位。

五、画符的程序:符录的种类很多,各种符有各自的画符程序和方法,例如“百解消灾符”,画符的程序是: 一:须斋戒浴身、净口(禁荤酒),具虔诚之心,备办果、酒、香、焚香祝告,礼拜(三拜九叩),放置画符用具,如水(或醋精或酒)、纸(以黄裱纸为佳)墨(或朱砂)笔等。 二:清水咒语:“此水非凡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 三:清纸咒语:“北帝敕吾纸,书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 都城急急如律令”。 四:清笔咒语:“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一则保身命,再则缚鬼伏邪,一切死活天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 五:然后握笔在手,做好画符准备,密咒:“天园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急急如律令”,接着叩齿三通,合净水一口,向东喷之,聚精凝神,一笔画下,边画符,边念咒:“赫郝阴阳,日出东方,敕收此符,扫尽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也有念:“郝郝阴阳,日出东方,吾今书符,普扫不祥,口吐三昧真火,服 一字光明,捉怪使天蓬力士,破七用来疾金刚,降伏妖魔,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咒完符成。符成之后,还必须结煞。俗语:“刀无钢不快,符无煞不灵”,“画符容易结煞难”。据天师府的老道士说:“结煞要用三种煞(天罡煞`涌泉煞`肘后煞),而常用的是天罡煞和涌泉煞。什么符,结什么煞,念什么咒。自古以来均系师传口授,不形成文字,故《道藏》无载,史籍无考,口授时还要起誓为盟,不得泄露天机。最后老道长说了四句天罡煞歌决:“月月常加,时时见破军,破军前一位,誓不愿传人。”

道教箓文的创始,历来依托于太上老君,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五斗米道。据《三国志张鲁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汉天师世家》卷二说:张陵居阳平山修炼时,立二十四治区,造正一盟威经箓二十四品,分属二十四治气,督察二十四治区鬼神功吏。“箓”的含义比较广泛,天师道认为“箓”主要分下列几种:

一、记箓:通常指记箓有关天宫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如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如《太上正一盟威箓》卷三所载:“太上正一上仙百鬼召箓”上面写着种种神将、使者、功曹的名号。《隋书经籍志》说:“箓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实即记箓天神的名册。另外“箓”又指戒箓,如《登真箓》(即奉道者的名册)、秘箓,如《天师秘箓》等。

二、符箓(佩箓箓像);箓和符的图样,性质、作用很多地方表现一样,因之“符”“箓”往往连称。又因符箓是道教法事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地方称符箓为“法箓”。“箓”也可以佩带身上,用以避邪镇妖,护身、保命,故又称“佩箓”。《隋书经籍志》上说:“受者必先洁斋,然后赍金环一、并诸贽币,以见于师,师受其贽以灵授之,乃剖金环,各持其半,云以为约,弟子得箓缄而佩之”。“箓”还有箓像,系用黄裱纸印的一本三雨宽,一尺长的画像,是供烧的。据祖天师所传。箓有“保护来生延年益寿的作用。有超度亡灵免受地狱之夺的作用,也有避邪镇魔的作用。箓主要有三种,即(1)童子箓(给儿童做的,受箓后不会碰到邪气,平安成长,画有三十六员天兵天将)。(2)益寿箓(是儿女给父母做的,受箓后可延年益寿,此箓画有历代天帅像)。(3)超拔灵(超度亡人的,使亡人在地狱少受罪,此箓画有救苦天尊和十殿阎罗等。“箓”内容一般分为六卷,第一卷是玉皇大帝的像,共三至四张。第二卷是历代天师(从一代到当代)及其妻子的名字和像,共六张至七张。第三卷是三百六十个天地罡的名字和像。共一百零三张。第四卷是十恶十善(天堂地狱之类)的图像,共四至五张。第五卷是受“箓”人的形像,共三至四张。第六卷是土地公公等像。 箓是用刻板人工印刷的,印好晒干后,还要用五彩颜色描绘头部。木刻板的所有权归张天师,在六十三代张恩溥做天师时,上清镇先后有六家制“箓”店,其中李德记、戴彩云两家时间最长。箓印好后,还要经天师府的制箓局加盖张天师的印(即阳平治都功印),才能装订出售,过去,箓大部分是运到苏州和上海出售。驻上海售箓的是一个道士叫张小山,驻苏州售箓的的叫高正庭(江西金溪人),经在苏州调查,据“玄妙观”的老道长反映,确有售箓店,并回忆到箓的形状,系用龙虎山特产的龙须草扎起来的一捆一捆的箓像,可惜没有保存,原来箓像未能看到。

