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真的有三千铁骑大破数万蒙古大军的事例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明朝真的有三千铁骑大破数万蒙古大军的事例吗?,第1张

朱瞻基用3千铁骑亲征兀良哈,破其数万大军。这不是电视剧忽悠人,是见于正史的。这就是宣德3年有名的“宽河之役”。这场战争发于偶然,但是充分证明了“国威是打出来的”。

蒙古兀良哈部,大家并不陌生。也就是帮过朱棣靖难的“朵颜三卫”。北元被大明灭了以后,退到漠北的蒙古逐步分裂成了三部,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兀良哈原本居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后来被朱元璋的"有才能者,一体擢用"的政策招抚,的原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继请求内附,其地被朱元璋设置为大宁都司营州诸卫,归宁王朱权管辖。

而靖难之役的时候,宁王被朱棣绑架一起靖难去了,大宁就成了空城,而原来的行都司也迁到了保定,这块地盘实质性地丢给了兀良哈部。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棣干脆就把大宁卫赐给了从龙有功的兀良哈。

面对蒙古其他两部和大明,兀良哈骑墙态度很明显,谁强大他就依附谁。

结果鞑靼强大起来之后,他就叛明依附鞑靼。永乐20年,朱棣亲征鞑靼之后,顺带收拾了兀良哈。兀良哈损失惨重,又再次上表要求归附大明。

明仁宗朱高炽"赦兀良哈罪",且"诏三卫许自新",并且赏赐了很多东西,兀良哈再次老实了一两年。然后朱高炽驾崩后,又开始不断袭扰边境了。总之兀良哈被大明一打就服,大明一不在意,兀良哈准起幺蛾子。这就是宣德3年“宽河之役”的大背景。

明宣德3年(1428年)8月,宣宗朱瞻基出北京巡边。到了9月份,朱瞻基从蓟州往北,到了石门驿喜峰口的时候,接到守将的报告,蒙古兀良哈部的数万骑兵经大宁、会州,直抵宽河方向。朱瞻基一场例行的巡边活动,突然遇到了数万蒙古骑兵。这正可谓是“狭路相逢”。

朱瞻基可是15岁就跟着朱棣统兵亲征漠北之人,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文武双全的一代帝王。

朱瞻基果断决策,以前打他们躲,总是找不到主力决战,大明空费粮饷。“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遇到,那就不能错过。“兵贵精而不贵多”,此刻必须出奇兵,大气措手不及,“狭路相逢勇者胜”。

朱瞻基在大臣武将们的一片反对声中,抛开大部队和辎重,轻装简从,带着3000骑兵火速出喜峰口,直奔宽河方向而去。结果在宽河,两军相遇。朱瞻基的战术相当了得,先是连射三箭,击毙敌前锋三名,然后两翼包抄,打的兀良哈骑兵措手不及。

原本兀良哈可能只打算搞搞声势,出门打个劫而已。没想到突然就遇上玩命的,然后一惊慌,还发现两翼都被人给包抄夹击了,数万骑兵顿时溃败一塌糊涂。更关键是想中路突破的时候,直接大明的火铳部队一顿轰,轰得兀良哈骑兵魂飞魄散。

等从硝烟里回过神的时候,突然看到更为恐惧的事情,那就是代表明朝皇帝亲征的黄龙大纛旗,认清了自己的对手,战斗力几乎全无,只有投降的份了。

此役兀良哈损失惨重。而朱瞻基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最主要的是朱瞻基本身过硬的军事实力和战场判断能力,以及指挥能力,和明军配合的巅峰素质。这3000士兵经历过无数次北征,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另外此役,火器与骑兵的配合已经达到了那个年代的巅峰。

而此役的战斗结果的意义甚至要远远超过本次战斗的本身。

此役不但极大地震慑了蒙古各部,使得兀良哈老实了10余年。而且彰显了国威,很多附属国和羁縻区也受到了极大震动,主动纳贡,如琉球国使臣郑义才、朝鲜国使臣赵浚东、兰州土司、施州卫盘顺宣抚司、荣美宣抚司等等。

