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滹沱河
小时候在为数极少的课外读物里,我曾读到过滹沱河与羊眼河赛跑的故事,那时对滹沱河没什么概念,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羊眼河。每年夏天父老乡亲们可以引羊眼河的水灌溉农田,除此之外,它留存在我记忆里的只有实实在在的麻烦。因为它就横在我们村与砂河镇之间,而很久以来河上都没有桥,所以从记事起一直到后来参加工作,记忆中便定格了好多过河的画面,有哥哥背着我过河的时候,也有坐着村里人的牛车过河的时候,还有战战兢兢地踩着踏石过河的时候,更有脱掉鞋袜推着自行车过河被河水冲倒的时候。总之,在我的印象中,羊眼河就是我们家乡最大的河。这样的一条河竟然输给了滹沱河,那滹沱河该是多么的气势磅礴呢?从此我心中有了一个梦,总渴望一睹滹沱河的风采。
真正对滹沱河有了印象是我在砂河镇读高中的时候,那时镇中间东西向有一条河道,有时候有少量的水流淌着,很多时候只有裸露的河床,河道两边建筑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河上的桥是我们去学校的必经之路,在桥上走过无数次后,我终于知道桥下便是滹沱河。至于它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一无所知。看着那几近干涸的河槽,我突然对童年读过的民间传说产生了怀疑:滹沱河就这样的情形怎么能赢了羊眼河呢?从此滹沱河于我而言似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总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看看它的真面目。
今年国庆假日期间,一位同学在群里分享了两张风景照,另一位同学急忙回应说那是她们村,并且发了一连串。早就听她说过她们村有滹沱河的源头,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看着那一幅幅美图,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小山村里的风景,恨不得立马就去验证一下,因为国庆假期已有安排,所以我们把行程推到了国庆后的一个周日。
为了避开正在重修的108国道,我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村道,由于村村通的实行,每一条通往村里的公路都宽阔平展。尽管如此,由于我们不熟悉路径,跟着导航还是不时陷入困境。一会儿是齐城,一会儿是小屯,一会儿又是左所,眼前不时变换着这些陌生的村名,绕来绕去就是不能绕过108国道到大营。在这片区域绕了两圈后,我们终于经过大营,横涧,东淤地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____横涧乡乔儿沟村。
一进西面村口,远远便看见笔直的东西大街东头有两组雕塑,一组是牛在耕地,另一组恕我眼拙,认不得那是个什么家什。两组雕塑的东面是一个十字路口,它的东北拐角处是一座假山,上书“流韵”两个大字。假山紧挨着的房屋院墙整齐划一,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经过十字路口再往东走五十米左右,出现了一块照壁,上书“滹源”两个大字。我四下里一看,除了庄稼地还是庄稼地。我们不禁纳闷:这就是滹源?滹源不就是滹沱河的源头嘛,水在哪儿呢?看见附近的庄稼地里有正在收秋的村民,我们忙上前问路。村民指着我们车头对着的北面说,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到了。
车沿着一条不宽的乡间土路走了很长一段路还是没有美景的影踪,而且连一个所谓的游客也没有,路两旁只有已收割或是待收割的庄稼,我正准备给那个同学打个电话问问,就在这时,我看到远处出现了红红绿绿的景观树。奔着那个方向又前行了不到百米,眼前便出现了一个宽阔所在,可以看出是个停车场。西面是现代化的卫生间(还没有投入使用),后面紧挨着一块还没收割的玉米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卫生间吧)。北面是修葺的很平整的一面斜坡,坡面上栽种着几种不同种类的树苗,形成了一个个格子状的图案,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特别抢眼。南面有一条水泥路修了半截,看样子未来的景区入口可能会设在南面。
真正的景区是在东面。从停车场登上几十级台阶便上到了一个比较宽阔的平台上,平台的东面有人造的台阶可以通往下面的山沟,但下山沟的路绝对是这里最靓丽的人造景观,水泥铺就的棕色台阶,水泥筑就的棕色栏杆就着山势逶迤而下,远远看去弯弯曲曲仿佛一座迷宫。顺着台阶下行几百米,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向北通往下面的沟底,向东向南分别通向了两面的山坡。向南是一条不太规整的台阶通往半山腰的一座茅屋,说它不太规整指的是台阶的宽度设计不太合理,就是人们常常开玩笑所说的一步上去有点够不着(此处有个非常合适的词,也能让人会心一笑,只是不太文明,故略去了。),两步上去有点娘那种。我有点好奇上面的茅屋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就独自走上了这条岔道,结果爬到茅屋近前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顺着原路退回到刚才的三岔路口处,我发现先生已爬上了东面的山坡,我也只好紧跟着上去。山顶上不知是一座什么庙正在建造中,里面的塑像不少,还是泥胎雏形,庙宇的门窗也还没有安,门前杂乱地扔着水泥袋,水管之类的。站在山顶远眺,南北两面的山坡跟迂回曲折的沟底尽收眼底。本想在山顶上顺着推土机推出的土路再一探究竟,无奈被一窝蜂似的小蝇子攻击得无处可逃,只好沿着原路下到了刚才的三岔路口处。
