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中药的药性?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6收藏

如何判断中药的药性?,第1张

你好!

中药的寒热温凉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症寒热为基础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比如黄连、板蓝根等药物能改善发热口渴、咽痛等热症而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表明此类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而附子、干姜等药物能消除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寒证而有散寒的功效,则表明此类药物具有热性。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中国古人在长时期的用药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经验,对于新发现的一种植物,如果按照传统理论来判断它的药性,首先应该确定它的功效,再根据其功效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来反证它的药性属于寒热温凉中的哪一种。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

[FS:CONTENT_START]

中药的药性,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四气

四气 ,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理论。

对于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FS:PAGE]、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是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治阴盛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之证,又当选用寒药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其味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又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标志其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此即王好古《汤液本草》所谓:「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二、  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FS:PAGE]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FS:CONTENT_END]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套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中药 英文名称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分类 :中医药术语 概念,中药的产地与道地药材,中药的采集,中药的炮制,药性理论,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用量与用法,中药的命名, 概念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套用的药物。 中药的产地与道地药材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等 中药的采集 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 中药的炮制 药物在套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常用的炮制的方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的目的在于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套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药性理论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1、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又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4、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它与机体因素即脏腑经络生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5、毒性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代一般认为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中药的配伍 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套用,叫做配伍。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1、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套用。 2、证候禁忌,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3、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大类。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 4、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 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中药的用量与用法 1、中药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套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用法 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 (1)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煎药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势物性能而定。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加以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2)服药法 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服药方法汤剂一般宜温服。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 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人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而 咽喉。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此外,还有鼻伺给药法。 中药的命名 1、因药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 如益母草功擅活血调经,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等,为妇科经产要药;防风功能祛风息风,防范风邪,主治风病。 2、因药用部位而命名 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用部位命名,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植物药中芦根、茅根用根茎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即以根皮入药;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 3、因产地而命名 我囯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 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 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如黄连、 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 称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 4、因形态而命名 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状,往往有其特殊之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们常常以它们的形态特征而命名。如大腹皮,即以形似大腹而命名;乌头,因其块根形似乌鸦之头而命名;人参乃状如人形,功参天地。 5、因气味而命名 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因而成了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药,因具有特殊的香气,故以“香”字命名;而败酱草、臭梧桐、墓头回等,则因具有特殊臭气而得名;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而命名。 6、因滋味而命名 每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味道,某些药物就是以它们所特有的滋味来命名。如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倶全而得名;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细辛以味辛而得名;苦参以其味苦而得名;酸枣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7、因颜色而命名 许多中药都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而药物的颜色就成了命名的依据。如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黑丑、墨旱莲等;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矾、葱白、薤白等。 8、因进口国名或译音而命名 某些进口药材是以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名称来命名的。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有的在药名上冠以“番”、“胡”、 “西”等字样,以说明当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如番泻叶、番木鳖、胡椒、胡麻仁、西红花、 西洋参等。有些外来药,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则以译音为名,如诃黎勒、曼陀罗等。 9、因生长季节而命名 如半夏在夏季的一半(农历五月间)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后枯萎,故冠以夏。 10、字因人名而命名 有些中药的用名带有传说色彩,这些药多半是以发现者或最初使用 者的名字来做药名。如使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由刘裕发现的;杜仲一药,相传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

 学习中药,不仅要记住各类药物,还需要记住各类中药的药性,中药药性是中药有别于现代药物的根本属性。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快速记忆中药药性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速记中药药性的方法1、安神药

 朱砂--清新镇惊,安神解毒

 住啥地方都行,只要空气清新,环境真静,就能安神读书。

 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琥珀针按活鱼鳞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磁石(某学生的外号)在比赛前镇静地说:俺要凭聪明拿到这个船(船型的奖杯)。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龙骨若是真的,在暗瓶里都能看到“兽色”。

 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龙骨功效+软坚散结,“散结”用数字“8”代码,下同)

