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冯的古籍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5收藏

诸冯的古籍记载,第1张

汉代及以后对《孟子》的注解大多是笼统地说“诸冯”是在东方的东夷之地,没有具体地说在什么地方。此后的一些地理方志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三处:

1、在今山东省诸城市北部的万家庄乡诸冯村,其地有舜庙。明《职方地图》于“诸城”下注云:“舜生处”。清代乾隆《诸城县志·古迹考第五》载:“(诸城)县人物以舜为冠,古迹以诸冯为首。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文学家苏轼知密州(治今诸城),写下了《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开首四句云:“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是以诸城为舜生地的诸冯。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认为也在此地,云:“今青州府有诸城县,大海环其东北,说者以为即《春秋》书‘城诸’者。其地有所谓冯山、冯村,盖相传自古,窃疑近是。由此以推,则知历山、雷泽、河滨与负夏、寿丘、顿丘之皆东土,斑斑可考。”

2、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古称曹县)。一说在菏泽西北五十里,其地原有诸冯村。明《嘉靖山东通志》卷二十二《古迹》云:“诸冯,在曹县西北五十里,相传舜生之地。今按其地与姚虚相去不远,恐或然也。” 一说是在菏泽县南五十里处,如《清一统志》亦云:“诸冯,在菏泽县南五十里,相传即舜生处。”杨伯峻《孟子译注》云:“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 即指此。

3、在今山西省垣曲县诸冯山下,该县被称为“舜乡”或“帝舜故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山西三·平阳府》云:“诸冯山,在(垣曲)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舜生诸冯’,盖即此。”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越溪乡下辖村委会包括下湾村委会、大陈村委会、大林村委会、越溪村委会、盘屿村委会、山头应村委会、兴农村委会、信干山村委会、田岙村委会、白岌村委会、双盘村委会、梅枝田村委会、下田村委会、七市村委会、南庄村委会、柑桔良种场生活区。

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唐朝颜真卿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海陆变迁思想在我国起源较早。周代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认识。

东晋葛洪(283-433)在他所著《神仙传•麻姑传》中,更是借用一位女神麻姑之口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即东海由海变为陆地已有三次了。 

但在唐代之前,都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科学的论证。直到唐代颜真卿才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论证。

颜真卿(709-785),是唐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注意实地考察的学者。他不满足于闭门读书,而是勤于考察,并由此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地理知识。

唐大历六年(771年)夏四月,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城县的麻姑山山顶的一座古坛附近,发现了一些夹在岩石中石化的螺蚌壳(即一种化石)。于是他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认为这里原来应是海洋下面的地,后来才变成了陆地,这些螺蚌化石就是海陆变迁、地壳抬升的证据。

此后,他还特地将此事及结论记录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鲁公文集》卷十三)一文中,并刻石记述这一发现。《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说:“麻姑自言: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

又说“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论证海陆变迁思想的地理学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自然地理认识的一大进步。

此后的沈括和朱熹等都继续发展了这一思想。如南宋的朱熹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朱子大全•天地》) 欧洲直到达·芬奇(1452-1519)才明确提出这一思想。

扩展资料: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

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释义: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沿着太行山北行,山崖的岩石间往往夹杂着螺蚌壳及像鸟卵的石子(鹅卵石),横亘在石壁上像带子。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所谓大陆,看来都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古史记载尧杀鲧于羽山,旧说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却在陆地上。

凡黄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等河流,全都是混浊的水流。关陕以西,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最深处不下百余尺,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

-海陆变迁

白鹤殿口:越溪水畔秀美村

戴建东

白鹤殿口,是一个村的名字,这个美丽而又独特的村名,让人想起在一片广袤的原野上,一群白鹤腾飞的情景。这个原先在厚大畈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小村庄,因为一条沿溪景观带的打造而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城乡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车子沿汤山公路行驶至厚大转弯处,厚大溪两旁呈现着一大片宽阔的田野,已经谢花了的油菜田里,菜籽荚密密麻麻结满枝头,厚大畈肥沃的土地给勤劳的农人提供了丰硕的果实。目睹着广袤农田,江南稻米之乡的味道渐浓。

车子经过厚大溪大桥,向右拐便是一条新筑的水泥道路,路的两旁是肥沃的厚大畈土地,道路延伸的尽头,树木葱荣,绿影扶疏,青砖黛瓦的江南民居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这就是白鹤殿口村。

