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劳尘事,传家旧宝书楹联原件在哪里
根据题意,处世劳尘事、传家旧宝书楹联原件,推断问者想知道如何保护身心、传承家族文化以及保管古籍文物。对于保护身心,不乏参加瑜伽、静坐冥想等方法。至于如何传承家族文化,非常关键的是家族文化必须不断进行传承,可以采用通过口头传递的方式、建立家族网站等方式来达到目的。最后,对于保管古籍文物,我们应该找到专业的机构存储或展示文物,如博物馆或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生活中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经常会举办一些写对联的比赛,下面分享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11、长沙市楹联家协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楹联大赛一等奖
赤帜入青云,挟三千年楚地精神,迎风卷起湘江浪;
苍生挥玉笔,步十九大诗篇韵律,蘸梦皴开岳麓春。
2、西安“经纬丝路杯”创新创业测绘楹联大赛一等奖
天眼透层霄,拉近时空,一河星月披肩上
地球收尺幅,抻开经纬,万里山川缩掌中
3、山东“走进大泰山·品味大津口”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
津口诉沧桑,历三千载草色枯荣,风雨难湮王者道;
泰山担日月,看十八盘云涛起伏,峰峦遥接古乡春。
4、寨岗镇文化广场舞台楹联征集一等奖
舞步响云端,引出千年瑶寨月
歌声飞画里,唤醒一轴客家春
5、三门峡白天鹅杯楹联大赛一等奖
似雪浮来成一景,自有梦之期,春之盼
如云飘至过三门,焉无行者范,舞者风
6、邯郸成安县“文明地税廉洁地税”楹联大赛一等奖
成于一点一滴,渐固政之基,国之本;
安可十全十美,唯求公者念,法者思。
7、四川省遂宁中学2017年春联一等奖
紫燕将好梦衔来,披上斗城,喜千载黉宫,文风时约春风至
金鸡把朝阳唤醒,映红壮志,倾一腔热血,涪水何输泗水长
8、开江第三届荷花节楹联大赛一等奖
不待弦音,风中舞出霓裳曲
何须梦笔,雨后凝成水墨图
9、北京让古籍活起来楹联征集一等奖
把典籍翻开,思接千年,同古人语
将文明托起,智承一脉,助好梦圆
10、邯郸武禹襄故居楹联大赛一等奖
十三式流水行云,荡浩气于乾坤,神功辉映邯郸月
二百年舒枝展叶,拓武门之根脉,大木扶摇太极城
11、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花馆)
八月花铺千里雪
一生情寄万家衣
12、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纺馆)
难忘百代经纶手
恍听千庐机杼声
13、丙申(2016)年“文明三门峡”全国春联大赛一等奖
任性春风,把大河抹绿
含情梅朵,将国梦映红
14、第四届中青诗联网大学生春联一等奖
沐春桃李绽华夏
带梦鲲鹏击海天
15、丰台纪念全民抗战80周年楹联大赛一等奖
三千里狼烟骤起,问七尺男儿,岂容城上升倭帜;
八十年狮目圆睁,借一轮月色,恍在桥头数弹痕。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21、上联:岁月无情风刻意;下联:红尘有爱墨留心。
2、上联:从此葬花成故事;下联:何来谎话变真传。
3、上联:一帘幽梦莺啼乱;下联:满耳笙歌燕奏齐。
4、上联:三弄梅花香绕指;下联:千拂翠柳梦颦眉。
5、上联:雾里看花别笑我;下联:山中论剑勿说人。
6、上联:平湖秋月一轮冷;下联:银浪碧涛万舸欢。
7、上联:难忘今宵难忘你;下联:苦思旧日苦思君。
8、上联:阅卷清风能识字;下联:思情明月也读书。
9、上联:月栖水里问鱼好;下联:雨躲云中笑日痴。
10、上联:唯有读书窗下笔;下联:尤其墨画案中词。
11、上联:春花不晓秋霜冷;下联:夏雨难言日冕轻。
12、上联:清风恋月水生气;下联:小鸟依人风暖心。
13、上联:烟萦碧岭风勤入;下联:雾漫重山日懒起。
14、上联:风霜几度催人老;下联:雪雨千重伴客归。
15、上联:飞花点水因风过;下联:漫草摇姿为露来。
16、上联:暮鸦孤影穿秋色;下联:春燕多情画晚霞。
17、上联:潇湘秋色辞孤雁;下联:瀚海云涛送远帆。
18、上联:月随舟影听渔唱;下联:星助烛光解客思。
19、上联:月破纱窗寻墨客;下联:风游曲径戏娇娃。
20、上联:绕堤新柳三分绿;下联:倚岫静塘一抹红。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3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五车诗胆,
八斗才雄。
五车:谓五车书。言读书、著述之多。八斗:即“八斗才”。南朝谢灵运曾云“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称有才学的人为才高八斗。
开卷有益,
闭门自经。
开卷有益:指读书。自经:自我修读经书。
开卷有益,
括囊无咎。
开卷有益,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括囊无咎:语出《易·坤》。括囊:封闭袋口,比喻慎密。咎:加罪,罪责。
友天下士,
读古人书。
友:友好,相聚。士:旧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文为人表,
礼是身基。
人表:人的外在举止。身基:立身的基础。
为善最乐,
读书更佳。
扣钟鸣鼓,
负笈担囊。
负笈担囊:谓背笈挑囊游学。笈,书箱;囊,行李。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好学无时,
苦读有恒。
鸡鸣戒旦,
雀噪知更。
汤爱尺日,
禹惜寸阴。
汤:商王朝开国君王。禹:夏禹。远古夏部落领袖。
妙墨悬漏,
雄才吐珠。
漏:古时计时器。
惟道集虚,
好学为福。
惟道集虚:语出自《庄子》。
堂堂笔阵,
滚滚谈锋。
笔阵:谓诗文雄健有力。杜甫诗《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谈锋:谓言谈精锐,有如锋芒。
焚香读易,
脱帽看诗。
易:即《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诗:即《诗经》。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
楚辞:骚体类文章的总集。为西汉刘向辑,收有楚人屈原等辞赋16篇。因都有楚地的文学式样,方言声韵,风土色彩,故名楚辞。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
书哲皆圣道,
易理悉天心。
圣道:最崇高的道理。天心:天帝之心意,即天意。
勿临渴掘井,
宜未雨绸缪。
出自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补房屋。
守道不封己,
择交加求师。
守道:坚持正道。
杜门闲客散,
摊卷古人来。
杜门:闭门,堵门。
词林有根底,
经训乃菑畲。
菑畲(ziyu):耕耘。
把酒时看剑,
焚香夜读书。
把酒:手持酒怀。
终身争一息,
每事学三思。
一息:一口气息,指生命。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三思:再三思考。
典坟探奥旨,
诗书挹余波。
典坟:“三坟五典”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均早佚,今存《三坟书》系宋人伪造。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朱熹撰。佩韦:韦,熟牛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
春华宜努力,
毫素托深情。
毫素:笔和纸。指著作。
