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什么年代开始有染色布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中国历史上什么年代开始有染色布,第1张

古代采用菘蓝主要是用直接浸揉染色和还原染色方法来染色。

菘蓝又名茶蓝、北板蓝根等。除了广为人知的感冒药,它的叶子还可萃取蓝色染料;种子也可榨工业用油。

古代用菘蓝做染料在秦汉以前主要以浸揉直接染色:将蓝叶与织物一通揉搓,或将蓝汁揉出再以织物浸泡,辅以草木灰浸染。

汉以后逐渐发展出还原染色技术,先将菘蓝放到坑里,加水过滤,然后放到容器里再加入石灰,快速搅拌,与空气反应,氧化成为靛蓝,最后沉淀去水,剩下的泥状靛蓝即可用于染色了。

其实其原理用现代方法解释如下:

首先,要把这些植物放入水中浸泡。因为可溶于水,靛苷会从细胞中缓慢地释放出来,同时靛苷上的糖基会被逐渐水解,留下单独的3-羟基吲哚。而那些被释放出来的糖会被微生物转化成乳酸,逐步提高发酵池的酸度,进而促使更多的3-羟基吲哚从糖的怀抱中挣脱出来。

当靛苷水解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再用石灰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促使3-羟基吲哚被氧化为3-吲哚酮,此时,刚刚独立没多久的吲哚基团将再度走向联合,两个分子的3-吲哚酮会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靛蓝:一种蓝色的沉淀物。

但如果要使用这些染料的话,并不是简单地把沉淀好的靛蓝涂抹到衣物上那么简单,而是必须利用米泔水,酒糟等原料对它进行进行再次发酵。再这样得条件下,靛蓝会发生还原反应,变成无色的靛白。但是和靛蓝一样,靛白还是很难溶解在水中,于是,要再次用到石灰与靛白发生反应,让后者变成可以溶解在水中的靛白盐——直到此时,染色剂才算是真正做好。把需要染色的衣物放在准备好的染色剂中,等靛白充分地进入纤维就可以拿去晾晒了。在晾晒过程中,靛白再次被氧化,变回靛蓝,织物也就如此被赋予了稳重的蓝色。

从西汉马王堆出土的衣服和丝织品上,人们看到美丽的彩绘、印花和鲜艳的色彩:大红、宝蓝、淡蓝、翠蓝、湖蓝、叶绿、绛紫、藕荷、杏色、纯白、浅橙……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如此高超的染色技艺,让人不得不叹服。而这些绚丽的颜色,其实都来自植物和矿物。

红花、茜草、栀子、紫草、蓝靛、橡实、柿叶、冬青叶、莲子壳、鼠尾叶、皂斗、五倍子、栗壳,都可以用来提取染料。矿物中的皂矾、砂、绢云母、墨黑、金银粉,也是制作颜料的好材料。

蓝草

蓝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使用地域最广的蓝色染料。荀子的《劝学篇》里的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指的就是靛青这种蓝色染料是从蓼蓝的植物中提取的。中国古代造靛的蓝草有蓼蓝、菘蓝、木蓝等植物。

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取净叶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蓝草的根即著名中药板蓝根,其果为中药蓝实。它们皆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之药效。

蓝草又分为蓼蓝、大菁、木蓝、菘蓝等。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就是说到了农历五月,蓼蓝就要开始栽种了。

茜草

茜草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又名破血草、染蛋草、红根草等。我国应用茜草染色有3000年的历史,《史记货殖列传》有“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汉代大规模种植茜草,而且其经济效益可观。

茜草所染的红,并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红)。而茜草又分为东洋茜、西洋茜、印度茜三种,染出的色相并不一样。中国使用的茜草是属于东洋茜,染出的色相是偏橙色的,红色的感觉比较低。

《诗经》中曾以“蒨”字代指茜草。倩——青人,形容青春美丽的人,被借用来形容草,就加上草部首。于是蒨字就带有美丽的意思,用蒨字来命名的草,也就是美丽的草。茜草的美丽大概并不是因其外形而得名,是以其染出的红色而得名。

  中国古代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多样化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各种类型的纺织机

  1.纺坠

  纺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它的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新时石器时代。根据考古资料,在全中国三十几个省市已发掘的早期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坠的主要部件纺轮出土。出土的早期纺轮,一般由石片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形状不一,多呈鼓形、圆形、扁圆形、四边形等状,有的轮面上还绘有纹饰。

  作者: 楚歆慕 2008-1-29 17:2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中国古代纺织印染(转自中国风格在线)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2.纺车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3.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4.踏板织机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织品的染色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主要织品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下面分别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刺绣

  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穿针引线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中国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刺绣是一种原发性的艺术,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创造出来的。刺绣质朴纯真,表现出刺绣艺人内在的深情。

