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帝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6收藏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帝吗?,第1张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帝吗?《黄帝内经》不是黄帝写的,而是因为黄帝家族是中国人的祖先。为了追溯它的起源,古人过去常常把文物归于黄帝。还有一些学者想让他们的学说更为世界所接受。他还为自己的书取名为《黄帝》,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黄帝内经》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代文艺编年史》中,但当时没有作者和完成日期的记录。根据《内经》中的162篇文章来看,它们都有不同的观点和风格,有些词语也属于不同的时代。所以《内经》是一个医学收藏。《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素文和灵枢。《素文》主要讲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原则、针灸等内容,大部分内容写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许多内容也来自春秋战国时期。但最终编成书的是西汉,后来唐代的王兵也补了几本。

《灵枢》是苏文不可分割的伴侣,其内容基本相同。除了脏腑的功能、病因病机外,它还侧重于经络和穴位、针刺、针灸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气一元论,认为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都是由其原始物质“气”构成的。在“人与天地相连”、“与日月相对应”的理念指导下,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针感(needlingsensation)为针刺感应的简称。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以及医生手指所感觉到的针下沉紧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与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部位特点有关。如肌肉丰厚的部位,多出现酸胀感和针下沉紧感,神经干分布的部位,多出现酸麻感;感觉迟钝的部位,多出现胀重感;四肢末端和敏感的部位,多出现疼痛感。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感应的强弱,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得气”,主要是指“针感”。当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会在针刺的部位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黄帝内经灵枢·终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纳),是谓得气。”《标幽赋》:“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形象描述。《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气速效速,气迟效迟。”这充分说明了得气与否的临床意义。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得气,如未得气,可采取候气或催气的方法,以促气至。

详见百科词条:针感 [ 最后修订于2016/4/13 15:44:41 共5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水针即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法指将药液注入穴位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水针、小剂量穴位注射法。若采用 物,则称穴位封闭。它兼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操作时,先选取穴位,然后按肌肉注射的要求刺入穴位至预定深度,微加提插,得气后,缓慢推入药液。不可伤及神经干或将药液误入血管等。注射量根据药液品种和所选穴位而定。头部01~05毫升,耳穴01~02毫升,四肢部05~2毫升,腰臀肌肉丰厚处2~15毫升。如作小剂量穴位注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10~1/2。一般说来,可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针剂均可酌情选用,如葡萄糖、维生素、普鲁卡因、当归、红花注射液及部分抗菌素等。一般常见疾病均可用此法治疗。

详见百科词条:水针 [ 最后修订于2015/5/14 9:14:44 共3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折针(breakingofinsertedneedle)即断针。是指针刺时针体发生折断的现象。见《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聚英》:“折针,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折针的原因折针多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使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 ,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原因所造成。避免折针《针灸聚英》卷三:“按《黄帝内经素问》云:‘针耀而匀’,示人临床当检视其针,令光耀滑泽,匀直而无曲损也。能守此训,自不致折矣。”提出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避免断针的。现代针具已大为改进,如能事先予以检查,并注意操作,折针是可以避免的。折针的处理一旦发生折针,医生应保持镇静,嘱患者勿移动 。若断针残端显露体外,可用镊子镊去。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陷于内者,可用食、中二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残端外露,然后用手或镊子除去。若断端埋入较深,简易方法不能取出时,如在重要脏器附近或妨碍肢体活动而有明显不适者,当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否则可暂缓取出,但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再据情处理。

详见百科词条:折针 [ 最后修订于2016/4/13 23:54:15 共49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有颅针疗法作用的穴位 2 有颅针疗法作用的方剂 3 有颅针疗法作用的中成药 4 颅针疗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颅针疗法 1 拼音

lú zhēn liáo fǎ

2 注解

颅针疗法即头皮针疗法。[1]