品画师三李,
论书仰二王。
三李:指北宋元祐年间舒州善画的李伯时(公麟)、能诗文的李亮工、工书画的李元中,时称三李。二王:指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皆善书。书:指书法。
笔力千军队,
词源万马兵。
词源:以水源喻文词层出不穷。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读书先审器,
稽古有遥源。
审器:详知才能。稽古:稽考古道。
常棣开双萼,
琴书萃一堂。
常棣:《诗小雅》篇名。相传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的乐歌。后以此喻兄弟。
落笔撼五岳,
成诗凌九州。
五岳:我国历史上五大名山。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九州:中国的代称。古代分中国为九州。
慎言节饮食,
信道守诗书。
漏尽金风冷,
堂虚玉露清。
漏:古之计时器。金风:秋风。
勋名隆社会,
书札绝公卿。
勋名:功名。公卿:泛指朝廷的官员。
榻因知己设,
书为课儿藏。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不必燃藜继晷,
能资达理生辉。
燃藜:指夜读。典出《三辅黄图》。继晷:夜以继日之意。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书能变人气质,
诗可察其精微。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撰。陶行知,近代著名教育家。
用笔师钟太傅,
作文如沈尚书。
钟太傅:即钟繇,三国魏大臣。曹丕代汉后,任廷尉,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沈尚书: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历任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即位,为尚书仆射,官至尚书令。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促进了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郭沫若题。郭系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
名教自有乐地,
诗书是我良田。
耽文艺如嗜欲,
面古人为朋曹。
耽:“耽”的异体字。耽:过乐;酷嗜。朋曹:指朋辈。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之先鸣。
鲁迅集《离骚》句。崦嵫(yan zi):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境。古代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鹈(ti jue)”鸟名。即子规、“杜鹃”。常于春分鸣叫。
一代翰林风月年,
六朝兰锜谢王家。
翰林:官名。为文学侍从之官。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兰锜:兵器架。谢王:六朝时王、谢世为望族。其著名人物有王导、谢安、谢玄等。
一帘风月王维画,
四壁云山杜甫诗。
王维:唐代诗人。擅山水诗,兼通音乐,精于绘画。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唐诗人。
人于静处心多妙,
诗到穷时句亦工。
八体六书生奥妙,
五山十水见精神。
八体:秦始皇时所定八种书体。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才如天马行空惯,
笔似燕尾点水轻。
天马:神马。常以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超群不凡,任意驰骋。燕尾:指书法中形似燕尾之笔画。
三世青毡宜耐冷,
五更黄卷莫辞勤。
三世:祖孙三代。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虫蠹,纸色黄,故称黄卷。
万里风云横笔阵,
九天圭璧入文苑。
九天:中央与八方。圭璧:古祭祀玉器。此比喻美好的人品。文苑:文人荟萃之处。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出陆游《游山西村》句。
不向孔颜寻至乐,
难从典诰悟微言。
孔颜:即孔及其弟子颜回。春秋末期思想家。典诰:“典谟训诰”的简称。指《尚书》中的《尧典》、《大禹谟》、《汤诰》诸篇。
不信酒是消愁物,
只知诗乃提神丹。
五伦有乐天所附,
教世之利书为长。
五伦:封建礼教中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5种关系。
开卷独游千载上,
闭门如在万山中。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火如红豆最相思。
红豆:植物种子名。古人常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文章尔雅从无俗,
诗赋风流自有神。
尔雅:文雅。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翁同和联。翁系光绪帝师,官至户部尚书,因赞助戊戌变法罢职。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
右军书法晚乃善,
庚信文章老更成。
右军:指晋书法家王羲之。庚信:北周文学家。善诗赋、骈文。
立德须从三古志,
为书自起一家言。
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此指古代。
一家言:指独具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著。
归来彭泽先生赋,
清浊沧浪孺子歌。
彭泽: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著有《桃花源记》等。沧浪:指宋文学家严羽,号沧浪逋客。著有《沧浪诗话》。
托兴闲翻廿四史,
洗心常探十三经。
廿四史:我国系列史籍。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立品早防冯妇虎,
读书不好叶公龙。
冯妇:古人名。善搏虎。后称重操旧业的人为冯妇。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喜好龙,龙真来了,他却吓得面无人色。比喻表面喜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不是真正爱好。
经国有才皆百炼,
著书无字不千秋。
经国:治理国家。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撰联。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师友肯临容膝地,
子孙莫负等身书。
林则徐撰联。林则徐:清末政治家。在两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卓著成效。
亲师取友求进步,
警业乐群惜分阴。
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切磋学业。
炼成锋锷真关学,
历时艰难始算才。
锋锷:锐利的剑刀。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
荆树有花兄弟乐,
砚田无税子孙耕。