  丝绸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2.纺车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3.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4.踏板织机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织品的染色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主要织品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下面分别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刺绣

  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穿针引线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中国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刺绣是一种原发性的艺术,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创造出来的。刺绣质朴纯真,表现出刺绣艺人内在的深情。

  丝绸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两个鼎盛期。在丝织方面也是空前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并有许多实物流传下来。长期以来,中国不但是发明丝绸的国家,并且是有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由于高级丝织品的向外输出,中国被世界各国誉为"丝

  国"。

  现在所称的"绸",是丝织物类称。绸,质地较细密,但不过于轻薄,有生织、熟织、素织、(平纹上起简单花纹)之分。

  中国丝织物的图案花纹,一开始就呈现出丰富多采的景象。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且又与同时代的艺术装饰相映照。中国传统的工艺装饰图案,在题材和内容上不仅讲究形式的美感,更强调吉祥的含义。那些辟邪驱恶的命题也是为了平安纳福。

  丝绸锦缎,以其华美高贵的品质赢得了全人类的珍爱,又以各种不同的织造技艺使其繁杂多样,加之风格独异的艺术匠心,因而造就了三千年的辉煌。

  服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影响而生成的。汉唐(公元前206--公元907)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清代(公元1644--1911)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以上衣下裙为时尚。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裙子、大衣、围巾、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彻底摆脱了老式样,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著。

  地毯

  中国约在(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之间(1860-1871)开始生产地毯。地毯图案设计,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最后的几年。20世纪初,中国地毯在图案设计、设色、工艺三方面渐趋成熟,至20年代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地毯。

  中国地毯的标准制式:

  地毯图案的基本章法,主要反映在内纹样的布局以圆夔纹样为主占据地毯中心部位,四个角隅由等边三角形的角云装饰,地毯的外部环绕着小边和大边,地毯的边缘是一圈狭窄而没有任何装饰的匝边。

  清代(公元1644--1911)的地毯。主要用于朝廷礼仪、帝后生活以及京中官宦人家,少数为民间喜庆活动使用。

  中国地毯图案的格局、纹饰以富丽堂皇、庄重肃穆、色彩典雅而不媚俗蓍称于世。1920年以后,中国地毯又产生了彩枝式、美术式等类图案。

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它们的提取和施染方法各不相同。

矿物颜料

前面提到的天然赤铁矿,是最早利用的矿物颜料,到春秋战国时期,仍然用来涂染粗劣的麻织物。当时称作赭衣,可能是用天然赤铁矿石粉涂染的,无领的赭衣作为罪犯的囚衣。此外,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是古代重要的染红用的矿物颜料。在《考工记·钟氏》中曾经记述用丹涂染羽毛,丹就是朱砂。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麻布以及刺绣印痕上,都有用丹涂染的痕迹。由于朱砂颜色红赤纯正,经久不褪,一直到西汉,仍旧用它作为涂染贵重衣料的颜料。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朱红菱纹罗绵袍上的朱红色,经X射线衍射分析,它的谱图就和六方晶体的红色硫化汞相同。朱砂或赭石颜料施染以前,都要经过研磨,并且加胶液调制成浆状,才可以用工具涂到织物表面。从上面说的出土纺织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颜料研磨已经相当精细,涂染技术十分精良。除染红色的朱砂、赭石外,其他的天然矿物颜料有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染绿的石绿等。

植物染料

我国古代所用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按化学性质和染色方法来分,有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和还原氧化染料等。

直接染料和碱性染料栀子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应用最广泛的直接染料,《史记》中就有“千亩卮茜,……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秦汉时期采用栀子染色是很盛行的。栀子中主要成分是栀子苷。这是一种**素,可以直接染着于天然纤维上。又富含小檗碱的黄檗树的芯材,经过煎煮以后,也可以直接染丝帛。《齐民要术》中就曾经记述黄檗的栽培和印染用途。小檗碱属碱性染料,用来染丝绢、羊毛等动物纤维很适宜,南北朝时期的鲍照(约414—466)曾经写出“锉檗染黄丝”的诗句,表明当时用黄檗染丝很盛行。这不仅由于它染色方便,也因为小檗碱具有杀虫防蠹的效果。

媒染染料 茜草是我国古代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媒染植物染料之一,《诗经》曾经描述茜草种植的情况(《郑风·东门之》:“茹■在阪”,“茹■”就是茜草),并且讲到用茜染的衣物(《郑风·出其东门》:“缟衣茹■”)。茜根中含有呈红色的茜素,它不能直接在纤维上着色,必须用媒染剂才可以生成不溶性色淀而固着于纤维上。古代所用媒染剂大多是含钙铝比较多的明矾(白矾),它和茜素会产生鲜亮绯红的色淀,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都是用茜素和含铝钙的媒染剂染的。可以媒染染红的除茜草外,还有《唐本草》记载的苏枋木,也是古代主要媒染植物染料。这种在我国古代两广和台湾等地盛产的乔木树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精”红色素,它和茜素一样用铝盐发色就呈赤红色。