南面和东面的路已探过究竟,只剩下去沟底的路没走了。下五六级台阶就到了沟底,在这里我们才发现了另一番洞天,原来这里才是真正的滹沱河源头。一开始我有点疑惑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待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地势后,才发现东面的山坡和南面的山坡衔接的地方形成了一处低洼地带,雨水在这里汇集、下渗,继而滴水成潭。水潭里的水满了就会顺着坡势流入下一个水潭,以此类推,就形成了一道道落差不大的瀑布,然后到了地势平坦处就变成了一条小河。尽管水流看着不大,在有些地方竟也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水声。
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原来也是个村子,叫做马跑泉村,也隶属于横涧乡管辖,距离西南面的乔儿沟村约一公里,原为乔儿沟村的一个自然村,曾经有二十多人居住,1969年,全部搬迁到了乔儿沟村。该村因泉而得名,村旁的泉眼叫“马跑泉”。民间传说,当年杨六郎驰骋疆场,连日征战,人困马乏,烈日高照,饥渴难耐。他骑着战马走到此地,战马一声长嘶,停下脚步,奋力在草丛中刨了几下,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于是泉眼取名“马刨泉”。也不知何时,文人将“刨”讹记成了“跑”。马跑泉便是滹沱河的源头。
传说毕竟是传说,它的真假已无从考证。但此处地表湿润,草木茂盛倒是真的。涓涓细流,潺潺有声也是真的。
在沟底南北两面都是十几米高的山坡,沟里挨着南面山坡的是不时叮咚作响的泉水汇成的河流,挨着北面山坡的是一条差不多三人可以并行的水泥路,弯弯曲曲地不知通往了哪里。为了跟这滹沱河源头的水近距离接触,我们放弃了来时的路,就沿着这条曲里拐弯的水泥路一直向前,一边聆听着欢快的水声,一边还不忘搜寻幽静的山谷里偶尔飞起的鸟儿的身影。耳畔泉水叮咚,燕语莺啼,眼前蓝天白云,秋叶如花,真有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可能因为不是雨季的缘故,拐了几个弯后,河流便消失了,只有水量大时冲击出的河道还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时值中午,在这空寂的山谷里,拐一个弯看不到尽头,再拐一个弯还是看不到尽头,我们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能通到哪里,真怀疑会不会一直走下去就走回了自己家里,可是车还在上面的停车场里放着呢。就在这时,迎面过来一位村民,我忙着上前问路,村民热情地告诉我们这条路一直通向了乔儿沟村西,而我们想要回到停车场,也可以从南面的坡爬上去,再走回停车场。我们听从了热心村民的建议,从沟底爬了上去。上来以后才发现眼前正是来时的那条土路,站在路上竟根本看不到刚刚的那条沟,而实际上路与沟仅仅几步之遥。
徒步走回到停车场,偌大的停车场里只剩下了我们的车,刚才遇见的那一群游客早已不见了踪影。坐在停车场的台阶上,我一边歇脚,一边思索一个问题:横贯繁峙县东西的滹沱河是一条古老的河,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母亲河,可是我认识她的二十多年来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河道垃圾随处可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横流,说她是一条露天的城市下水道毫不夸张。过去的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后来经过百度得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滹沱河的水流量起码在雨季是挺大的,虽说滹沱河源头的水量不算大,但它一路吸纳了很多的支流,主要支流有我们熟悉的羊眼河,也有我们不熟悉的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等,全长六百多公里。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出来后,滹沱河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渤海。
后来由于气候的干燥,还有人为的因素,整个滹沱河流域的生态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滹沱河河道常年断流,沙化严重,加之非法采沙,倾倒建筑及生活垃圾等行为,滹沱河河道渐渐变成了一条满目狼藉的垃圾带。九十年代无节制的开采金矿造成了更严重的污染,大量的氢化废水直接排放进了滹沱河,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保护水资源,提升县城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发展,我们县斥巨资打造了集防洪、治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滹沱河综合公建建设,并以此成立了滹沱河源头景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信不远的将来,整个滹沱河流域一定会呈现出一派如诗如画的美景!
