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皮入药有什么作用?土荆皮有哪些药用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土荆皮入药有什么作用?土荆皮有哪些药用功效?,第1张

土荆皮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土荆皮可以入药,土荆皮入药性温味辛,一般有很好的杀虫止痒之功,所以土荆皮多数时候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病,一般主要是外用,我们可以在一些皮肤病药物中看到土荆皮成分。那么,土荆皮入药有什么作用?土荆皮有哪些药用功效?

土荆皮土荆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Gord的根皮或近根树皮。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多为栽培。于立夏前后剥取,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又名土槿皮。

药性辛,温。有毒。归肺、脾经。

功效杀虫,止痒。

应用

1体癣、手足癣、头癣等多种癣病。有较好杀虫疗癣,祛湿止痒作用。以外用治癣为主,可单用浸酒涂擦或研末加醋调敷。现多制成10~50%土槿皮酊,或配合水杨酸、苯甲酸等制成复方土槿皮酊外用,如鹅掌风药水(《中国药物大全》)。

2湿疹,皮炎,皮肤瘙痒。可单用浸酒外擦,或配大黄、苦参、黄柏等同用。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只供外用,不可内服。

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拾遗》:“其皮治一切血,杀虫瘴癣,合芦荟香油调搽。”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根皮含土荆皮酸、β-谷甾醇、鞣质、挥发油、多糖等。

2药理作用:其有机酸、乙醇浸膏及苯浸膏,对我国常见的10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其水浸液,体外无抗真菌作用。土荆皮酸能抗癌细胞,还能抗早孕,抑制卵子受精;尚可抗中孕,但抗着床作用不明显。其提取物和制成的止血粉,实验均有良好止血作用。

3不良反应:土荆皮酸A给犬口服的中毒症状主要在消化系统,对肠粘膜的损害随剂量增大而加重,提示给药时应注意胃肠道反应(生殖与避孕,1989,1∶34)。

皮肤病治疗

1、肚脐拔火罐解决荨麻疹。将火罐扣在肚脐上,停留10--15分钟取下,每天一次,几次就会见效。

2、醋加白酒解决荨麻疹。两份食醋一份白酒混合成药液,用此药涂搽患处,几分钟后即可见效。

3、牛皮癣、头癣、各种皮肤病癣: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也可使用善鑫堂蛇胆古方水,每日2次,连用7天。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

4、牛肝粥解决蝴蝶斑。牛肝500克、白菊花9克、白僵蚕9克、白芍9克、白茯苓12克、茵陈12克、生甘草3克、丝瓜30克(后六味放入纱布包内)、大米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成稠粥,捞出药包,500毫升汤分两天服用。吃肝喝粥,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个疗程10天(两天熬一次,不要一次熬出来),中间隔一周,连服三个疗程,没有任何副作用。

5、土豆片祛痘除粉刺:粉刺、痘痘,土豆片敷脸上。土豆片有消炎的功效。也可以试试伊华浓草本祛痘水。最快最简便的方法,刚长痘痘马上用隔天就好。

6、酒泡生姜解决花斑癣。生姜250克洗净切片在日光下晒干,然后放入洒瓶内用白洒涂抹患处,一天3次勿间断,三五天就好。

7、北芪菇能解决牛皮癣。北芪菇适量,每天服用。一个月后见效。

8、脸湿疹、体股癣、皮肤瘙痒推荐用帕芙欧珍肤膏,可以治疗各种皮炎、湿疹、癣。对皮肤瘙痒的效果特别棒。我身边有得了10几年皮肤病的,去医院花了几万都没治好,用这个药膏几个疗程就彻底治愈了,是家庭必备的万能膏。

