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定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风水定位,第1张

风水方向定位 西北之位:卦位乾,代表天,代表家中父辈,属金,俗称寿山,主贵气旺气寿运。西北之风,冰冽刺骨,如此山不高不实,则不挡风雨,不卸寒气,不利生机,不利家道发展。由此,首选之处,西北位置须高,不可低陷,不可有路冲河冲及凶杀侵犯。若西北受克或房屋缺角,则宜摆放亥猪的生肖物件来补充西北之能量。正北之位:卦位坎,代表中男,属水,俗称“财山”,主智慧和发展。正北位高,带来运势,利学业,旺财运,又有“家宅靠山”之说,影响家宅的长久运势,不可空缺低陷,宜方正高大,如有山林环抱藏风聚气更佳。

东北之位:卦位艮,代表少男,属土,俗称子孙山,主管人丁及后代的发展,同样影响家宅的长久运势,宜高大充实,不可低陷,不宜有厕所及粪池等不净之物,忌道路河流冲击。若东北方向受克或房屋缺角,则宜摆放丑牛的生肖物件,如牧童骑牛的物件或挂画来补充东北方之能量。

西北、正北及东北三方为北面,代表家宅靠山,喜高大怕低陷,气聚大吉,气散破败。

正东之位:卦位震,代表长男,属木。又称青龙之位,东方的好坏可影响到家人的学业发展及财运,东方应略高,谓之青龙抬头,进财进禄,但又不可过高,东方乃阳光洒射之方,过高则庶阳,所谓物极必反。如东方低陷,见水也吉,谓之青龙得水,但若低陷无水或有臭水污水,则会影响到家人运气,不利健康与事业。若东方受克或房屋缺角,则宜摆放兔生肖的物件摆设。

东南之位:卦位巽,代表长女,属木,与东方同属青龙之位,旺文昌,利于见水,宜于做出水口,但不要过高,宜平淡宽敞。若东南受克或房屋缺角,亦宜摆放兔生肖的物件摆设。

正南之位:卦位离,代表中女,属火。南面不要有高山、高地、高建筑等。高物挡光,万物不长,草芽不发,无生机,不利于家运事业。由此,南面应平,有流水则佳,水为财源,可聚财;有路更佳,旺财旺运。若南方受克或房屋缺角,则宜摆放马的生肖物件,但不要摆放五数的马,宜摆放四数之马。

西南之位:卦位坤,代表老母,属土,可生育万物,布局吉凶会影响到家中女性运程及夫妻关系,同样也关系到家人的健康,宜宽畅明亮,忌阴暗及高物遮挡。若西南受克或房屋缺角,则宜摆放未羊的生肖来补充西南方之能量。

正西之位:卦位兑,代表少女,属金。又称白虎之位,白虎为凶星,但又主武将与威严,宜厚不可高,过低陷则没有威严,易受人欺压,男丁不得志,过高则白虎抬头,主招惹是非,西面如高起,风水学上称之为白虎篡堂,会带来疾病厄难,运道不佳。古人日:情愿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高一尺。西方之地宜平厚,如伏虎之势最佳,宜有路。若西方受克或房屋缺角,则宜摆放鸡的生肖物件来补充西方之能量。

如何定位风水作用 很多人说风水是迷信的东西,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这种人并不了解风水的实质与涵意,把自已搞不明白的东西一概归纳于迷信一类,二是确实是有些人打着风水的恍子蛊惑人心,我认为风水是科学的,我对它的定义就是风水是物质赖以存在环境的组合,研究这种组合的能量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作用于人或事物所产生的结果。主要是研究物质在不同环境组合模式下相互作用力所产生不同结果的一门学问,一块石头放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它的风化速度会不同,一棵椰子树在热带如我国海南岛它就能正常生长结果,而在北方它长都长不活,更谈不上结果了,在这里我们明白了椰子树它本身属性并没有变,而改变的只是外部环境,其实这种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作用就是我们俗称的风水的作用。选择好的风水实质上就是选择出适合物质最佳共存条件下的环境组合,对于生命而言当然就是选择出适合生命最佳生存环境条件的组合。当然这种组合是多方面的,作用也是在不同的各个领域中。

风水与方位的关系? 一个人的命卦是根据出生年月计算的。每一年出生的人都有不同的卦象,所谓“一年”,并不是由农历一月一日到年底大除夕,也不是由阳历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而是由一年的立春到下一年年的立春前夕。