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
泼墨为山皆有意,
看云出岫本无心。
岫:山穴。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
架藏二酉图书润,
室守三都翰墨香。
二酉:大酉山、小酉山。相传秘藏古籍。后称藏书多为“二酉”。三都:即晋代左思所写《三都赋》。时人竞相传写,洛阳纸价因而昂贵。
读书众壑归沧海,
下笔微云起泰山。
稼轩笔下龙蛇走,
定庵砚上风雷吼。
稼轩: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定庵:清文学家龚自珍,号定庵。其诗文充满爱国热情。代表作中有“九州生气恃风雷”句。
静几明窗参太极,
孤灯夜雨读离骚。
太极:中国哲学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北宋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离骚《楚辞》篇名。为屈原等作。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宁时。
阎若璩撰联。阎系清康熙、雍正间学者,著述甚富。
文子深思,事得其所;
武侯集益,人极所能。
文子:老子弟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为范蠡之师。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天地菁华,圣贤义蕴;
将相根底,士女楷模。
菁华:精华。义蕴:礼义集聚。
尺书可当十部从事,
名言便是五言长城。
十部从事:意谓辅助官吏之多。晋刘弘镇襄阳,每有兴废,常手书郡下,丁宁款密,时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五言长城:泛指诗。
心存赤子,顽石可镂;
志在育人,朽木能雕。
朽木:烂木。比喻不可造就的人。
文究词林,学穷书府;
手挥月窟,足跻天根。
月窟:月中。天根:氐星宿别名。
如乐之和,乃称盛德;
无书不览,是为通儒。
盛德:四时盛旺之气。此指修养深厚。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有疑难就请教别人,学问就博渊精深。不问则孤陋寡闻。
体验入微,不物于物;
造就者大,化工无工。
不物:越出常轨,不合法度。化工:天工,自然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
季子引锥,刺骨流血;
越王警枕,熟睡即欹。
季子: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字季子。师鬼谷子,初习纵横、出游数岁、衣食尽无,归家时,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乃发愤攻读,欲睡,引锥刺骨,后终学成。越王:指五代越王钱镠。《吴越备史—武肃王》载,钱镠以圆木小枕缀铃,睡熟则欹,由是而卧,名曰警枕。
学为儒忠,行为士表;
冠乎群彦,简乎圣心。
彦:贤士的美称。
学问无穷,曾三颜四;
光阴有限,禹寸陶分。
曾三: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颜回: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也”。禹寸陶分:出自《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直度三古,横抗八极;
友取十室,书据百城。
三古:指上古伏羲氏、中古文王、下古孔子代表的三个时代。、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十室:称同时相友好的十人。百城:指收藏书之多。
柳骨颜筋,千秋楷法;
韩潮苏海,万顷文澜。
柳骨颜筋;颜真聊、柳公权皆为唐代大书法家。其字遒劲有力,故称颜筋柳骨。韩潮苏海:比喻文章波澜壮阔。韩,韩愈;苏,苏轼。
荀卿立言,首重劝学;
阳明阐道,惟在良知。
荀卿:指战国时思想家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著有《劝学篇》。阳明:王守仁,明哲学家。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他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振三五六经之羽翼,
罗二十八宿于心胸。
三五六经:指儒家的三经、五经、六经。
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量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
诸子以南华为绝妙,
列传惟太史得沉雄。
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及著作。南华:指庄子的《南华经》。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太史: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首创撰纪传体《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积文十箧,可谓备矣;
读诗千首,乃能为之。
箧(qie):小箱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韩柳欧苏,师资自在;
程朱王陆,异见胥融。
韩柳欧苏: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程朱王陆:指宋哲学家程颐、程颢、朱熹,明哲学家王守仁、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胥融:才智融合。
叙事以先秦前汉为则,
考文本方言广雅而来。
方言:书名。汉扬雄撰。广雅:书名。三国魏张揖撰。
于境知足,于学知不足;
其气有为,其品有勿为。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本;
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
书读无厌,念我任重道远;
笔耕不倦,任他飞短流长。
飞短流长:加枝加叶,说人坏话。
好好好,阅尽世文方知妙;
勤勤勤,待闻读书不断声。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年师。
鲁迅赠瞿秋白联。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短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郑板桥联。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何物动人,七贤六章三李诗;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七贤:即竹林七贤。三国魏晋间阮籍、山涛、向秀等7人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六章:五色加玄色为六章。三李: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言易招尤,对朋友少说几句;
书能益智,劝儿孙多读几行。
尤:过失。
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
星云灿魁斗,钟灵处定非偶然。
钟灵: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