三、经箓:是《道藏》的别名。据《云笈七签》卷四十五《明正一箓第三》说:“箓者,太上真神之灵文,九天众圣之秘言”。张道陵修道鹄鸣山中造正一盟威经箓二十四品。经箓的名称很多,如《太上正一三五都功经箓》、《正一盟威经箓》、《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上清大洞经箓》、《五千文箓》、《洞玄箓》

四、箓牒:正一道徒受戒的凭证。道徒受了箓等于有了任命状可以做法师,在神灵界既有了职务,又有了权力,根据所受箓的等级,如隋书经籍志上说:“其受道之法,初授《五千文箓》,次授《三洞箓》,次授《洞玄箓》,次授《上清箓》,来行使遣神役鬼的权力。

五、醮坛的名称:如箓斋、黄箓斋、玉箓斋《道门经相承次序》说:“金箓上元,天主;黄箓,下元,主地,玉箓,中元,主人。”

根据“箓”的不同意义和性质,因之箓的功用也膊幌帧,作为“经箓”的箓,是道徒“超凡入圣”的阶梯,“修证真仙”的必要途径。《洞玄灵宝课中法》说:“箓者,戒灵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正一修真略仪》亦说:“世人受道经戒,佩服箓文,纵未能次第依法修行,亦已不为下鬼,轮转不灭,与道有缘。”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则可知经箓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勉强弟子按箓上记载的法门去修行学道,故《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卷上中说:“若能修持经箓中妙行法门。常令身心清净,神精明,年龄既高”。 作为记箓天神名册的“箓”,它的作用《正一修真略仪》说:“箓以检核三界官属,御远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又当诏令天地万灵随功役使,分别仙品,众官吏兵,亿乘万骑,仙童玉女,列职之事驱策给侍之数目”。即按照天神的旨令,检劾三界官属之功过,同时也按他们的职责去役使他们。道士做法事,主要依靠驱使“灵”文中的功曹官属,方能拔度生灵,救济困厄,所以要背熟箓文听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包括日、月、星、山川、河泊等)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箓”文成为道士,法师,辅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禳灾的主要手段。《正一法文科戒品》说得更为清楚,“总统天地一切鬼神,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通达神仙,莫先乎正一矣。”因此在道门内把“箓”文视为瑰宝。 作为“符箓”的“箓”,其作用和符相同,如“童子箓”、“超拔箓”、“延生箓”等。

斋的原意齐和净,即祭神前使自己身心清洁,言行规整,以表示对神的尊敬之意,它的根源是从古代祀神、祈福等巫觋仪式中发展而来的。古人祭祀鬼神,特别讲究净民诚意,在《庄子人世间》中,庄子就假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说明,澄心静虑,不存杂念的“心斋”,比“不饮酒,不茹荤数月”式的“祭祀之斋”更重要。古人认为只有诚心诚意,鬼神才会受到感动,来消灾降福。否则心不诚则神不灵。所谓“及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乐听,心不苟虑,手足不苟动。”《礼祀祭法》说的就是这种意思,《孟子离娄》:“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礼记曲礼》:“斋戒以告鬼神”,说的都是这种意思。 如果说:“斋定其心”是表现人们对神的虔诚之心,那么“洁净其体”,则在谎诚之心上又增加乞求神灵庇佑的迫切心情,希望借助超人间力量来拯救自己。他们认定神与人一样有同情与怜悯之心,谁最受苦,他就同情谁,谁最虔诚他就怜悯谁。在这种仪式中,人们或是沐浴斋戒,不近腥荤,不行房事,以表示自己虔诚,或毫无保留地向神倾诉自己的罪愆,以求神的宽恕,或折磨肉体求得神的怜悯与同情。因此,对神的真诚信仰,加上“斋定其心,洁净其体”及自我折磨,正是“通神”或“见鬼”的门径,所以《礼记祭法》又说:“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

