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新三国策祁山之战的"宗什么周"的在哪?
蛊的解读与常见问题解答
首先要说明,我并没有亲眼目睹过蛊术,我了解蛊术主要是通过古籍与祖父的游方笔记。
这两个资料来源会比一些凭空来的一些材料可信,对民间奇术的研究,需要客观的态度,去掉不理性不客观的,那么剩下的部分就接近真相了。民间所说的养蛊或蛊术一般会给不喜欢历史的朋友留下两类意思接近的印象。
印象一为:一种人工培植的用来害人的有生命意志的毒物,鲍照在《苦热行》中说“含杀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顾野王则说:“江南有养蛊的人,蛊的主人用它来杀人,把它放在人的饮食里,人不能察觉。而且蛊如果离开了主人的控制,就会对无意间碰到它的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李善对“吹蛊”的解释为飞蛊。
印象二为:巫蛊,就是把巫和蛊放在一起来说,巫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不是指蛊术了,而是对大多数民间害人巫术的总称。
所以平时说的蛊术,就是第一种印象中说的东西。
蛊这个字在古代还有其他数种含义,比如寄生虫、飞虫、诱惑、六十四卦之一等。但这些含义都与蛊术无关。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蛊术所用的蛊,必须是人工加工的产物,不能直接从自然界中取现成的用。
所以很多朋友认为蛊是寄生虫,是个错误的认识。
前段时间,有位网友为了攻击另一位网友的形象,将一幅寄生虫的谎成为蛊术中蛊的发在百度某吧,造成不少网友对蛊术的误解,实际蛊术所说的蛊与寄生虫,不可能是同一事物。
我们从古籍中可以知道,“蛊”字在古代有时也被用作形容寄生虫,比如《说文》中就说:“蛊,腹中虫也。”但这里的蛊,仅仅是说“蛊”这个字众多含义中的一个,而非指蛊术。
因为对于寄生虫,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定论,在古人的认识中,蛊术之蛊与自然界的寄生虫本是两种事物。
我国比较全面的寄生虫典籍产生于明朝,当时有一本《金笥玄玄》流行于世,其作者已难以考证,但校正过它的梅颠道人周履靖却是位名人,故此《金笥玄玄》一书的内容也就有了相当大的保障。
《金笥玄玄》一书中将寄生虫进行了较完善的分类,其内容主要是:九虫总目、老君去诸虫方、初神去本丸、造云芝英法、苏仙内传去三尸九虫方、太清八琼丹方、太上去三尸炼水灵砂秘诀、伏虫图、回虫图、寸白虫图、肉虫图、肺虫图、胃虫图、鬲虫图、赤虫图等。
此书虽然将寄生虫的存在看作是比较神奇的事物,书中叙述的治疗方式和药方也很玄秘(比如西蜀道教徒去虫的方法和初神去本丸的之作过程),但也很明确的说明了寄生虫在初期和中期是可以治疗的,且此书中用只谈寄生虫的方式,很明确的将蛊术与寄生虫区分了开来。
道教徒因为注重养生强调身体健康,所以无论是对蛊术还是寄生虫都有深厚的了解,药王孙思邈就是道教徒中对蛊术与寄生虫非常了解的一位。
早在孙思邈的著作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寄生虫与蛊术并非同类事物。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反复强调的“中蛊术者最好先寻蛊术的施术者”这一理论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蛊术就是寄生虫,纵然寄生虫可以故意下在人的饮食中,也大可不必找什么施术者再医疗。直接医疗不是更好些么?
孙思邈是医疗工作者,他的著作出自实践,对中蛊者的医疗过程是验证治疗蛊术需要找到施术者理论的最好验证,经过验证后的结果显然说明孙思邈的理论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有网友认为蛊是飞虫的一种,还有位网友自称可以用蛊术给人治病。当笔者问到这位网友的医疗工具时,这位网友的回答是——虫针。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所以笔者当时就作出了这位网友是在和其他网友开玩笑的阶段。
因为蛊术之蛊与虫区别实在太大了。
今人说的虫,大多指昆虫类生物。实际虫在古代所指的事物却很多。虫很多时候都泛指万物。比如《大戴礼》中就有“介虫精者曰龟。”的语句。
所以即使是在古代将蛊术之蛊称作虫的情况却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只是用虫来说明蛊的生物迹象,我们从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就可以看出。孙思邈将虫类之毒分在了《千金方·蛇毒第二》,而对于蛊术之蛊孙思邈则单独将它归纳在了《千金方·蛊毒第四》,先前提到的寄生虫则在《千金方·九虫第七》内自成一章。
《千金方·蛊毒第四》内虽然也提及了虫,但只有一两处,且这一两处虫的含义,并不是指昆虫,而是指蛊术之蛊在人身上变化后的形式。
所以说蛊术之蛊绝不会是昆虫,而所谓用蛊术之蛊行医,就显得没有实据了,称蛊术之蛊为虫针,则是基本概念的错误。
至于以蛊术之蛊行医,则更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就在于蛊的起源。历史上对蛊术之蛊进行过讲解阐述的人很多,药王孙思邈是其中讲解的比较详细的一位。
孙思邈为山西耀县孙家塬人士,孙思邈在幼年时就喜欢谈论《庄》、《道》与诸子百家的话题,对佛教也颇有研究,之后其由道入医,对医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乡里有患病者大多受过他的医治而痊愈。
孙思邈好医术已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他耗尽家产也要研究药理,故二十岁时已经精通了大多医学典籍。
隋朝灭亡后,他正式入山修行,结识了当时的名僧道宣。
唐武德年间唐太宗召其入京,当时已经中年的孙思邈却是少年模样,唐太宗惊叹不已,多次授于孙思邈官爵,而孙思邈皆一一拒绝。
唐高宗时再召入京,授官,又拒绝。后自称患病而归山。
孙思邈在修练期间著述颇多,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等等,现在这些著作大多都已遗失,唯有千金要方还算完整。
孙思邈一生注重养生之道,在他看来,人生病的原因无非内外两种,而蛊术之蛊则是致人死命的多类毒物之一,孙思邈所写医书中的理论,大多取自他行医的实践过程,孙思邈曾为不少人医治过因蛊术之蛊而导致的疾病。如果蛊术之蛊可以作为医疗手段为人治疗疾病。孙思邈必然会进行研究实践,因为孙思邈接触的蛊术之蛊绝不在少数,这期间他必然与蛊的主人有过一番交涉,然而通读千金方,没有那个药方是以蛊术之蛊治疗疾病的,因中了蛊术之蛊导致死亡的患者却很多。其他几本权威医书中则更少谈到蛊。由此可见,以蛊术之蛊行医纯粹只是一种某些朋友利用网友们对蛊的不了解所编造的空中学说罢了。
而蛊究竟是如何制作产生的呢?