仁智本同原,只此地汇参诸子;
文章多异趣,要其人领袖群英。
仁智:指儒家的仁、义、礼、智。
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侵蚀、可以经久不坏。
志道有初基,要入门须先问津;
读书无别法,必循序乃可升阶。
问津:询问渡口。今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
何必读尽圣贤书,能全孝友便为实学;
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
诵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无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
散材:即“散木”。常用于不才之喻。炳烛:燃烛照明。
于三纲五常内,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向六经四书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
三纲五常:封建社会中的主要道德关系和道德教条。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书剑能开壮士之怀,学无早晚,只待功深力到;
乾坤堪阔腐儒之限,理有宏微,还须历广闻多。
安居即是小神仙,净几明窗不容易,享者清福;
努力便成佳子弟,青灯黄卷莫等闲,错过时光。
读圣贤书,岂徒摘句寻章,须将践履工夫,尽所人道;
处世间事,何必市恩掠美,只要本分做去,求甚天知。
市恩:买好,讨好。
远必自迩,高必自卑,为学在进行,不为中途所阻;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读书皆有用,要凭全力以求。
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彻;
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顶峰莫辞劳。
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荆、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
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
翁同和撰联。翁同和:清光绪帝师傅。天柱:山名。在安徽潜山县。九嶷:山名。在湖南省宁远县。三涂: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一说指太行、轘辕、崤渑三道,孔颖达以为非。太白:山名。为陕西省秦岭主峰。紫荆:山名。在广西桂平北,洪秀全曾在山前金田村领导起义。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相传吕洞宾曾修道于此。上京: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此指清代都城北京。高堂:即高堂生,汉鲁人,西汉今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今本《礼记》17篇即出于他的传授。二戴:汉戴德、戴圣。曾删传《礼记》。今本《礼记》即戴圣之《小戴礼记》。安国:即孔安国,西汉经学家。相传他曾得孔子住宅壁中所藏古文《尚书》。子长: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撰《史记》。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正则:宋哲学、文学家叶适,字正则,志意慷慨,雅以经济自负。登淳熙进士,召为太学正。东鲁圣人:指孔孟。
1 8关于平遥古城诗句和对联
8关于平遥古城诗句和对联 1 有没有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平遥夜坐》[明]韩邦奇。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2、《平遥古城》[当代]谢虹。一本典藏的古籍。吹动了历史。一百零八年的是非恩怨。谁来诠释。光阴阻滞。收拢于风雨之后的古城。被喧哗惊扰了。打磨得又黑又亮的漆器。端坐在货架上。睁着眼睛。找不到自己的出处。
3、《平遥古城》[当代]范国栋。平心凡人走春秋, 遥征远途记初心。古圣前贤留遗产, 今才后杰营新城。
4、《沁园春平遥古城》[当代]李生荣。三晋大地,百花飘香。看太、吕二山,生机勃勃。汾河两岸,春意滔滔。商道先驱,文明故里,历史名城声誉高。
迎友人, 赏文化遗产,无不妖娆。风水宝地藏娇,激千年寿龟舞身腰。历六朝五代,诉说文明;千秋百世,引领风骚。一睹芳容,为之倾倒,大笔如椽恣意雕。好去处,赞平遥古城,能有今朝。
5、《吟平遥市楼》[当代]李生荣。镇城之宝井上楼,历经沧桑岁月稠。每当回忆峥嵘史,早有印记刻上头。今日雄姿重抖擞,继往开来写春秋。无限风光填新意,笑迎宾客到此游。巍峨秀挺拱北斗,大名兆起四海酬。绝好胜景长看取,彪炳青史千古留。
6、《平遥三宝》[当代]范国栋。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描金彩绘,独具匠心。平遥牛肉,古法炮制,色香味美,誉满华夏。古陶山药,地方小参,滋补圣品,传世佳肴。美哉!平遥古城,晋商之心,世界遗产,中外驰名。叹哉!三晋大地,晋善晋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壮哉!盛世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安康,雄于地球。
2 有关平遥古城的楹联
县衙署联
衙门联: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仪门联: 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 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 注: 三尺: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简上。
仪门联: 百载烟云归咫尺; 一署风雨话沧桑。
大堂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二堂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 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注:此联中“愧”字少一点,“民”字多一点,意即对民多一点爱,少一点愧。
内宅联: 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 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大仙楼联: 名扬似奕无同局; 吏道如诗有别裁。
大仙楼院联: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
花厅联: 花荫昼静闻莺语; 厅落春闲有燕泥。
花厅中堂联: 鱼因念饵遭钩系; 鸟为衔虫被网羁。
粮厅联: 万事莫苛求,祗要大家共守此法; 一心惟清白,期与斯民相见以天。 注: “祗”即只;“期”为希望。
3 赞美山西或平遥古城的诗句,求求
历代咏平遥古城诗词
咏周卿士将台
[明]任良弼
山城周室六军台,世远星移紫雾埋。
将垒四围无铁马,女墙半落有苍苔。
殿廊重建人安在?草木成林鸟复来。
从今谁主争雄地?明月清风任往回。
将台
[明]梁槚
薄伐遗踪今尚在,千秋感慨系人思。
不庭每动三边燧,大将谁兴六月师?