众所周知,明中叶之后,原有的卫所制度已经崩溃。明朝边将们纷纷自行招募勇士,以抵御强敌。这些精锐士兵,在明史中称呼各异,所谓「 ”苍头”、「 ”亲丁”、「 ”选锋”、「 ”死士”,不一而足。但最普遍、其最为后人所熟知的称呼是----家丁。本文综合各家史料,拟对明代家丁问题做一概述,以飨读者。 明代史料中有关家丁的最早记录,当属正统年间宣大总督罗亨信的「 ”督屯大同等处将校,无事率家丁以耕,有警驱家丁以战”。直接统领这些家丁作战的,是正统、景泰年间的名将石亨。同时期的另一名将杨洪,多次击败蒙古,以功封侯,其中家丁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 ”苍头得官者十六人”。到正德、嘉靖年间,北方边将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起家丁来。当时的总兵马永,「 ”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备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这里虽未明确提及「 ”家丁”这一称号,但是这些「 ”健卒”们承担的职能当与之无二。后期马永出任辽东总兵,平定兵变,靠的就是这些家丁,所谓「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 同时期的另一员名将梁震,也是靠着家丁建功立业。嘉靖十五年,边关重镇大同发生兵变,乱军连杀巡抚、总兵,朝廷不得已,只能招抚。面对这帮骄兵悍将,继任的文武官员束手无策,不敢约束。于是只好调梁震前去镇守大同,而其去后果然稳定了局势。其原因就是「 ”震素畜健儿五百人”,靠的就是这五百精锐来弹压。嘉靖年间的名将马芳,「 ”家蓄健儿,得其死力”,故能一路高升,所向披靡。 到了万历年间,由于边防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家丁越来越普遍。当时拥有家丁数量最多的,当属辽东总兵李成梁,史载其拥有「 ”雄冠诸路”的家丁数千。其子李如松在抗倭援朝期间,也带着千余家丁,纵横沙场。到了崇祯年间,虽然边防已几近崩溃,但是高级将领们还是拥有大量家丁,比如当时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就有三千家丁。可以说,从明朝中期到明朝灭亡,这百余年的时间里,家丁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其影响力不可谓不盛。 明代家丁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最主要的来源是招募。根据《明史》记载,当时的边将们纷纷「 ”招募勇壮,优加恩养,多者千人,少者百名,名为家丁”,可见招募风气之盛。比如前述梁震的五百家丁,就是他「 ”收虏中逃回人口养为家丁者”。以上是边将们的私募行为,到了明朝后期,朝廷不得不以国家的名义大规模招募家丁,家丁成为受国家财政支持的正式编制人员。比如嘉靖四十二年颁布的一道诏令,「 ”令副、参、游、守等官自募家丁,执名在官,一体给粮”,就明确了家丁的正式身份。等到了万历年间,九边诸镇比如蓟镇、延绥、固原、辽东等都大量招募家丁。比如单是辽东镇开原城协营一处,就「 ”招募家丁四百名”,而开原城其他地区又招募了四百四十名,则仅开原一城,就招募家丁八百四十名。 其次是招降。主要的对象为蒙古人。这一传统由来已久,明初朱元璋平定北方,就收编了大量蒙古士兵。到永乐时,其御驾亲征的「 ”三千马队官军内”,就与大量的蒙古骑兵。到后来又以蒙古骑兵为骨干,正式组建「 ”三千营”。最初这些招降的蒙古骑兵被称为「 ”夷丁”,后来随着家丁招募之风的兴起,到嘉靖时,明确规定「 ”纳真夷之降者以充家丁冲战之用”。这些蒙古籍的家丁,因为作战勇敢,所以特别为边将们所喜爱。到隆庆二年,大同镇共招降了两千一十一名蒙古家丁,宣府镇共招募了四百一十一名。等到了明朝末年,辽东战事危机,前来救援的诸路明军中,蒙古籍家丁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即使这样,朝廷还嫌不足,要求各路将领「 ”各收取壮夷一千名,分配各队”,其对蒙古籍家丁之倚重,可见一斑。 最后是卫所兵转化。这一类型,提供的家丁数量相对较少,但可能是最自然的一种。随着卫所制的逐渐崩溃,将领们越来越感到士兵战斗力的崩溃。