头皮针疗法即头针疗法[2]。

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是针刺头部某些特定的 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据古代医籍记载,头部腧穴主要治疗颅脑疾患,如中风、癫狂、眩晕、头痛等。近年,由于耳针疗法的广泛应用,有人注意探讨头皮与全身的关系,并根据头皮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空间对应关系,提出在头皮上划出若干 区,如运动区和感觉区等;也有人根据头部经络与全身的联系,扩大了头部腧穴的应用范围。头皮针疗法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推广使用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头针穴位的定取,各家主张不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山西焦顺发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提出;一种是中国针灸学会根据经络学说提出,后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针刺时一般取坐位或卧位。当选定施术部位后,行常规消毒,用26~28号1至2寸长的毫针进行针刺。针刺方向有直刺与横刺之分。横刺一针透2~3穴, 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必要时还可采用埋针法,用胶布固定针柄,埋1~3日再起针。在操作过程中,应消毒严格并防止出血。婴儿由于颅骨骨缝合部的骨化不全,不宜采用头皮针。[3]

3

脑出血

大脑为颅骨所保护,对成年人来说,针刺不易直接伤及。小儿则可能被损伤,古籍中曾记载:“若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针灸资生经·第一》),说明古人有过教训。这里所讨论的是针刺作为一种间接性损伤所导致的脑出血。对此,不仅国内有报道,日本也发现过。

小脑及延髓损伤

小脑及延髓损伤,多是毫针直接刺伤脑组织或血管所致。后果亦甚严重,往往因抢救不及而死亡。《素问·刺禁论》云:“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即相当于此类损伤。尽管小脑和延髓的损伤,在临床表现上不尽相同,但引起的原因和所导致的后果有类似之处,故一并叙述之。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当毫针刺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针刺事故之一。

脊髓损伤

针刺损伤脊髓,在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教训,《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现代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这类意外事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多。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针灸界一度曾片面提倡深刺、重刺颈背部的督脉。

周围神经损伤

针刺损伤周围神经,包括颅神经和脊神经二类。其中,针刺所致的颅神经损伤以面神经损伤多见,亦有引致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损伤的病例。针刺引起的脊神经损伤的范围涉及较广,在已有的报道中,包括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膈神经等,引起多种周围神经。

迷走神经损伤

迷走神经属于第十对颅神经,位于颈内动静脉后方。主要为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颈、胸、腹部的内脏器官和体表。特别是分布在心、肺等重要脏器,针刺不当,能引起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应。重者甚至造成心脏停搏。亦可因刺激颈内动脉窦而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关于针刺不当致迷走神经损伤的报。

意外腹绞痛

针刺还可导致其它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如刺激腹部或下肢与腹部相关的穴位可因刺激内脏神经而引起同内脏功能紊乱。此类情况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故应引起注意。其中以针刺激发腹部疼痛或疼痛加重较为常见,最早报道于上世纪60年代[1]。除体针外,耳针引起腹痛的。

意外针刺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针灸,特别是针刺,由于是一种损伤性疗法,难以做到在治疗过程中一点不痛。进针破皮时出现的疼痛和送针过程中出现的疼痛都不能称为意外,当然,尽量减轻乃至不出现刺灸所引起的疼痛是对针灸工作者基本要求。本节重点探讨针刺所致的意外的疼痛。

针灸依赖症

针灸依赖症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已超过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此种症状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交互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但对针灸治疗出现依赖的情况很少见有公开报道。但临床上确实存在。

头摇为症状名,又名摇头。指头部不自觉或不能自制地摇摆、颤动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头摇,风也,火也。二者皆主动,会之于巅,乃为摇也。”头摇有少阳经证与阳明府证之分。《张氏医通·诸痛门》:“头摇有二证,风火相煽,卒然头摇,项背强痛,少阳经证也,小柴胡去参加防风;里实腹痛,不大便而头摇者,阳明府证也,凉膈散、大柴胡选用;若老人及病后辛苦人,因气血虚,火犯上而鼓动者,十全大补汤、大建中汤,并加羌活。”亦可结合针刺治疗。

详见百科词条:头摇 [ 最后修订于2016/1/17 21:27:55 共21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帝吗?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帝吗?《黄帝内经》不是黄帝写的,而是因为黄帝家族是中国人的祖先。为了追溯它的起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