异代如闻新剑(王佩),荒台却想旧旌旗。
圣朝莫道无张仲,辅国谟猷在此时。
将台怀古
[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当年曾此驻元戎。
貔貅簇拥兵戈肃,鸟雀喧呼壁垒空。
断碣古台零夜雨,颓垣衰草到秋风。
肤功不与沧桑改,六月雄图歌未穷。
帝尧庙
[清]刘兴朴
古帝初封处,巍巍庙貌存。
花城千万载,允矣百王尊。
尧庙
[清]雷仁育
神尧功峻极,庙貌郁苍苍。
旷矣天无外,遐哉泽未忘。
依阶怀古淡,入殿想洪荒。
于穆陶唐境,城隅有凤翔。
市楼金井
[清]王绶
卤沉火举异难同,潜蓄金波养不穷。
官舍移阑思甄济,故墙无恙号韩公。
五行气正民生遂,百尺楼高物象雄。
愁向景阳陈琐事,仲宣宅在万山东。
凤鸟栖台
[清]王绶
城闉突兀凤栖台,节节何年傍此隈。
凡鸟从王协律至,飞龙偕子命官来。
苍凉彩翼孤云影,寂寞光仪宿草荄。
盛世颍川符上端,文章应不靳昭回。
凤凰台
[清]雷河清
凤鸟云仪处,岿然见古台。
苍茫侵碧落,突兀傍城隅。
羽忆当年集,桐传旧尹栽。
文明今有象,翘望九苞来。
贺兰仙桥
[清]王绶
杖作清风覆作云,侧欹桥畔水成文。
丹还大鼎仍游世,鹤唳中霄却溷群。
瀛海药蓝归绝峤,陶成花气醉微醺。
何时馈到胡麻饭,问我神仙骨几分。
书院弦歌
[清]陆豹雯
沨沨四境读书声,为政宜民教与耕。
黍稷环闾思雨润,范模比屋待陶成。
宵灯壁火同藜照,问字传经看负赢。
化际轩虞应致此,慎终如始在贤明。
书院弦歌
[清]冀步云
盛世崇文治,弦歌续古风。
三余勤诵读,午夜亟研穷。
继晷宵灯永,谈经俗虑空。
琴音流院宇,书韵彻西东。
地接汾河胜,师承卜岭宗。
幸参诸子列,学道有深衷。
河桥野望
[清]陆豹雯
山明水秀绝纤埃,四顾云天画作堆。
殿阁玲珑空翠接,凫鸥出没软沙开。
行人历历长虹外,短笛萧萧暮雨来。
珍重万行宫柳路,待成荫后好登台。
4 有关平遥古城的诗句
1,《送王子寿之平遥 其一》 金朝 段成己
卜筑谋南迈,回辕遽北之。有情惭见厚,无语只空悲。
译文:南行寻找定居之地,调转车头匆忙的往北走。心中的感情越来越压抑不住,默默无语只能在心里哀伤。
2,《归平遥》 宋代 颜奎
少年湖上风日,问天何处觅。 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
译文:少年在湖面上风吹日晒,问着天何处寻觅去处。湖光水色像画屏一样晴空万里,梦中年华回想着前夕。
3,《平遥夜坐》 明代 韩邦奇
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4,《游平遥城》 近代 朱帆
县小城墙固,千年今尚存。新风观闹市,旧迹见衙门。
译文:平遥城很小但城墙坚固,有千年的历史如今还存续。新的风景是观看闹市,遗迹可以看见衙门。
5,《与斗全、时新登平遥古城》 当代 熊盛元
古愁莽莽集平遥,雁断虚空梦寂寥。风满吟襟尘满面,不因醉酒也魂销。
译文:无边无际的古代惆怅聚集在平遥古城,大雁的踪迹消失在天空梦中寂寞无聊。大风吹着衣襟尘土满面,不是因为醉酒但是也很销魂。
5 有没有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宿平遥集福寺》金朝 刘涛院僻和僧静,门闲与昼长。
燕泥朝雨淖,蝶蕊晚风香。译文:平遥的集福寺位置偏僻,bai僧人也很安静,白天的时候门都是打开的。
燕子从雨里叼来烂泥,蝴蝶停在花蕊上,晚风中一阵阵清香。2,《归平遥》宋代 颜奎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东风忘du了前迹。
译文:湖水山峰像一幅花屏一样,清空万里。春华秋实了解往日的愿望。
东风吹来忘了平遥古城的美景zhi。3,《清平乐 平遥道中》清代 樊增祥娇云弄暖,马上春衫换。
译文:娇美的云彩传来暖意,马上换上了春装。4,《游平遥城dao》近代 朱帆人著明清服,街添美日痕。
可怜中外客,谁赏古风淳。译文:这里的人都穿着明清时候的服装,街道上增内添美丽的痕迹。
可惜的是中外的游客,谁能欣赏到这美丽的古代淳朴的风格。5,《一剪梅 太平兴国观示众》元容代 尹志平天赐平遥好歇心。
琳宫寂寂,古柏森森。译文:上天赐予平遥古城好好调整的时间。
琳琅的宫殿清净无人,老松树茂密森森。
6 赞美山西或平遥古城的诗句有哪些
1、《咏周卿士将台》
[明]任良弼
山城周室六军台,世远星移紫雾埋。
将垒四围无铁马,女墙半落有苍苔。
殿廊重建人安在?草木成林鸟复来。
从今谁主争雄地?明月清风任往回。
2、《将台》
[明]梁槚
薄伐遗踪今尚在,千秋感慨系人思。
不庭每动三边燧,大将谁兴六月师?