命卦计算公式:

计算男性命卦的公式是:(100―出生年份)/9

计算女性命卦的公式是:(出生年份―4)/9

利用上述两条公式,便可以获得一个余数,如果没有余数,那便把余数视为9。

需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所说的出生年份,是仅取个与十位数的,例如一九四五年出生的人,我们便要以45代人公式内,一九八六年出生的人,则以86代人公式。

余数所属的卦象,视为该人的命卦。一属坎、二属坤、三属震、四属巽、六属乾、七属兑、八属艮、九属离。计算得余数五,则男性视为属坤,女性视为属艮。这是根据《河图》来的,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为腹心”的九宫数。

前面已经知道什么是东四宅,什么是西四宅。震宅。巽宅、离宅、坎宅是东四宅;坤宅、兑宅、乾宅、艮宅是西四宅。

同样,命卦属震、属巽、属离、属坎,最适合他们的居所是东四宅;属坤、属兑、属乾、属艮,则适合他们的居所是西四宅。

东四命喜居东西宅,西四命喜居西四宅。

在中国的地理堪舆术中,对阳宅风水的吉凶配合,八宅派的理论为一主要流派,如流行甚广的《阳宅三要》、《八宅周书》、《八宅明镜》等古代风水著作,均以此为立论根据。民间术士更是大量应用东西四宅分类,为人判定阳宅吉凶。

东西四宅的分配是:乾坤艮兑为西四宅,坎离震巽为东四宅。坐山立向是西四宅的,其西四宅的四个方位为吉,可用于立灶、开门、住人,东四宅的四个方位为凶,不可开门、作灶、住人。坐山立向是东四宅的,其东四宅的四个方位为吉,可用于开门、作灶、住人,而西四宅的四个方位为凶,不可开门、作灶、住人。这一配合原则是用后天八卦方位来判断,而其理论来源,实出于先天八卦河洛阴阳交媾生成规律。

一、东西四宅配合符合五行相生规律

从先天八卦配洛书图中可以看到:

西四宅乾坤艮兑,其洛书为1、6、4、9

东四宅坎离震巽,其洛书为2、7、3、8

河洛五行是:1、6北方水,4、9西方金,

2、7南方火,3、8东方木。

1、6、4、9一组为金水相生,

2、7、3、8一组为木火相生。

因此,西四宅乾兑坤艮为金水相生局,东四宅离震巽坎为木火相生局。

二、东西四宅配合符合河洛合五、合十、生成规律

西四宅乾兑坤艮,符合河洛生成,合五、合十、合十五的规律:

乾九与兑四,坤一与艮六,合一、六、四、九河图生成局

乾九与坤一,兑四与艮六,合十对待,合先天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局

乾九与艮六,坤一与兑四,合十五、合五,符合洛书阴阳交媾局

东四宅离坎震巽,符合河洛生成,合五、合十、合十五规律:

坎七与巽二,离三与震八,合二、七、三、八河图生成局

坎七与离三,震八与巽二,合十对待,水火相射,雷风相搏局

坎七与震八,离三与巽二,合五、合十五,符合洛书阴阳交媾局

从上看出,东、西四宅分配,符合先天对待,河图生成,洛书交媾规律。

三、东西四宅分配符合阴阳相配规律

从先天八卦太极图,可以得出:

