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常疼怎么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胃经常疼怎么办?,第1张

朋友你好,介绍治胃疼的偏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胃疼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临床常用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二]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印克。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三]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四]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五]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六]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方七]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八]

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本方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胃痛。

[方九]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至猪肚烂熟,空腹吃猪肚,饮汤,每次1小碗,1日2--3次。

本方温中健脾,适用于虚寒所致的胃疼。

[方十]

炒麦芽、炒谷芽、焦山楂各,O克,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钟取汁,用纱布过滤调入白糖,趁热服, 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腹痛。

[方十一]

槟榔200克,陈皮朋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盐100克。诸味同置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停火持冷将槟榔用刀剥成黄豆

大小的碎块,饭后口含少许。

本方适用于食积胃疼。

[方十二]

鸡内金,白糖各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末,与白糖调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适用于胃脘部胀满疼痛。

[方十三]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十四]

代赭石、橘红、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蒌、左金丸、金铃于、法半夏、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杭州名医王香岩方,适用于胃脘疼痛又呕吐酸水。

[方十五]

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1次。

本方为著名中医焦树德方,功能理气散寒,温中和胃,适用于胃脘痛。

[方十六]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猪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每次一小碗,1日2--3次。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方十八]

鲜豌豆400克,泡青菜150克,猪瘦肉100克,胡椒面1.5克,精盐5克,味精1克,鲜汤1000克。将泡青菜切成细丝,猪瘦肉亦切成丝,再用清水150克浸泡在碗内,鲜嫩豌豆入沸水锅内焊至软熟,再将炒锅置旺火上,放人鲜汤、泡青菜、豌豆、精盐烧沸,捞于汤碗内,最后把肉丝连同清水—起倒人锅内烧沸,摘净浮沫后,加入酱油、胡椒面、味精,倒在碗内即成。每于饭前后饮此汤1小碗。

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痛。

[方十九]

草果5个,羊肉1500克,大麦仁500克,食盐适量。将淘净的大麦仁放铝锅内,加水煮粥倒出备用;再把洗净的羊肉、草果放锅内加水煎熬至肉熟;捞出羊肉、草果,倒入麦仁粥,合匀,文火炖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调入食盐,温热食。

本方暖胃除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胀痛症。

[方二十]

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前5味水煎取汁,人饴糖,文火溶匀,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腹痛。

[方二十一]

附片30克,羊肉2000克,生姜、葱段各50克,胡椒6克,食盐]o克。将附片装入纱布代,扎口;羊肉洗净,人沸水锅内,加姜、葱各25克,焯至煅红色,捞出,剔去骨,将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再放清水中漂去白水,骨头拍破,余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捆缠成束;另将砂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姜、葱、糊椒、羊肉、羊骨、附片,烧沸30分钟后,文火炖至羊肉熟烂(约2--3小时),取出附片,分盛碗内,再分别盛人羊肉,倾入汤佐餐食。

本方温胃壮阳,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

[方二十二]

桃仁1枚,生地黄30克,桂心10克,粳米100克,生姜1克。将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用地黄、桃仁、生姜,以适量的酒绞取汁。先用水煮粳米作粥,沸后下桃仁等汁,继续煮至熟,再调入桂心末,空腹食。

本方活血,行气,对瘀血所致胃痛有效。

[方二十三]

丹参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将丹参、檀香、炙甘草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再煎之沸,顿饮。

本方适用于因气滞血瘀所致胃疼。

[方二十四]

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壳、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上药每剂煎3次,每日上、中、晚分服,日1剂。

本方为重庆著名中医陈枢燮验方,功能疏肝和胃,行滞镇痛,在临床可用来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院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院腹胀满或胀崛气者加广木香10克,青皮、陈皮各12克,加强行气之功;痛如针刺或疼痛较剧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用以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热感或口苦咽干者加炒川楝子、焦栀各12克,用以清泄肝火;口干口苦、苔黄者加黄苓15克,黄连6克,用以清泻郁热;食后痛甚或暧腐者加鸡内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用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泛酸时加煅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用以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法罗海12克,以温散行滞。

[方二十五]

南、北沙参各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陈皮、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炒建曲各15克,甘草4克。日l剂,分2次服。