于是裁汰老弱,拣选精壮,以之对敌,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所谓「 ”总兵、副总兵、参将、都指挥、指挥、千户等官,先年各选骁勇军士随从杀敌,久之,遂为家人”。弘治时期,边将们纷纷「 ”役占健卒,置于标下”。到了嘉靖年间,总兵马永公开「 ”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备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 家丁是明代边将手中的精锐部队,其待遇自然也要高于普通士卒。在朝廷正式承认家丁为正规编制人员之前,家丁的饷俸主要靠将领自筹,方法各异。石亨镇守大同期间,家丁平时耕田,战时作战,类似军屯士兵;马永靠的是老弱军士种田经商,以其获利供给家丁;梁震则依靠战利品补贴家丁,「 ”在边专练家丁,时时出塞劫虏营,得虏营马尽与诸出塞者”;李成梁则是靠借贷激励,「 ”当其穷时则贷之,或责以零剿劫帐,或责以御虏先登,计级受赏,即除前贷”。另外还有操纵边境贸易等非法手段。 嘉靖年间,朝廷正式承认家丁的编制,承担起支付家丁饷俸的责任。一般来说,家丁具吃双粮,比如当普通士兵的月饷为二钱五分时,家丁可以「 ”食双粮五钱”。万历十五年,普通士兵的月饷增至四钱,家丁的月饷就升至九钱。等到了万历中后期,家丁的月饷又增加到了一两一钱五分,待遇不可谓不厚。 之所以从将领到朝廷都如此厚待家丁,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确实远高于普通士兵,从而成为将领们立功受封的核心保障。家丁虽来源各异,但基本的条件是武艺过人,所谓「 ”骁勇绝伦之人”。马芳手下的家丁极其精锐,「 ”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而李成梁屡次率领数百家丁「 ”远出捣巢”,所战无不克捷,由此加官进爵,依仗的就是家丁出众的武艺。李如松碧蹄馆之战,以三千人对数万日军得以全身而退,靠的也是家丁们的死命战斗。 明朝末年,朝廷越来越依仗家丁作战。历次大规模的战役,动辄调拨数千家丁。比如宁夏平叛,李如松率领数千辽东家丁参战。之后为对付崛起的满洲势力,大量家丁云集辽东。比如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告急,朝廷一次性调拨其余诸镇家丁六千五百名参战。后期诸如萨尔浒等大战,朝廷往往命令各将「 ”听其带惯战裨将,所携家丁或千计,或百计”。如此算来,加上辽东地区各将领的家丁,最多时明朝可能集结了数万家丁作战。那么,拥有这么多精锐士兵的明朝,为何还是打不过后金呢? 从家丁的角度来说,此家丁非彼家丁。在家丁发展的中前期,由于属于非正式编制,家丁的饷俸几乎全由将领自己负担,将领没有吃空饷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家丁的选拔极其严格,毕竟没有将领愿意自己坑自己。所以此时的家丁,战斗力强,胜率高。等到了中后期,朝廷正式承认家丁的国家编制,各种吃空饷的事就层出不穷。当时经过调查,发现「 ”各处家丁原称精锐,今则童稚厮役尽冒双粮矣”,而且将领「 ”多以家人寄名侵饷”。万历三十七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总兵董一元等以废弁而冒多饷,各家丁所冒七千七百七十余名”。接近万人的家丁,都是不合格的,可见此时的家丁质量早已大不如前。到崇祯年间,熊廷弼经过调查,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 ”全辽八万余军,堪战亲丁不满八千”,可知明朝理论上拥有的数万家丁的水分有多大。 从将领的角度来说,萨尔浒之战时,三路明军协调性极差,不能前后呼应。大凌河之战,总兵吴襄开战即跑路,把友军的侧翼暴露给对方。俗话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明朝的将领们军事素养堪忧,即使有「 ”真”家丁数万,怕是也不能取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灭亡大宋之后,蒙古帝国的疆域已经达到了顶峰。建立起来的元朝开始统治着新的国家,看似强大的元朝最终并没能长久,1352年时朱元璋开始起兵反元,在采石矶一战争中是一战成名。鄱阳湖一战中朱元璋打败了最大的对手,并在后来平定了张士城,到此朱元璋成为最强的一支起义军队。