乾兑为老阳,坤艮为老阴,

巽坎为少阳,离震为少阴。

西四宅乾坤艮兑,为老阳配老阴

东四宅离坎震巽,为少阳配少阴

符合“老配老少配少,阴阳相见亲意好”的阴阳配合原则。

综上分析,东西四宅配>>

怎样确定风水水口方位 可是很多人基本上都不知道水井打在何方,只知道打出水来就行了,更不知水井的位置关系到住宅家人的身体健康!住宅周围按八卦分有廿四个方位,只有甲、壬、庚三个方位可以打水井,而且对家运有扶旺之相,其它的廿一个方位都是凶相,轻则病魔缠身,重则伤人口。本人在勘舆经历中,还有好几次遇到客主将水井打在室内,更凶,伤宅主!所以有些略懂风水的地方民众,将井打在距住宅远点的地方,以防煞伤邻近民居。打井前一定要先选好吉向方位,择取黄道良辰吉时,为吉。弃用的水井要填掉,有的人家将其一封了之,凶。填井要先抽干原来的井水,择吉日吉时(首先用五行化煞符焚烧井内,否则凶!)然后用新黄土填平填实,吉。在四库全书之《八宅明镜》中对井有描述,“子上穿井出颠人,丑上兄弟不相称,寅卯辰巳皆不吉,不利午戍地求津。大凶未亥方开井,申酉先凶无吉论。惟有乾宫应坏腿,甲庚壬位透泉深。并灶相看女*精,兑方有井家无金”。可见自古至今对井之方位吉凶就有深刻的论述,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家宅的安宁,我们更应在穿井时作一详细的合理布局。在有些古籍记载中,井的方位按东、南、西、北八宫生人属相来定住宅的井位,确实分析得十分详细,但是没有考虑到一口井并非是一个人所用,这幢住宅也并不是一个人居住,而且是几口人,几十口人,上下几代人所居住的环境,那么这井位就不应该能按东、西、南、北宅八宫来定位了。居上释义,一个人居之合上述八宫属相是大吉,但若其他人居之不合八宫属相就凶了。所以对井位风水论述门派之多,有些会误人也!不妨要细致地分析才是。 水井风水位置哪里最好?眼睛能看见所有角度的。你这样说根本把握不了水井在哪个方位的,不同的角度影响是不一样的!结合你住宅的格局才知道在那些位置比较好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井的利用和开发是人类改造自然以及生存空间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标志。现在除了偏远地区,到处都使用自来水,水井已不如从前那么重要,但是乡下有些地方还会使用水井,而城市的别墅区也有挖水井以作备用的。至于水井的吉凶则取决于土质、水质、方位以及周边环境。因水井是住宅的用水来源,关系一家一村的吉凶,故此很有讲究,并有多方面的喜与忌:1、从方位上来说,宜在宅的白虎方或生旺方,若是一村之井则不宜离村太远,容易造成生活的不便,忌在宅的子、午、卯、酉四正位或正对大门,宅龙之方同忌。 2、土质宜干净,忌有垃圾或有害物质污染井水,最好到专门机构检测水质。3、水井不宜太深,忌与地平,宜高于地,且有砖石拦砌,有盖更好,这样可防止污物落入,于人更有安全感。4、废置的旧井,应寻找“闭”日,用吉利方位的**新土填实。5、井水五行为阴,炉灶为阳,忌阴阳相对立,实不宜在灶位直接看见水井。6、井不宜在污染区的下水位,亦不宜靠近厕所、水沟以及垃圾堆。7、水井附近有大树为凶,而种一些竹子、柿、枸杞则为吉。8、挖井多选在冬至到夏至这一阳遁时段,忌夏至到冬至阴遁时段。9、附近有铅等不利于人体的重金属矿场、硫磺温泉等的井水不宜作为饮用水。10、水井之形宜方形、圆形,八卦形,取金水相生之义

是谁最早发现了风水? 10分 这个是成千上万的人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的经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实现的。学术都是经过成千上万的例子总结才得出的结论。