以下材料中的蛊主就是指蛊术之蛊的主人。
关于蛊的制作,许多年来一直是个谜团,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蛊术效果很恐怖,如果大量流行,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无论是正统教派之间还是民间奇术界,都将蛊术视为妖邪。
关于蛊的制作,大概可分为四个关键。
制作蛊药与容器是制蛊的必要条件。
制蛊所需要的有毒生物毒性与搭配则关系着蛊在将来作用的大小。
因为蛊术之蛊种类的不同,所以蛊药、容器、有毒生物就有了不少变化,下面将蛊术之蛊以制作分作几类,分别介绍其大概制作方式的制作过程。
方式一,蛊药加有毒生物式蛊术,下面简称H类蛊术
蛊主制蛊前会先以制蛊前辈遗留下的占卜方法占卜此次制蛊需要多少时间,蛊主制蛊的规模不同,所以占卜的方法也有几种。
其结果大多为:四十九天,一百天,一年,一年以上的极少。
蛊药是蛊术的三个关键之一,有了蛊药,才能制蛊,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所谓蛊药,并不只有一种。
H类蛊术的蛊药是为制蛊初期将有毒生物放入制蛊容器时为有毒生物维持生命用的制蛊药物,这类蛊药其主要成分是较好的补药与小毒药材,祖父笔记中称,蛊主往往在制蛊前花大时间寻觅上等补药,加上平时常备的小毒药物制作蛊药。蛊药的药物原料先要捣碎,再与蜂蜜或水果汁水和起来搅拌均匀。蜂蜜或水果汁水不能太多,最好令蛊药成浆糊状,此时在对蛊药行礼,念诵前辈蛊主所传的咒语。此时蛊药就做成了,剩下的时间里要将蛊药装入密封容器后选干燥房室保存,直到制蛊时候才取出。蛊药保存的时间不能过长,一个月以上不用则会影响药效。
蛊药制作齐备后,蛊主就要将寻找好的制蛊用的有毒生物选出来。制蛊所需的有毒生物并不以毒性大的为上等。制蛊的关键在于对各类有毒生物的合理搭配。
首先蛊主要了解有毒生物之间的生克道理,将其组成个小的食物链。但在数量上要有调整,比如毒蛇吃天龙(即壁虎),将毒蛇与天龙等有毒生物装入制蛊容器时就要多放天龙,如果有一条毒蛇就要放七八只天龙。这样是为了使得有毒生物争斗,也可使得这个食物链不至于因为某类有毒生物很快被吃掉而中断。
有毒生物与蛊药准备好后,就要将有毒生物与蛊药一起放入制蛊容器中。
与大家平时设想的不同,H类蛊术的制蛊容器并不是完全密封的,而是上面有两个或多个大小不同的小孔,且其体积很大,容器壁很厚,上面多有古老图文。蛊主多认为此类容器越是古老越容易制蛊成功。
蛊主将有毒生物装入制蛊容器,将几个极细木管从容器的小孔中插入。木管的制作都很精细,这也是制蛊细节上的一个关键。
一切安排完毕后,蛊主将装有毒物的制蛊容器放入家中祭祀蛊术前辈或蛊术祖师的密室,每日必须对装有毒物的制蛊容器行礼,念诵咒语。
这样进行下去,一直到先前计算好的日子,蛊主对装有毒物的制蛊容器行极为复杂的一套礼仪,念诵咒语。之后打开容器。
此时蛊术之蛊大多盘踞在容器内,喜欢吃肉食,蛊主要加害人时会对蛊行礼,念诵咒语。以双手食指敲装有蛊的制蛊容器,然后以双手食指一起指要加害者,或者以某一手只食指写要加害者的性命心中想其容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加害他人。至于直接用食指去接触要加害者也是可以的。
其实无论那种方法,都很容易误伤他人甚至蛊主亲人,故此蛊主虽然有家财万贯的,但最终下场却都很不好。
H类蛊术的制作成功率大概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在蛊术中不能算制作成功率高的。然其效果往往很好,此类蛊寿命较长,有传说称有此类蛊术之蛊活到五、六百年者,供养它的家族世代,族内有数百人,然而最后尽被强盗响马所杀。
全因蛊不能令人即刻便死?还是蛊本祸患,其家本该有此祸,只是以家财万贯灭其后代的惩罚更大些?