异代如闻新剑(王佩),荒台却想旧旌旗。
圣朝莫道无张仲,辅国谟猷在此时。
3、《将台怀古》
[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当年曾此驻元戎。
貔貅簇拥兵戈肃,鸟雀喧呼壁垒空。
断碣古台零夜雨,颓垣衰草到秋风。
肤功不与沧桑改,六月雄图歌未穷。
4、《帝尧庙》
[清]刘兴朴
古帝初封处,巍巍庙貌存。
花城千万载,允矣百王尊。
5《尧庙》
[清]雷仁育
神尧功峻极,庙貌郁苍苍。
旷矣天无外,遐哉泽未忘。
依阶怀古淡,入殿想洪荒。
于穆陶唐境,城隅有凤翔。
7 有关平遥古城的诗句
1,《送王子寿之平遥 其一》 金朝 段成己卜筑谋南迈,回辕遽北之。
有情惭见厚,无语只空悲。译文:南行寻找定居之地,调转车头匆忙的往北走。
心中的感情越来越压抑不住,默默无语只能在心里哀伤。2,《归平遥》 宋代 颜奎少年湖上风日,问天何处觅。
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译文:少年在湖面上风吹日晒,问着天何处寻觅去处。
湖光水色像画屏一样晴空万里,梦中年华回想着前夕。3,《平遥夜坐》 明代 韩邦奇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
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
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4,《游平遥城》 近代 朱帆县小城墙固,千年今尚存。
新风观闹市,旧迹见衙门。译文:平遥城很小但城墙坚固,有千年的历史如今还存续。
新的风景是观看闹市,遗迹可以看见衙门。5,《与斗全、时新登平遥古城》 当代 熊盛元古愁莽莽集平遥,雁断虚空梦寂寥。
风满吟襟尘满面,不因醉酒也魂销。译文:无边无际的古代惆怅聚集在平遥古城,大雁的踪迹消失在天空梦中寂寞无聊。
大风吹着衣襟尘土满面,不是因为醉酒但是也很销魂。
作为福州名满天下的文化名片之一,三坊七巷历来都是外地游客趋之若鹜之地,就像铜锣古巷之于北京,回民巷之于西安。这里钟灵毓秀,人才济济,让这条古街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很难说是古街造就了一方才俊,还是这些英才成就了古街的赫赫声名。游客大多走马观花,少有人认认真真地去了解脚踏着的这一方土地和这一块石砖背后的故事,而那些镌刻在石柱石碑上,被充当背景板的那一幅幅妙趣横生,充满文化底蕴的对联更是少有人问津。南后街牌坊高大状阔,是这条古街的标志性建筑,刻在花岗岩上的白底鎏金题字,配上雕花墙裙,古韵古香。
前前后后共有四幅楹联。面朝杨桥路这面,中间一对是由郭道鉴撰联、省书协主席陈奋武书写(字体为行草)的:“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这副对联是说整条街都是店铺,附近高楼壮美。旁边一对是柯云翰书写(字体为行草)的:“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该楹联取材自清朝末年举人王国瑞诗中句子。这位广州诗人所描述的是南后街作为福州古籍书店的集中地,许多古书铺出卖书籍和历代名人字画,。用琉璃厂类比南后街,表现二者都是当地和外地名流学者经常光顾留连的地方。长期的文化润泽、积淀,让这条古街的书香一直能够绵延到现在。牌坊的反面还有当今知名学者、书法家陈章汉、赵玉林、郭道鉴、柯云瀚等联手创作的另外两副楹联:“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看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描绘了这里人才辈出,文人乐于分享书籍,后两句则是点出当地元宵中秋的民风民俗,雅俗兼具。“城开闽越,源溯昙山,听浩歌一路。凤翥江南,龙腾海左,驰俊彩九州。”这两句则用三坊七巷所处地理位置作对,表现其环境面貌的优越性。
郎官坊牌坊是门牌样式,上书“课学秋灯,书声喧里巷。温诗春酒,豪语动枌榆。”从画面声音两个维度作对,举例春秋两季巷中不同的场景。末句中的“枌榆”原指故乡,这里可理解为,学子们的这种豪气,足以令乡里的父老震动。透过对联,彷佛可以看见学子们寒窗苦读,饮酒斗诗,可以听见琅琅书声,挥斥方遒。
塔巷石牌坊门柱上刻林山撰、傅永强书的(字体为篆书):“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这里用典,分别指陈氏享誉全国的“六子科甲”以及清代翰林、林星章的旧居“二梅书屋”。“理学”与“修文”对仗,指做学问、修文学。“烛”作照亮解释。
黄巷石牌坊上书卢为峰撰、蒋平畴书的(字体为行书):“科甲蝉联,海峤人文罗福地。声名鹊起,榕垣才望奋清时。”联中“科甲蝉联”指连年科举高中, “海峤”指海边多山,代指福建。“榕垣”释为福州城,“清时”意指当代。
安民巷石该牌坊有抱鼓石,中匾刻坊名。门柱上有翁绳馨撰、余险峰书的 9 言(字体为行草):“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下联引用了黄巢路过此地时,约束兵马、张榜安民的典故。这里的“辔”,是指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揽是拉的意思。