最终,朱元璋开始了对元朝首都北京的进攻,去面对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强大对手。北上的战争开始于1367年,不过这时的元朝军队并没有了昔日成吉思汗的威风,只经过了10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明军就已经进入了北京,俘虏了元朝中的王子和大臣们,并获得了传国玉玺,这一事件表明了蒙古已经退出了对中国的统治。

那么曾经让人胆寒的那支蒙古骑兵们去哪了?在1367年12月的时候,元朝大将扩廓帖木儿由于害怕朱元璋的军队,是丢下了自己的四千蒙古骑兵带着自己的18名亲信一路北逃,正所谓有什么样的主将就有什么样的士兵,那四千蒙古骑兵居然直接向朱元璋投降了。

到了明朝建国之后的第二年6月,明朝主动出击,以一万骑兵和八万步兵追击当时元朝的末代皇帝,最终是俘虏了大量牛羊马匹,元朝大臣包括丞相也补俘虏人数达上万,不过末代皇帝还是北逃了。

到了洪武三年四月,明朝再次集结重兵北上蒙古复地,此次出击过程中明军打败了蒙古劲旅王保保的骑兵,同时俘虏了蒙古王爷济王,以及不少大臣与武将达到了2000人,同时还有士兵八万,同样是牛羊马匹无数尽数归为大明。可是这次的蒙古军主将王保保逃脱,虽然是在中原对游牧民族的一次伟大胜利,但是主将并未被歼,随后的战争还会继续。

在这一场胜利带来的和平中度过了多年之后的洪武20年,大明军队再次越过长城,偷袭了蒙古军队的营地。并展开了追击,在随后的追击中俘虏了元皇帝的太子,次子,妃子,太妃等多达64人,官员无数,这役之中虽没能俘虏元皇帝当是彻底打碎了元帝国的统治高层。

细看明朝的历史,明朝军队无论在战争遭遇多大的惨败,都没出用女人去换和平,也没有割地赔款。哪怕是后来的蒙古兵俘虏大明的英宗,大军进攻北京城时,大明都没有投降,硬是靠着仅仅的那点兵力打退了蒙古人。就是在最后一代皇帝手中,面对内忧与外患,大明硬将军队分为两支分别对抗,从没有向任何一方妥协过。大明皇帝也许是在朝代中最有各性的皇帝,不过没有一个是软骨头。

此文章为边关急报原创,边关急报每天都会优质足量的奉献更好的文章,欢迎点击关注,点击头像可以翻看往期文章哦!

中国古代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通过相互征伐、和亲等方式逐渐碰撞、交融的历史。

大多数时期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凭借着膘肥体健的战马和灵活机动的骑兵部队暴揍南方农耕民族。

这在两宋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典型的就是两宋采取筑城以守、以步制骑的方式克制北方游牧民族。

然而历史也有意外。

秦朝,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采取闻名天下的秦军箭阵和武罡车阵相结合的方式“却匈奴七百余里”从而达到了“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效果,可以说大秦帝国首度开创了“以步制骑”积极主动地在漠南草原追杀游牧民族的先河。

由于这种战术的首创性,为后世中原王朝农耕民族军队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经验。

汉代以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率领的精锐骑兵部队采取以“以骑制骑”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将北方匈奴打的人仰马翻,重新开创了农耕民族跨马挥刀在大漠南北追杀游牧民族的奇迹。

无论秦汉采取“以步制骑”还是“以骑制骑”,从根本上来说拼的就是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庞大的财政能力。

从战术上来讲,都是属于以单一方式而一次次取得斩获北方游牧民族头马优势。

然而,这种仅凭单一方式击败北方游牧民族的方式到了明朝却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转变在朱棣五征蒙古的过程中显露无疑!