本方扶土抑木,行滞定痛,适用于脾胃虚损,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痛。若肝胃不和诸症突出,可用肝胃两和镇痛饮治疗以从其变;标实势衰,即用本方。气虚甚者可加党参、山药各30克,甚则加人参6克,以增强益气之力;若短气、头昏者加黄芪30克,荷叶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梦者加枣仁、合欢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养心安神。

[方二十六]

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本方为江苏著名中医袁正刚验方。功能安胃,止痛,散结,适用于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

[方二十七]

山药、云茯苓、薏米、山植、扁豆、陈皮、神曲、芡实各10克,莲子6克,砂仁5克,黄连2克,麦牙20克,炒米29克。上药共焙干研细末,每餐饭前服1匙(约10克)。

本方为安徽老中医王正雨验方。功能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可用来治疗小儿肠炎、疳积、脾胃不和型胃痛。

[方二十八]

鸭子1只(约重1000克),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克。葱、姜、盐、冰糖、味精、香油、卤汁各适量。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丁香、肉桂、草豆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熬两次,每次待水沸后再熬20分钟,滗出药汁,两次共约3000克。生姜、葱拍破待用。将药汁放人锅中,加鸭子、姜、葱,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后捞起晾凉待用。将卤汁放人锅中,再放人鸭子,用文火卤熟后捞出,揩净浮沫。将卤汁倒入锅中,取出冰糖、食盐、味精搅匀,再放人鸭子,置文火上,边滚动鸭子边浇卤汁,直至卤汁均匀地沾在鸭子上,色红亮时捞出,再在鸭身上均匀地涂上香油即成。

本方和中暖胃,散寒,止呕,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头痛 4 身痛 5 历节痛 6 胸痛 7 胁痛 8 胃痛 9 卒疝暴痛 1 拼音

xiǎo ér zhū tòng

2 概述

诸痛,指各种疼痛,又名痛证。身体内外发生一种难于忍受的痛苦为痛; 痛而带有酸麻感觉的为疼。婴幼儿疼痛不会自诉多表现为啼哭,烦躁不安,皱眉,皱额等。年长儿多能自诉痛苦。疼痛常为某种严重疾病的重要反应,应予以重视。

小儿疼痛的发生原因以六*,疫疠,乳食所伤,以及痰、瘀、虫积为多见。这些因素伤及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利,寒热失调,营卫痞塞时,均可发生疼痛。诸痛包括头、身、胸、胁、关节等部位的疼痛。

3 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头。故脏腑有病皆可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而致头痛。而小儿头痛常以风寒暑湿,温毒所侵。《幼幼集成》谓伤寒、伤风、伤暑、伤湿均有头痛。①伤寒头痛,感受寒邪,寒犯三阳之经,其症头痛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指纹红而浮见。治宜辛温散寒,用葱豉汤,或川芎茶调散加减。②伤风头痛,风邪上袭于头,小儿最易化热。其症身热,头痛,咳嗽,汗出或微汗,脉浮数,指纹浮紫。治宜清热熄风,用桑菊饮加减。若风伤卫表,头痛,汗少,而咳嗽,鼻塞者,为囟风伤寒。治宜宣透疏风,用止嗽散加减。③伤暑头痛,婴儿囟未全合,夏暑季节最易伤暑,暑热犯卫,上犯于头。其症多伴面赤多啼,时或尖叫,身热汗多,口唇干燥,尿赤。治宜清暑凉透,用六一散加薄荷,鲜荷叶,白菊花泡服。若无汗,微恶风寒者,治宜清暑透表,用新加香薷饮加减。④伤湿头痛,小儿于霉雨季节,或于潮湿之处,感受湿邪,蒙蔽于头,壅遏诸阳,经脉气郁。其症身热不扬,多啼头痛,时或皱眉,无汗或踡卧。治宜疏风胜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或用羌活、藿香叶、香薷、苍术、薄荷、牛蒡子之类,以芳香化浊。

4 身痛

又名体痛。一身尽痛,在伤寒、伤暑、伤湿等外感病中经常出现,均由经络阻塞,气血不和所致。外感之邪,郁于经络。其症身疼,骨节亦痛,恶寒无汗;或伴有头项强痛,不时啼哭等。治宜疏散外邪,用败毒散,或香苏饮加减,以祛其邪而和气血。汗出后外邪已去,身仍疼痛,指纹沉滞,便当调和营卫。必须审察有邪无邪,有外邪者重在解表,无外邪的应和气血。身痛,是指全身肌肉都疼,如只有四肢酸痛,属于痹证一类。(见“小儿诸痹”条)小儿落床瘀损,身痛青紫,可用身痛逐瘀汤。

