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姓氏的来历,大致分有几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5收藏

我国姓氏的来历,大致分有几种,第1张

“姓”产出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记,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

一般来说,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氏。随着历史发展,到了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战国时,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而且平民也开始有姓。

关于姓氏有9种,列举如下:

1、以动物为姓,如龙、凤、牛、马等。

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4、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等。

5、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特征为姓氏,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7、以祖先爵位或谥号为姓,如庄、康、武、恒等。

8、以次第为姓氏,即家族中兄弟排行或亲属辈分等为姓,如家族叔孙、季孙、第二、第五等。

9、以母系氏族时的部落为姓,其姓多有“女”字部首,如姜、姬、姒等。

-姓氏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直接以“官”为氏者有三氏最为有名,皆为复姓,即:晋王官氏,鲁亓官氏,楚上官氏。

上官,出芈姓,是楚国以邑为氏者。而王官氏、亓官氏则出姬姓,是以职为氏,即以官职称谓为姓氏。

亓官,是鲁国掌管“笄礼”的官职。在古代,笄礼是少年年至十五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的象征。因此,古人十分看重这个仪式和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设有这个官职。

王官,是晋国掌管君主生活起居的官职,后演变为专职负责管理“王主”生活起居的官职,而负责君主生活起居的职能转由“内侍”、“宦官”承担。秦国也有同称官职。在古代,诸侯国君主之女被称作“王主”,又称“翁主”。在史籍《汉书·成帝纪》中记载:“周王赐诸侯王、丞相、将军、王太后、公主、王主、吏两千石黄金……”张晏注:“王主,王之女也。”颜师古注:“王主,则翁主也;王自主婚,故曰王主。”

晋国的王官之子孙后裔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王官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王氏、官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虢国上阳城王官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虢国,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姬姓封国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时期的虢国从陕西宝鸡迁都到上阳城(今河南三门峡),直到周惠王二十二年(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5年),被晋国君主晋献公姬佹诸假虞灭虢,留下了“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

虢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远古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阳城,是虢国的都城,即今三门峡市上岭村附近的李家窑遗址,北依黄河,南望崤山。传说四千年前,华夏祖先大禹为疏黄河之水用神斧劈开山岩,形成人、鬼、神三门,三门峡因此得名。

王官邑,即今三门峡湖滨区王官沟流域,在春秋时期晋献公灭了虢国之后,成为晋国大夫的封邑。其住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王官氏,后多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王氏者。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职,出自魏、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王官、职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汉末曹魏国时期至晋朝初期,朝廷的官吏队伍中有一批被称为“王官”者,其身份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北齐政权中则称之为“职人”。

“王官”与“职人”的存在,显示了当时在政府官员队伍中,存在着候选者与现任者两大部分结构体系。在北魏和北齐的史料之中,都可以看到被称为“职人”的人。

对于“王官”与“职人”的身份,有的学者认为是流外官,并将之比拟于唐朝时期的“职掌人”。有关“王官”与“职人”的史料并不太多,并且都较为隐悔。不过从已有材料看来,有学者认为所谓“王官”与“职人”很可能就是指有散阶、散官而无实官的人,这些人和职事百官一起,构成了朝廷官员队伍的两大类别。

对“王官”与“职人”的确认,有助于了解那段历史时期文官制度的某些重要侧面。

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到北魏末年孝庄帝和前废帝时,由于战事频繁,王朝不止一次地下诏招募从征者,并在官阶上给予相应酬报。在当时,一些诏书中就涉及了“职人”。在史籍《魏书·孝庄帝纪》建义元年(公元528年)中记载,北魏政权为征讨葛荣、邢杲:“诏直寝纪业持节募新免牧户,有投名效力者授九品官。己酉,诏诸有私马仗从戎者,职人优两大阶,亦授实官;白民出身外优两阶,亦授实官。若武艺超伦者,虽无私马,亦依前条;虽不超伦,但射槊翘关一艺而胆略有施者,依第出身外,特优一大阶,授实官。若无姓第者,从八品出身,阶依前加,特授实官。”诏书中的招募对象,包括新免牧户、白民,此外就有“职人”在内。朝廷对从征者酬报的官阶,是依其是否有私马及是否“武艺超伦”而异的。又据史籍《魏书·孝庄帝纪》建义二年(公元529年)农历5月记载:“辛酉,诏私马仗从戎优阶授官。壬戌,又诏募士一依征葛荣。甲子,又诏职人及民出马优阶各有差。”