早期太平道与五斗米道时,已有斋醮活动。《太平经》中载有向天神祈祷和称谢等仪式,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施行符祝,令病人悔过。五斗米道的祭酒,还负责为病人向天、地、水三宫请祷,五斗米道还规定于五腊日“斋戒沐浴,朝真行道。”看来原始道教时期斋醮活动内容还不够丰富,科仪也不够完备,后来太平道遭受镇压,张鲁的五斗米道被招降,它们的斋醮科仪逐渐荒废了,迨魏晋南北朝贵族道教改革原始道教,对斋醮科仪进行整理和补充,特别是道教大师陆修静对斋醮科仪十分重视,他在总括三洞的基础上,撰写了众多的科仪著作,《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说:“陆天师复职撰次,立为成仪祝香启奏,出官请事礼谢愿念,罔不一本经文”。后来逐步形成了所谓九斋十二法,三录七品,六种斋和十二种斋等。

所谓十二斋《洞玄灵宝五感文》说:上清派的斋法有两种,叫“绝群离偶法”和“孤影夷豁法”。灵宝派的斋法有九种,叫金录、黄录、明真三元、八节、自然、三皇、太一、指教等。正一天师派有一种叫涂炭斋。这些斋法各有不同,上清派的两种比较简单,主要离群索居,独处静默,绝食服食,抱元守一,和佛教禅定方式很接近,而灵宝派各斋就比较复杂。据《隋书经籍志》、《洞玄灵宝五感文》记载,大体上在举行斋仪时,要先筑坛三层,每层“皆置绵绝,以为限域”,即每层都用竹栅栏与绳子围起来,而在每层中,又各开若干门,其中最上一层开十门,酷似八卦阵,各门都是一种象征。在坛口上安五张台案,书五方天文,“天文”上各镇以一枚金龙,一炉香火,在重坛之下,又用十二个小道士,手执幡、扇、鹤羽、节旌、跟着主持斋仪的道士吟诵步虚、缭绕旋转,但斋仪上的主角不是道士,而是为祈福消灾而来敬神建斋的俗人,称为“斋主”。据《隋书经籍志》说,他们首先斋戒沐浴,不食腥荤五辛,不行房事,然后毕恭毕敬,依次进入斋坛,“鱼贯面缚,陈说愆咎,告白神祗,昼夜不息”,一连进行三至七天或十四天,颇似基督教的忏悔祷告。而正一派的涂炭斋“以苦节为功”“以黄土泥面,被发系著栏格,反手自缚,口中含壁,覆卧于地,开两脚相去三尺,叩头谢罪”,一连三十六天。据说这种斋法威力无比。各种斋的功用,《圣纪经》说:“上清斋可先拔九幽,次及家门,后及己身。灵宝斋可以上清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清微斋法》说:“金录斋可以安国家、玉录斋可以保佑六宫、黄录斋可以拔度兆民。明真斋可以迁拔亡殁,洞渊斋可以解禳疫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内容大同小异。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斋法有的失传、有的被淘汰。

本来“斋”“醮”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后来二者又连称起来,难分彼此,有说唐以前斋法多于醮法,唐以后醮逐渐将斋法“融化”,及至近世发展成为三种,一是设供敬神活动本身称为斋,属于设供斋;二是饮食有一定限制,属于节食斋;三是去俗去思,一心向道,称为心斋。