《尔雅》中的“藐茈”(紫草)是古代染紫色用的媒染染料。紫草根中含有紫草素。可以染黄的媒染植物染料更多,如荩草中含有木樨草素,可以媒染出带绿光的亮**,古代专用荩草(古时称作盭(lì)草)染成的“盭绶”,作为官员的佩饰物。又如栌和柘,“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本草纲目》)。槐树的花蕾——槐米,也是古代染黄的重要媒染染料。桑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食疗本草》、《雷公炮炙论》)。栌和柘木中含的色素叫非瑟酮,染出的织物在日光下呈带红光的**,在烛光下呈光辉的赤色,这种神秘性光照色差,使它成为古代最高贵的服色染料,《唐六典》记“自隋文帝制柘黄袍以听朝,至今遂以为市”,到明代也是“天子所服”。这一服色制度以后也传到日本。

我国古代所用的铝媒染剂除天然明矾外,也利用富含铝盐的柃木、椿木灰作媒染剂,在宋代还有利用溶有铝盐的大庾岭河水媒染苏枋的。

栎树(就是橡树,在《诗经》中称作“朴樕”,见《召南·野有死麕》)和我国特产的五倍子都含有焦棓酚单宁质;柿子、冬青叶等含有儿茶酚单宁质。单宁质直接用来染织物呈淡**,但是和铁盐作用呈黑色。《荀子·劝学篇》中所说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就是硫酸亚铁(古时又称青矾、绿矾、皂矾),用单宁染过的织物再用青矾媒染,就会“与之俱黑”。黑色在古代大都作为平民服色,到秦汉时期“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后对染黑所需的铁媒染剂数量越来越多,到公元六世纪前后,我国劳动人民便人工制造铁媒染剂。含单宁的植物还有鼠尾草、乌桕叶等也是古代有文字记载可以染黑的原料。其他如柞、石榴皮等虽未有记载,但是一直到解放前都是我国广大农村所使用的染黑染料。

还原氧化染料《诗经小雅·采绿》中的“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蓝草,就是天然还原氧化染料。蓝草中含有靛苷,经水浸渍以后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周代以前采用鲜蓝草浸渍染色,所以《礼记·月令》有“仲夏令民勿刈蓝以染”的规定。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采用发酵法还原蓝靛成靛白,可以用预先制成的蓝泥(含有蓝靛)染青色,所以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篇》)的说法。公元六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尽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蓝草制蓝靛的方法:“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用石头或木头镇压住,以使蓝草全部浸于水中,浸的时间“热时一宿,冷时再宿,”然后过滤,把滤液置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待溶解在水中的靛苷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以后产生沉淀,再“澄清泻去水,”另选一“小坑贮蓝靛”,待水分蒸发后“如强粥”,盛到容器里,于是“蓝淀成矣”。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备蓝靛工艺操作记载。到明代,可以制蓝靛的已经有五种蓝草,并且人们已经观察到靛蓝染后“红焰之色隐然”(《天工开物》),说明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注意到天然靛蓝中还有少量靛红存在。

其他染料 红花,是古代可以染红的植物染料之一。秦汉时期,就有“种红蓝花以为业”的人。红蓝花是就红花,含有叫红花苷的红色素和一种**素,红花苷可用碱液从红花里浸出,再加酸就呈带有荧光的红色。《齐民要术》中曾经详细地叙述了从红花中浸渍和萃取染料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当时用的酸是“粟饭浆水”和“醋石榴”等有机酸作发色剂。《天工开物》中又增添乌梅作发色剂。石榴和乌梅中的有机酸是多元酸,发色效果比“粟饭浆水”中的醋酸(一元酸)要好,中和的时候沉淀既快又颜色纯正。用红花染过的织物,如果要剥掉原来的红色,只要“浸湿所染帛”,用碱性的稻灰水滴上几十滴,织物上的“红一毫收转”。洗下来的红水也不丢弃,“藏于绿豆粉内”,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释放出来染红,“半滴不耗”。(《天工开物》)

除红花外,还有地黄、冬青叶等都可以作为碱性染料(《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中国历史上什么年代开始有染色布

古代采用菘蓝主要是用直接浸揉染色和还原染色方法来染色。菘蓝又名茶蓝、北板蓝根等。除了广为人知的感冒药,它的叶子还可萃取蓝色染料;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