在史籍《魏书·孝庄帝纪》中所记载的诏书只是节录,语焉不详,所以有许多居间的层次祗能通过份析来判定。例如根据孝庄帝建义元年诏,白民有私马仗从戎者“出身外优两阶,亦授实官”,那么可以推测没有私马仗的从戎者,王朝就祗给予“出身”并“授实官”,而没有“优两阶”的待遇。同理,职人有私马仗从戎者“优两大阶,亦授实官”,那么没有私马仗的职人,也可以推测他们祗“授实官”,同时就没有“优两大阶”的待遇了。对此可注意到:对职人以外的其他各种情况,都有给予“出身”的优惠,唯独对职人就没有这样一条;对职人王朝仅仅是“优阶”和“授实官”而已。这反映了职人是已有出身但尚无实官者。在《魏书·食货志》中记载:“庄帝初,承丧乱之后,仓廪虚罄,遂班入粟之制……职人输七百石,赏一大阶,授以实官;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一千石加一大阶;无第者输五百石,听正九品出身,一千石加一大阶。”

在入粟酬报上,对职人仍未提及“出身”的给予,这说明“出身”对职人并不构成问题,他们已有出身。而对白民入粟者,朝廷仅仅是给予出身,入粟多者再加一大阶而已,但并不授予实官;但对职人就不同了:由于他们已有出身,所以“赏一大阶”外还要“授以实官”,纔能构成与白民相称的酬报。又《魏书·刑罚志》中记载:神龟中……尚书三公郎中崔纂执曰:“伏见旨募若获刘辉者,职人赏二阶,白民听出身、进一阶;厮役免役,奴婢为良。”这条记录表示,职人是已有出身者,所以悬赏时对职人捕获逃犯者赏以二阶;而白民尚无出身,故给予出身(从九品)后再进一阶,与职人的“赏二阶”是相当的。职人虽拥有出身却闲居待调、并无职事,这一点近于白民,所以朝廷号召他们为捕获逃犯尽力;百官则各有所司,就不能旁置了官守去承担捕获义务了。

大致可以这样推测:

第一,职人本身就是已有出身的人,所以朝廷就没有再给予出身的必要了;

第二,职人尚无实官,所以朝廷要以“授实官”作为优惠(对以私马仗从戎者,还要在优两大阶的基础上授予实官)。

职人的出身构成了选举资格,是闲居候选者;朝廷允许他们通过从征、入粟或捕获逃犯等贡献,来提高原有的阶级和优先获得实官。出身首先是一个品阶,是独立于实官即职事官之外的,它也构成了一个候选实官的资格。但从制度上说,当时决不会有祗有品阶而无衔号之事。

职人应该是拥有散官名号的,他的出身品阶体现于散官、散号。由上面的引述还可看到,职人的原有出身或阶级应该在九品之内。白民、甚至新免牧户、伎作户和杂户获得的出身都在九品以上,职人当然不会比他们品阶更低。而且,牧户、伎作户和杂户如果获得了九品出身,此后也就成了流内职人了。

按照北魏孝文帝创制的流内九品及流外七品之制,“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这是清流士大夫阶级;流外七品则为“小人之官”,可以说就是胥吏的层次。

“职人”不但与“白民”有别,而且与“实官正职”也有区别。其有异“白民”是因为他们拥有王朝的名号官阶,但因为其所拥有的祗是散号、散阶,在没有官守一点上近于白民。至于“实官正职者”,则“亦列名贯,别录历阶”,其“奏按”别为一类另作处理。

