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秘,精神乃固,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源自哪里?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指极端的两端往中间互补,也就是下沉的阴让它升上去,向外发散的阳要让它下降或收藏,使其平衡。
出自《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
精气神
精 、 气 、 神 , 道 教 内 丹 学 术 语 。 从 渊 源 上 看 , 道 教 内 丹 学 的 精 、 气 、 神 概 念 乃 发 端 于 先 秦 哲 学 与 医 学 。 《 周 易 · 系 辞 上 》 说 : 「 精 气 为 物 , 游 魂 为 变 , 是 故 知 鬼 神 之 情 状 。 」 意 思 是 说 , 精 致 的 气 凝 聚 而 成 物 形 , 气 魂 游 散 而 造 成 变 化 , 考 察 物 形 的 变 化 , 这 就 能 够 知 晓 「 鬼 神 」 的 真 实 状 态 。 在 上 古 哲 学 中 , 不 仅 有 「 精 气 」 的 概 念 , 而 且 有 「 精 神 」 的 概 念 , 《 庄 子 · 列 御 寇 》 在 描 述 「 至 人 」 的 生 活 状 态 时 即 使 用 了 「 精 神 」 的 术 语 。 在 《 庄 子 》 中 , 「 精 神 」 指 的 是 人 的 「 心 志 」 。 战 国 以 来 的 「 医 家 」 既 使 用 「 精 气 」 概 念 , 也 使 用 「 精 神 」 概 念 。 如 《 黄 帝 素 问 · 生 气 通 天 论 》 即 说 : 「 阴 平 阳 秘 , 精 神 乃 治 ; 阴 阳 离 决 , 精 气 乃 绝 。 」 《 素 问 》 这 里 所 谓 「 阴 」 指 的 是 蕴 藏 「 精 气 」 的 脏 腑 , 而 「 阳 」 指 的 是 保 卫 脏 腑 的 外 围 组 织 。 在 《 素 问 》 看 来 , 脏 腑 必 须 平 和 , 而 外 围 组 织 则 应 坚 固 而 不 泄 漏 。 如 果 脏 腑 与 外 围 组 织 不 能 配 合 , 则 精 气 就 耗 散 不 能 生 存 了 。
传 统 哲 学 与 医 学 的 「 精 神 」 与 「 精 气 」 概 念 被 道 教 所 吸 收 , 并 且 重 组 而 成 「 精 气 神 」 。 道 教 内 丹 学 称 精 、 气 、 神 为 人 的 「 三 宝 」 。 「 精 」 指 的 是 构 成 人 体 生 命 组 织 的 精 华 , 这 种 精 华 可 以 从 先 天 与 后 天 两 个 层 面 来 理 解 。 「 先 天 之 精 」 , 是 与 生 俱 来 的 , 所 以 又 叫 做 「 元 精 」 , 它 是 本 原 性 的 精 华 , 「 后 天 之 精 」 指 的 是 人 在 性 交 时 所 射 出 的 精 液 。 与 「 精 」 相 对 应 , 「 气 」 也 有 先 天 与 后 天 的 区 分 。 「 先 天 之 气 」 是 人 体 原 发 性 的 「 气 」 , 故 而 有 「 元 气 」 之 称 , 它 体 现 了 先 天 原 火 的 推 动 , 所 以 , 写 作 「 炁 」 。 从 字 形 上 看 , 「 炁 」 字 底 下 四 点 , 表 示 火 在 下 燃 烧 , 这 种 「 火 」 是 生 命 的 原 动 力 。 至 于 「 后 天 之 气 」 指 的 是 呼 吸 之 气 , 也 就 是 宇 宙 空 间 外 在 之 气 , 对 于 人 的 生 存 来 说 , 呼 吸 之 气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但 这 必 须 通 过 「 神 火 」 的 温 养 才 能 成 为 内 丹 修 炼 的 能 源 。 在 内 丹 学 中 , 「 神 」 也 有 先 天 与 后 天 之 别 。 「 后 天 之 神 」 指 的 是 「 识 神 」 , 它 的 作 用 是 认 知 与 分 别 , 这 种 「 识 神 」 对 于 学 习 知 识 是 有 用 的 , 老 子 《 道 德 经 》 称 「 为 学 日 益 」 讲 的 就 是 如 何 通 过 「 识 神 」 的 作 用 来 增 加 知 识 ; 但 就 内 丹 修 炼 来 讲 , 必 须 靠 「 先 天 之 神 」 的 观 照 。 这 种 「 先 天 之 神 」 又 叫 做 「 元 神 」 , 它 是 人 本 来 的 自 我 慧 光 , 元 神 之 观 照 , 是 一 个 减 损 识 神 的 过 程 , 老 子 《 道 德 经 》 称 「 为 道 日 损 」 , 就 是 排 除 识 神 的 干 扰 , 从 而 进 入 无 为 的 直 觉 状 态 。 这 样 , 元 神 观 照 , 而 「 后 天 之 气 」 转 换 为 「 先 天 之 气 」 , 于 是 元 精 培 补 , 生 命 焕 发 出 恒 久 的 青 春 。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人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什么是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因此阴精充盛不仅生长发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强。精的来源,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即《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干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昧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饮食有方”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气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
什么是神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天下第一奇书——风水残卷《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清代摸金校尉所创,其中囊括风水阴阳之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虽然名为十六字,可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十六卷,每卷以周天古卦中的一个字为代表,共计一十六字,所以称为十六字。
十六字
这十六字分别是: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这部主要记载阴阳风水学的古籍,可谓无所不包,不仅有风水术和阴阳术,更因为它是由摸金校尉的高手所着,所以里面还涵盖了大量各朝各代古墓形制、结构、布局的描述,以及摸金校尉们在倒斗之时遇到过的各种疑难艰险。
可以说《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摸金倒斗指南”,不过这本书只是残本,阴阳术的部分并没有流传下来,仅有风水术的十六字。
晚清年间,有名金盆洗手的摸金校尉,人称张三链子、张三爷。据说摸金校尉自一古冢里掘得了十六字天卦全象,并结合摸金校尉的专利产品“寻龙诀”,撰写了一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但此书夺天地之秘,恐损阳寿,便毁去阴阳术的那半本,剩下的半本传给了摸金校尉的徒弟阴阳眼孙国辅,连摸金校尉的亲生子孙都没得传授。(出自《鬼吹灯1》)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 内容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摸金倒斗指南》,不过这本书只是残本,阴阳术的部分并没有流传下来,仅有风水术的十六字,十六字风水分别对应的内容如下:
天
这一部分主要是星学,也就是在风水术中占很大比重的天星风水,地分吉凶,星有善恶,看风水寻龙脉讲的就是上观天星、下审地脉。
地
风水术的主体是相形度地,大道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通过解读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势,判断龙脉的来去止伏,观取“龙、砂、穴、水”,这就是地字篇的内容。
人
风水有阴阳宅之说,阴宅是墓地,是为死者准备的,而阳宅是活人的居所,对于阳宅的选择,一样也有极深的风水理论,又称“八宅明镜”之术。
鬼
顾名思义,幽冥之说为鬼,这一篇主要是讲解古墓主人的情况。例如尸首和棺椁的摆放,殉葬者与陪葬品的位置,长明灯、长生烛的象征性等等,凡是墓中与死者有直接关联地,多在此卷之中。
神
自古以来,渴望死后成仙,并沉迷此道之人不可胜数,尸解成仙的事情在风水中多有记载。同形势理气息息相关,如何在神仙穴中尸解羽化是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不过就如同是“屠龙之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神仙穴中羽化眠”只是一套不切实际的空虚理论而已。
佛
风水理论体系庞大繁杂,摸金校尉所擅长的风水秘术,都是以《易》为总纲,属于道家一脉,而其余的各个宗教也都有各自的风水理论,当然也许在那些宗教中并不称其为风水。但是其本质都是一样地。佛字一卷记载的是禅宗风水。
魔
吉星之下无不吉,凶星之下凶所存,况是凶龙不入穴。只是闲行引身过。魔字篇中的内容,主说地脉天星之恶兆,使人远避地劫天祸,这是专门讲风水中凶恶征兆的一篇。
天山太极 李老师整理辑藏
(一)十三势总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
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转虚实须留意,
气遍周身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
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
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
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
工夫无息法自修。
若问体用何为准,
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
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
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
枉费工夫贻叹息。
(二)十三势推手秘诀歌
棚手两臂要圆撑,
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手使,
敌欲还招势难逞。
按劲用着倾以倒,
两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挒手用,
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
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近身迫近打,
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近前来打我,
闪开中定走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
变化无穷妙更生。
(三)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棚莫入盘,
沾粘不离得着难。
闭棚要上采挒法,
二打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
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
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
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
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
何时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
修到终期艺难 精。
(四)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
搭手遇棚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
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
力在惊弹走螺旋。
乘势进去贴身肘,
肩膀膝打靠为先。
(五)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
实实虚虚手行动。
练拳不谙虚实理,
枉费工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 ,
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实虚在,
实实虚虚攻不空。
(六)乱环诀
乱环法术最难通,
上下相随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
四两拨千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
掌中乱环不落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
发落点对即成功。
(七)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
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
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
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
重里现轻勿稍留。
(八)十八在诀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
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
肘在届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
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
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九)五字经诀
披闪担搓歉,粘随拘拿扳。
软掤搂摧掩,撮坠续挤摊。
(十)三环九转诀
太极三环九转功,
环环盘在手掌中。
变化环转无定式,
点发点落挤虚空。
见实不在点上用,
空费工夫何日成。
碧水鸳鸯落花尽,笑看刀剑傲苍穹!”
刀山剑雨厉锋芒,一代人皇尽思量
万古留今山河转,梦里刀剑镇乾坤!
红光紫气断日月,穿越时空非人间!
已非当年朝圣剑,只留地狱往生刀!”
伏尸百万英雄泣,屏风九叠海云生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阴平阳秘,精神乃固,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源自哪里?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本文2023-10-15 21:36: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