从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采取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主动纵深深入到漠北腹地,前后十四年,将蒙古游牧军队打的丢盔弃甲。

而完成每次征讨蒙古的军事行动则都是由朱棣本人率队亲征,以至于蒙古人间道永乐大帝朱棣的旗帜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朱棣究竟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将曾经横扫欧亚的强悍蒙古人打的如落花流水一般鬼哭狼嚎溃不成军?

要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有必要先弄懂蒙古人的游牧作战方式。

根据史料记载,蒙古军队对外出征没有后勤补给,每次出征前蒙古士兵带上有限的牛肉干和奶酪,并骑上膘肥体健善于长途奔袭的蒙古母马。

因此在漫长的征伐路途上牛肉干、奶酪就成为了蒙古士兵军粮。甚至当军粮枯竭,蒙古士兵可以选择采取剂马奶的方式保障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而当蒙古军队每攻陷一座城池,便会采取劫掠的方式就地获取军粮来源。

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蒙古军队在西征和南征的过程中的后勤供应,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蒙古骑兵来无影去无踪地闪电式作战风格。

那么蒙古军队在战场上遇到了敌人凶猛的重骑兵该如何应对呢?

据史料记载,蒙古军队在战场上遇到了敌人凶猛的重骑兵后,会将骑兵轻骑兵置于队列中军,而重骑兵分居队列两侧,并以弧形队列的方式向前推进,轻骑兵采取不断射箭的方式骚扰敌军引诱敌人的重装骑兵前来追赶,而当敌人重装骑兵悉数上前追赶,蒙古轻骑兵则调转马头以“安息射箭法”(即边逃走边向身后射箭)的方式不断射箭还击,并与敌人的骑兵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敌人的重装骑兵就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有气无力。此时分布于两侧的蒙古重骑兵则趁势迂回包抄至敌军骑兵两侧完成对敌军重装骑兵的包围。

整个战斗过程极其短暂灵活,当敌人的重装骑兵反应过来的时候,此时包围被歼的宿命已然注定。

这就是蒙古军队的战斗模式,蒙古人以此灵活机动的战术从亚洲的花拉子模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堪称罕逢敌手,欧洲的重装骑兵在遇到蒙古游牧骑兵往往以暴揍残虐收场,因此欧洲人赠与了蒙古人“上帝之鞭”的称号。

以此看来蒙古人的游牧“闪电战”的确是让人头痛,虽然此时统一的蒙古帝国已荡然无存,但由此而分裂出的鞑靼和瓦剌却严格继承了成吉思汗优良的战术模式和战略思想。

因此朱棣五征蒙古要彻底达到暴揍蒙古人的战斗效果看来难度颇大。

然而,这难不倒从战争淬炼中成长起来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所使用战略战术思想很简单: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打!

而要实现这种构想必须要一套成系统的战斗构置。这套战斗构置我们称之为“要你命三板斧战斗系统”。

我们简单介绍下这套“要你命三板斧战斗系统”的具体操作流程说明书。

该系统是由神机营、骑兵和步兵构成。当蒙古骑兵袭来时,神机营分为三队, 每队轮流填充弹药,明军第一队将士手持火铳、火枪向敌人的扫射,接着第二队替补,依次轮流射击,这就好比马克沁机关枪向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军队扫射一样,蒙古骑兵在热兵器的扫射下排山倒海地倒下,其惨烈程度和心理震慑威势足以让蒙古骑兵为之心惊胆寒。

当第一轮神机营扫射完毕让出前沿阵地,第二序列的骑兵策马挥刀冲向残败不堪的蒙古骑兵队列,在三眼铳和狼牙棒的配合下,大明骑兵开始了新一轮的屠杀。

紧接着大明步兵手持弓弩和马刀冲锋向前挥刀乱砍,至此蒙古骑兵彻底惨败。

朱棣就是通过这套成建制的战斗系统开启了蒙古骑兵的噩梦,这套威力巨大的战斗理论被四百多年后的法兰西第一皇帝拿破仑远征埃及的过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由此拿破仑开启了征服欧洲的新时代。

明成祖朱棣通过五次大规模的北征蒙古的军事行动,极大削弱了蒙古人的军事实力,破坏了蒙古游牧民族经济体量,并进一步促使蒙古诸部内的分裂离心倾向的加剧,从而有效的防止蒙古势力再次复燃崛起。