方式二:以蛊药畜养有毒生物式,简称Y类蛊术。
Y类蛊术的蛊主制蛊前会先将制蛊容器内部清理干净,然后进行一套复杂的祭容器的仪式。
容器在Y类蛊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蛊主称容器中有历代蛊的魂魄,要养殖新蛊,必须要让死去的蛊安息。大多数Y类蛊术的容器外形如一个极宽的酒坛,口不大。也有容器很长的,口较前一种容器更小,两种容器的壁都很厚实,这类容器大多很笨重。一般蛊主会将容器一直放在家中祭祀蛊术前辈或蛊术祖师的密室。
蛊主祭完容器后会将想要培养成蛊术之蛊的有毒生物,放入容器内。
有毒生物只能放一只,要要培养成蛊术之蛊的有毒生物往往是蛊主精心挑选的有毒生物。为制成蛊术之蛊前,它就一定具有其特殊之处,比如剧毒的蛇、生角的天龙等。如果将寻常有毒生物容器,不久后就会消亡。
有毒生物刚放入容器的初期,蛊主会取蜂蜜或水果汁水融合好了的补药加上有毒生物爱吃的食物喂养它。
每次喂食前,蛊主都会小声念诵咒语。
初期一般为二十到三十天,期间是蛊术之蛊的基础期,必须细心照料。否则它很容易夭折。
中期一般为四十到五十天。这期间蛊主会将拌有小毒药材和特殊药材的蜂蜜加上有毒生物爱吃的食物喂给有了些变化的有毒生物。
这段时期小毒药材的挑选尤其重要,不能太烈,也不能太弱,所以量和质的掌握都非常困难。特殊药材是指要配合有毒生物的特性加入的药材。比如大鼠要吃少量巴豆,蛇要吃雕鹰的爪或目,天龙要吃少量朱砂与盐,这些都是要用作改变有毒生物体质的药物。
每次喂食前,蛊主都会小声念诵咒语。
宋朝有道教徒善于制守宫砂,就是以朱砂养天龙,养成后捣烂天龙,做成颜料。点在处女身上,如果一直是处女,这个点就不会消失。
不知道这个药方是不是道教徒在与蛊主相斗时得来的,或许是蛊主乞命时所献也说不定。
后期一般为十一天,此时蛊已接近成型,蛊主会取其同族或克星来与它相斗,如果蛊得胜,则制蛊成功。比如如果蛊主培养的是一只大鼠,则可以找猫或蛇来放入容器,如果大鼠被猫蛇吃掉,则算失败。如果猫蛇被其吃掉,则制蛊成功。
蛊与克星或同族相斗时蛊主会以铁棒击石,大声念诵咒语。
Y类蛊术的蛊制成后,如果蛊主要用它加害他人,可以找到那人生辰住址,在住蛊的容器前焚烧,则被害者住址所在的人都会一夜暴毙。
或是蛊主取蛊身上的一些东西,加在要加害的人的食物中,那人过段时间后就会有中毒反应。所取的东西例如有:天龙或蛇的分泌物,大鼠或鸟的毛等。
蛊主接触这些东西也会中毒,不过蛊主自然是有解毒的办法的。
Y类蛊术制作成功率大概为百分之六十。比起H类蛊术,相对准确,不容易出现意外,但却容易被人察觉,也容易解毒。解毒的方法会在材料最后部分说到。因为内容很多,单拿出来说比较容易读懂。
Y类蛊术之蛊大多寿命很长,有相传了十几代的传说。但Y类蛊术之蛊年龄越大,越不易操控,蛊主稍有不慎,就会反而遭到它的杀害,以至于灭门。
有养蛇作Y类蛊术之蛊的,家里媳妇不知道夫家养蛊,见到大蛇后惊恐之下以热汤罐到了养蛊的容器里,而后蛇虽然死了,没几天这家人包括那媳妇在内也都暴毙了。
蛊术之蛊,起初是托于毒物害人,但因为它被蛊主培养得有了神智灵性,所以往往能学得一些妖怪得修炼方式,即使肉体被杀也不会魂魄很快消失。然而它的本性已经被人培养得很残暴了。只会为祸于人。往往被它的残暴所波及的,第一家都是蛊主的家人。
太上道祖说的福祸相倚的理论不正是这样的吗?