风水的代表人物 ( 1 )舒绰,隋东阳人。稽古博文,尤善相家。吏部侍郎杨恭仁想迁葬祖坟,请舒绰等海内外五六个知名阴阳家为其选择佳地。然而纵说纷纭,各抒己见,所选地点多个,不知哪个地点正确。然后恭仁便派手下人前往葬地,各取样土一斗,将其所在方位和地理形势“悉书于历”,密封起来,然后将样土示众。几位阴阳名家说后,人言人殊,只有舒绰所言丝毫不差。不仅如此,舒绰还说:此土五尺外有五谷,得其即是福地,世为公侯。为了验证此话,恭仁便与舒绰同到该处进行挖掘。等掘到七尺,便发现一穴,如五瓷大,有栗七八斗。原来此地过去曾为稻田,因蚂蚁捞窝,故土里含米。尽管如此,死耗子还是让他这只“猫”逮住了,所以当时朝野上下都以绰为神人。( 2 )僧一行,俗名张遂,河北巨鹿人,精通历法、天文。所提出的“山河两界说”,对后世堪舆家们的“界水理论”,有重大影响。( 3 )司马头陀,曾学习堪舆之术,历览洪都(南昌)诸山,钦定佳穴 170 余处,多有所验。一日在拜见奉某百丈(即禅宗高僧)时说:我在湖南觅得一山,可住一千五百善知识者。百丈问:“老僧可否住得?”答曰:“不可”。然后指着旁边在座的华林觉说:“此为主人也。”后来李景让率众人建庙于此,请朝廷赐号“同庆寺”,此地遂成禅学中心。结果与其预言一样。其著作有《水法》传世。( 4 )浮屠泓 僧人泓师,黄州(黄冈),善阴阳算术,武则天当政时,泓师曾帮着张说(燕公)在京城长安东南购置一宅,并告戒说:“此宅西北地最是王地,慎勿于此取。”过了一个月,泓师又对燕公说,此宅气候忽然索漠,肯定有人在西北角取土,燕公与泓师一起到西北角查看,果然有取土处三处坑,皆深丈余。泓师大惊曰:“祸事!令公富贵止一身而已,二十年后,诸君皆不得天年。”燕公惊问:“可否填之?”答曰:“客土无气,与地脉不相连。今纵填之,如人有痔疮,纵有他肉补之,终是无益。”后来后来燕公之子张均、张即皆被安禄山委任大官,叛乱平定后,张均被诛杀,张即被流放。竟如其言。泓师曰:“长安永宁坊东南,是金盏地。安邑里西,是玉盏地。”后来,永宁坊为王鄂宅,安邑为北平王马宅,王、马二人都进入官,王宅累恩赐韩弘正、史宪成、里载义等,所谓金盏破而再制;马为奉诚园,所谓玉盏破而完也。( 5 )丘延翰,字冀之。永征年间以文章著名。后游泰山,与石室之中遇神人授《海角经》,遂通晓阴阳,依法选择,无有不吉,开元时为同乡卜选葬地。适逢太史向皇上奏曰:“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派人挖断所葬之山的龙脉,并下昭捉拿他,可是没有捕到。于是又下诏免去其罪,求其进京献艺。丘以《八字》、《天机》等书进呈。被唐玄宗授予亚大夫之官,死后祀三仙祠。( 6 )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人,长期居住江西,号救贫先生。曾以《疑龙经》、《撼龙经》、《立锤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被后人尊为江西派祖师。僖朝国师,官至金紫色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曾路过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自称救贫仙人。 ( 1 )张宗为,道教张天师后裔,精青乌之术。元末,避陈友谅乱,改名隐居皖南。贵池一县凡是经过他卜选的葬地,其家都留有标记。明洪武十二年应朱元璋要求,随军观察行军途中的山川形势。( 2 )目讲僧,不知何许人,隐其姓氏,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为陈友谅参谋,反败逃匿为僧。明末来勤,善堪舆术,为人卜葬无不奇验。尝曰:吾当以目讲天下,故皆称为目讲云。卒死于勤,凡邑中大家官家,其先进坟墓未有不出其手。以故久而益神。其所著书绝无,刊本多为后人委托,世鲜有得其传著。( 3 )周仲高,精通天文地理之学,足迹遍及东南,时方承平,社会安定,可周却从浙江钱塘江>>

风水罗盘阳宅定位的问题 这个就需要技术了,如果你的脑子好使,就可以把罗盘的刻度对照指南针的度数记下来,以后看到度数就可以知道是那个字了。至于西北乾位,在罗盘上代表正西北,因为罗盘上面有二十四山,三山管一卦,而西北方归乾卦,乾卦三山,乾字居中,偏北有亥山,偏西有戌山。其实罗盘跟指南针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算了找张图帮你科普一下吧。

这下明白了吧!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我发私信。

室内风水学中的吉位是怎么定位 门为宅主房为宾,门转星移定君臣。

只有固定了门的方位,才能找出吉位。在风水学中,乾坤艮兑是一家,属西四宫,坎离震巽是一家,属东四宫。也就是说,在乾位开门,坤艮兑是吉位,在坤位开门,乾艮兑是吉位,以此类推。(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刘德洪周易网)东四宫也是这样推理。

居家风水布局是? 家居装修风水主要是门、房、灶三大区域,没有根据屋主男女主人的命理去定位装修风水线位和格局的都是不到位的家居装修风水。结果必然是家运反复难以改善。因此,在正确的家居选址确定后,正确的家居装修也同样重要。怎么才能正确装修呢?除了现代装修设计,还有风水布局。

家居风水布局:

第一、大门风水

一套房子的风水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大门的方位与立向,因为它是全家人的总出入口,是全家人连接外部空间的主要通道,如人之咽喉,也是全家人趋吉避凶的第一道屏障。大门的风水直接影响全家人的仕途,学业、财运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风水意识也越来越薄弱,特别是现在,现代家居的大门则是开发商按照实用功能设置固定的,一般都无法按照古法或自己意愿去改变它,显然只能以顺其自然的易道精神进行风水调配,在装饰设计时用风水的观点,化害为利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风水主张入门宜三见:

1、一见开门见红,意思是一开大门即能见到红色的屏风、图腾或照壁,因为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所以它给人有一种喜气洋洋,温暧如春的感觉。

2、开门见绿,是指一进大门即能见到红花绿叶。科学已经证明,绿色的视野最大,也能令整个空间顿时充满生机,所以它能给人予一种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感觉,瞬间舒缓情绪,解除压力的功效;

3、开门见“福”,意思是指一进家门即能见到雅致的“福”字,开门见福不是指特定的“福”字,一幅赏心悦目的白云、蓝天、小溪、流水的图画或工艺品也可以,因为它主要是起到体现房屋主人的文化品位和调节紧张劳累的心境的作用。还有就是入门忌五见,一忌开门见灶,以风水而言,开门见灶,叫火烧天门,《阳宅指要》说:“开门见灶,钱财多耗”,火气炽热,令财气无法进入。二忌开门见厕,因为厕所是污秽之地,秽气迎人,则不利家人健康。道理很浅显,人要是居住在一个秽气冲天的环境里,肯定会提高瘰患疾病的机会。三忌开门见镜,因为镜子有集光、化煞、避邪功能,长期将自己的祥瑞之气反射出去,则会引邪上身,不利仕途、财运、学业等。四忌横梁压门,意思说一进家门即见横梁压着,则主家人无法出人头地,一生看人眼色,开门见横梁,无异会给人带来一种压抑的心情,人要是压抑,衰败之气常扰,轻则令人消极、不思进取,重则伤手脚,甚至会有自杀倾向。五忌入鬼门,意思是指将门做拱门,状若墓碑,类似阴宅,会给家人带来不幸,一个宅居的大门设计,联系着家人的运气好坏,所谓寒门、贵门,均在此显见。

第二、过道楼梯风水(指复式或别墅风水)

过道、楼梯是家人走动的地方,也承载着全家人的气场。在风水学里面凡是动态的地方都和财运有重大的关连。

(1)过道的设计不宜过长。超过整套住宅2/3的长度会产生阴磁性,如果占的方位又不好,则会经常闹鬼,老人、小孩病多,主人财运不佳。

(2)走廊色调要求简洁明亮,上方不宜有横梁,这样会造成家人风湿或头痛疾病。

(3)走廊上方不宜悬挂吊灯、尖角、棱形的设计,更不宜使用五颜六色的灯光,这样会让家人造成情绪不安,严重者会造成心脏功能损害。

(4)过道不宜设计艺术性陷井,这样会造成家人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楼梯和大门互为表里,同样是动态气场,承接着居室空间的气场流通,不要设置在居室的中轴线上,尽量设置在当旺之方位,按宇宙的螺旋气场的运行规律相一致(即是顺时针方向),不宜入门见梯,有退败之意,楼梯不宜对冲房门,严重者会患血光、手脚伤残之灾,设计不能布下陷阱。

第三、家居玄关

家居玄关是指进入大门后的第一个空间的第一道屏障。其重要性>>

风水大门定位 假如您真的相信有风水的话

您要了解一些堪舆的基本知识

屋宅的坐向共24山向

必须罗经勘测裁定(也包括墓地)

准确的(房屋主体的与外部环境的)

个人及家人的 生辰信息 结合房子主人的八字去现场勘察内外气场

地运 宅运

家庭成员状况

房屋周围状况(外部建筑、自然环境状况、)

等 很多信息

是需要现地现物的勘察的。(需要地理知者实地勘察)

情况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像中医一样因人而异的,才有可能分析度量准确山向。

包括屋主所用一事一物,空间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不可不详。

风水是千万不能凭感觉或是凭一两个信息就讲地

是要经过很细致的现场计算综合判断

风水吉凶是以住宅内部结构与外部布局相结合而定的

得出结果的需要很小心行事,不然误人误己。

世上没有好与坏风水的房子与环境要看是什么人住

传统意义的风水没有好坏,找的是适合什么人用。

建议您找当地的风水智者现场厘定。古有一物一太极的理

包括自然界一草一木对整个地球生态都是关联的包括人

找到自己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千万不要 “迷信”。

祝您顺利。

本着对一种文化尊敬传承的态度应尽量说清。

一:关于河图洛书起源的学说。古今认识不一。传统一般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河出马图”。