何谓醮,《隋书经籍志》解释:“夜中于星辰之下,陈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道门定制》引杜光庭语:“醮,祭之别名也。”有人说,自古只有斋仪而无醮,只是在斋仪之后为拜谢那些在冥冥之中护卫斋场,辟斥魔灵,宣通神祗之旨的各位神灵,后来才衍生出专门祭祀供养诸神的醮仪。事实,从巫觋时代起就有祈福者自己登坛祈祷的礼神之仪,和由巫觋进行的娱乐神之礼的分别。如《楚辞九歌》巫觋们从“东皇太一”起祭,到“礼魂”“送神”为止,一会儿扮成天地星辰山川之神,向人们宣通旨意,一会儿代表人向芸芸众生,向神顶礼膜拜,正是“醮”的源头。宋玉《高唐赋》中写到“醮诸神,礼太一”,醮就是从楚地祀神仪式中演化来的。

东汉末年,占有楚地的孙权,让巫觋方士在星辰之下为大将吕蒙请命除病,是楚地祀神仪式的遗,也是道教“醮”的先声。后来大体上认定,凡祈福者或申请入道者已入坛“首过”“祈福”,道士只是在一旁主持仪事,帮助斋主通神致意的,叫做“斋仪”;由道士们祭祀的仪式,叫做“醮仪”。由于斋和醮紧密关联,斋指祭祷中必须整洁身、心、口;醮指祭祷活动,斋醮异而事同,因之往往斋醮连称,内容也不再区别,又由于道教建醮(作法事)要设坛,(有的搭台代表坛)故斋醮称醮坛。

按道教的醮坛,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祭坛。所谓“坛”即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古代的坛为祭祀天神及远祖的场所。张道陵创立道教时已初具醮坛之仪。《魏书.释老志》: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斋祠跪拜,各成道法。到了北魏,道教的醮坛规模,已相当可观。《魏书.释老志》记载:及嵩高道士四十余人,遂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其遵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斋肃祈请,六时礼拜。其后道教醮仪经寇谦之、陆修静、杜光庭等道教大师的收集、整理、改革、编纂、删定、日臻完善。到了明代,太祖于洪武七年敕礼部会僧、道拟释。道二教的科仪格式,令全国僧道遵行。正一派道士傅若霖、邓仲修等人奉旨编定《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将斋醮合并,融为一式,又吸收了相当一部分佛教的法事仪式,使道教的醮仪更是内容复杂,名目繁多,现就醮仪中有关事项分述如下:

一、醮坛的程式,一般不旬是设坛、上供、烧香、升坛、礼神、存念如法、高功宣卫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奏乐、献茶、步虚、赞颂、宣词、复炉、唱礼、祝神、送神等等。不过地区这间也有差别,名称也不尽相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二、醮仪的名称,根据龙虎山天师道祖庭的调查收集统计有(一)太平清醮,也叫罗天大醮(属于阳醮),用于普祭众神,祈求平安,赐福降吉;(二)功德醮(属于阳醮),用于晚辈对长辈思念其功德而作的道场;(三)寿醮(属阳醮),用于祝寿;(四)火醮,用于防火、灭火、退火;(五)虫醮,用于防治蝗虫和侵食庄稼的害虫;(六)万门醮,用于一个村或一个镇集体做的平安醮;(七)五雷醮,用于被雷打后而举行的醮仪;(八)保福醮,用于求福,求寿的醮仪;(九)瘟疫醮,用于发生瘟疫传染时举行的醮;(十)谱醮,用于修宗谱时给全族人所进行的祈祷。其他还有祈晴、求雨、春祈、秋报等等。后根据法事(醮仪)内容的要求,又逐渐形成二天二晚,三天四晚及时间更短的法事,以代替醮仪的名称。 天师道龙虎山地区传统的法事(醮仪),又按阴阳法分类,计有七十余折。 阳间法:折名有清水、安监斋、传递、发奏、启师、扬幡、挂榜、安监门、安监坛、分灯、净坛、迎銮接驾、开启、宿启、参社、散榜、拜斗、香歇、早朝、午朝、礼拜玉皇、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 编  著:杜光庭 卷  数:三卷 正统道藏:洞玄部神符类 衣字号 涵芬楼本第184册 新文丰本第10册 三家本第6册 道藏提要:编号388 中华道藏:道法众术道法诸经 第32册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唐杜光庭编集。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神符类。卷首有杜光庭序,内称唐乾元中(758-760)天师翟干佑梦见天尊,得丹书一轴,即《素灵符》。其后杜光庭于「天复丙寅岁请经于平都山,复得其本,编入三洞藏中」。但据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考证,「天复」无丙寅年,实际上是天佑丙寅年(906年)的误写。此书上中两卷都题为「陆先生受」,下卷题为「杜先生受」。全书收入各种符箓数以百计,据称依法书符念咒,可以「蠲疴疗疾,征魔制灵,驱役鬼神、迥尸起死,召置风雨,鞭策虎狼」。三卷符箓按主治疾病编次。首为治百病符。然后依次为治瘟疫、伤寒、寒热、头痛、腹痛、心痛、腰痛、背痛、胸痛、下痢、霍乱、便泌、淋病、疟疾等符。此外又有治疗精神心理疾病之符,如治烦闷、安魂魄、解迷惑、解悲思、开心强记等等。书中符箓大多为多个文字拼合而成,少数符中还嵌有星图、神像。