9、挖一条活蚯蚓,洗净装入瓶中,放入白糖,糖要没过蚯蚓,将瓶盖盖好。数天后,化成水,蚯蚓仅剩一条皮,将皮挑出。用该水涂抹烫伤处很快止痛、皮肤复原。

10、硫磺、鲜姜解决汗斑。硫磺50克捣碎成粉末,再以鲜姜切片蘸硫磺擦患处,每天二至三次,可在较短时间内根解决汗斑(花斑癣)。

11、把肤疾宁贴在开花瘊子上,大概五六次瘊子就可以除掉。

12、生薏米粉(细如面)500克与白糖250克拌匀,每早、中、晚各空腹食用一匙(40克),半月疣疹即脱落。末痊愈者,可再食用一周。

13、花椒能解决癣。一小把花椒粒,放无油铁锅用文火炒,成深赤色时取出擀成粉末,趁热加上香油和稀即可。在日照下,边晒边抹花椒油,连续3天(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

14、青核桃皮能解决圈癣。青核桃是圈癣的“克星”。不管圈癣长在手上、脸上或身体其他部位上,仅用小刀切下一块青核桃(不要切核桃心),马上在患部来回涂擦,一天擦4--5次(每次切一小块),用上2--3个青核桃即能解决好。注意:青核浆水不可入眼。

15、土豆能解决湿疹。把土豆切成薄片敷在湿疹上,每天敷擦几次。

16、解决扁平疣偏方。新鲜的香附草(也叫莎草)和锁眉草各七八棵,洗干净放容器里加水煮开,然后使长疣的部位迅速靠近容器,用热气熏一熏。用脱脂棉蘸着热水反复患处,直到水凉才停手。一天一次,连续三天。病程稍长的,可在换药后按上述方法再做三天。

17、大枣6枚、薏仁米30克、山药30克,每天煮粥喝,连续吃两个月,扁平疣会逐渐脱落。

18、每天用香蕉皮擦牛皮癣患部几次,连续使用,可见效。

19、双氧水是强氧化剂有杀菌作用。双氧水中兑一半水,涂在牛皮癣上。效果显着。

20、核桃皮汁能解决湿疹。用一个大口罐头瓶装核桃皮(老一点的好)7--8个,用60度白酒泡,酒以没过核皮为限,泡一个星期即可。取一支新毛笔,涂患处,每天两三次,坚持两个月治愈。

21、炸蝎子能解决湿疹。用香油每天炸六七个蝎子,坚持吃一个月,效果显着。(蝎毒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患有哮喘、气管火,常气短、气憋者应慎用。)

22、杏解决夏季湿疹。夏季是湿疹高发的季节,可以每天吃杏肉,并用杏肉涂抹患处。会有效果。

23、外用阿司匹林解决湿疹。将阿司匹林磨成粉,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天两次,几天后湿疹可好转。此法对减轻因湿疹引起的皮肤病痒有很好的作用。

24、采几条鲜榆树枝,挤压出汁液抹在牛皮癣患处(汁液仅能用一次),每天一次,连抹10天,见效。

25、浓复方苯甲酸软膏解决牛皮癣效果显着。

26、买一瓶醋,放一把花椒,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的花椒水涂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无论何种顽癣,均可解决。

27、六神丸解决夏季湿疹。把六神丸放在小碗中加适量水,研调成糊状涂抹在湿疹上,顿感清凉舒适,坚持一天两次,三四天就会好。

28、马齿苋解决湿疹。把采来的马齿苋洗净,放在开水里煮15分钟,待凉后再洗患处,每天洗两三次即可。也可把马齿苋砸烂用汤擦患处,两种方法并用效果更好。

29、樟脑酒解决局部湿疹。用250克白酒加12粒樟脑球(卫生球),放入耐高温的容器内,用火加温,至樟脑球溶化,凉后倒入另一干净器内备用,用卫生棉蘸着搽患处,一般三至五次即愈。

30、鲜丝瓜叶能解决荨麻疹。丝瓜叶洗净备用,发作时用鲜丝瓜叶搓擦,连续搓擦10多次就会好转。

临床经常用经方,因为经方法度严谨,比较规矩,对症效果不错。

之前看过一本书是经方名医田八味的后人写的叫曾荣修

记载了甘草泻心汤治疗各种皮肤病。

甘草泻心汤

主要是治疗误下后,中焦脾胃亏虚,心下痞,客气上逆。

甘草泻心汤, 伤寒、金匮均有。

伤寒论158条: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很多难治的皮肤病和这个方子的病机有相同的一面。