:先秦也有持否定观点:

(1)伏羲受河图,画八卦。《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2)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3)帝尧得龙马图。《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4)帝舜得黄龙负河图。《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5)大禹受洛书。《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6)成汤至洛得赤文。《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7)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8)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围绕其来源,后世还有以下观点:①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②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③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④来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⑤洛书起源彗星的气体尾巴轨迹。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三: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但说法不一,见解各异。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传说之一: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传说之二:

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传说之三:

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之四:

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传说之五:

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真伪考—图书之争

亦称“河洛之争”。宋以来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的论争。《周易·系辞下》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图书派)与否定派(疑古派)的论争。图书派内部针对何谓河图、何谓洛书,有“图九书十”与“图十书九”的分歧,前者以刘牧为代表,王湜、朱震、郑樵、朱元升、李简、薛季宣、张理袭其说。后者以朱熹、蔡元定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响很大,后者则为后世通行说法。两者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疑古派则视河、洛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元钱义方《周易图说》认为图、书之书,是因《周易》而造易数,绝不是因图、书而出《周易》。元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指出,先天之图为道家假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不是《周易》本旨。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作《易》无关。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洛书来源于《乾凿度》郑玄注及其九宫图,而河图亦为发挥《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出。另明刘濂《易象解》、清毛奇龄《河图洛书原篇》、张惠言《易图条辨》等均以为《易》未遭秦火,图书亦不当失,其中或认为河洛为道家炼丹养生之图,或认为只是画卦中一事,并非则之而画卦。众难纷然。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洛,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图书派坚持自己立场,并为此宏扬。另王安石、苏轼亦不赞成欧阳修观点。元胡一桂、吴澄等力驳疑古之论,并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杭辛斋、黄元炳阐述河洛之意,多前人所未发。近代疑古派则顾颉刚为代表,其《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彻底否定河洛。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一般认为洛书至迟于西汉初年已经存在,然对河图的来源及图书与《周易》谁先谁后等问题仍有争议。

[概要]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只要细加分析便知,数字性和对称性是“图书”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和”或“差”的数理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完全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或推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还可以发现,河图洛书与算盘”和“万字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河图洛书是以黑点或白点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两幅图式,如图所示。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公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谜。

当审视、梳理河图洛书的历史踪迹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共识:

——河图洛书,在先秦西汉的典籍中有其文字记载。《尚书·顾命》说“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称“子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管子·小臣》讲:“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以后,在汉代刘歆、孔安国、杨雄、班固等人的著作中也屡有提及。

至于河图洛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各书上都没有明言。

——河图洛书在宋代初年才被发现。它们始传于宋代华山道士陈抟,他提出的图式叫作《龙图易》,《宋文鉴》中载有《龙图序》一文,讲到了龙图三变的说法,即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二变为天地已合之数,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最后形成了河图洛书二个图式。但是,陈抟在龙图三变之后,没有提到河图洛书的名称。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当时,对采用“图十书九”,还是“图九书十”有过争论,最终定位于图十书九,一直延续至今。宋代的象数学家相信八卦就是由河图洛书这二幅图式推演而来的,从而,易学史上形成了用河图洛书解释八卦起源的图书派。

——洛书与汉初著作《大戴礼记》中记载的明堂九室,与西汉未年著作《乾凿度》中的九宫说,在9个数的方位配置上完全一致。明堂大约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礼义兼祭祀作用的建筑物,深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总之,从现存的有关史料来看,河图洛书的来源古老悠久,扑朔迷离,没有一个明确可靠的答案。

怎样来正确认识河图洛书呢?