方式三:H类蛊术的延伸在人身上寄生后完成式,简称J类蛊术。
或者也可以说J类蛊术是H类蛊术的一个分支。
J类蛊术之蛊的初期制作方式与H类蛊术之蛊的制作方式基本相同,只是所用容器没有孔,所选的有毒生物也多采用射工、蝎、蜂、蜈蚣等细小昆虫为主。而在制作时蛊主所念诵的咒语与制作H类蛊术之蛊时所念的大不相同,或许这就是其变化不同的关键。
据说J类蛊术之蛊的雏形成型后不能被阳光照射,需将它从制蛊容器中倒出,以湿润的布包裹。J类蛊术之蛊的雏形如芝麻般大小,一般大小的容器可产上百个左右这样的蛊。
之后蛊主要将蛊放在祭祀蛊术前辈或蛊术祖师的密室内十天,据说这是为了请祖师或前辈的英灵使得蛊变得更小。
十日后的蛊会比先前的蛊小上一半,蛊主随后会挑选适当的时间,将蛊下在陌生人或仇人的饮食中,被下蛊者身上带有麝香雄黄,蛊会不产生效果,久了会被排除体外。
被下蛊者身上没有麝香雄黄等物,就会发病。蛊会在他身上潜伏或者一个月或者一百天,或者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天吸取中蛊人身上的营养,随着体积变大,蛊会开始吃中蛊者的内脏。中蛊者此时会有强烈的感觉,必然会请医生,如果医生博闻,就会从患者的神情、粪便、脉搏、患处看出患者中了蛊毒。此时医生会开药驱毒,往往能辨认出是蛊毒的医生都能医治的好这类病症。我会在下面说道具体症状。
患者所请的医生只能医治寻常疾病,且不博文,则无法辨认出蛊毒,一般会按寄生虫或痢疾等病来开药。患者则会一病不起,不久后油尽灯枯而死。
患者死后,蛊会破开患者的肋下或从患者的眼、耳、鼻、口、肛门中出来。如果此时蛊仍没有成长完毕,则会继续依附患者的家人或当时在患者身边的其他人。因为蛊十分细小,善于隐藏,所以往往当时在患者身边的人很容易中蛊。
成长完毕后,蛊会回答蛊主的容器中,生卵。因为其雏形往往被医生所杀,所以回到蛊主身边的蛊会很少,往往一百只能回去十只左右。
成长完毕后蛊所生的卵比芝麻小一半,蛊主可以此加入想要加害者的饮食中,蛊的卵则会潜伏在被害者身上吸取营养分泌毒物。蛊主在远方对着蛊所在的容器念诵咒语时,蛊会在被害者身体内咬附近的肉或内脏。蛊主停止念咒语,则蛊会停口,继续吸取营养分泌毒物。一般这J类蛊术之蛊的卵很少有能害死人的时候。
古代蛊主多用此来勒索钱财,控制仆人。然而被勒索者或其仆人往往会暗杀蛊主。或请名医高道破其蛊术。
政府如果抓到此类下蛊者,则会将其烧死示众。所以虽然J类蛊术之蛊的蛊主受到来自蛊的威胁很少,但一般被发现依旧难逃灭门。
蛊有千万种,只要稍微改变制蛊时的某个细节,制出的蛊就会大有不同。
所以唐代道教徒孙思邈前辈说:“蛊有千种,每一种都有不同之处。”孙思邈前辈又说:“医学方剂很多,作医生的不能全部学习,所以不能一一陈述。”
孙思邈前辈言下之意就是说,蛊的种类很多,治疗者不能去观察蛊的特点,应该去观察它的共通之处,找到其原理和关键,才能很好的治疗蛊毒。否则一个人的头脑,是无法辨认那么多蛊的。
今天网络上有些朋友列举金蚕、竹节等蛊,却是有点不太明智了,所以我并不将蛊的品种一一列出,仅仅将它归为三类。
中蛊后的身体情况往往是古代中医研究和治疗蛊毒的一个关键。
中蛊后患者的身体一般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同时有三种以上者,最好能去看看中医或按照我下面列举的治疗方法试试看。因为以下的情况同时有三种以上者,很可能是中蛊。
情况一:突然时常吐血或大便内有血,因为中蛊后往往蛊毒或腐蚀患者内脏,所以患者往往会吐血或大便内有血,吐血次数越多或大便内掺血越多,就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但也有其他疾病有吐血或大便内有血等症状,所以需要另外参考其他病症。
情况二:长期拉肚子,吃了多种药物,看了不少医生,治疗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仍没有好转的。
情况三:腹部在短时间内膨胀数倍,到医院检查后没有发现病因的。(有些蛊细小,恐怕西方仪器不能发现。)
情况四:突然不喜欢阳光,喜欢躲在没有阳光照不到的房间里。
情况五:突然性格大变,喜怒无常,情绪烦躁的。
情况六:突然感觉四肢沉重,全身无力的。到医院检查后没有发现病因的。(有些蛊细小,恐怕西方仪器不能发现。)
情况七:突然尿频,到医院检查后没有发现病因的。(有些蛊细小,恐怕西方仪器不能发现。)
情况八:大便长期漆黑,或特别坚硬,或特别少,或有轻微赤红色的。到医院检查后没有发现病因的。(有些蛊细小,恐怕西方仪器不能发现。)
情况九:医院检查出有寄生虫,长期不能除尽的。
情况十:突然厌食,闻东西都觉得臭。到医院检查后没有发现病因的。(有些蛊细小,恐怕西方仪器不能发现。)
情况十一:男生长期梦见自己与美女交合。女生长期梦见自己被强暴的。
情况十二:常常打冷战。
情况十三:常常身上剧痛,每次剧痛的地方都不一样的。
情况十四:吐出青蛙、蝌蚪、蛇或其他生物的。
情况十五:突然变得嗜酒的。
情况十六:吐出黑色肉块或肉条的。
情况十七:胸中气闷,好像有东西塞着的。
情况十八:突然耳聋,常常目眩的。
情况十九:突然患癫痫的。