这个方子,甘草、大枣补中

法半夏降逆止呕

干姜温中

黄连、黄芩泻心下之热

很多临床难治得皮肤病,很多都是吃了很多苦寒药把脾胃吃坏了,导致病情寒热错杂。

而经方家曾荣修认为只要皮肤病表现“心烦不安”的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不管其他兼证。

也就是抓主证,“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兼有湿毒的加土茯苓、黄柏、苍术、金银花、玄参

加强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的效果。

临床应用于各种皮肤病,比如湿疹扁平疣、过敏皮肤病、荨麻疹效果都不错。

神经性皮炎为病症名。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癣化为主症的慢性皮肤炎症。属祖国医学“顽癣”范畴。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有关。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多发生于颈、肘、骶等部位,以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根据皮损范围大小,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型。本病常呈慢性,易于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现代西医学治疗一般采用镇静或抗组织胺药、x线照射及封闭疗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经性皮炎在中医学中称为“干癣”、“牛皮癣”、“摄领疮”等,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顽癣”。《诸病源候论》曰:“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著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外科正宗·顽癣》也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皆属风湿凝聚生疮,久则瘙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历代医家临床上多用凉血清热疏风、养血润燥、健脾渗湿等法为主,并配合外治。一些医籍,如《儒门事亲》、《本草纲目拾遗》等还有用针灸方法治疗顽癣的记载。

现代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始见于50年代中期,最初的文献多是用针灸疗法和外治法960年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内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比较普遍;针灸治疗则以皮肤针的应用报道较多。70年代,一些新的穴位 疗法,如头针、穴位注射、水灌疗法等,中药局部注射也用于治疗本病,使临床疗效有所提高。自80年代以来,除了在临床上获得较大进展外,还开展了有关神经性皮炎防治的实验研究。如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显示,此类患者大多数表现为界限性异常和轻度异常脑电图,异常率为622%,远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异常率(274%)。有人通过对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学疗法进行探索,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原因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对此病患者做说服教育以及避免再 ,可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对一组神经性皮炎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前后的血浆亮氨酸脑啡呔样物质(LEKIS)含量测定,发现针灸治疗后血浆中LEKIS比针灸前有明显增高(P<001),而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中LEKIS无明显变化。据统计,目前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一般在90%左右。

详见百科词条:神经性皮炎 [ 最后修订于2015/6/24 14:49:28 共900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樟脑酊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樟脑酊 樟脑酊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hāng nǎo dǐng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樟脑酊

22 组成

土槿皮6g,樟脑6g,斑蝥15g,酒精60ml。

23 主治

神经性皮炎。

24 樟脑酊的用法用量

每日外搽1次,用消毒纱布包,以起水疱结痂自愈。

25 制备方法

先将土槿皮、斑蝥研成粉,加入酒精浸3天。过滤后,滤液加樟脑备用。

古籍中的樟脑酊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辟虼HT

樟脑、雌黄、鳝鱼骨等分末,烧烟熏之,即以樟脑掺衣席极妙。《外科证治全书》

《炮炙全书》:[卷第三木之属]樟脑

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十第三十门]熏蚊子

传,甚妙。香附子(一斤)苍术(半斤)雄黄(别研)樟脑(别研各半两)上为细末,入雄黄、樟脑和匀,重罗过

《明目至宝》:[卷三]太玄妙方治翳障遮睛并美

芥川芎白蒺藜当归地黄上药为粗末,以碗盛之水浸,将樟脑放药上,用绵纸浆糊,谨封碗口,不要走气,以文武火

《串雅内外编》:[串雅外编卷一]禁药门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一说最早见于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他在阐述行痹的治法时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血在风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珠整个病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血虚、血热、血寒、血瘀、血燥皆可引起风证。由于其文字易诵上口,文意深刻悠远,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因而广为医家所重视、运用、充实和发展。以皮肤病为例,历代治疗风证皮肤病名方甚多,仔细分析其组成药物,每方之中都蕴含有“治血”之法,其中尤以养血、活血、凉血治风之方为多。