一、解析河图洛书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面: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是对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典故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黄河有关的掌故是很多的,都与黄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关。 那些王朝与黄河有关:夏商 河洛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华夏文化,汉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始。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上讲:“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竹书纪年》里讲: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 太极图是河洛交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太极图很像是黄河洛河交汇形成的旋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触发灵感,人族伏羲才创造出太极和八卦。 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这里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研究易经的人寻根拜祖,哪个不到河洛汇流处?这里是少林拳,太极拳,轨迹拳,苌家拳的发源地,欲学武术真功的人,舍此何求? 我们依托资源的优势,开设河洛讲坛,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之内,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大量考古发现资料和古代文献记载说明,华夏文化是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 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艰辛努力,释读了甲骨文,利用地下出土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证明了殷墟确实属于商代晚期都城,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关于有商一代历史的基本可信。 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发现了属于商代早期的二里岗遗址,几十年来的田野考古工作证实,二里岗遗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规模巨大的城墙、数量众多的宫殿建筑遗址,有重要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还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铜礼器的出土。这就说明该遗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应该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之一。8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阳山电厂基本建设时,在偃师县城和塔庄一带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此后,考古发现了这座城址的宫城遗址及其中多座宫殿建筑遗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墙与范围,发掘了城门遗址、库房遗址和一些手工业遗址,清理了同时期的若干墓葬。通过对这些丰富考古资料的深入、全面、系统的考古学研究,证明偃师商城遗址与郑州商城遗址同样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而且偃师商城还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保存着宫城与郭城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考古学上解决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问题,从而使安阳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区找到源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找到了早于安阳殷墟商代遗址、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大型建筑遗址。其后,这里又发现了数十座大型夯土建筑遗址,考古工作者全面发掘了其中的第一、二号大型建筑遗址及其它宫殿建筑遗址。研究表明,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除此之外,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围绕这一大型夯土建筑群遗址的围墙遗迹,初步研究确认这是宫殿建筑群周围的宫城遗迹。在二里头遗址范围之内还发现了制铜手工业作坊遗址、贵族墓葬、重要的青铜礼器、玉器等遗物。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证实,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不但早于安阳殷墟遗址,也早于郑州商城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据此,学术界一般认为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不但是一处重要的、典型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还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即历史文献所说的“夏墟”。正是由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不但确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而且使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 河洛地区的夏商王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早期王国。在同时期的当今中国范围之内,各地没有比夏商王国对以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王国。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是实施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体文化。 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由于辽西红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一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区、“多元”学说比较流行,而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却被忽视。我认为,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文明在学术概念上不是等同的,不能因各地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就推导出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多元”。有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反映出从史前向“文明”的过渡,甚至从中还能看到文明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但大多数考古学文化则是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文明化”进程发展,被先进的考古学文化所“同化”、“融化”,也有极少数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趋于“石化”,近代的民族学资料可以提供这方面的许多生动例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道路,也基本上遵循着上述历史发展过程。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文明化”过程中,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考古学文化社会群体,基本在相同时期或稍有先后进入“文明”时代,形成“万邦”、“万国”的局面。但是这些“万邦”、“万国”,是否即真正具有科学意义上的、数以“万”计的“国家”,这还是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作为科学常识而言,这些“万邦”、“万国”对以夏商王国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影响不可能是等同的,进而言之,即使当时的“万邦”、“万国”文化对河洛地区的夏文化产生影响,形成于河洛地区的夏文化及华夏文明也不可能是河洛地区以外的“文明”所造就的。这是因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新资料说明,夏文化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就是说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区“土生土长”的考古学文化。我们承认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对同时期及其后的中原地区、河洛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是河洛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而不是红山文化或良渚文化,更不是中原地区以外的其它考古学文化。因此,我们以为,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源头来说,夏文化直接渊源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从对夏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而言,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华夏文明、中华民族文化、汉文化的核心文化。