“职人”这个称谓很容易造成误解,使人误以为他们是职事官员或职掌人。其实不是如此,这个“职”字,祗表明他们业已出仕受命于朝廷、拥有了名位,从而不同于平民了,如此而已。从广义上说,受命于朝廷者都是“职人”,但因职事官自为一类,职事之外的那些仅有散号者遂漫以“职人”称谓之。

北齐政权中有几份泛阶诏书,同样可以显示百官与职人的两分。如在《文馆词林·北齐武成帝大赦诏》中记载:“九州职人并进二级,内外文武百官并进一级。”《北齐书·幼主纪》中记载:“天统三年(公元567年)二月帝加元服,大赦,九州职人各进四级,内外百官普进二级。”

“王官”与“职人”者,有终生不得实官实职者,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传家荣誉者,引以姓氏,称王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王氏。这个复姓现在还有。

各大姓氏世家介绍:赵氏出自嬴姓、钱氏出自周代、孙氏出自姬姓、李氏出自赢姓、周氏出自姬姓、吴氏出自姬姓、郑氏出自姬姓、王氏出自姬姓、冯氏出自姬姓、陈氏出自妫姓。

1、赵氏: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的曾祖父名叫昌意,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孟亏,次子叫赵累。赵累官居赵国国君,是赵国的开国君主,后来他的子孙以国为姓,称赵氏。

2、钱氏:出自周代,以官为氏。周朝时设有钱府,为五官之一,钱府的官员称为钱官,其后代就以官职为姓,称钱氏。

3、孙氏:孙氏出自姬姓,以祖父名号为姓。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名叫孙叔敖,他的后代以祖父的名号“孙”为姓。

4、李氏:李氏出自赢姓,以官职为姓。周朝时设有大理寺,为司法机关,大理寺的官员称为大理,简称李,其后代就以官职为姓,称李氏。

5、周氏:周氏出自姬姓,以国号为姓。周朝的王族,是黄帝的后代,以国号为姓。

6、吴氏:吴氏出自姬姓,以国号为姓。周朝时,有吴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吴国的国君的后代以国号为姓。

7、郑氏:郑氏出自姬姓,以国号为姓。周朝时,有郑国,是周朝的诸侯国,郑国的国君的后代以国号为姓。

8、王氏:王氏出自姬姓,以官职为姓。周朝时设有王宫,为王室的宫殿,王宫的官员称为王宫,简称王,其后代就以官职为姓,称王氏。

9、冯氏:冯氏出自姬姓,以祖父名号为姓。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名叫冯煖,他的后代以祖父的名号“冯”为姓。

10、陈氏:陈氏出自妫姓,以国号为姓。周朝时,有陈国,是周朝的诸侯国,陈国的国君的后代以国号为姓。

有的是以居住的地名作姓,比如东门、西门、东郭、南郭等(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称为“郭”)。

  有的用官职名称作姓。比如,“司”是主持的意思。司空,专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司寇,掌管治安;司马,是军事长官;司徒,主管教育民众和行政事务,职位相当于宰相。

  有的以国名作姓。周朝有个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就用“钟离”作姓;春秋时有个国家叫淳于,后来被别国灭掉,他们的子孙就用“淳于”作姓。

  有的把国名、地名结合起来作姓。商纣王有个叔叔叫箕子,他经常劝商纣王不要贪图享受,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纣王非但不听,反而把他关起来。周武王灭商以后,把箕子放出来,还要封官。但箕子不愿做周的臣子,来到辽东,建立了朝鲜国。他的子孙有个封地在“于”这个地方,于是就从国名、地名中各取一个字合为“鲜于”用来作姓。

  有的用部落名称作姓,比如“万俟、慕容、尉迟、宇文”等。它们在古代都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族人后来就用这些部落名称作姓。

  有的用某种称呼作姓,比如“公孙”。在古代,按照周朝的世袭制度,国君由大儿子继位,继位前称太子,其他的儿子则称公子,公子的儿子便称公孙。他们的后代有的就以“公孙”为姓。