以上的身体状况,有三种以上的最好能到中医处检查,或使用我所列举的方法,如果只有一种或两种的,或许是其他疾病。但也可以试用简单的方法来求个安心。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末年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曾有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死于巫蛊之祸。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征和二年(公元前91),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景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贺父子下狱死,连及卫子夫皇后所生诸邑、阳石公主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与太子有隙,遂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查,太子自杀,卫后亦自杀。久之,巫蛊事多不信。田千秋等上书讼太子冤,武帝乃夷江充三族。又做“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
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作一回事。而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
除太子刘据外,汉武帝后来还有5个儿子。在这6个儿子里面,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刘弗陵。汉武帝经常夸耀刘弗陵像自己,甚至打算废了太子刘据,改立刘弗陵做太子。
当时京城巫蛊术十分盛行。所谓巫蛊,就是人们制作木头人,在上面刻上冤家的姓名,然后再放到地下或者放在房子里,日夜诅咒。据他们说,这样诅咒下去,就可以让对方遭殃,自己得福。这种巫蛊术,也传进了皇宫。那些怨恨皇帝、皇后和其他人的美人、宫女,也纷纷埋藏木头人,偷偷地诅咒起来。
汉武帝对这一套很迷信。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找了不少心腹,到处发掘木头人,并且还用烧红了的铁器钳人、烙人,强迫人们招供。不管是谁,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没过多少日子,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
在这场惨案中,丞相公孙贺一家,还有卫皇后的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被汉武帝斩杀了。江充见汉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他让巫师对汉武帝说:“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蛊气很重,若不把那些木头人挖出来,皇上的病就好不了。”
于是,汉武帝就委派江充带着一大批人到皇宫里来发掘木头人。他们先从跟汉武帝疏远的后宫开始,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屋里屋外都给掘遍了,都没找到一块木头。
为了陷害太子刘据,江充趁别人不注意,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大肆宣扬说:“在太子宫里挖掘出来的木头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上面写着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奏明皇上,办他的死罪。”
刘据见江充故意陷害自己,立即亲自到甘泉宫去奏明皇上,希望能得到皇上的赦免。而江充害怕刘据向汉武帝揭穿了自己的阴谋,赶紧派人拦住刘据的车马,说什么也不放他走。刘据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让一个心腹装扮成汉武帝派来的使者,把江充等人监押起来。
刘据指着江充骂道:“你这个奸臣,现在还想挑拨我们父子的关系吗?”说完,刘据就借口江充谋反,命武士将他斩首示众。
太子刘据为预防不测,急忙派人通报给卫皇后,调集军队来保卫皇宫。而这时,宦官苏文等人逃了出去,报告汉武帝说是太子刘据起兵造反。汉武帝信以为真,马上下了一道诏书,下令捉拿太子。
事到临头,刘据只好打开武库,把京城里的囚犯武装起来,抵抗前来镇压“造反”的军队。并想调集胡人军团与北军,结果胡人军团被汉武帝调集镇压太子叛乱,北军监护使者任安受了太子的印后闭门不出。太子还向城里的文武百官宣布:“皇上在甘泉宫养病,有奸臣起来作乱。”这样一来,弄得城里的官民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在造反,就更加混乱起来。
双方在城里混战了四五天,死伤了好几万人,大街上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污。结果,刘据被打败,只好赶紧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往南门,守门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长安,最后跑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的一个老百姓家里躲藏起来。
不久,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县令李寿知道了太子的下落,就带领人马来捉拿他。刘据无处逃跑,只好在门上拴了一条绳子,上吊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和那一家的主人,也被李寿手下的张富昌等人杀死了。
后来,汉武帝派人调查,才知道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从来没有埋过木头人,这一切都是江充搞的鬼。在这场祸乱中,他死了一个太子和两个孙子,又悲伤又后悔。于是,他就下令灭了江充的宗族,宦官苏文被活活烧死。其他参与此事的大臣也都被处死。