5 历节痛

又名历节风,历节风痛。若历节痛如咬者名白虎历节风。多因患儿体素虚弱,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袭于经脉,流入关节而成。①风湿历节,风湿之邪初袭于表,其症历节疼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恶寒,脉象浮滑,治宜疏风去湿,用人参败毒散加减。若风湿化热,汗出口渴,治宜清热化湿,用宣痹汤加松节,海桐皮、姜黄。②寒湿历节,寒湿凝滞于关节,其症关节疼剧,局部浮肿而㿠白,并伴有恶寒、肢冷、苔白腻,脉濡或紧,指纹淡滞。治宜温经散寒,用蠲痹汤加减。延久不愈,血虚寒滞者,用七节汤加鸡血藤。凡历节上肢关节痛甚者,宜配疏风通络之品,如羌活、防风、苏枝节等; 下肢关节痛甚者,宜配渗湿舒筋之品,如牛膝、薏苡仁、木瓜等。外治一般用醋煮沸,入葱白炒、捣烂,纱布裹敷熨局部。

6 胸痛

胸中为宗气之所聚,心肺之所居。胸部受邪,多成胸痛。小儿胸痛,多以湿热痰瘀,阻遏胸肺、经络壅遏而成。①湿热胸痛,湿热之邪壅滞于肺,肺络受阻,气不宣通,不通则痛。其症胸痛,咳嗽时痛甚,痰多稀白或带微黄。治宜宣透湿热,用三仁汤加减。湿热兼瘀,嗽吐脓痰,或带血丝,血块,治宜消瘀化湿,兼以解毒,用千金苇茎汤加鱼腥草、紫菀、银花、菊花。②痰饮胸痛,痰饮阻滞胸中。其症胸痛咳逆,喘满。热痰壅遏者,多伴咳逆倚息不得卧,烦躁、面紫、身热、脉数。治宜清热涤痰,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寒饮阻滞者,多伴有呼吸困难,腹满、肢冷、脉迟,治宜温经涤痰,用控涎丹吞服。

7 胁痛

肝胆之脉布于胁肋,邪入肝胆脉络壅塞,令人胁痛。左胁痛,为肝木乘脾,右胁痛为肝邪犯肺。左右两胁胀痛为气滞;胁下注痛为痰饮;胁下痛有块状物者,为食积或瘀血。胁痛的治疗宜疏肝利气为主,用四逆散加减。不可骤用补气滞气之剂,虽有气虚表现者,亦宜补泄兼施。肝木乘脾加玉竹、扁豆以扶脾抑肝;肝邪犯肺加桑白皮、旋复花以肃肺降气;气滞加沉香、枳壳;痰饮加半夏、茯苓;食积加鸡内金、山楂;血瘀加桃仁、红花。

8 胃痛

又名胃脘痛,心胃痛。即胃脘部疼痛。小儿胃痛,以热郁、虫积与痰食所伤为多。①热痛,其症哭叫,心烦、口渴、尿赤。治宜清热泻胃,用清胃散合金铃子散。②痰痛,痰阻胃脘,其症胃痛,呕吐痰涎、苔白滑。治宜豁痰镇痛,用木香调气散,或温胆汤加延胡索、香附、旋复花。③伤食胃痛,乳食停滞,气滞胃脘。其症胃痛,恶食,嗳腐吐酸,恶闻食气。治宜暂停饮食,所谓“伤之轻者,损谷则愈”。如痛不止用保和丸以导之;再不愈,则用木香槟榔丸以下之。④虫积胃痛,蛔虫扰胃,或蛔窜胆道。其症胃脘气逆而痛,或吐蛔虫,兼有口苦,心烦,痛则哭闹不休,痛甚者可致晕厥。治宜和胃安蛔,用金铃子散加乌梅、花椒之类,或服乌梅丸;并配合针刺迎香透四白,再刺人中、中脘、内关、足三里。痛止后,再予驱蛔。(见“小儿诸虫”条)