进村的公路延着厚大溪沿修筑的村道缓缓前行,溪沿两岸则是古木参天,粗壮的树枝给溪流遮起了天然屏障。村口处一座新建的牌楼古朴典雅,显现着小山村悠悠的历史文化。进得村来,沿溪边上还有多处修建的牌楼,每处牌楼都以竹木为材料搭建,既简朴又美观,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主事者因陋就简的理念。而这些竹木牌楼都冠以“鹤魂”、“紫气东来”等名称,更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不少古典氛围。

穿村而过的厚大溪源起南山腹地,流经百顷平畴。在到达白鹤殿口村时,上苍给予了这个村丰硕的厚待:千米溪流两岸,自然生长着众多柳树、枸树等绿色植物,由于长年溪水的滋润,加上厚大畈肥沃土地的养育,这些溪边树种一株株长得粗壮、苍劲,如同给厚大溪构筑了一条天然廊道。溪边常年绿树成荫,凉爽宜人,给村人以完美的休闲避暑胜地。

厚大溪属钱塘江水系,源起仙霞岭余脉分支的南山, 厚大溪流经汤溪境内,又改称为越溪,相传,越溪原为战国时期越国的边界,越溪以东为越国界,越溪以西为姑蔑国界。因为地域位置的分割,越溪以东的语系便有了浓重的吴越之音,而越溪以西的姑蔑国界,当地人的语音就有些生硬、深涩之感,虽然同为汤溪语种,但很难与纯正的汤溪城里语系相并。而白鹤殿口正处于厚大溪西边,虽归属姑蔑国界,但因其近靠汤溪城里,各种经济、文化交流都受溪东分支的影响,因而便融入了吴越语系之列。

村口建有一座简朴的殿堂,这就是白鹤殿。为什么会有这个殿名,村名和殿名是否有什么关联?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和正在殿内干活的村民攀谈起来。其中有一个名叫陈向华的村民,甚通书理,对村庄起源颇有一番见地,说起村史更是头头是道,这不得不让我深有感慨:在中国许许多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中,隐藏着能人居士。从陈向华的口述中,我们得知,在中国所有的乡村,不管村庄大小,但都以文化图腾作为村史文脉传承的根基。白鹤殿口村,这个村史自然就与白鹤有关,优美的民间传说,把我们带入了远古的岁月之中。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姑蔑国与越国相邻而居,南山仙霞岭中流出的厚大溪如同苍龙伏卧一般横隔在两国之间。从汤溪古县城南门往西南25公里,有一小村庄,村中有座殿,殿门两旁农田茅舍上空,白鹤起飞,遨游天空,百姓视其为神的化身,吉祥之物,便将该殿称之为白鹤殿。到了明成化年间,白鹤殿口村先祖陈氏,从东阳一路南行至厚大溪边,见溪边有座白鹤殿,白鹤殿门前有两棵樟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掩映着的厚大溪溪水清澈见底,白鹤殿四周土地平整,雨水丰润,正是个绝好的产粮之地。而东阳又是白鹤大帝的故里,因对其有尊敬崇拜之意,陈氏先祖于是选择在此生息,逐带家眷寄于殿中,后在白鹤殿门口修建茅屋安家,繁衍生息。因当时未得村名,有人问他哪里人?陈氏先祖随着说自己居在白鹤殿口,久而久之便成了白鹤殿口村。

优美的传说源于人们对白鹤这种吉祥鸟有一种天生的精神寄托。依鹤而居,本身就有了仙风道骨。更何况,村里果真有一座让村里人引以为荣的白鹤殿。就这样,经过数百年来的融和,白鹤殿口村就在越溪边上默默无闻地生活着,由于不是交通要塞,也非通往城乡必经之地,这里俨然成了渔人自乐的世外桃源。如同中国所有的乡村一样,白鹤殿口村也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改观。经过村书记陈定粮的一番“折腾”,加上沿溪景观和秀美村庄的建设,让这个世外桃源终于有了实至名归之感。