最后,汉武帝越想越难过,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
金蚕蛊是来源于民间传说,将多种毒虫一起放在一个瓮缸中密封起来,让它们自相残杀,吃来吃去,过那么一年,最后只剩下一只,形态颜色都变了,形状像蚕,皮肤金黄。如毒蛇、蜈蚣、蜥蜴、蚯蚓、蛤蟆等等毒虫。
也有的说,把十二种毒虫放在缸中,秘密埋在十字路口,经过七七四十 九日,再秘密取出放在香炉中,早晚用清茶、馨香供奉;这样获得的金蚕是无形的,存在于香灰之中。放蛊时,取金蚕的粪便或者香灰下在食物中让过往客人食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金蚕蛊 属于 :蛊术 来源 :民间传说 材料 :金蚕 制蛊,苗女,养蛊,祭祀,毒性,民间传说,传说一,传说二, 制蛊 苗女 苗之一族,本就神秘莫测,又有蛊之传说遗世,相传蛊多为女子所养,她们赤身裸体,深居简出,以舞蹈,祷告求得蛊的欢心,能释放于无形,多与其他法术配合使用,起到辅助的作用。 养蛊 有些造蛊者强调必须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日)聚置毒虫,这是受了五月五日毒气最盛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蛊,多于端午日制之,乘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能致人于病、死。”又:“多用蛇、虫、蜈蚣之属来制,如果无法解救时,一触便可杀生。” 蛊2 传说中养蛊的方法、与《通志》上一二载的相类似。《通志》中所记载的.要用一百种虫类,而夷人所要的只有十二种。在养蛊以前,要把正厅打扫得乾乾净净,全家老少都要洗过澡,诚心诚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点烛,对天地鬼神默默地祷告。然后在正厅的中央,挖一个大坑,埋藏一个大缸下去,缸要选择口小腹大的,才便于加盖。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见缸中的情形,人们越容易对缸中的东西发生恐怖,因恐怖而发生敬畏。缸的口须理得和土一样平。等到夏历五月五日(端阳),到田野里任意捉十二种爬虫回来如果,不是端阳那天捉回来的爬虫养不成蛊),放在缸中,然后把盖子盖住。这些爬虫,通常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蝎、蚯蚓、大绿毛虫、螳螂……总之会飞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脚会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虫。这十二种爬虫放入缸内以后,主人全家大小,于每夜入睡以后祷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祷告一次。连续祷告一年,不可一日间断。而且养蛊和祷告的时候,绝不可让外人知道。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养的蛊就会被巫师用妖法收去,为巫师使用,主人就会全家死尽。即使不被巫师收去,成蛊以后,也会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虫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强大的吃弱小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个爬虫吃了其他十一只以后,自己也就改变了形态和颜色。根据传说的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叫做“龙蛊”,形态与龙相似,大约是毒蛇、蜈蚣等长爬虫所变成的。一种叫做“麒麟蛊”,形态与麒麟相似,大约是青蛙、蜥蜴等短体爬虫所变成的。一年之后蛊已养成,主人便把这个缸挖出来,另外放在一个不通空气、不透光线的秘密的屋子里去藏着。据说蛊喜欢吃的东西是猪油炒鸡蛋、米饭之类,饲养三四年后,蛊约有一丈多长,主人便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打开缸盖,让蛊自己飞出去。蛊离家以后,有时可以变成一团火球的样子,去山中树林上盘旋,有时可以变成一个黑影,在村中房屋间来往。蛊的魔力最大的时间是黄昏。每次蛊回家之后仍然住在缸中。吃到人的这天,主人就不必喂它东西了。据说养蛊的好处并非要蛊直接在外面像偷盗一样偷宝贝回来供主人使用,而是要借重蛊的灵气,使养蛊的人家做任何事情都很顺利。如果主人想要经商,借重蛊的灵气,可以一本万利。如果主人想要升官,借着蛊的灵气,可以直上青云。反过来说,如果偶一不慎,被受蛊害的人家知道了,去请专门的巫师来把蛊收掉,蛊的主人便会诸事不宜,全家死尽。 蛊3 祭祀 养蛊的人家,除了日常要虔诚服侍之外,到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要对蛊作隆重的祭礼。这个祭礼延续三天,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在这三天之内,主人要每天都用新鲜的猪一头、鸡一只、羊一头,煮熟以后,到晚上星宿齐观天空之时,全家把猪羊鸡搬入养蛊的秘室中去俯伏祷告,祷告完毕,将猪羊鸡砍碎,投入缸中。据说蛊的食量很大,魔力很高。祭扫的时候,外人不得参加,讯息不可泄漏,否则又有身家性命的危险。除了聚虫互咬一法外,各种特殊的毒蛊又分别有特殊的制造方法。 