9 卒疝暴痛

说一说“胃痛腹痛”,腹痛的穴位精准选穴方法。

胃痛是涵盖在整个腹痛的范畴,或者这样来规范:整个从横膈以下到耻骨联合以上范围之内,都叫做腹腔。胃痛是在偏上腹的位置,然后,肠出现的疼痛,包括大肠小肠所出现的疼痛是在偏中下腹的位置。这些位置疼痛引起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所讲的内容主要局限在此范围之内所引起的消化道功能异常导致的疼痛,包括胃痛,也包括腹痛的范畴。这些疼痛,难道都用一个穴去解决,还是根据疼痛的部位不同,选穴有所不同,当然,答案是后者。

治疗胃痛,都知道会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 关于足三里,以前专门讲过一集取穴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取得准,以及穴位有什么样的特殊的作用?足三里穴是治疗胃脘部疼痛的非常重要的有效的穴位。

不光足三里,在足三里穴的下面,还有两个穴位也很重要。

一个穴位是,足三里向下数四指,也就是三寸,叫上巨虚,在胫骨的外侧边缘,大约一指宽的地方叫做 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

另外,还有一个穴位是在上巨虚,再往下数四至三寸的位置,也在胫骨的外侧边缘一指宽,叫做下巨虚。 下巨虚,是小肠的下合穴。

原来,这是胃大肠,小肠,这三者对应在的小腿部分别是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下合穴命名,说明"合治内腑"。说明它们都擅长治疗腑病。

有 这样的概念

足三里专门治疗胃病,是胃的合穴和下合穴,它是治疗胃病,胃痛。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治疗大肠的痛。小肠下合穴下巨虚,那下巨虚就治疗小肠的痛,这是普遍的观点。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按照的生理的顺序,食物进到胃里面,经过胃的腐熟、消化变成食糜。然后进入到小肠,十二指肠、小肠。小肠的泌别清浊,把好的东西加以吸收利用,把坏的东西传导糟粕,传导到大肠。大肠传导糟粕排出体外。生理的顺序应该是胃,小肠,大肠应该是这个顺序。怎么你的 小腿部位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分别对应的胃,大肠,小肠。 这个顺序怎么跟人体的生理顺序不一致?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是古代认识错了。

查阅了古代的文献,发现古代对胃、大肠、小肠的认识,和现代生理学当中的解剖学当中的这种脏器的结构认识是几乎一致的。它向你描述,胃是一个口袋斜着放在那,上面口,下道口,胃大弯,胃小弯,它都能描述出来。也描述了小肠有多长,绕了多少个圈。也描述了大肠像一个回字形的形状一样,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这都是古代认识到了。说明古代对大肠小肠为它的名词的概念的描述是清晰的,没有认识错。

那会不会把它的功能对应错了?

结果 在查阅古书,发现足三里确实治疗胃的相关性的疾病。 比如像消化吸收的问题,胃疼,胃胀,像足三里穴艾灸就像喝老母鸡汤一样,促进胃肠蠕动消化,而胃的各种酶的分泌也明显的增加,确实对应到胃。

到了上巨虚穴位也确实对应到了大肠 ,因为在穴位专门治疗便秘。在临床当中用上巨虚穴位,有人做过实验:比如说急性肠炎的患者有肠激惹、腹泻,这时候测肠电图,用刺激上巨虚穴位的方法,发现肠电图发生了明显的良性的改变。说明这个穴位对大肠肠激惹引起的腹泻有止泻的效果,对便秘也有通便的作用,确实对应到大肠。

而下巨虚也确实对应到小肠 ,到底什么原因让人体当中的生理性的顺序胃、小肠、大肠的排列,跟的小腿部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变成了胃、大肠、小肠那个顺序不一样了?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哪儿没有认识到?没有想到?唐代的著名医家王冰在注解《黄帝内经》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他是说要注解到的腰骶部的穴位,他说 “大肠近脐在前。小肠附脊在后” 。因此而在的足太阳膀胱经上就大肠俞和小肠俞,所以大肠俞要在靠上的位置,小肠俞要在靠下的位置。

翻译过来是说,为什么大肠的穴位对应到大肠的是要偏上,对应小肠的穴位要偏下?因为 大肠像一个回字形,环绕在的腹腔的靠外的部位,靠近肚脐而靠外;而小肠的是靠近小腹以内,靠近脊柱而靠里靠下。 所以从解剖部位的顺序来讲,胃紧接着对应到十二指肠,然后小肠绕回来大肠,而大肠的位置恰恰在小肠和胃的解剖位置的之间。