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说到黄河的航运,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西汉及唐朝均建都长安,利用黄河及渭水水道,沟通运河、江淮,使长安运输便利,成为国际大都市。但黄河上中游河段险滩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行。自清末以来,公路、铁路兴起,航道久不整冶,黄河水运遂告衰败。 历史上曾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但黄河的水能变清吗?黄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经黄土高原后,各支流带入大量泥沙。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结果,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在每年入黄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亿吨,黄河仍然清不了。出圣人是很难的喽。出了圣人,首先把黄河治好,这句话就改做了"圣人出,黄河清"了。 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龙门"。龙门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北距壶口瀑布65公里。龙门之南就是开阔的关中平原了。黄河水从狭窄的龙门口进入宽阔的河床中,河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龙门之形成,因其东龙门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拢,成为一个只100多米宽的狭窄口门,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水位升高,而出了狭谷后河谷变宽,水位骤降,落差很大,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跳跃此处。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争跳这个成龙的门关。能跳过者,立时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博,奋斗不息。古人认为此龙门峡为大禹所开,故又称之为"禹门口"。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黄河有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叫"河套"。俗语云:"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这里说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区。本来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了宁夏的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受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纵贯宁夏、内蒙。宁夏部分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部分称东套,并又分为前套和后套,统称为河套平原。黄河流经这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水利工程,形成黄河灌区,使得粮棉富足,"塞上江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三门峡 "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的由来。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大平原以前最后一段峡谷是最险要的一座山峡。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人们把这三股水路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由此而来,鬼门、神门中水势险恶,仿佛只有鬼神才能通过;而人门则水势稍缓,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难行。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亘峡谷的大坝,像一条银色的缎带把山西、河南两省连接起来,这就是1957年动工兴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毛泽东。历史上,黄河多次决泛,纵横乱流,河道大幅度摆动,导致黄淮之间大面积地区经常蒙受惨痛灾难,历代统治者都把治河做为大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十分重视冶黄工作。1952年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择了黄河,并把公元1855年兰考东坝头铜瓦厢决口处作为视察的重点。他从济南砾口到徐州黄河故道,兰考到开封北郊柳园口,从邙山脚下到黄河北岸的人民胜利渠,在这次视察中,毛泽东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渭水 "泾渭分明"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泾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现在,当地人已经准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利用游艇,载送游人到"泾渭分明"去看。 --------------典故与名篇------------- 紫气东来 周昭王二十年,函谷关关令尹喜,见东方紫气缭绕,云蒸霞蔚,登上关前土岗眺望,见一位老者(老子)骑青牛自东而来。便力挽老子在此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将尹喜登高远瞩的土岗起名为"望气台",并在土岗上修建有三丈多高的"瞻紫楼",取"紫气东来"之意。 假虞灭虢、唇亡齿寒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欲借虞国之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公谏道,虞虢之间的关系就好象嘴唇和牙齿一样,互为表里,嘴唇剥去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灭亡了,虞国将跟着灭亡。虞公不听宫之奇之言,答应晋国借道。结果,晋灭虢后回师,又灭了虞国。 鸡鸣狗盗 战国齐公子孟尝君,以养士称,广致人才,威望日增。秦昭王知道后,拜为相。后引起秦王手下一些人的嫉恨。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助于昭王幸姬。幸姬想要狐白裘。孟尝君座客有能为狗盗者,夜入秦宫,学为狗偷,得狐白裘献幸姬。于是幸姬为言昭王,孟尝君得释。孟尝君飞车东逃,欲出函谷关。昭王悔,着人驰传以追。当时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夜半至关下,恐人追至。座客中有能为鸡鸣者,遂学鸡鸣,孟尝君遂出关。 周召分陕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爽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分陕的具体位置,《水经注》说以陕城或陕陌为界,《括地志》则说以陕原为界)。这样,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方新发展的地方;召公的责任则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陕县以西。元明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 召公遗爱 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县以西由召公治理。相传他下乡视察时,就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地方官吏要群众腾出房屋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他马上制止了,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还在棠梨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他秉公而断,使民无冤抑,把他分管的这一块地面治理得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召公死后,人们思念他的政绩,怀念棠梨树,写成甘棠的诗篇。浓荫郁葱的甘棠树下,留下了召公一颗体恤民情,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遗爱"的千古美谈。 杜甫夜宿石壕村子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于受房官一案的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洛阳行至华州。此时,正值安史之乱,途中夜宿石壕村(今陕县观音堂镇甘壕村)时,发现这里征兵之残苦较之新安所见更甚,不是白天来抓兵,而是夜间来捕捉。他亲眼目睹一老翁**外逃,老妇苦苦哀求并说全家的不幸:"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唯有乳下孙------。"这使人闻之落泪的话语,更加激发杜甫忧念时世,俯就弱者的高尚情操,于是挥笔写就千古名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渑池会盟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谦颇为赵将伐齐有功拜为上卿。时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城换和氏璧。赵王从缪贤荐,遣蔺相如出使秦国。相如不辱使命,既挫败了秦王阴谋,又完璧归赵。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赵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勿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秦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盆缶,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风水定位

风水方向定位 西北之位:卦位乾,代表天,代表家中父辈,属金,俗称寿山,主贵气旺气寿运。西北之风,冰冽刺骨,如此山不高不实,则不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