根据李氏的本意,治疗外风都有从血治这一思路,通过补血、养血活血促使气血流通,各种致病因子及病理产物尤其是风邪随血的运行而解除,如他列于“风痹”———行痹条下的防风汤、如意通圣散、桂心散、十生丹、一粒金丹等都使用了当归、有的还加了何首乌即是此意。

早在李氏之前,已有治外风先治血的用法,他们用行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活血的方法治疗外风。出于《和剂局方》的活络丹,《医方考》一书中对其分析道:“风邪注于肢节,久久则血脉凝聚不行,故用乳香、没药以消瘀血。”乳没温行活血、通络逐瘀,使气血畅通,则风与夹杂之寒湿不复留滞也”;金·李杲《医学发明》之大秦艽汤治外风入中经络的真中风,以地黄、当归、芍药养血活血,川芎入血分,行气活血,这一点已在李中梓对真中风的认识里见到;稍早于李氏的明代医家陈实功撰《外科正宗》,创消风散,治风毒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内不得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的风疹、湿疹,因风与热毒相合,用生地、火麻仁、当归凉血活血,亦深含治风先治血之意。由此可见,李氏这句话中的风属“外风”是显而易见的,治血不仅补血养血活血,而且前贤的行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活血的治血之法意可囊括其中,从而使这句话的内涵更充实。

更进一步讲,“治风先治血”中的风也含“内风”之意,这里所治之血实指瘀血或阴液而言。

众所周知,在中医古籍中不乏瘀血导致内风病证的记载, 现代临床在治疗各种内风病证时亦常常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且有很多治疗效果满意的临床报道。瘀血生风可以由多种原因所致。凡气虚、气滞、阴虚、血寒、血热、出血、七情过激、跌打损伤等所导致的瘀血,在加重到阻塞经络、影响筋脉功能时,均可产生内风。因此,瘀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由于“老年多瘀”、“病久多瘀”、“久病入络”,故瘀血生风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及多种慢性病的过程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颈椎病、震颤性麻痹等与风气内动有关的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其患者血液多处于高度“粘、凝、聚”状态,这与中医瘀血致病的理论也是一致的。特别在急性脑血管病变中,脑缺血或脑出血后引起的脑组织损害、脑功能缺损,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缺氧等急性脑循环障碍,均与血瘀有关。中风病从血而治,要使血脉运行,经络通畅,才不为风中。血脉运行失常,表现各异,或气血并上,或血实瘀阻,或血与气滞、血与痰搏、血随风动,血随阳亢,或阴血亏损、经络失养等,均致风中经络或风中脏腑。

目录 1 拼音 2 《疡医大全》卷八:芙蓉膏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嵩崖尊生》卷十:芙蓉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医学心悟》卷六:芙蓉膏 41 芙蓉膏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46 摘录 5 《回春》卷八:芙蓉膏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准绳·疡医》卷六:芙蓉膏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86 制备方法 9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10 《准绳·疡医》卷三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准绳·疡医》卷六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115 加减 116 制备方法 12 《宣明论》卷十五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2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芙蓉膏 1 拼音