宫巷石牌坊该牌坊有亭盖,抱鼓石,中匾刻坊名。柱上有丘幼宣撰、吴乃光书的 12 言(字体为行书):“紫极祀三清,仙家日月超凡俗。吴兴遗甲第,船政风云耀简编。”前一句,“紫极”指巷中的紫极宫,“三清”代指道教。后一句, “吴兴”是沈葆桢的故乡,“简编”是历史的意思。清代福州著名官员沈葆桢曾世居于此。
衣锦坊的水榭戏台曾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欢笑和泪水,它曾经演绎了多少历史故事、再现了多少人的一生。门外的对联成为了它过往的生命的生动、全面而又深入的高度概括:“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河山,古往今来顷刻间演遍千秋世事”。过去的时候,在这一方小小的戏台上,演员在举手投足间,在深情唱腔中,借助着乐器的演奏,把故事一一呈现,将广阔天地里、漫漫时光中发生的故事都集中在这方圆之地,演绎得淋漓尽致。
早在 2006 年,楹联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代,楹联几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国学家南怀瑾就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不少清代文学史学者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国师苑外的对联书有“坊载儒风巷载春,州涵福气街涵古。”这些年代悠久的建筑赋予这些楹联历史的底蕴,同样的这些文采斐然的方块汉字组合又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内涵。三坊七巷坐拥“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名,依附着这些街巷而生的楹联不但是华丽的装饰,也是这条古街文化精神的印证。
第1副对联:秀才殿上撞晨钟,嗡嗡嗡;和尚池边倒夜壶,突突突。
相传古代有一个秀才在寺院中借宿读书。有一天,秀才迷迷糊糊撞到了佛殿上的大钟。和尚们发现秀才狼狈的摸着头,虽然是出家人,也忍不住笑了出声。有一个和尚就出了上联,故意取笑秀才。而秀才也是针锋相对,用下联巧妙还击,可谓是一时巧对,令人忍不住笑出声。
第2副对联: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修撰进羞,羞馔饱充修撰腹。
根据民间故事,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担任修撰的职务时,看见一个指挥使正在祭拜,忽然来了灵感,直接出了这个上联。很显然,这个上联就是戏谑的口吻,想要取笑一下这个武将。没想到这个指挥使虽然是武官,却也很懂文墨,立刻就对出了下联。
第3副对联: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鹤渴抢浆,命仆将锵惊渴鹤。
这个对联同样也是谐音联,上联鸡饥两个字同音,拾石两个字同音,而下联鹤渴两字读音接近,将锵两个字两字读音接近。同时上下联开头两个字和结尾两个字形成回环,读起来虽然有点生涩,颇像是绕口令,但是仔细品味,还真是妙趣横生呢。
第4副对联:北寺北城靠北斗;南禅南塔对南山。
这个对联利用汉字叠文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颇为有趣。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出别的下联呢?
第5副对联:和尚头光,光似琉璃光佛;道官身老,老如太上老君。
据说古代有个叫王彝的文人有一天去寺院游玩,看见有个和尚长得很磕碜,就出了上联嘲笑一番。而下联则是和尚的反击。上联三个光字,下联三个老字,用得颇是巧妙,读来幽默诙谐。
第6副对联:阁老心高高似阁;天官胆大大如天。
根据古籍记载,明代嘉靖皇帝有一天召见内阁大臣严嵩和吏部尚书熊浃。嘉靖皇帝说:“我偶然想到了一个对联,你们两个人看看能不能对出来。阁老心高高似阁。”
#活动总结# 导语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所以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以下是 无 整理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欢迎阅读!
1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开展剪纸、手绘脸谱、国画、书法等手工艺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诵读和讲学活动,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道德操守
开展经典诵读和讲学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感觉到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传统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定会有所突破!