首先,你需要找一个类似于香炉的东东,但要保证通气良好,并且不会有东东从里面出来(很可怕啊)然后你需要找几种东东,例如小蛇,颜色艳丽的蜘蛛,毒蜈蚣,等一切带毒的生物,注意,不要那种会飞的,搞不好咬你一口都没地找去。你将上述所说的统统投入准备好的炉中,盖上盖子,既要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又要防止他们半夜爬出来(怕怕啊)等这样过一天后(放心,饿不死他们)打开盖子,瞧瞧谁阵亡了,把死的都给弄出来,再投入新毒物和一些毒物们能吃的小昆虫,如此周而复始。7天后,最后活着的一定是最最毒的东东,小心处理啊。到这,你可以选择养着他然后投入新毒物发现更毒的东东。还可以提毒炼毒,或可以直接炼蛊。如果想提炼毒素的话,那么在先前养毒物时被他毒死的其他毒物尸体留着,放到一个小型容器中,慢慢发酵。最后容器壁上的水份就是较纯的混合毒素了,可发挥不同效用喔!(用于正途。。。。。)如果想炼蛊的话你需要不断捕捉毒物来供蛊母(就是最毒的那条虫虫)“享用”,与此同时,如果蛊母被咬死的话,就用咬死它的那只虫做蛊母吧。在养蛊时,你需要注意保持蛊皿(就是那个炉子)阴暗潮湿,有充足的食物(还要为你的安全着想,否则喂蛊时被咬一口就等死吧)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需要到药店买点孕妇催产的药,去中医那弄点有轻微的毒性的东东(是什么自己决定,挺有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养蛊的原因之一,因为可以自己决定蛊母吃什么东东,但别弄太毒的东东给蛊母吃,否则蛊母一命呜呼你就得不偿失了。)在这里解释一下催产药的作用,长期给蛊母喂催产药和毒药可以使蛊母不会伤害喂药的人,还可以增加其毒性。养蛊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过几个月,如果蛊母成熟了,就可以产蛊了,所谓产蛊就是指蛊母的分泌物(例如便便,体水等等)这些分泌物是毒药也可以是良药,如果你一直在喂毒药那么这种毒药是别人求也求不到的,当然,也没法解开毒性,而毒性强弱,毒性功效,取决于你喂的药的毒性,除非你把喂养毒药的种类,剂量,及先前各种毒虫的种类,数量告诉别人,否则神仙也救不了被咬的人。你还可以喂蛊母各种有益的中药,例如决明子,荷叶,枸杞(补充一下,你把要直接投进去蛊母当然不会吃,需要熬成一小杯极浓的药水分批量的均匀洒在蛊皿中,蛊母渴了就喝药水,从而吸收药性,)等中药,这些药不仅可以化去蛊母的毒性,还可以使其具有药性,治疗伤病喔。最后,告诉你喔,别担心你的蛊母寿命问题,他吃了很多药并吸收了很多毒虫的毒性,没那么快死掉,理想的话还可以养到三四年呢! 毒性 金庸《倚天屠龙记》中对金蚕蛊毒的描述是:此毒传自苗疆,以金蚕蛊制粉成毒,乃是天下毒物之最。它无形无色,极难提防,中毒者如有千万条虫在周身咬齿,痛楚难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哪怕是你武功再高,也能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寻常村妇下毒而武功尽失。 《云霄厅志》〔清嘉庆二十一年修,民国二十四年重刊〕,卷三有“蛊毒”一则,称:“漳汀间常有蛊毒,中者多至陨命,祟之绝奇酷者也。” 其种有四:一曰地蛊,一曰金蚕蛊,一曰蜈蚣蛊,一曰蛤蟆蛊。这里所说的蛊,指的是巫术,也就是说蛊是一种最厉害、最恐怖的巫术。 民间传说 传说一 金蚕很爱干净,总是把养它的人家打扫得乾乾净净。如果你到一户人家,见他家屋角清洁,没有蛛丝,就要当心他家有金蚕。你进门时用脚在门坎上踢一 下,踢出沙土,回头再一看,沙土忽然没了,那便可以确定这户人家养了金蚕了。主人请你吃饭,如果见他用筷子敲碗,那是在放蛊,赶快向他点破,就可避免受害。或者吃饭的时候把第一口饭吐到地上,或抓抓头皮,金蚕怕脏,也就吓跑了。怎样知道自己中毒了呢?其辨认法是生嚼黄豆而不感到腥臭,便是中蛊,如果不及时医治,便会感到胸腹搅痛、肿胀,最后七孔流血而死。死时口鼻之间会涌出 数百只虫,死者的尸体即使火化,心肝也还在,呈蜂窝状。 传说二 据说养金蚕的人家很少生病,养猪养牛容易养大,还有说得更神的,说是把人下金蚕蛊害死后,可以驱使死者的魂魄为他干活,因此致富。 每年年底金蚕的主人要在门后跟它算账,骗它这一年亏本了,不能说得利,否则就会有祸患。养金蚕的人,必须在“孤”、“贫”、“夭”三种结局中选一样,法术才会灵验,所以养金蚕的人都没有好结果,闽南俗语叫做“金蚕食尾”。主人如果不愿继续把金蚕养下去,可以把它放走,叫做“嫁金蚕”,嫁的时候把一包金银和一包香灰〔即金蚕〕放一块扔在路旁,要养的人就可拿去。如果路人误取金银,金蚕也会跟着去。金蚕喜欢睡在鼎〔铁锅〕中,闽南乡村人家煮完饭后习惯在鼎中放些水,据说就是怕金蚕来睡。
相传中,巫蛊之术本来是起始于西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也把巫蛊文化引入了中原,巫蛊之风就开始广泛传播。其实巫蛊之术只是工具,当时的汉武帝生性多疑,迷信非常的严重,被小人利用,才是造成西汉产生混乱的主要原因,最后他也写了诏书来反悔认错。
巫蛊之术起源很早,巫术从上古时期就存在,一直对部落的活动产生重要的指导和影响,道教之中也学习了很多巫术之中的精华。如今中原地区已经基本没有巫蛊之术了,主要是在苗疆地带,以及周围的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老挝、越南等地还是非常盛行。