  有的以别称为姓。春秋时鲁国大夫少正卯,学问、口才很出色,在社会上名气很大,被大家称为“闻人”。他的后代就用“闻人”作姓。

  还有的用家族中的辈分作姓,如“长孙”。也有用祖辈的字作姓,如“皇甫”等。

  “诸葛”一姓起源有两个,一是相传葛伯的封国灭亡之后,国人有一些迁居山东诸城,因此称“诸葛”。另一个是说,秦末陈胜起义,大将葛婴屡建战功,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杀害。后来西汉文帝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他们的后代就用“诸葛”作姓。

中国的姓氏的产生:

一、以封国、邑、居住地为姓

以封国为姓的这类姓氏起源是比较早的,主要是来源于夏朝,在夏朝的时候,主要实行的分封制,所以当时以封国为姓氏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黄、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等,都是以封地为姓,并且到了如今成为了常见的姓。

有以封邑为地的,这个跟封国不同的是,邑一般是一国君王分封给贵族的田地,而这些贵族的后裔就用邑为姓,据统计,以邑为姓的大概有200个,如尹、魏、韩等。

另外还有以居住地为姓的,相传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还有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所以就用东郭、南郭等为姓。

二、以官职为姓

以官职为姓的起源还是挺多的,在先秦时期,很多官职都是世袭的,就算后来失去了官职,但是他们的后代也是会用这些官职的名称来称呼这个家族的,以表示他们的社会地位。

例如西周时期的官职: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每一种官职都是由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自然这五种官职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当作姓了。

三、以职业为姓

以职业为姓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了,因为在古代,除了官职是可以继承外,一般人的手工业和技艺也是家族世袭的,主要是为了使技艺不被失传,并且还能够提高技艺水平,到后来就成为了一个姓氏的来源,例如陶姓,就是来自很古老的制陶技术,还有巫、卜、匠、屠等都是一种职业。

四、以氏族图腾为姓

姓氏最初就是源于图腾,那个时候人们会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者物体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者保护神,例如马,龙,凤,山,水,花,叶等等都是与古代的图腾信仰有关系的。

五、以先人的的字、名、谥号为姓

以先人的的字或名作为姓是比较多的,据统计大概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将近有200个,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

还有以谥号为姓的,不过谥号是在周代才有的,就是帝王、贵族在死后等到的称号,在秦朝时期废除过,到了汉代又重新恢复了,一直到清代,例如文姓就是来源于周文王姬昌,文就是姬昌的谥号。

六、赐姓与改姓

赐姓一般是帝王为了赏赐有功之臣的一种手段,例如唐代会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时期帝王就赐以朱姓。

而改姓,除了因为赐姓而改外,还有因为避讳而改的,主要是为了避讳帝王的名,不能与皇帝有相同的字,例如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除此之外还有因为避祸而改姓的和少数民族改汉姓的。

七、以兄弟次第为姓

一个大家庭,人数肯定很多,所以就会有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的,例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

出自周代,以官职名姓。据《姓源》所载,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刘定公夏,周代人,周大夫刘康之子。刘康公为春秋时人,其事迹见于《左传》。刘定公夏可能夏为其名,其它不详,后世官姓有尊其为始祖的。

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为多。官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七十四位。官姓之具体得姓地不详,但其得姓于北方应无疑问。这支得姓于北方的姓氏后世却昌盛于南方,由于官姓在产生以后一直表现的很沉寂,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宋元,故官姓早期之繁衍情况令人难知其详。

官姓的分布:

官姓为当代排行第二百七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另外,有资料讲“官熙,宋时平度州上蔡人,州巨族”,表明宋时在平度州上蔡(今山东平度)一带也聚集着官姓大族。宋元之际,在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北方省份均有官姓人家。

而在南方的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官姓已经广布,且人口众多。唐末官膺世居东阳,因后唐懿宗年间,唐道渐衰,黄巢播乱。始祖母朱氏迁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居住,得免于祸。明初,山西官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等地。

-官姓

B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度,卫国是当时著名的诸侯国之一,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起源于封国名。因此选B

点评:中国古代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我国姓氏的来历,大致分有几种

“姓”产出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记,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