2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近年来,我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提升学生古文化修养,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活动组织
20XX年,学校孔校长确立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陶冶思想情操、追求自主进步、提升综合素质”为新时期学校办学特色,并提出以加强对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工作重心,积极争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色学校,为此成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本学期活动安排。学校政教处每学期确立一个活动读本或主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心编写学习材料,并利用校本课程组织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校团委结合读书活动,适时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班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手抄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学校精选《明日歌》《春晓》等古诗词歌曲,利用校广播室等进行课间循环播放,组织部分师生创作经典名言书法作品,并精心制作成牌匾,布置在学校宣传长廊,悬挂在校园楼梯口,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耳濡目染,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由于校长室高度重视,政教处、团委会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近年来我校的德育特色创建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
二、活动开展
一年来,学校先后围绕《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等传统经典,开展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并将各班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文明班级考核。活动一般分为读、讲、赛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读。学校政教处精心编选经典诵读材料,印发全体师生,由语文教师负责利用晨读、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背诵。并对每周所背内容作适当文字疏通,并组织默写批阅,确保人人熟记内容;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爱读经典,自觉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第二阶段:讲。政教处、团委邀请校内外老师,利用校本课程举办经典诵读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第三阶段:赛。结合活动主题,开展诸如诵读、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手抄报、书画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
学校先后围绕《弟子规》和《增广贤文》读本,组织学生诵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提升了古文化修养,懂得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了良好的品行。
3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理论支持。近年来,临沂九曲小学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的文化墙上悬挂的《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的宣传板画,校园内的孔子雕像的矗立,走廊里、教室里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时刻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也通过校园网站和校报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具体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全体班主任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部分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教导处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教研室负责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并组织开展诵读比赛;语文教师负责安排学习内容,并进行专题讲座;教导处负责所有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成立传统文化大讲堂专业团队
中华传统博大精深,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学校充分利用语文教师的专业优势和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师的特长,组建了传统文化大讲堂讲师团。根据宣讲内容,结合个人特点,讲师团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查找资料,认真组织,每个人都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为全校师生快速解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讲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3、组织比赛,隆重颁奖
为检验诵读效果,由学生科负责组织了各班级的诵读比赛,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校学生均参与其中。经过预赛、决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拿出一定资金进行奖励,并专门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比赛暨〈弟子规〉展演》颁奖典礼。除了部分获奖节目展演外,又组织编排了体现中华传统精髓的节目,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4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一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特色教育活动,并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促使校风、学风、班风有了根本转变。学生言行文明,教师爱岗敬业,学校温馨和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教育永恒的魅力。
在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感召下,多数学生能抛弃陋习,拥抱文明,做到“有礼貌、讲文明、懂廉耻”。课间,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拾捡垃圾的多了;说脏话粗话的少了,遇到老师主动问好行礼的多了;破坏公物的少了,随手关水龙头的多了,文明礼仪蔚然成风,校园卫生环境也焕然一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已成为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标杆。他们懂得是父母给了他们生命,养育他们长大;是老师给了他们知识,教育他们成人。他们知道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金钱,他们努力用优良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的养育之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会严于律己,宽容别人,一年来,学校未出现一起恶性案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进一步和谐。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触动了心灵,捡回一份责任,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得到了家长们广泛赞许。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创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虽然没有取得重大成绩,但为后续的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方面的工作已经逐渐步入正轨,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会越来越扎实,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5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在学校成立五年时间里,学校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一片空白,主要是缺少相关活动方面的师资。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教育局的关心下,我们申报了书法与剪纸两个项目,最终书法项目获批,并得到了小学黄新英老师的帮助,在一年时间里学校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现就学校在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系统分析扎实推进
项目申报成功后,学校立即组织构建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组织机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工作小组组长,由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由学校书法社团及相关老师任组员。在组织机构建立后,学校组织召开会议,多方听取意见,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坚持“二重”的工作设想,一重书法社团建设,二重二、四年级整班写字教学。
二、由点到面逐步铺开
社团活动面向各个年级学生,是经过选拔且有一定基础,这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带动了其他学生,让学生在这个电脑打印的时代里重新认识了书法的认识。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由点到面全面普及,学校限于师资有限,委派了3名教师到吴江书画院进修,并安排一名老师跟随黄老师进行社团辅导,再由此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目前二、四年级语文老师均接受指导,并能胜任二、四年级的书法指导。并在二、四年级里开展了整班写字比赛,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课程开发有章可循
为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系统化,更为科学化,学校在安排老师跟随黄新英老师进行社团活动辅导时,有意要求详细记录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内容编排等,在学期期末结束时,学校整个工作小组共同参与讨论,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编制非教材形态的校本课程《水墨欢歌》,参加了吴江区第xx届校本课程的评比。
四、评价引领成果展示
学校在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推进之初,就很明白地告知社团辅导老师,最后学校要通过静态展示进行评价,老师以此评价引领日常教学,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教学。在期末结束的时候,所有社团成员拿出了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展版布置,并成功地在全校进行展示。
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的时候,感受到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6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为进一步引导中小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提高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我校把11月定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月,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贯通古今、鉴往知来的原则,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读经典、诵经典,做有德之人”活动,坚持把“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沈阳人基本道德准则贯穿活动始终,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培育未成年人精神高度,引导中小学生在背、吟、用的过程中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担负起传承文明的历史责任。
二、收获和体会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7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模板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我们xx区第十五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下面就我校在假
处世劳尘事,传家旧宝书楹联原件在哪里
本文2023-10-15 22:21: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