在陈定粮书记的陪同下,我们沿着厚大溪沿岸一路行走,整条沿溪景观带有1300米长,溪岸周边生长着的枸树、柳树,粗壮挺拔。新修建的游步道沿溪边一路延伸,小木屋、竹牌楼,随处可见。清澈的溪水因为拦河坝的修筑,更显得碧绿透彻。两架水车依溪而立,游客们新奇于这种古老的取水工具,而争相上去踏水,一试古人低水高调的智慧。

溪水因为拦筑而蓄养的丰盈充沛,在村口处形成了一个深潭,几艘脚踏游船漂浮在溪水中,供游人玩耍。陈定粮书记说,这是他们村上特地设置的游玩工具,目的就是要让前来白鹤殿口游玩的客人,留得下来,玩得开心。我们惊叹于这个农村领头雁的独特思维理念。试想,没有先人一步的开拓精神,又怎么能够在这个小山村中,建起令人瞻仰瞩目的秀丽乡村标杆呢?

沿溪绿道如同一条天然玉屏,缓缓围绕在厚大溪边,给小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光效应。一到周末时节,都市游客便会峰涌而至,游人们在溪边的林荫小道上散步闲坐,在潭水上泛舟游荡,享受着都市中渴望而不及的天然氧吧。入府时分,沿溪两岸的古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远远望去,灯火闪烁,如同天上人间,朦胧的灯光下,游人们三五成群,休闲聊天,纳凉小坐,把暑天的酷热和烦躁,都化入溪水之中,这该是一种怎么样的享受啊。

乡村风味总是有着不同的特点,白鹤殿口村也许正是用一种怡然自得的恬静之美,吸引着众多都市人类的到来。随着夏日游人的增多,村里也正在考虑设置休闲民宿,以备接待之需。而村边四周的农田里,早已种上莲藕、水果等作物。待到夏日荷叶飘香时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到哪时候,白鹤殿口村一定会有另一种风味,迎接广大游客的到来。

占城是现在的哪里

在今天的越南中、南部

即占婆补罗,简译占婆、占波。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

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

扩展资料

占城国与中国关系

占城国一直跟中国友好,唐朝时就有来往,它位于中南半岛东南端。国王阅完国书心中大喜,得知中国宝船是前来通商贸易,赶紧吩咐准备厚礼,亲往码头迎接。

国王骑大象,身披五彩衣,头戴锦花金冠,在众官员簇拥下,率欢迎队伍来到码头。欢迎队伍持锋刃短枪,打着小鼓,吹起椰笛,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情谊。

明朝占城国是哪个国家

占城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简译占婆、占波。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

占城是哪个地方

占城是现在的江苏邳州市西南占城镇。《清一统志·徐州府二》:占城“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亦元时所筑,俗名瞻王城”。占城是古国名,亦称占婆。在今越南中南部。汉至唐称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公元9世纪后期改称占城。1471年,其大部分领土被越南后黎王朝所并。17世纪末亡于广南阮氏。

占城:

占城即占婆补罗简译占婆、占波、瞻波。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占人故地原是中国汉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137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逵,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10-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1471年,后黎朝黎圣宗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归仁一带。1693年,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皇亲大臣。1697年占城国灭亡。

占城国

占城又叫占婆,是越南的占族古国,在现在的越南中部,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占族语言属南岛语系,与越南语所属语系不同。

占城国史实

宋赵汝适著《诸蕃志占城》:“占城东海路通广州,西接云南,南连真腊,北抵交趾,国都新州”。

宋景德四年,占城王派遣使奉表入贡,自称“占城国王”。占城属国包括旧州、乌丽、日丽、乌马、拔弄等十五国。

1832年明命帝在顺城_改土归流,占城人的国家完全灭亡,其后裔仍在越南极南中部和柬埔寨生活。

越溪镇位于威远县西北部,1935年建越溪乡,1958年由仁寿县划入威远县,同年改建越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距县城45公里,海拔高度:578m。东邻新场镇、连界镇,南连荣县东兴乡,西与碗厂镇接壤,北同两河镇交界。幅员面积7779k㎡。辖17个村、1个场镇社区,总人口22170人。 全镇属低山地貌,海拔高度430——851m,相对高度150——300m,土壤主要为酸性冷沙黄泥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平均气温166℃,平均降雨量1175mm左右,无霜期可达328天。

诸冯的古籍记载

汉代及以后对《孟子》的注解大多是笼统地说“诸冯”是在东方的东夷之地,没有具体地说在什么地方。此后的一些地理方志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