但朱元璋的军队占领元大都的时候,其实当时的元朝还控制着山西,陕西以及青海、甘肃等大片辽阔的地区,还是有相当的实力的。

经过太原之战以后,明朝军队再次击败蒙古军队,占领了山西地区,随后就开始向陕西进军,当时驻守陕西的将领李思齐发现自己并不是明朝军队的对手,因此果断选择了开城投降,陕西失守,甘肃也马上就被占领了……

占领甘肃之后,明朝部队留下部分人驻守甘肃,随后就大部队撤军了,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征战,士兵们已经比较劳累,而元朝还有好几十万军队负隅顽抗,因此明朝军队要回去稍作休整一下,再和元朝军队决战。

当时的北元虽然已经失去了中原地区,但他们仍然控制着北方大草原这块辽阔的疆土,辽东等地区也在他们手里,所以他们还具有相当的实力,元顺帝一度还准备反击。

当时的元朝将领王保保打算从明朝防御力量最为薄弱的甘肃下手,打开反击的道路,而他也的确做到了,他率领30万军队南下,很快就击败了数量比较少的明朝军队,包围并且占领了当时的甘肃军事要地兰州。

甘肃失守之后,明朝不能够再容忍其他的中原地区被元朝抢回去,因此两拨人马必须迎来一场决战。当时的明朝大将徐达对王保保军队发动总攻,王保保大败,30万军队伤亡10多万人,甚至于还有8万多人还成了俘虏,也就是说剩下的都是一些残兵败将,基本上和全局覆没没有差别。他带着这些残兵败将逃回蒙古草原,从此采取固守战略。

为了瓦解北元实力,朱元璋采取了招降政策,他放出话,对于普通士兵只要投降就可以被分配耕地,并且妥善安置,而重要的将领投降就可以封官进爵,赏赐府邸以及爵位,这样的政策使很多的北元人投降给了明朝。

据说朵颜三卫是一直战斗力十分强大的部队,他们由蒙古骑兵组成。而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在起兵之后获得胜利,成功登上皇帝宝座,这支部队是功不可没。

纵观中国的历史,成吉思汗的军队在当时可谓称得上是“战无不胜”。凭着蒙古骑兵,成吉思汗把战斗都打到了欧洲,可见当时元朝军队的厉害之处。而元朝的军队,正是由蒙古人组成的。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骑马射箭都是这些蒙古人的强项,因此他们骑兵的战斗力也是十分厉害。

蒙古骑兵有很多优势,这也是他们当年能打下那么多场胜仗的主要原因。第一个优势就在于,这些蒙古骑兵在突击能力和速度上,远甩了步兵好几条街,毕竟人家有战马作为辅助。我们都知道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一般将领都会要求士兵进行排兵布阵,各个部分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取得一场胜利。而蒙古骑兵的优势,就是利用骑兵对这些士兵方阵进行快速冲击步兵的速度实在是比不上骑兵的速度,被打乱了方阵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组好,这就给了蒙古军队很多可乘之机

蒙古骑兵的第二个优势在于,他们的机动性很强。由于速度上的优势,他们可以快速实现战斗指令的要求,对敌方部队进行包夹和突击,而且实在打不过别人的时候,他们还可以骑着战马快速逃跑,那些步兵是想追也追不上所以蒙古骑兵在保命这一块,也很有优势。

朵颜三卫正式由这样的蒙古骑兵组成,就是因为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和战斗优势,导致了朱棣如此想得到这样的部队。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关键是你愿意听真话还是假话?

说假话可以让某些人产生一种报复性的快感。

如果说真话就麻烦了,可能会对一些精神脆弱的民族蛋白质们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

先说个网上流传的令一些半脑残比较振奋的吧:朱元璋下令,在其统治区内的蒙古女性必须嫁给汉族人。

是不是觉得很爽啊?是汉族人霸占了蒙古女人吗?咱们继续往下看。

朱元璋有没有下过这个命令呢?

