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什么意思?,第1张

译:山谷在刚下过一场新雨之后,晚上天气寒冷秋意更浓了。明亮的月亮在松林间洒下一片光辉,清泉在山沟的石头上流淌。

上述诗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王维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1998

古人看云识天气。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暖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下雨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2、炮台云,雨淋淋:

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3、云交云,雨淋淋:

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4、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6、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7、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8、棉花云,雨快临:

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9、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10、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看云识天气

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古籍《通纬·孝经援神契》上说:“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也说: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可见,寒露的意思就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能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往往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全部开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非常有利。我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还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份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常常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区这时一般仍然是秋雨绵绵,少数年份阴雨天气也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对秋收秋种有部分的影响。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摘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较高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快要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问隔灌溉,保持田间潮湿。

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威胁。华北地区必须抓紧播种小麦,这时,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气应想办法造墒抢墒播种,保证在霜降前后种完,切不可被动等雨引起早霜种晚麦。寒露前后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的合适播种期,安排品种上应先播甘蓝型品种,后播白菜型品种。淮河以南的绿肥播种要抓紧收尾,已出苗的要清沟沥水,以免涝渍。华北平原的甘薯薯块膨大渐渐停止,这时清晨的气温在10℃以下或更低的几率逐渐增加,应根据天气情况搞好收获,争取在早霜前完成,否则在地里经受低温时间太长,会因受冻而诱发薯块“硬心”,降低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价值,也不能储藏或做种用。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仍在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还不到20℃,哪怕在长江沿岸地区,也不容易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到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也以外,平均气温一般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计算,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完全不同。

常年寒露期问,华南雨量也日趋减少。华南西部多在20毫米左右,东部一般为30~40毫米左右。绵雨频频,冥冥霏霏,朝朝暮暮,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点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也由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程度,直接与“三秋”的进度与质量有关系。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方法,减少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厉害的季节之一,积雪阻碍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加以预防。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出土带字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这些文字,能认识和隶定为汉字的有1723个,无法辨识的有2549个,另有合文(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组合成一个单字的文字形式)371个。这种文字已相当成熟,初步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要素。因此,它们能较完备地记录各种事件或人们的想法。

自古人们就关注天气的变化。在图画文字中有这样一个字,上部是一个圆圈,中间是火苗的形状,下面是五个山峰一样的图形。有人解释为“旦”或“霞”,有人认为是“炅”,这应该是先民们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结果。甲古文中出现了许多表示天气或季节的文字,其中“春”字最为多见,“冬”字偶有出现,“夏”字无迹可寻。但我们不能因为甲古文中无“夏”字,就认为商代没有划分出夏季,正如不能因为卜辞中没有“金”字而否认商代有青铜器一样,凭借出土的甲骨文是不能完全把握朝代全貌的。商代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合四时为一祀,也就是现在的一年。

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将卜问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其中有关气象的包括卜年、卜雨(含风、雪、雾、霜、雹等)、卜霁、卜旬,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就在这几项中。甲骨文中对天气现象的记载已十分完整、细致,包括降水、天空状况、风、云雾、雷鸣电闪等许多方面,有雨、雪、雹、霜等分类,对雨水还有具体分析。

更加令人叫绝的是一片占卜商王外出田猎是否会遇上大雨的甲骨,其内容堪称“远古天气预报”:“中日至,昃不雨。食日,至中,日不雨。自旦至,食日,不雨。弜田,其遘,大雨。”

▲对于这份“远古天气预报”分析如下:

命辞中日至,昃不雨:问商王外出下午有没有雨。

食日,至中,日不雨:占卜上午会不会有雨。

占辞自旦至,食日,不雨:占卜结论是当天没有雨。

验辞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猎时遇上了大雨。

▲对于这份“远古天气预报”分析如下:

命辞中日至,昃不雨:问商王外出下午有没有雨。

食日,至中,日不雨:占卜上午会不会有雨。

占辞自旦至,食日,不雨:占卜结论是当天没有雨。

验辞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猎时遇上了大雨。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先民们有些活动很像今天的人工影响天气——人工求雨。比如:“戊子卜。贞帝及今四月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曰:‘丁雨,不辛。’旬丁酉允雨。”大概意思是祈求上苍给予充足的雨水,文中的“帝”并不指商王,而是指上天、上苍。《礼记·曲礼》中有:“天神曰帝。”《字汇·巾部》中有:“帝、上帝,天之神也。”

甲骨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天气,皆是为求风调雨顺,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人们有好的收成,生活平安幸福。譬如占卜第二天会不会刮风:“翌癸卯帝其令风,翌癸卯帝不令风。夕雾。”这是从正反两面卜问:翌癸卯日,也就是第二天,上天是否会令风神刮风。“夕雾”是验辞,验辞说:“夜晚起雾了。”有雾则说明无风。人们祈求不要刮风,风会对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还有祈祷风调雨顺的甲骨文:“帝令雨弗其足年,帝令雨足年。”“弗”就是不会,“其”代指雨,“足”意为丰足,“年”是年成的意思,“足年”就是丰收的年成。第一辞从反面卜问:“上天命令下雨,这雨不会让我们丰收吧?”第二辞是从正面卜问:“上天命令下雨,这雨会使年成大好吧?”这说明,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年成的好坏与降水有直接关系。

另有卜问上天会不会降下旱灾的甲骨文:“戊中卜。帝其降我旱,帝不我降旱。”

还有卜问下个月上天会不会下雨打雷的甲骨文:“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帝其于生一月令雷。”第一辞卜问:“上天会在现今的十三月命令打雷吗?”第二辞卜问:“上天会在‘生一月’(即明年一月)命令打雷吗?”商王武丁时期,多将闰月加在岁末,称“十三月”,“十三月”的下一个月就是明年的岁首。在夏代以前,人们已懂得闰月,但对闰月尚摸不清规律。从甲骨文中可知,从商王武丁到祖甲期间,是在年末置闰,也就是“十三月”。祖甲以后改为年中置闰,卜辞中可以看到“冬八月”“冬六月”“冬五月”等,这些“冬”不是冬天的意思,而且“终”的意思,即“完了以后”。“冬八月”就是“后八月”,即闰八月。闰月可以加在八月、六月、五月,这比此前一律在年末置闰更符合气候特征。

“丁丑卜。不雹,帝佳其。不雹,帝不佳。”其意为卜问上苍会不会降冰雹。在商代,人们已经知道降冰雹会损害农作物,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所以有此卜问。

除此之外,甲骨文中还有“燎于帝云”的说法。也就是卜问可不可以用焚烧物件的方法祭祀天上的云。其中的“帝云”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天气系统将要到来时出现的前沿云,古时叫做“使臣云”,古人将这种云看成了“云神”。商代为什么会祭祀“使臣云”?可能他们已经认识到云多了才会有雨水,有了足够的雨水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所以才会有对“使臣云”的祭祀。

由甲骨文可知,先民们一直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与华夏农耕文明同时代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相继消亡,历史的尘埃把它们葬入远古的岁月,独有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发展,这是人们适应气候变化、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古老的文字讲述着先民的智慧,也给予了我们新的启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什么意思?

译:山谷在刚下过一场新雨之后,晚上天气寒冷秋意更浓了。明亮的月亮在松林间洒下一片光辉,清泉在山沟的石头上流淌。上述诗句出自王维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