所以通过解剖部位,看到这些脏器在腹腔之内所居的解剖部位:先是胃,然后是近脐靠外的大肠,当然,后面是十二指肠,然后再往下是附脊靠下的小肠,附脊就是靠近脊柱的意思。

所以这是人体腹腔之内,这些胃肠道所在的解剖部位,下肢的穴位居然和解剖部位之间进行了对应,进行了有效的对应。因此就给了一个临床当中非常有意思的解决方法就是,如果你有腹痛,你判断这可能跟消化功能相关,就跟消化功能不相关也没关系,不管是功能性的疼痛,还是这长了个东西器质性的疼痛,您不是作用,不是想止痛吗?

我告诉你止痛怎么做,怎么缓解疼,或者胀,或者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您能够明确地感知到,你的腹部出现症状的那个准确部位,判断一下它是在胃的区域之内,还是在的以肚脐为中心的上腹,还是在以髂脊连线分界的下腹,这就是三个区域。

把这三个区再跟大家说一下:

1、 以胃中心的区域:中脘穴(肚脐中央为神阙,胸剑联合地方为中庭,这两者之间的中点处为中脘)下一寸就是下脘穴,从下脘穴往上范围之内,都是胃疼痛的范围。

2、 下脘穴以下,在两侧髂嵴连线以上的范围,这都属于中段。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大肠区的范畴。

3、 从这再往下到耻骨联合以下在盆腔范围之内,这都属于下腹的范畴。

于是就找到了这样一个 针对性的选穴处方原则 ,就是您根据疼痛的部位,如果是在胃的区域出现疼痛,那就选足三里穴。看足三里穴那儿是不是有一些阳性反应点,是不是有血管怒张,是不是有痛点,是不是有结节,你刺激那个部位。

如果是从下脘到中段位置,髂嵴连线以上,此范围之内出现了疼痛,那把它叫做大肠区的范围内。在这个部位之内可以刺激上巨虚穴,往往在上巨虚那里肌张力都是比较高的,血管是比较怒张的,容易找到那种怒张的静脉,叫做浮络,或者是在那个位置会有硬或硬结、结节的现象。

如果是在盆腔底部,偏下的叫小腹少腹范围之内所出现的疼痛,可以找一找下巨虚,看看它有没有阳性变化。

这样三个点,您去针对性的去点揉,缓解腹部的这些症状就更加的有针对性,这就是 穴位的定位,穴性。 一个穴位有它治疗的那个针对性的部位,如果能够知道这样的特点,就跟打靶一样,带着瞄准去按穴位,当然效果就变得更好了。

胃是人体消化道的扩大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壁有黏膜,并分泌胃液消化食物,胃肌扩缩运动以磨碎食物,推物入肠。胃内有血管、神经等与人体各部相连。功能和结构如此复杂,任何一处受伤或中毒感染,都可致病。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的病症。此病的发生多与过度劳累,外受风寒,情志刺激,饮食失调及脾胃不和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黏膜脱垂症等均可出现胃痛的症状。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

基本介绍 中医学名 :胃痛 发病部位 :胃脘 相关西医疾病 :急慢性胃炎等 其他名称 :胃脘痛 多发群体 :所有人 疾病分类 :内科-脾胃 传染性 :无 名词解释,历史沿革,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诊断依据,病证鉴别,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证治分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文献摘要, 名词解释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 历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湿热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 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阳而发胃痛。 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菸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证治分类 (一)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二)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三)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四)湿热中阻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六)胃阴亏耗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乾,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七)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痛。实证用泻法,虚痛用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厥。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转归预后 胃痛可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均可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导致腑气不通,可见腹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或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若胃痛日久,由气分深入血分,久痛入络致瘀,瘀结胃脘,可形成噎膈。 预防调护 本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浓茶、咖啡、菸酒和辛辣等,进食宜细嚼慢咽,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 文献摘要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 3、《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4、《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5、《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胃脘 5 经穴别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别名·胃脘 511 中脘穴的别名 512 出处 513 穴名解 514 特异性 515 所属部位 516 中脘穴的定位 517 中脘穴的取法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 5181 层次解剖 5182 穴区神经、血管 519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证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51112 灸法 5112 中脘穴的配伍 5113 文献摘要 5114 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51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 51143 对血液的影响 51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51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51146 治疗胆绞痛 51147 解除幽门痉挛 51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51149 治疗糖尿病 52 上脘穴的别名·胃脘 521 上脘穴的别名 522 出处 523 穴名解 524 特异性 525 所属部位 526 上脘穴的定位 527 上脘穴的取法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 5281 层次解剖 5282 穴区神经、血管 52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证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 52112 灸法 5212 上脘穴的配伍 5213 文献摘要 52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脘 胃脘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èi wǎn