 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

 枣仁酸,养心肝,神志安,津敛汗。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吃柏子的羊,暗藏着密信。(**《鸡毛信》里的情节)

 首乌藤---养血安神,驱风通络。

 首乌养靴俺去乐。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这一片合欢树是姐姐与俺合伙种植的。

 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这个院子里的椅子,弹琴敲鼓时用。

 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灵芝不起俺刻船。

 缬草---安神,理气,活血止痛。

 缬草安理合同。

速记中药药性的方法2、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

 紫贝齿---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

 石决平,清肝平,珍珠贝齿加安惊。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我把家传的古瓶捐赠给了博物馆,馆长说:“这是瓶中的珍品,就奖励你两只鞋吧。”--------为什么奖鞋呢没办法,赶上“凉血止血”这个音了。

 刺蒺藜---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

 对于酒鬼加赌徒,这个刺激也太厉害了;酒瓶喝干了,钱也输干了;回去就疯了,瞑目死了。

 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把萝卜掏空做成瓶装热尿。

 生铁落---平肝震惊。

 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领洋(人看)评戏(到)清明寺。

 牛黄——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牛皇帝边弹边敲只有两根细丝的乐器。

 僵蚕---祛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僵蚕取镜取桶,谈吧。

 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珍珠吃了安定片,立刻瞑目睡眠,小姨很妒忌。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金色的(Golden)热水瓶装洗洁精。 天麻洗瓶去了

 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地龙请媳妇订了船尿(素)。

 蜈蚣、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全蝎两个和尚喜欢读真经,攻读了三个春节,感觉心里通了通(开窍)。

速记中药药性的方法3、开窍药

 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摄像的人要瞧合同,必须经老总同意。

 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智

 姓常的仆人瞧着画师说:“荷花为您移植到这儿了,供您写生。”

 苏合香---开窍醒神,避讳止痛

 蟾酥---开窍醒神,解毒止痛。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叔叔冰,敲醒童。和氏璧,蟾有毒,冰清热。

速记中药药性的方法4、补气药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联想链:人身---下焦--中焦---上焦--口--头脑

 动作:用手从下到上指自己的身体

 ①指指小腹(下焦),说:“大补元气”;(元气在下焦)。

 ②指指上腹(中焦),说:“补脾”;(皮在中焦)。

 ③指指胸部(上焦),说:“益肺”;(肺在上焦)。

 ④指指嘴,说:“生津止渴”。

 ⑤指指头顶,说:“安神益智”。(与头脑有关)。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党参脾肺气血津。

 动作:党参与人参功效相似,但没有“大补元气”之功,所以从中焦开始:

 ①拍拍上腹(中焦),说:“补脾”。(脾在中焦)

 ②拍拍胸(上焦),说:“肺气”。(肺在上焦)

 ③拍拍脸,说:“补血”。(血虚脸白,血足脸红)

 ④拍拍嘴,说:“生津”。

 太子参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金妃叫太子去见她,太子不去。(**《黄金甲》的情节)

 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黄芪脾中,升降浮沉

 动作:①手指上腹(中焦),说:“黄芪脾中---健脾补中”

 ②手向上一指,说:“升阳举陷”;(升举治脏器下垂---气向上升)

 ③手向下一指,说:“利水消肿”;(利尿通小便---气向下降)

 ④手向外一推,说:“托毒生肌”;(托毒治疮面不溃---气向外浮)

 ⑤手相内一合,说:“益卫固表”;(固表治自汗---气向内沉)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姓白的术士一生气,拔剑劈了早市的“水旱台”。

 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三人合股在山腰一起养蚯蚓,由于上头不批,这事成了废事,股金各自带走了。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蔺相如对赵王说:“有个叫‘甘草’的人,他从不发脾气,派他去谈判,可换回秦国四条河”。

 饴糖---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一堂不重换人课。

如何判断中药的药性?

你好!中药的寒热温凉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