  落幡咒

  幡悬宝号普利无边诸神卫护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云旆回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

  急急如

  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元始徘徊华精茔明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降我光辉上投朱景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腾身紫微人间万事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热恼三涂中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一洒甘露水如热得清凉

  二洒法界水魂神生大罗三洒慈悲水

  润及於一切

  斗母玄灵秘咒

  玄灵节荣永保长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各保安宁

  延内真咒

  天地同生扫秽除愆炼化九道还形太真

  百官纳灵节节受新清虚掩映内外敷阴

  度命延生吉日良辰金童玉女为我执巾

  玄台紫盖冠带其身使我长生天地同根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

  玉皇光降律令敕

  破地狱咒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身随香云幡

  定慧青莲花上生神永安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轩

  破酆都离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微微开幽暗华池流真香

  莲盖随云浮千灵重元和常居十二楼

  急宣灵宝旨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今臣关告迳达九天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道�常存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解冤结咒

  众生多结冤冤深难解结一世结成冤

  三世报不歇我今传妙法解除诸冤业

  闻诵志心听冤家自散灭

  罗�真君神咒

  神首循黑道冥冥超至灵暗明期朔望

  阳德晦阴精高镇黄幡阙茅戢耀霜铃

  至心俟多福稽首讽真经

  符咒分四大要诀:

  符:就是书符,代表灵界公文和法规。

  咒:就是咒语,代表灵界密码与歌诵号令、说服作用。

  印:就是手印,代表灵界的权威和印信。

  斗:就是步罡斗,分五行、七星、八卦等各种不同罡步,是代表不同作用威力。

  符咒是中国道家灵修的哲学,也是心灵最高艺术升华。古云:『若知书符穷、惹得鬼神惊。不知书符穷、惹得鬼神 笑。』

  一道符的构成有五个主要部份组织而成:

  点符头:符咒开笔最为重要,就如同人的眼睛一般。

  主事符神:每道符的功用各有不同,什么事就该找什么主事之神符,如同现今使用者权威或教授。

  符腹内:此道符功用要用于何事作用、斩妖除邪或镇宅,在此处即可明了。

  符胆:为一道符的精华所至[生魂及灵魂],符能不能灵验全在此诀。

  符脚:[觉魂]为请兵将镇守之意,符脚变化很多,全看此道符本身用途而定,叉符脚也有口诀

茅山术的黄符常被称为“鬼画符”,那黄符上面究竟写的是什么?

黄符经常出现在**和电视剧中,但很少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可能会表示惊讶,很多人都知道,黄符是用来辟邪的。但很多人不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