2 英文参考

gastric cavit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iddle region of the upper abdomen

gastric cavit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ōngwǎn C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胃脘: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胃脘

胃脘为人体部位名,指胃腔[1]。上口贲门部为上脘,中部为中脘,下口幽门部为下脘[1]。见《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5 经穴别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别名·胃脘

胃脘为经穴别名,即中脘穴[1]。《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1]。

穴位 中脘 汉语拼音 Zhongwan 罗马拼音 Chungwan 美国英译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国 KG12 英国 Cv12 美国 Co12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2][3]。出《脉经》。《脉经》名中管[4]。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2]。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511 中脘穴的别名

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

胃募(《千金翼方》)

51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513 穴名解

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8]

514 特异性

中脘是胃的募穴[2][7][4][5]。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2][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5]。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5]。

515 所属部位

上腹[9]

516 中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7]。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4]。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517 中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10]。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1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4]。

519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2]。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5]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8]。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证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2]。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10]。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4]。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

直刺05~1寸[2][10],局部酸胀沉重[10],胃部有收缩感[10]。

直刺1~15寸[4][11]。

注意:孕妇慎用[2]。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10]。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10]。

51112 灸法

可灸[2][10][11]。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4]。

药物天灸[10]。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10]。

5112 中脘穴的配伍

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2]。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2]。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10]。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10]。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10]。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2]。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10]。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10]。

51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5114 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 时,可促进胃蠕动;强 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10]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2]。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 促进胃运动,强 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8]

51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10]。

51143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10]。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10]。

51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10]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2]。

51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8]。

51146 治疗胆绞痛

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51147 解除幽门痉挛

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51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51149 治疗糖尿病

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8]。

52 上脘穴的别名·胃脘

胃脘为经穴别名,《针灸聚英》作上脘穴之别名[12]。

穴位 上脘 汉语拼音 Shangwan 罗马拼音 Shangwan 美国英译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国 KG13 英国 Cv13 美国 Co13

上脘为经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13][3]。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属任脉[13]。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521 上脘穴的别名

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

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

胃脘(《针灸资生经》)

上纪(《针灸大全》)。

52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523 穴名解

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

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8]

524 特异性

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25 所属部位

上腹[9]

526 上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7]。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上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14]。

上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527 上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于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15]。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

上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2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2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14]。

52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13]。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8]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证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及黄疸等[13]。

上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癫痫[11]。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呕吐,吞酸,食不化,纳呆,腹胀,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癫痫,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15]。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管痉挛等[14]。

治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

直刺05~1寸[15][13],局部有酸胀感[15],可扩散至上腹部[15]。

直刺1~15寸[14][3]。

注意:

若肝、脾大,其边缘在本穴处或以下者,禁刺[15]。

其边缘不在本穴处者,禁斜刺[15]。

本穴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针,以免造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15]。

针后慎勿饱食[15]。

孕妇慎用[13]。

52112 灸法

可灸[13][15][3]。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4]。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5212 上脘穴的配伍

上脘穴配巨阙、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呃逆[13]。

上脘穴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治急性胃炎[13]。

上脘配中脘,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饮食不化。

上脘配丰隆,有理气止痛,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心痛呕吐,伤寒吐蛔。

上脘配神门,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发狂奔走,失眠烦躁。

上脘配神门,治发狂奔走[15]。

上脘配不容、大陵,治呕血[15]。

上脘配丰隆,治心痛、呕吐[15]。

上脘配足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治鼓胀[15]。

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胀食不化[15]。

52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眩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脘主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膜满胀,心腹胸胁支满胀,则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热烦,奔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疗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普济》:针入八分,先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52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上脘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使症状减轻,促进溃疡愈合,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影响[15]。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上脘、中脘、内关等穴,在X线下观察,可解除膈肌痉挛,加速食管蠕动[8]。

胃经常疼怎么办?

朋友你好,介绍治胃疼的偏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胃疼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