不是。普陀河位于中国上海市境内,流经该市普陀区,滹沱河位于中国河北省和北京市之间,是卫河的支流,主要流经河北省廊坊市。普陀区,隶属于上海市,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北部,西、北和嘉定区、宝山区相接,东、南和静安区、长宁区毗连,总面积5553平方千米。
滹沱河的源头是山西省北高原繁峙县横间乡泰戏山马跑泉、桥儿沟一带;终点在献县西北,与南来的滏阳河汇合。
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的一个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北高原繁峙县横间乡泰戏山马跑泉、桥儿沟。流经山西省的繁峙、代县、忻州、原平、定襄、五台、盂县出山西省境,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11936平方公里,流长2507公里。
滹沱河于猴刎流入石家庄地区的平山县境,经获鹿、灵寿、正定、藁城、无极、晋州,至深泽县枣营出境,再流经安平、饶阳、武强、至献县老河口枢纽与滏阳新河汇合后称子牙河。
历史沿革
滹沱河流经的石家庄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早在距今约1万至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在太行山中的滹沱河水系流域,就繁衍生息着人类。
滹沱河历史上名称多异。《山海经》名滹池,《礼记》称作恶池,《周记》作乎池亦作滹池,《汉志》都作滹沱,《史记》称滹它河也作亚沱,《水经注》叫滹沱。滹沱河由山西高原东下突入平原,纵坡陡峻,水流湍急,经常泛滥成灾。
因此,历史上称作恶池、滹池、滹沱,都是取水流急凶猛之意。称滹沱河至少是在汉代。滹沱河原于山西,归于河北,水性湍悍,土疏善崩,壅决无常,迁徙靡定。上流虽设堤防,也经常淤漫。在山区穿行峡谷,囿于地形,很少变动;进入平原则改道频繁。
滹沱河岸的意思是指滹沱河发大水了,出自《滹沱河和我》。
《滹沱河和我》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七课。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把所有的思乡情结都寄托于滹沱河之上。
注意:滹沱河为海河流域子牙河系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穿越太行山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境,东流至献县,与滏阳河汇合后入子牙河。
滹沱河全长587km。流域面积24690平方公里,流域内有岗南、黄壁庄两座串联型大型水库,总控制面积23400平方公里,总库容2781亿立方米,其中岗南水库总控制面积15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571亿立方米,岗南水库下游28公里处有黄壁庄水库,岗南、黄壁庄区间面积7500平方公里,总库容121亿立方米,主要控制冶河和岗南水库放水。
滹沱河支流较多,呈羽状分布于中上游山区。流域地形分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四种类型,最高峰五台山海拔高程3058m,最低处献县子牙新河进洪闸闸底高程70m,流域内南庄以上为忻县盆地,河床宽浅、坡度平缓,两岸黄土砂砾沉积很厚,为滹沱河泥沙主要来源。
东冶至王母(小觉下游)属山区地形,南庄以下河道穿过滹沱河山峡,两山对峙,河宽约百m,坡陡流急,至河北省境内河床逐渐开阔,坡度变缓。王母至黄壁庄属丘陵地形,两岸黄土分布较广,河床坡度平缓。黄壁庄以下进入华北平原,河道骤然展宽。
拟人、比喻。
把故乡的河比作绿色的飘带,一条动着的绿色清澈河流映入眼帘,把梨园拟人化,让梨园更加活泼,都是表达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
比喻句的注意事项:
一、感情色彩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思想感情。
二、突出事物的特点
(2)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了解比喻原理
(3)了解比喻的特点不要随便写要遵守把什么比作什么的比喻原理。
四、生动
(4)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也变得更具体。
滹沱这个词的意思是:守护陵墓人员的居住点;水边的村寨;胡同;食物;水名。亦作“滹沲”。
滹沱,汉语词语,拼音hūtuó
出自唐·李颀《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寒风卷叶渡滹沱,飞雪覆地悲峨峨。”
造句:
1、深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滹沱河故道,为冲积平原。
2、滹沱河是黄淮海平原北部山前冲、洪积扇上具有代表性的河流之一。
3、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坏,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
4、衡水湖的三分之二在冀州,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众多河流在这里摇摆冲蚀,水灾频繁。
溯源滹沱河
本文2023-10-16 01:06: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