确实有。

在《明会典》卷二二户部七就明确这样记载:

这条禁令在《明会典》卷一四一刑部十六的《律令婚姻》中也有明确的记录:

这就对了,蒙古女人只能嫁给汉族了,好棒啊,伟大的朱八八,我们汉族男人能上蒙古女人喽!

那么,难道就没有人怯怯地问一下,那么蒙古男人又怎么结婚呢?

玻璃心碎!

这些蒙古男人当然是要娶汉族女人当老婆喽,这可是朱元璋定下的。

蒙古女人嫁给汉族男人,汉族女人嫁给蒙古男人,我就不明白了,这有啥可值得骄傲和吹嘘的?

我前文中嘲讽一些人是“半脑残”,我说的难道不对?他们脑袋瓜子里尽想蒙古女人了,就没注意到还有一群套马的汉子们?

省省心吧,这些套马的汉子不比你过得差。

明军俘虏了一个元朝的皇族,名叫买的里八刺。准备搞个献俘仪式,显示一下大明皇帝的威武,但朱元璋不同意。《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有记载:

朱元璋把元与明的关系比做隋与唐。还认为,自己的爷爷和父亲是全靠人家元朝的养活才得以生存,“享其太平”。自己又怎么能忍心对待元朝的亲贵后代呢?

于是,朱元璋把买的里八刺收在明朝,好吃好喝地供养了五年。五年后,朱元璋让买的里八刺返回蒙古,还苦口婆心地告别:

买的里八刺回到北元,继承了大汗之位,他就是蒙古帝国的第十九任大汗。后来,他被土尔扈特部给干掉了。看来,朱元璋的谋划没得逞。

1387 年,据守辽东的蒙古贵族纳哈出投降了明朝,朱元璋对他加以封赏,封其为海西侯。 

1388年,明军俘获了元顺帝的一个孙子,脱古思帖木儿汗的儿子,名字叫地保奴,这个地保奴出言不逊,颇有怨言,被朱元璋流放到了琉球。

为什么要流放到琉球?这是朱元璋严格遵守元朝的规矩――元朝皇族成员获罪,惯例流放属国。元顺帝当年也曾被流放到高丽。

那些投降了明军的蒙古士兵怎么办呢?――编入军中。后来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就调用了朵颜三卫,蒙古骑兵做为自己的主力。

朱棣夺取皇位以后,绘制了《长陵八骏图》,咱们看看他身边的这些护卫:

大家看看这些将领的名字,是汉族还是蒙古人呢?

有人说,那个“童信”应该是汉族人吧?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童信。

童信生前官至正一品前军都督府右都督,他是辽东三万卫人。

三万卫,明洪武二十年初置于斡朵里,次年内迁开原,为辽东都司辖地,居民以蒙古、女真族人为主。

女真族多佟姓,有时也写为“童”,佟氏家族先祖佟答剌哈曾任从二品三万卫都指挥同知。

永乐元年,清肇祖猛哥贴木儿被赐姓“童”,改斡朵里部立建州左卫,为正三品指挥使。

知道童信是什么人了吧?

还有那个鸡儿,全名叫做童海鸡儿,胡人,疑似女真族。

总的来说,朱元璋这么干,无非是为了加快统治区内汉蒙两个民族的融合,采取的法律手段,至于谁吃亏谁占便宜,朱元璋没那么想,蛋白质也没必要沾沾自喜。让朱元璋这么一来,现在谁又敢保证,自己的身体里就没有流淌着几滴蒙古族的血液呢?

而且,朱元璋还把蒙古人改成汉姓,更是没法区别了。

顺便给大家看个:

这人的名字叫朱瞻基。

注意看耳环。

再看下面一幅:

这位先生名字叫朱见深。

这幅画叫《四季赏玩图》,上面是个局部,是明朝的宫廷画。就是从下图截取的:

这位明宪宗朱见深头上戴着的帽子,就是蒙古族风格的。

没必要大惊小怪,这就叫民族融合。

明朝真的有三千铁骑大破数万蒙古大军的事例吗?

朱瞻基用3千铁骑亲征兀良哈,破其数万大军。这不是电视剧忽悠人,是见于正史的。这就是宣德3年有名的“宽河之役”。这场战争发于偶然,但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