蛊术原本开发出来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它的培育特备的辛苦,操作难度高。蛊虫特别的小,可以钻进人们内部,替病人拔毒,消除坏死的部分,甚至自身化作养分,强身健体。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蛊术肉眼看不到,用来杀人更加方便,而且别人也找不到证据,而且也很难找到解救的方法,学的门槛也低,后来逐渐形成祸患,在中原被人们所针对消除。
蛊术很多作用是现代科技和医学都无法完成的事情,神秘而强大,目前我们在小范围的应用和摸索之中。比如我们生活中的“蚂蟥”,也叫吸血虫,也运用在今天的临床医学之中,水蛭被称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古今中外,都有运用水蛭治病救人的无数案例,甚至它可以帮助断肢再植,伤口愈合,扩张血管,清除毒素,缓解疼痛,近年来还被应用在整形之中,可谓是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地位越来越高。
尽管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层面是落后于古人的,很多东西失去了传承。因此,我们要尊重古人的智慧,虚心学习和钻研。
中国古代的隋唐两代应该是巫蛊最盛行的时代,巫蛊的手法五花八门,这里说一个“猫鬼”巫蛊的案件。
在古人他们眼中,猫这东西跟害人的邪鬼、蛊毒实在是太近了。翻开古籍,可以发现在隋唐时代曾经发生过多起“猫鬼”案。
其中一起很著名的案件,是发生在隋文帝杨坚宫中的“独孤陀案”。
隋文帝杨坚
猫鬼作祟:独孤皇后、杨素之妻皆得怪病
一天,隋文帝杨坚的老婆独孤皇后突然得了很重的病,隋文帝忙命人召太医。太医看罢皇后病情,就紧张地向皇上汇报:“这可不是普通的病,这是猫鬼所致。”太医还告诉杨坚,大臣杨素的老婆也得了同样的猫鬼之疾。
所谓“猫鬼”,就是一种左道妖术,通过诅咒,令猫化为鬼,去干人想干却干不了的事。起初隋文帝是不信这些的,但现在眼见皇后和杨素之妻都得了重病,又有太医言之凿凿,也不得不开始怀疑了。他很快就想到一个人:独孤陀。
独孤陀是独孤皇后同父异母之弟,这个人一向喜欢旁门左道之术,而这一切还是有家风的,因为他的母亲和老婆全好这口儿。
之前隋炀帝就让独孤陀的兄弟独孤穆转告过他,不要再玩弄猫鬼之类的左道之术,而独孤陀的回复是他本来就不好这些,显然是不认账。可向隋文帝打小报告说独孤陀玩邪术的人一直就没断过。隋文帝没没办法,干脆将独孤陀贬职,打发他离开京城,眼不见为净。不过很快他又听说独孤陀叽叽歪歪,有不少怨言。
眼下皇后都病了,两件事合在一处,隋文帝终于恼了,令左仆射高颖、纳言苏威、大理丞杨远彻查此案。
关键人物:婢女徐阿尼
这个特别办案组效率极高,很快就找到一个关键人物:独孤陀家婢女徐阿尼。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徐阿尼很快就招供了。
原来,徐阿尼在给独孤陀的母亲当婢女时就开始蓄养猫鬼,后来到独孤陀家,继续蓄养猫鬼,猫鬼可以根据她的指令把某人家的财物转移到自己这儿来,而作为交换条件,猫鬼也有要求,就是必须要加害被盗的那家人。这如同是一个“魔鬼契约”。
每天深夜子时,徐阿尼偷偷起床,备好供品,焚香向猫鬼祭拜。因为子时属鼠,子时拜猫,暗示以鼠祭猫。一天,独孤陀忽然酒瘾犯了想喝两口,跟老婆嘀咕起来。而他老婆一直讨厌他这毛病,就说“没钱买”,独孤陀只好让徐阿尼赶快使用她的猫鬼之术,到越国公杨素家弄点钱买酒。徐阿尼得了主人指令,便暗中祈祷,数日之后,猫鬼到了杨素家,钱财也就自然转移到了独孤陀家。
越国公杨素
过了些日子,独孤陀在花园里又对徐阿尼说:“你让猫鬼到我姐姐独孤皇后那儿再弄点零花钱吧。”独孤陀还厚着脸皮给自己找了个特别“充分”的理由:“我以前没钱时,我姐姐也是常常赐钱给我 。现在这么做,她肯定也不反对,而且还更省事了。“徐阿尼自然又听从了主人的吩咐。
特别专案组经过审讯发现,徐阿尼的供词跟现实情况全对上茬了,杨素之妻和独孤皇后不是都得了猫鬼之疾了吗。然而光凭她这么说证据还是太不充分了,专案组就让她现场表演一次呼唤猫鬼之法。
现场演示:呼唤猫鬼
到了子夜时分,徐阿尼的演出开始了。只见她先是把一碗香粥放到宫门之外,然后念动一番咒语,拿起一把汤匙轻轻敲着碗边,口中喃喃叫道:“猫女出来,毋住宫中;猫女出来,毋住宫中。”突然,徐阿尼目光呆滞,两眼发直,脸色发青,整个人就象被什么东西拉扯住一样。
就这样,专案组一致认定徐阿尼的口供属实,向杨坚做了汇报。杨坚征询臣子们的意见,众人异口同声要杀独孤陀。隋文帝倒是法外开恩,看在独孤陀是皇后弟弟的份上,免了他的杀头之罪,贬为庶民。独孤陀的老婆惨点,送去庙里当尼姑了。而独孤皇后和杨素老婆的病大概也就慢慢好了。就这样,“独孤陀猫鬼案”稀里糊涂画上了句号。
之后不久,隋文帝就下了御旨:“蓄猫鬼、蛊惑、魇媚等野道之家,流放至边疆。”
疑点重重:是猫鬼还是陷害?
现在细观此案,真是疑点不少。徐阿尼招唤猫鬼的过程很像是一场表演,她也许只是装模作样,毕竟谁也没看到猫鬼出现嘛(是不是史书把猫鬼犯案的具体过程给“打码”了,那我们就无从得知了)。而徐阿尼在此案中是不是有做伪证的嫌疑也很难说,从史书上的记载看,似乎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就她一个。
此外,虽说隋文帝杨坚一直以朴素著称,但他的大舅哥独孤陀混到连酒钱都没人给的份上,也实在有点过分了。而且从买酒不成,转变成改偷大户而且还不惜害人,这个弯转的也实在有点急。也就是说关键人物独孤陀的供述存在很大疑点,或者是审理案件之人记录有问题。
总之,独孤陀案是不是有人策划,故意拿猫鬼来说事儿还真不好说。不管怎么说,猫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惨当背锅侠。
谁知道新三国策祁山之战的"宗什么周"的在哪?
本文2023-10-15 23:35: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