fú róng gāo

2 《疡医大全》卷八:芙蓉膏

21 处方

芙蓉叶(秋采)18克 榆面60克 生大黄15克 皮消30克

22 制法

上药研细。

23 功能主治

束毒消肿。治阳证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

2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葱汁、童便调敷,留顶。

25 摘录

《疡医大全》卷八

3 《嵩崖尊生》卷十:芙蓉膏

31 处方

蓖麻子1两,冰片3分。

32 制法

共捣为膏。

33 功能主治

中风口眼斜。

3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在左,以此涂右;在右,以此涂左。

寒月,加干姜、附子各1钱。

35 摘录

《嵩崖尊生》卷十

4 《医学心悟》卷六:芙蓉膏

41 芙蓉膏的别名

芙蓉菊花膏

42 处方

赤小豆4两,芙蓉叶4两,香附4两,菊花叶4两,白及4两。

43 制法

上为细末,每末1两,加麝香1分,米醋调。

44 功能主治

发背,肿势蔓延。

45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芙蓉菊花膏(《疡医大全》卷八)。

46 摘录

《医学心悟》卷六

5 《回春》卷八:芙蓉膏

51 处方

芙蓉叶(或皮或根亦可)、黄荆子各等分。

52 制法

入石臼内捣极烂,用鸡子清调。

53 功能主治

痈疽发背诸毒。痈疽发背,肿痛如锥刺,不可忍者。

5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搽于疮上,留顶。

55 摘录

《回春》卷八

6 《准绳·疡医》卷六:芙蓉膏

61 处方

紫荆皮1两,南星1两,芙蓉叶2两,独活5钱,白芷5钱,赤芍药5钱。

62 制法

上为末,生姜汁、茶清调。

63 功能主治

打扑伤损,肿痛紫黑,色久不退者。

6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加温贴敷。

伤损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5钱。

65 摘录

《准绳·疡医》卷六

7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71 方名

芙蓉膏

72 组成

木芙蓉(叶、花)。

73 主治

外科感染。

7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

75 制备方法

晒干,为末,加凡士林调成1:4软膏。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81 方名

芙蓉膏

82 组成

芙蓉叶8两,大黄8两,泽兰叶8两,黄柏8两,黄芩6两,黄连6两,冰片2钱。

83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84 主治

急腹症手术后并发腮腺炎,软组织感染初期,有红肿热痛而脓未形成者。丹毒、蜂窝织炎、疖、痈、乳腺炎初起。

85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按7份凡土林3份药的比例调成膏。

9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91 方名

芙蓉膏

92 组成

芙蓉叶10g,大黄10g,番泻叶10g,黄连10g,黄柏10g,冰片3g。

93 功效

凉血清热,消肿止痛。

94 主治

丹毒、蜂窝组织炎、疖痛初起及给节红斑。

10 《准绳·疡医》卷三 101 方名

芙蓉膏

102 组成

山布瓜根、芙蓉叶、紫荆皮、凌霄根皮、天南星、天布瓜、鸡屎根(取皮)、背子蜈蚣。

103 主治

手、臂、腕、臑、胕、掌等处结毒,焮赤肿痛。

10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加温涂敷患处。

105 制备方法

上砍烂,入些醋。

11 《准绳·疡医》卷六 111 方名

芙蓉膏

112 组成

紫荆皮1两,南星1两,芙蓉叶2两,独活5钱,白芷5钱,赤芍药5钱。

113 主治

打扑伤损,肿痛紫黑,色久不退者。

11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加温贴敷。

115 加减

伤损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5钱。

11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姜汁、茶清调。

12 《宣明论》卷十五 121 方名

芙蓉膏

122 组成

料炭灰半升,桑柴灰半升,荞麦秸灰半升(上灰用热汤淋取2升,熬至5分,又用:),独角仙1个(不用角),红娘子半钱(不去翅足),糯米49粒,石灰1两(风化者)。

123 主治

大小诸靥子遍满头面或身体者。

124 芙蓉膏的用法用量

取瘢痕靥内刺破,用细竹签子点之放药,用湿纸揩药,再点至三上,见瘢痕时,冷水淋洗。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将前项灰汁调如面糊相似,在瓷盒子内于上底理57日,取出使用。

126 用药禁忌

忌姜、醋、鱼、马肉。

古籍中的芙蓉膏 《正骨心法要旨》:[卷二头面部]齿

煎,此法颇收功效。如牙断跌磕砍伤牙齿未动者,用芙蓉膏涂之;如齿动者,用蒺藜根烧存性为末,常揩搽之即

《外科十法》:[外科十法]围药法五

脓,用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贴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住

《寿世保元》:[卷九·外科诸症痈疽]用药治法

膏。或以金蟾膏贴之。即消。至四五日肿痛未消。用芙蓉膏敷之。立效。敷至六七日作脓。将溃未溃之时。不得

《医学心悟》:[卷六外科十法]围药法(五

脓,用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贴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住

《疡医大全》:[卷八]痈疽敷药门主方

土荆皮入药有什么作用?土荆皮有哪些药用功效?

土荆皮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土荆皮可以入药,土荆皮入药性温味辛,一般有很好的杀虫止痒之功,所以土荆皮多数时候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病,一般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